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夜视技术,就是在夜幕条件下将物体的不可见辐射加以转变或将微弱的夜天光增强,成为人眼可以感受到的可见光的应用技术。它是现代电光学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军事上主要用于夜间的侦察、照相、观察瞄准、成像制导、预警、火控、导航、驾驶车辆、野战修理、工程抢险和战地救护等。 “黑夜不黑”的奥秘 任何技术的发明都是为了扩展人体的功能。很早以来,科学家们就在探索着夜暗中的“光明”,相继研制出了主动红外夜视仪和微光夜视仪。这一被称为科技之“眼”的现代夜视技术,极大地提高了人们夜间观察的能力,具有了化夜为昼的神奇功能。主动红外夜视仪由红外探照灯和红外探测器两大部分组成,其工作原理是:  相似文献   

2.
夜视技术是研究在夜间或低亮度条件下用于扩展观察者视力范围以实现隐蔽观察的一种专门技术,是现代化军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技术之一。夜视器材按其工作方式及系统本身是否带有红外辐射源,可分为主动式或被动式夜视仪。提起夜视仪就不得不提到红外夜视仪,20世纪40年代研究成功的主动式红外夜视仪是夜视器材的鼻祖。它的出现使人类第一次看到黑暗中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马丁——玛丽埃塔公司正在为美国空军单座 F—16和 A—10飞机研制夜间低空导航和瞄准红外系统(Lantirn)。预计在八十年代中期投入使用。Lantirn 将是第一种在白天或夜间低空大速度飞行状态下引导飞行员捕获、跟踪和摧毁地面目标的武器投放系统。它可能是目前正在研制或现有研究计划中最先进的系统。Lantirn 包括两个吊舱,分别用于安  相似文献   

4.
钱锟 《现代军事》2008,(4):63-66
本文对法国海军航空兵目前主要装备的两种先进夜战装备:CN2H—AA夜视仪和“达摩克利斯”(Damocles)激光指示,瞄准吊舱进行了介绍,并对其“阵风”战斗机的一系列夜间战术进行了简介。  相似文献   

5.
《国防科技》2003,(9):81-81
红外热像仪是获取景物热图像并转变成可见光图像的仪器。利用它获取景物的热图像来搜索和跟踪目标,具有隐蔽性好、不易受干扰、获取的信息丰富、分辨能力强等许多优点。因此,热像仪在军事上得到广泛应用。陆军可将它用于夜间侦察瞄准、火炮及导弹火控系统、靶场跟踪测量系统。海军可将它用于舰载火控、夜间导航及防空报警系统。空军可将它用于飞机夜间导航、侦察及机载火控系统。星载热成像系统可用于侦察地面、海上目标和对导弹预警等。  相似文献   

6.
军事纵横     
在海军的规划蓝图上,正准备开发新一代导弹,这种导弹能够根据来自战场的情报在飞行中进行重新瞄准。空军也早已在实验一种能向飞行员提供地面目标连续情况的成像系统。近期在海地的一些美国士兵的步枪上安装了微型摄像机,这使得他们能够将他们所看到的任何行动都通过生动的图像传回司令部,甚至通过卫星传回五角大楼。  相似文献   

7.
1.红外成像技术的军用领域红外成像技术在军事上的应用领域如图1所示,大致分为四个领域-侦察监视、瞄准、射击指挥、制导。在侦察监视领域,红外成像装置主要起生成图像的传感器的作用,通常,操作员监视显示装置上未经处理的图像,探测和识别目标。已进入实用阶段的有战场监视和救生用飞机、舰船、反潜飞机上使用的图像装置。在战场监视方面,主要用于坦克、装甲车、人员等的侦察、监视和射击观察,从个人携带的小型装置到装在装甲车顶部的装置,都  相似文献   

8.
夜视技术是指在夜间等低亮度环境下,用于扩展人的视力范围、实现隐蔽观察的专用技术。自上世纪30年代在德国问世以来,夜视技术在军事领域获得迅速发展。其应用范围已由早期的地面坦克、火炮、单兵武器的观察瞄准,扩展到作战飞机夜间驾驶、目标搜索、航空武器的瞄准和精确制导等方面。航空夜视设备按照工作方式的不同,可分为主动式和被动式两类;按照工作波段的不同,可分为微光夜视(利用可见光波段)和红外热成像夜视(利用红外波段)两类。  相似文献   

9.
为期3天的2004年国际特种部队装备展览于4月27日在约旦安曼开幕。该展始自1996,每2年举办一次,本次展览是第5次。来自欧美、中东以及东亚等200多家武器制造公司都在本次展览上展示了最新技术和装备。参展的除战斗机、武装直升飞机、特种步枪、卫星定位系统、夜视仪和防弹服外,各型坦克、水陆两栖装甲车等特种车辆尤为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10.
作为开拓人眼视觉的夜视技术,在夜间观察、警戒、瞄准、驾驶、目标识别、精确制导等军事应用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简述了军用被动红外夜视系统关键部件的现状和发展,着重介绍了非致冷红外夜视系统所采用的几种新的面阵结构及其发展趋势和它在军事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定向红外对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定向红外对抗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由美国率先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红外对抗技术,经过多年研究,已在定向红外对抗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继开发出用于直升机、运输机的定向红外对抗系统后,目前又在进一步研究用于战术飞机及地面战斗车辆。 定向红外对抗技术是从红外干扰机发展而来的。红外干扰机是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一种主动红外对抗设备,目前已广泛装备在飞机上,用于对抗地-空和空-空红外导弹。它主要由红外干扰源和控制装置两部分组成,当发现导弹来袭时,红外干扰源主动发射经过调制的干扰信号,模拟飞机发动机和其他发热部件的热辐射,形成假目标对导弹进行干扰,  相似文献   

12.
枪刺的演变     
枪刺,是安装在各类步枪、冲锋枪前端,用于近战搏斗的武器。时至今日,步兵武器已得到了高度的发展,枪刺的形状和功能也更见其繁多。就连高度现代化的美国陆军,近年来也在步枪上重新安装了枪刺,恢复了曾一度被取消的刺杀训练。插在枪口上的枪刺在步枪上安装枪刺,是法国军队大约在1641年首先开始的。在此以  相似文献   

13.
热图像与瞄准镜分划图像实时叠加处理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热像仪是夜战中用于观察和瞄准的重要装备,但目前装备的某些坦克和装甲车辆上的热像瞄准镜,本身并不具有瞄准分划,因而也就很难获取目标更多的信息,限制了对目标进行有效的瞄准射击:为了使其热像瞄准镜同样具有坦克微光瞄准镜所具有的功能,作者利用高速数字信号处理器ADsP21535开发评估板,研究设计了热图像和瞄准镜分划图像实时叠加处理系统,从而较好的解决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14.
前不久,美军一位高级军官说:从2001年10月15日夜间开始,出动AC-30袭击塔利班在坎大哈等地的重要目标,从目前看打击效果很好。这种飞机具有很多独特的优势,包括支援地面部队、准确地进行打击.它分辨、捕捉目标的能力很强,还可用于运送特种重装备和大批作战物资。  相似文献   

15.
俄主战坦克主动防护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俄罗斯陆军最早提出坦克主动防护的概念,开辟了提高坦克在现代战场上生存能力的新途径。经过多年的努力,俄军的坦克主动防护系统已经装备到新一代主战坦克上,其性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目前,俄军主战坦克主动防护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种:一、“窗帘”1光电干扰系统该系统是由俄罗斯“顶点”科研生产联合体于1993年研制成功的一种以干扰和伪装为主的“软杀伤”系统。该系统主要用于对半主动式激光制导导弹和瞄准线半自动制导导弹的预警和防护。该系统包括2台带有调制解调器的红外干扰机、2组共12具分别安装在坦克炮塔两侧、向前抛射并能生成烟雾…  相似文献   

16.
城市低空运用小型无人机检测车辆等城市目标正逐渐成为主流手段。针对目前存在的实际场景中可见光探测易受光照影响、无法夜间工作和红外探测目标边缘模糊,导致单模检测网络检测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融合和深度学习网络的无人机多模态融合的城市目标检测算法:首先,基于DUT-VTUAV可见光-红外配准数据集和TIF图像融合算法,构建多模态融合数据集;其次,对比了现有YOLO(You Only Look Once)检测系列网络的检测精度、速度及参数量等性能参数,选择出最适合无人机端移动部署的轻量化网络YOLO v5n;最后,综合运用图像融合算法和目标检测模型,形成多模态融合检测算法。在车辆数据集上进行的对比实验表明:相对单模检测,所提出的算法的检测精度得到有效提升,mAP高达99.6%,且该算法可在0.3 s内完成一组可见光-红外图像的融合检测,具有较高的实时性。  相似文献   

17.
对姿态和北向角传感器安装在回转平台上的车载观察瞄准系统中的载体姿态解耦、坐标转换、目标坐标求解和目标导引算法进行了详细分析,给出了目标坐标求解、瞄准线导引算法.给出的算法原理可以直接应用于姿态传感器安装在转动平台上的车载系统的稳定控制,该原理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车载、舰载、机载火控/指控系统中的目标指示、稳定跟踪、目标引导控制领域.  相似文献   

18.
航空火控系统是一种机载目标搜索瞄准系统。其任务是提供目标的运动诸元,对目标进行瞄准,以发射机载武器去命中目标。它的主要设备最初仅有比较简单的光学瞄准装置。随着飞机速度的提高,电子技术、计算装置、红外与激光技术的发展,根据实战的需要,在航空火控原理、目标探测技术等方面都有了新的发展。航空火控系统中出现了火控雷达、火控计算机、红外夜视设备、激光测距仪,以及新的瞄准装置。本文所介绍的情况基本上只涉及战斗机的火控系统。  相似文献   

19.
信不信由你     
《环球军事》2012,(20):70-70
打仗不误交费 美军“斯普林菲尔德”1903式步枪,采用了不少德国毛瑟步枪的设计专利。到了一战,美军开赴欧洲打德国人,但给毛瑟公司的专利费还是照样要交。  相似文献   

20.
以色列NTS 夜间目标瞄准系统夜间目标瞄准系统(NTS)是一种机载武器控制系统(WCS),它是由以色列塔曼姆精密仪表公司(Tamam)为美国海军陆战队和以色列空军研制的,是现在 AH-1S「眼镜蛇」(Cobra)和 AH-1W「超眼镜蛇」(Super Cobra)直升机上使用的 M-65/L 和 M-65武器控制系统的改进型号。王要改进是:增加了「海尔法」(Hellfire)和「陶」(TOW)导弹、2.75英寸(69.85毫米)火箭及20毫米机炮的夜间发射瞄准能力;大大提高了系统在白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