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河南省平舆县,一个以“青年民兵之家”为依托的农村文化教育阵地.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豫东南平原上。到目前,全县254个村委已建起“青年民兵之家”241个,庄户人自办的“青年民兵之家”也像烂漫的鲜花,开遍了全县的村村组组。平舆县“青年民兵之家”建设起步较早,但在一度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青年民兵之家”也随后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四川广元军分区党委从讲政治的高度,把“青年民兵之家”建设作为一件大事来抓,使之成为当地精神文明建设的前沿阵地和文明“窗口”。 这个分区党委在建设“青年民兵之家”和发挥其作用上狠下功夫。现在,全区95%以上的乡(镇)、村都建有“青年民兵之家”,78%以上达到设施规范化、教育制度化和活动经常化,“青年民兵之家”已成为培养“四有”新人和“四有”后备兵员的基地。他们以“家”为依托,开展民兵“四课”教育,结合形势任务的需要开展各种教育活动。去年参加了  相似文献   

3.
“青年民兵之家”是民兵活动的好阵地,应该充分利用它。但是过去的“青年民兵之家”一般都建在村(大队)上。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不少“青年民兵之家”已解体,有的尽管保留着,也很少活动了。  相似文献   

4.
吉林省德惠县人武部在大力加强基层民兵建设中,抽调54名干部组成11个工作组,深入到全县305个村,调查研究,协助各村巩固发展“青年民兵之家”这块阵地。针对一些农村“青年民兵之家”的场地被挪用、缺少活动器材和设施等问题,县人武部协调县、乡有关部门筹集资金5万多元,解决房舍两万多平方米,统一制定全县“青年民兵之家”的合格标准和内容。到目前为止全县305个村都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了“青年民兵之家”,做到了四有:一是有专人管理,有可操作的管理使用制度; 博、封建迷信、红白事大操大办的苗头,三河县委、人武部在全县23个乡镇分别成立10至20人的小分队,395个村分别成立了5至7人的民兵小组,专门走村串户刹“三风”树新风,在全县形成了一兵带一家,一  相似文献   

5.
全福村是四川乐山市市中区土主镇的一个偏僻小山村。1995年以来,村民兵连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把创办“青年民兵之家”作为加强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实事来办,使一个后进落后村变为先进村、“小康村”、“无案村”,民兵、农民的思想文化素质得到提高。他们创办“青年民兵之家”的经验曾被省、市电视台专题报道过。 占领农村民兵思想文化阵地。过去,全福村经济发展滞后,民兵、农民思想涣散,不走正道,违法乱纪的问题时有出现。1995年初,新任党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部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做好高原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民兵工作的新路子,积极抓好“青年民兵之家”的建设、管理、使用工作,充分发挥“青年民兵之家”的阵地作用,把“青年民兵之家”真正办成了“知识库、娱乐城、文明窗、致富路”,充分发挥了民兵在“两个文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一、牢固树立建“家”思想,努力搞好“青年民兵之家”硬件建设。 搞好硬件建设,是办好“青年民兵之家”的首要环节。要想增强“青年民兵之家”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发挥它较强的辐射作用,首先就必须建设一个象样的家。通过5年多来的努力,我们建成了以人武部“青年民兵之家”为龙头,基干民兵连“青年  相似文献   

7.
最近,笔者随领导机关工作组下基层检查民兵建设情况,专门对村和企业民兵连的“青年民兵之家”进行了一次全面检查。总体上看,民兵连都有“青年民兵之家”,而且有桌椅、有图书、有娱乐器材,有的开展活动也比较经常,发挥了“家”的学习、娱乐和教育作用。但也有相当一些民兵连的“青年民兵之家”,是有“家”无器材、无图书,更很少有活动,而且成了堆放杂物的仓库,没有人很好地去管理,更谈不上利用这块阵地对民兵进行学习教育和娱乐了,使“青年民兵之家”不像“家”,失去了对青年民兵的吸引力,也起不到“家”的作用,不少青年民兵对此很有意见。 之所以一些民兵连的“青年民兵之家”被困置,甚至被占用,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基层武装部的“青年民兵之家”丰富了民兵的业余文化生活,缓解了社会治安负荷,而且为广大民兵勤劳致富奔小康提供了信息,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然而,一些基层单位忽视了“青年民兵之家”的建设,致使广大民兵无法开展正常的活动,没有自己真正的“家”。从当前的情况来看,“青年民兵之家”建设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1.领导重视。党委、政府要把“青年民兵之家”建设提高到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  相似文献   

9.
梁山县人武部注重发挥民兵优势,在维护社会治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组织带领广大民兵预备役人员,争当构建和谐社会的“排头兵”。该人武部把民兵参与社会治安纳入社会发展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整体规划,重大节假日期间,他们抽调基干民兵组成多个治安小分队,在火车站、京九铁路黄河大桥执勤巡逻,确保节日期间铁路安全畅通。他们还与大路口乡油坊村结成了新农村建设帮扶对子,人武部政委冉舸走家入户,与群众亲切交谈,详细了解村民生活生产情况,帮助村“两委”理思路、出主意、想办法,协助基础设施建设、扶持基础产业发展、提高农民素质。兴建民兵示范蔬菜大棚50个,利用村“青年民兵之家”举办农业科技培训班15期,帮助群众走上致富之路。  相似文献   

10.
宜城市“青年民兵之家”是襄樊军分区的一个老典型,建“家”历史已达15年之久。15年来,他们建“家”初衷不改,劲头不减,青年民兵之家的硬、软件建设档次不断提高,功能不断完善,一直处于全区前列。目前,该市村村建有青年民兵之家,并且全部达到了“十有”标准,青年民兵之家在民兵政治教育和农村两个文明建设中发挥了多功能作用,成为基层民兵群  相似文献   

11.
办好“青年民兵之家”,对于搞好民兵思想政治教育,全面落实民兵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但从当前“青年民兵之家” 建设的实际情况来看,要把这个“家” 建设好,必须克服几种不良倾向。  相似文献   

12.
宜城县人武部兴办青年民兵之家是从1981年开始的。10年过去了,民兵之家办得如何呢?最近,我们专程到宜城县进行实地调查。10年来,县入武部坚持用社会主义思想占领民兵的思想文化阵地,使全县的民兵之家经久不衰。目前,全县182个村,村村有“家”。而且绝大多数达到“七有”:有房子、  相似文献   

13.
不久前,我们到所属两县一区的农村“民兵之家”作了一次调查,所见所闻,耳目一新。办好“家”应舍得投资车子直接开到余江县邓埠镇四青村,我们参观了村“民兵之家”。这是一幢四层楼房,四壁贴  相似文献   

14.
“青年民兵之家”是民兵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办好“青年民兵之家”不仅使之成为广大民兵进行文化娱乐的重要活动场所,而且使之成为广大民兵学习政治、学习科技文化知识、学习军事知识的重要学习阵地。办好“青年民兵之家”既是上级军事部门的要  相似文献   

15.
“兵之家”     
云南玉溪市州城镇郑井有一个好大、好热闹的“家”,大家叫它“民兵之家”。这个“家”是民兵政治思想教育的主阵地,也是学知识、学法律、学科技的大课堂;还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一道亮丽的窗口。这个“家”不久前被成都军区评为“先进青年民兵之家”。 玉溪市州城镇郑井办事处地处城郊西南,有9个村12个社,1142户,有民兵504人,,经济总收入1.25亿元,1996年人均纯收入3200元。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郑井办事处的集体经济发展很快,农民富起来了,但对农村的思想文化阵地建设重视不够,青年人中出现法制观念淡薄,不信科学而信封建迷信的事屡见不鲜。办事处党总支清醒地认  相似文献   

16.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民兵预备役工作遇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民兵预备役建设难度越来越大。“青年民兵之家”作为民兵工作的一线阵地,困难尤为突出,长期停滞不前,甚至出现滑坡现象。如何建好建强一线阵地,是摆在各级人武部门面前的一个重大问题。河南省罗山县青山镇武装部在困境中求发展,在创新中求突破,“青年民兵之家”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7.
《华北民兵》2005,(5):14-15,7
“青年民兵之家”作为民兵基层组织精神文化生活的活动场所和进行政治教育、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开展健康有益文化活动的阵地,在“三个文明”建设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乡村“青年民兵之家”建设,对于加强民兵组织建设和促进“三个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8.
着眼“青年民兵之家”阵地建设是民兵政治工作硬件建设的主要任务。调查表明,此项工作着重从两个方面抓起。 着眼长远观点。“青年民兵之家”是开展民兵政治教育和文体活动的基本阵地。提高民兵素质,保证民兵队伍政治合格,离不开这块阵地。近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青年民兵之家”建设存在着时兴时衰、时好时差以及发展不平衡的状况,不少“家”是“门上一块牌、墙上一张表、柜中几本书”。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认为当前搞好“青年民兵之家”建设主要存在“三难”:  相似文献   

20.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城二村民兵连以“青年民兵之家”为阵地,积极引导和带动民兵参加两个文明建设,取得丰硕成果。最近,被济南军区政治部评为“红旗民兵之家”,成为淄博市唯一获此殊荣的“青年民兵之家”。 人们在惊叹城二村民兵连取得殊荣的同时,不禁要问,全市2000多个民兵连,何以城二村民兵连独领风骚?城二村民兵连指导员白富远回答说:“因为我们的‘青年民兵之家’独具特色。” 为把“青年民兵之家”办得有特色,1981年,民兵连在村两委的支持下,花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