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1945年7月16日早晨5时30分,美国在新墨西哥州阿拉默果尔多沙漠核试验场,爆炸人类历史上第一颗原子弹获得成功后,当时许多台仪器测试出这颗原子弹的威力为1.8万吨 ̄1.9万吨梯恩梯当量。这颗威力特别巨大的炸弹,对美国杜鲁门总统、军政要人、总统科学顾问以及从事核科学技术研究的许多科学家产生了强烈的震撼,并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各种见解和主张。原子弹试验成功后,紧接着而来的问题是,如何使用原子弹。当时的世界战争形势是,德国法西斯已被盟军打败,被迫投降,日本正在作最后抵抗。毫无疑问,日本将是当时原子弹轰炸的目标,但是,对日本是否使…  相似文献   

2.
1945年7月16日早晨5时30分,美国在新墨西哥州阿拉默果尔多沙漠核试验场,爆炸人类历史上第一颗原子弹获得成功后,当时许多台仪器测试出这颗原子弹的威力为1.8万吨-1.9万吨梯恩梯当量,这颗威力特别巨大的炸弹,对美国杜鲁门总统、军政要人、总统科学顾问以及从事核科学技术研究的许多科学家,产生了强烈的震撼,并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各种见解和主张.  相似文献   

3.
有些事,人们也许无法相信,但历史就是这样.苏联领袖斯大林比起美国的总统杜鲁门还早知道原子弹的秘密3年多时间.  相似文献   

4.
美国在朝鲜战争中的核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50年11月30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在记者招待会上看似轻率地发表了美国“正积极考虑”在朝鲜战场使用原子弹的言论,引起轩然大波。经过白宫的一番澄清和补救,此后,无论是美国政府还是舆论界都没有再公开论及核武器的使用问题。然而,根据美国的解密档案文件,此番言论并非是杜鲁门的一时口误,而是美国政府在朝鲜战争期间的核政策的一部分。在整个朝鲜战争中,美国一直在考虑、策划“在危急时刻”使用原子弹的问题。那么,这项计划是如何制订实施的?它产生了什么影响?在紧急情况下美国真的会付诸实行吗?本文拟对此作一探讨。一…  相似文献   

5.
最近、美国几名核历史学家透露了一份重要的绝密文件——《1945年7月至1977年9月:核武器部署与监护历史》的绝密文件,首次披露了冷战时期美国在海外部署核武器的情况。 1950年6月11日,美国总统杜鲁门下达了一道绝密令:紧急向英国部署89套“非核心”部件——原子弹外壳和组件以支援驻扎在英国境内的美国轰炸机部队。杜鲁门在英国预先部署  相似文献   

6.
东京时间:1945年8月6日8时16分,美国向日本广岛投掷了第一枚原子弹,代号“小男孩”。随着蘑菇状的核烟云腾空而起,广岛毁灭了。据统计,当日死伤人数达13万人。这是人类首次使用核武器。 时隔3天后的8月9日,第二枚原子弹——“胖子”坠落日本长崎市,刹那间,又有7万多生灵灰飞烟灭。 “原子弹的出现意味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将结束,或者是人类本身的结束!”世人发出了惊呼。世界大国急忙  相似文献   

7.
评美国向日本投掷原子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评美国向日本投掷原子弹刘庭华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在日本广岛和长崎第一次投掷了原子弹。这时加快日本军国主义的彻底覆灭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提前结束,起了重要作用。但当时及战后至今,对美国在日本投掷原子弹这一人类史上仍属第一次的军事行动,还存在着争...  相似文献   

8.
莫斯科军事历史研究员普罗特尼柯夫不久前发现一份1945年8月27日的无线电报记录稿。这是一名潜入苏军的日本关东军参谋部长官发给东京的,上面写道:“在长崎没爆的原子弹已从长崎运回东京,请立即移交给苏联大使馆监护。”接着,他又发现苏联外交部存的一份急电:“日本人已作好移交未爆原子弹的准备。”原来,美国在日本共投三枚原子弹,其中一枚投在广岛,两枚投在长崎,在长崎的有一枚未爆炸。曾参与当时与日本谈判的苏共党员蒂塔  相似文献   

9.
美国耗资20多亿美元制成的三颗原子弹,有一颗是绰号“小男孩”的“枪式”铀弹(裂变材料为铀235),两颗为绰号“胖子”的“内爆法”钚弹(裂变材科为钚239)。奥本海默和其他科学家都认为“枪式”铀弹的设计比较成熟,而对采用“内爆法”的钚弹则感到把握性不很大。为了确定“内爆法”钚弹的复杂理论是否正确,以及它的设计、工程、制造和装配是否妥善,一句话,就是这种原子弹能否爆炸,需要进行一次实弹试验。此时,罗斯福总统已经病逝,他的继任者杜鲁门批准用其中一枚钚弹进行试验。杜鲁门虽然当过几个月的副总统,但他  相似文献   

10.
第一颗原子弹 1964年10月16日,我国在西北地区沙漠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这颗当量22万吨的原子弹的成功,标志着我国开始拥有核武器,成为继美国、苏联、英国和法国之后的第五个核国家,中国政府于原子弹爆炸的当天即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国内对于美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研制过程已基本比较清楚了,而对冷战的另一极苏联的第一颗原子弹的研制及其内幕则很少有所涉及.这主要是由于在冷战期间苏联将其列为高级机密,无法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2.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美国五角大楼和白宫决策者们在50多年时间里居然严重低估了核弹的真正威胁!自第一颗原子弹在美国诞生、广岛挨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原子弹袭击之日起,五角大楼的将军们和白宫的政治家们关心的只是原子弹和其他核武器的爆炸杀伤力,从来没有意识到这些核武器爆炸一刹那产生的致命大火的杀伤力。实际上,核武器爆炸产生的大火所造成的毁灭性后果远比爆炸本身产生的威力大得多,然而,这一威力却真真切切  相似文献   

13.
二战以来,在美苏两极对抗的漫长岁月里,双方在近半个世纪的冷战对峙时,也对不少国家进行过或大或小的热战。当我们仔细考察这段历史时发现,从1945年至今,美国先后产生了11位总统,而他们中的10位 竟或多或少地都与战争有缘,成了战后国际 关系史上一个独特的现象。 杜鲁门:发动朝鲜战争 就任于二战硝烟中的第33位美国总统杜鲁门命中注定与战争有缘。出于冷战战略的需要,他在亚洲的朝鲜半岛首先上演了二战以来第一起大规模的局部战争。1950年6月25日拂晓,朝鲜内战爆发。当时正在自己的家乡独立城度周末的杜鲁门  相似文献   

14.
张开善 《军事史林》2007,(11):19-29
1945年6月美国首次研制出三颗原子弹。 1945年7月16日凌晨5点30分,美国在新墨西哥州阿拉莫果多沙漠地区,爆炸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原子弹,此次爆炸试验获得成功,释放出近2万吨梯恩梯当量。揭示出原子核能的奥秘,从理论到实验证实了原子弹有着巨大威力,人类从此认识到这种毁灭性的核武器。  相似文献   

15.
1945年7月16日,美国成功爆炸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原子弹,美国在极为兴奋的同时,也产生了极大的优越感,他们认为以当时苏联的工业经济基础和科学技术水平,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对苏联的破坏和创伤等各方面因素来分析,苏联要研制出原子弹,至少需要20年以上的时间,否则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16.
1949年8月9日黎明时刻,前苏联在本土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引起了美、英等国家的一片惊慌。人们完全没有预料到,苏联在1945年二战结束时,元气大伤,满目疮痍,国民生产总值不到美国的四分之一,却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能将原子弹研制成功。由于前苏联是个封闭型国家,并有极为严格的保密制度,多少年来,人们无法知道苏联爆炸的第一颗原子弹究竟是怎样造出来。许多专家做了多方猜测,也只能讲出一些点滴内容。1950年1月,《纽约时报》报道,据美国麦克考密克专家判断,苏联进行的首次核试验是一颗利用核材料钚-239制成的原子弹;1950年6月,《纽约时报…  相似文献   

17.
1949年8月末,美国空军一架装有“飞行实验室”设备的B-29飞机,在远东某地区飞行时获得意外发现:从苏联东部地区上空拍摄到的几幅照片的底片上,清晰地显示出放射性物质的迹象。照片被送到美国情报机关,经有关专家分析,解释只能有一个:苏联在其领土内进行了原子弹爆炸。当情报局官员向杜鲁门总统报告此事时,他简直难以置信,连声说:“这怎么可能呢?这怎么可能呢?”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最初几年,美国是世界上唯一拥有原子弹的国家。被誉为“原子将军”的曼哈顿工程区指挥官格罗夫斯深知此项工程之浩繁、艰难,以及人力、物力耗费之巨大,曾说:至少在10年、20年之内,不会有其他哪个国家能造出  相似文献   

18.
2004年4月30日,星期五,美国东部夏令时上午6时25分。西点军校735号楼内铃声大作,惊醒了正在沉睡中的两个年轻军人。他们是刚升入大二的军校学员,一个叫林肯,一个叫杜鲁门。在美国历史上,林肯和杜鲁门是分属两个时代的总统。不管是林肯还是杜鲁门时代的美国,距今天布什当权的美国已经相当遥远了。具有喜剧  相似文献   

19.
半个世纪前,一份印有“绝密”字样的美国原子弹研究计划竟然被苏联情报机构截获。史学界人士认为,正是由于这一计划及其技术的泄露,使苏联得以加快速度研制出原子弹,从而打破了美国的核垄断,改变了历史进程。这第一位向苏联提供情报的人是谁?请看——  相似文献   

20.
1945年8月美国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掷原子弹后,美苏两国在氢弹的研制领域便展开了竞争。从美国方面来看,原子弹的研制成功使其思想产生松懈,再加上其核物理学家的内部分歧以及对苏联科学界能力估计的严重不足,一度使得泰勒的"超级"热核弹即氢弹研究陷入停滞;而苏联方面,政府高度重视氢弹研究并为其提供各种便利,苏联科学家具有高超智力和奉献精神,1949年8月29日苏联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成功,打破了美国的核垄断。这使得泰勒的"超级"设计重新得到重视,1952年11月1日,美国成功进行了第一次氢弹试验。而苏联萨哈罗夫提出的氢弹"分层"结构设想,使氢弹的研究于1953年8月12日同样也取得了成功。美苏两国氢弹研制的历史对两国关系及其战略力量的平衡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