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通过对大学生的审美情趣教育,使大学生们了解到审美是人类高级精神活动,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健康情趣。审美可以引导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审美可以启迪大学生对真理的追求,可净化大学生的灵魂,同时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健康情趣,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审美感受力、审美鉴赏力、审美创造力,提高大学生的健康人格的生成,真正使大学生们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相似文献   

2.
西方传统武德文化走过了漫长而复杂的战争与军事活动历程,表现出的是在追求荣誉、满足欲望动机上的“英雄观”和“利益观”、赢取利益手段上的“尚武观”以及称霸世界目标上的“霸道观”.美军武德思想与实践是在嫡传西方传统武德文化的血脉基因中发展成长的,形成了美国独特的军人武德素养培育理念和方式以及独霸世界的战争伦理思维.  相似文献   

3.
学术期刊的编辑过程是对美的探寻、创造的过程,编辑的审美追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期刊的质量。探讨学术期刊编辑的审美特点和审美过程,提高期刊编辑过程中的审美主动性,对提高期刊编辑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正>中师美术鉴赏课教学是一种与美感相结合的复杂的教育活动.它使受教育者通过对艺术作品的赏析,逐渐提高其对艺术形式的审美体验,即感觉与理解、感情与认识相统一的精神活动,是引导学生健康审美情趣和审美体验、艺术修养和审美观念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良好健康的处世观是一种生存智慧 ,可以使人获得更多的生存资源和更有利的生存环境 ;良好健康的处世观是一种成才谋略 ,可以为个人提供更多的活动空间和成才机会 ;良好健康的处世观是一种思想境界 ,可以使人更准确地把握“争”与“让”、“得”与“失”的关系 ;良好健康的处世观是一种能力艺术 ,可以使个人有限的能力得到更好的催化和升华。在社会重大转折时期 ,各种不健康的处世哲学充斥于社会 ,侵蚀着人们的思想 ,并且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军人的处世观。正如全军政工会议《决定》指出的 :“价值规律和商品交换原则在经济生活中普遍运用 ,容易…  相似文献   

6.
一、适应教育形势发展,改变传统教育思想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要创新,必须要有创新的一代新人,而这一代新人--现代化的建设者,就要靠一代的人民教师去辛勤培育.人民教师,任重道远,特别是政治科教师,更要在政治科教学中体现党的教育方针,如不树立创新观念,抱残守缺,围于传统教育思想,要做到推进素质教育,把学生培养成为"三个面向"和"四有"新人,只能是附庸风雅的一句大空话.因此,我认为在政治科教学中,首先要树立教育教学新观念,坚持做到"三个转变":即变教学只为学生升学服务的目标观为培养合格建设人才、为现代化建设服务的目标观;变只以考试分数为评价学生唯一标准的质量观为学生综合素质提高、个人特长充分发挥的质量观;变以往只片面重视教师"一言堂"的教学主导作用而忽视学生"潜力"挖掘的教学观为"以学习者为中心"、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的教学观.并通过听课、评课、观摩、研讨、学术交流等渠道,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努力实现向"复合型"、"创造型"教师的转化.  相似文献   

7.
儒道佛三家共有的重心灵体验的认识方式,所追求的中国文化的柔静精神,是审美虚静说的哲学渊源。其理论内涵是,审美主体在进入审美活动之前必须去物去我,保持一种空灵、宁静的审美心态。具体包括:去物但得物之内在精神;去我但得灵心独运的审美效应。审美虚静说的科学性可从生理学、心理学和异质同构说三个角度进行论证。  相似文献   

8.
以崇尚和平、睦邻为基本内容的和谐思想,造就了中华民族“万邦协和”的博大胸怀,积淀成中华文化独有的特质。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和谐之中的“和”的内涵、意义及致和之道,都有全面、深刻的揭示,形成了系统的“中和”哲学思想。“中和”思想是中华文化对人类文明的一大贡献。中国新安全观包含着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底蕴,弘扬和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张力。  相似文献   

9.
<正>认识舆情阵地就得认知广告宣传,观阅笔投文化就得读懂视觉高峰。所谓广告就涵盖文化舆情、意识形态的综合性展现。这就是我们执着追求的效应。东裕广告始终以站在宣传的高度伴随主旋律,激发颜色交融和文化炽烈交替与搭配展现在大众视觉,让观阅者始终留连于喜悦的"我曾拥有"的思维想象中,并精准研判出它是谁的谁!商战如林,广告的竞争最终还是文化的综合竞争,归口是文化的宣传和意识形态走向高峰的海市蜃楼。  相似文献   

10.
汉民族对美的追求中一个不变的原则是对称、均衡与和谐。本文从语音、文字、词汇及句式等几个方面分析了汉民族的审美意向在汉语中的体现,揭示了其内在的规律与审美倾向,以期促进汉语自身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  相似文献   

11.
在阐述电教教材美学价值的基础上,分析了电教教材的主要美学特征,并提出了电教教材编制人员应具备的美学素养及电教教材三维结构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最高价值理念。从消防执法活动的各个环节,进一步阐述以人为本理念在消防执法实践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13.
和谐理念具有重要的当代美学价值:促进和谐文化建设;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和谐守望,诗意栖居;促进人与人的和谐——运用双赢思维,求同存异,融合统一;提高人的审美能力,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中国古代军旅文学的概念与内涵,分析了中国古代军旅文学的特点与美学风格,论述了中国古代军旅文学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5.
围绕辛弃疾词作的愁情 ,分析、探讨了这一主题产生的原因、内涵及其独具特色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6.
以学术界已取得的研究成果为基础,从对毕淑敏的文学创作活动及其作品文本的解读分析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美学理论及其方法,集中探讨并以毕淑敏文学创作中的母爱思考为中心,进行审美批评及美学评判,以发现并把握毕淑敏文学创作及其作品的叙事特征与艺术个性,以及注重生命体验及表现的文学成就和文学史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7.
从哲学的分析视角提出,当代军人核心价值观培育要把握好“主体引导与客体认同”、“核心地位与兼收并蓄”、“现实关怀与理想追求”、“传承历史与增强时代感”四个统一。  相似文献   

18.
话语作为文学存在方式之一,与政治、权力等有着紧密的关联。话语方式的选择,体现了一种创作姿态、一种立场。贾平凹创作的长篇小说《秦腔》中所体现的民间话语,主要表现在“民间话语身份的确认——乡村体验的建构”、“作为媒介的载体——方言、俚俗的介入”和“难以割舍的情怀——民间文化认同的困惑”几方面,呈现出独特的内在意蕴、精神价值及审美取向。  相似文献   

19.
新疆伊斯兰教建筑装饰艺术的特征是以一种特殊的造型、形式、色彩、材质,多种多样的装饰技巧以及独有的审美特征体现出来的。是新疆伊斯兰教建筑文化体系中取得最高成就的一部分,是集实用功能、审美功能、认识教育功能于一体的艺术形式,蕴涵着地域环境、民情风俗、审美价值等丰富的内容,呈现出浓郁的风格特点。这些装饰艺术的特征,影响着人们的情绪,净化着穆斯林们的心灵,给观赏者以建筑装饰艺术的造型、色彩、纹饰的美感,获得审美的愉悦。  相似文献   

20.
“趣”是我国古代文论的一个核心范畴,其美学内涵可概括为是在人的心理上产生强烈趋向性的,必然伴随心理愉悦的,对人的自身本质力量审美观照的一类具有非实体性特征的系统性美质;“趣”的审美特征主要包括主客观统一性、生命的自由与灵慧性、虚实相生性及强烈的心理趋向性;“趣”作为古文论范畴,涵纳了一百多种以“趣”的基本语义为立足点的审美语汇,构建出了一个庞大的内在网络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