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的二十大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共产党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是中国共产党基于国家的基本国情、历史文化传统、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作出的必然选择。和平发展道路既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需要,也符合世界发展规律。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中寻求自身的发展,又用自身的发展来更好地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坚持和平发展道路,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的外交理念,真实表达了中国人民愿同世界各国人民共同推进人类进步事业的崇高追求。  相似文献   

2.
近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的不断显现和我国周边安全形势的复杂变化,随着党的十八大后我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不断推进以及向强国强军目标迈进,国内外不少人士对我国是否继续或如何走和平发展道路以及和平发展与强军战略的相互关系等问题,产生了诸多不同认识.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系列讲话中,对和平发展道路问题作出了系统而明确的阐述,表明了中国坚持和平发展战略、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坚定决心,揭示了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基本原则,阐明了和平发展与强军的相互关系,为新形势下更好地坚持和平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3.
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的大背景下,中国必须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合作关系,走对外和平、对内和谐的和平发展道路。在中国和平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军队必须肩负起“三个提供、一个发挥”的历史使命。“三个提供、一个发挥”的概括,具有很强的战略性、科学性、创新性、时代性,丰富和发展了关于我军历史使命的思想,形成了新的军队使命观,是指导军队建设的行动纲领和基本依据。  相似文献   

4.
树立解决海洋权益争端新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和平方式解决海洋权益争端是我国的基本方针。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一贯主张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中国主张海洋权益争端应由当事国通过直接谈判和友好协商来解决,  相似文献   

5.
陈高峰 《国防》2007,(5):13-14
顺应和平、发展、合作的世界潮流,中国自上个世纪70年代末开始成功地走上了一条适合本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的和平发展道路.和平发展道路既是在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之路,又是中华民族复兴之路,更是在全人类共同利益基础上的振兴中华之路.  相似文献   

6.
于永军 《国防》2014,(11):18-20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和"的理念源远流长。蕴含于其中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安居乐业的百姓观,是中华民族最可珍贵的"和"文化基因,深刻认识其与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的内在联系,对于回击"中国威胁论"的臆想鼓噪,消除一些人担心中国会走"国强必霸"之路的认知误读,坚定中国走和平发展之路的信心,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于永军 《国防》2014,(12):45-48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和"的理念源远流长。蕴含于其中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安居乐业的百姓观,是中华民族最可珍贵的"和"文化基因,深刻认识其与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的内在联系,对于回击"中国威胁论"的臆想鼓噪,消除一些人担心中国会走"国强必霸"之路的认知误读,坚定中国走和平发展之路的信心,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兵团建设》2007,(11):114-115
在人类文明史上,大国崛起往往伴随血腥和战争。一个日渐发展起来的中国,将会展示出什么样的形象,对世界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这是当前和今后相当一段时期世界高度关注的一个问题。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重申:"中国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这是中国政府和人民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自身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中华民族是  相似文献   

9.
声音     
《环球军事》2014,(18):5-5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给我们留下的最宝贵的启示,就是必须毫不动摇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和民族尊严绝不允许任何势力侵犯,同时任何力量也不能动摇我们坚持和平发展的信念。”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七大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改革发展作出了新的战略部署,其中关于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加快机械化和信息化复合发展的思想,深刻揭示了国防和军队建设与国家发展、民族振兴、军队职责使命的内在联系,对新世纪新阶段开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具有重大战略指导意义,是国防和军队建设必须做好的一篇大文章。  相似文献   

11.
中华民族历来热爱和平。中国人民深刻认识到,只有通过和平方式实现的发展才是持久、牢靠的发展,也才是既有利于中国人民也有利于世界各国人民的发展。中国将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既通过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通过自己的发展来促进世界和平。中国将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广泛开展国际合作,不断优化投资环境、开放市场,同世界各国实现互利共赢。事实证明,中国的发展不会妨碍任何人,也不会威胁任何人,只会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繁荣。求和平,促发展,谋合作  相似文献   

12.
声音     
《国防科技工业》2014,(4):10-10
日本在军事安全领域的政策动向事关地区安全环境和战略稳定,也关系日本国家发展。我们对此高度关注。希望日本深刻吸取历史教训,重视亚洲邻国的安全关切,顺应时代潮流,走和平发展道路。多做有力于地区和平稳定的事。  相似文献   

13.
理论前沿     
中国道路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伟大创举《马克思主义研究》刊文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伟大创举,突出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它超越了资本主义现代化,是一条通过和平发展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从15世纪直到今天,西方发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共产党关注人类前途命运,同世界上一切进步力量携手前进,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在全球瞩目的重要时刻,习近平用"和平、和睦、和谐"三个词诠释我们这个百年大党的天下情怀与担当。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人"和"的坚定主张。将和平比作"空气和阳光",把发展看作"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  相似文献   

15.
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如何谋取和平?如何谋取共同发展?这关系到各国的发腮及其内外政策。纵观《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其中所体现的丰富深刻、独到精辟的和平与发展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发展,紧紧联系着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相似文献   

16.
声音     
《环球军事》2010,(13):5-5
“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我们奉行的是防御性的国防政策,中国国防力量的保持和发展仅仅是为了捍卫中国的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中国的安全。中方希望美方能够客观、理性、公正地看待中国的国防政策和中国军队的发展,要多做有利于增进两军互信、有利于增进两国之间交流与合作的事,多做有利于本地区和平、稳定与安全的事。”  相似文献   

17.
《国防科技工业》2003,(1):54-54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最近发表了(《2002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介绍中国的国防政策和近两年国防建设情况,再次用大量事实和数据说明,中国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实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和平发展与建设强大的国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易晟  李华 《国防》2006,(1):1-6
和平发展的根本是以经济制度为主的国家制度创新,但国家制度的创新必须在安全稳定的内外环境下进行。强大的国防是营造安全稳定的内外环境的基本手段,是国家制度创新的基本保障。和平发展的基础是经济发展,随着中国经济深入融入世界,中国的经济发展越来越需要有效的国防建设支撑,强大的国防是维护中国经济发展动力的基本要求。中国要实现和平发展更需要强大的外交能力,但当代及未来可预见的时期内,军事实力仍是国家外交能力的重要标志,强大的国防是培育、发展外交能力的基础。国家发展有着重要的文化根源,中国的和平发展首先是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振兴与凝聚,尚武精神是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强大的国防是先进文化的重要母体和基本保障。新世纪新阶段,中国要创建和谐社会,要实现和平发展,就必须建设强大的国防。  相似文献   

19.
从战争看管理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人类战争史翻开扉页至今,地球已有亿万血肉之躯被战争所吞噬。战争是人类的第一灾难,它远比地震、水患、瘟疫对人类的危害大。这也是人类追求和平、热爱和平,和平是八十年代世界两大主题之一的原因。但是,当我们追寻管理发展的足迹时,却不得不承认战争对管理的产生和发展所产生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声音     
《环球军事》2013,(23):5-5
“如果日本非把中国当作对手,那是选锚了对象,打错了算盘,没有出路。中方希望日方认真反省历史,正视现实,思考未来,走和平发展道路,做有利于增进与邻国政治互信、有利于地区和平稳定的事,而不是动辄拿中国说事,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