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治形式主义──对转变领导机关作风的思考于永军抓落实、克服形式主义,这是中央领导同志反复强调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领导机关转变作风必须认真解决的一个问题。坚持抓落实,实质是坚持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而搞形式主义,其实质是搞唯心主义、搞形而上学。应当说,...  相似文献   
2.
于永军 《国防》2012,(5):30-32
第一,世界上最大人口大国的基本国情所决定,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大国生存之道.中国的先民最早起源于黄河流域,这里在历史上一直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大农业区.农业能容纳大量人口,也需要大量人口,因此中国从古代开始,人口一直超出世界上其他大国很多.目前我国大陆总人口为13.39亿人,居世界第一位.这就决定了中国的发展和崛起,始终要面对困难和动力两个方面.从动力方面看,古代中国之所以以兴建巨大工程设施而著称,主要得益于人多力量大.  相似文献   
3.
认识模糊是造成战斗精神培育不经常的根本原因。战斗精神教育经常化,必须把握好基本要求与特殊要求的关系,切实把战斗精神教育作为部队教育的主题牢固确立起来。军队是要打仗的,战斗精神乃军队之魂。拿破仑认为,战场上的胜利有四分之三取决于精神因素。克劳塞维茨则把精神要素列为战略五要素之首。但是我军作为执行特殊任务的武装集团,战斗精神不仅仅体现在战场上,平时完成急、难、险、重任务,包括岗位创造一流的业绩,都需要战斗精神。分析近几年一些部队中战斗精神教育不经常的原因,其中固然有“仗打不起来”,当“和平官”、“和平兵”思想…  相似文献   
4.
于永军 《国防》2011,(3):18-20
我军优良传统是在中国这个古代文明高度发达的国度里形成和传承的,饱受中华文明之营养和浸染,既有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祖根性特征,又具有区别于其他文化内容的军事文化特性。认真研究并深刻认识和把握这种特性,对于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坚定传承我军优良传统的信心,加强继承和发扬我军优良传统的理论研究与具体实践,大力培育"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的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有着颇为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于永军 《国防》2011,(7):73
福岛核能危机发生后,日本防核部队被派往现场,日本人民指望他们能在关键时刻不辱使命,谁知却令人大跌眼镜:面对核反应堆燃料棒发热、溶解、冒白烟,装备最新防核服的专业防核官兵,却"小老虎啃  相似文献   
6.
针对小型无人飞行器位置姿态估计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视觉图像目标特征的相对位姿估计算法。应用Camshift算法获取目标初始位置,利用非线性尺度空间下的KAZE特征进行跟踪区域特征点提取,与源目标特征点进行匹配,得到精确的目标位置信息,实现了在图像平面内的目标快速跟踪,并得到机体轴系下无人飞行器与目标间相对位置和姿态角的估计值。对算法进行了实验验证,具有优良的跟踪性和实时性。  相似文献   
7.
于永军 《国防》2014,(11):18-20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和"的理念源远流长。蕴含于其中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安居乐业的百姓观,是中华民族最可珍贵的"和"文化基因,深刻认识其与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的内在联系,对于回击"中国威胁论"的臆想鼓噪,消除一些人担心中国会走"国强必霸"之路的认知误读,坚定中国走和平发展之路的信心,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今年7月初,安徽省军区政治部专门下发通知,通报阜阳市颍州区人武部职工罗文杰同志的先进事迹,号召省军区广大官兵、职工及民兵预备役人员向罗文杰同志学习。6月中旬,阜阳军分区以党委名义作出了向罗文杰同志学习的决定。  相似文献   
9.
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是我军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重大创新实践.必须认清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的极端重要性,积极研究探索其基本内涵、本质特征、作用机理、目标任务和思路措施,做到方向明、思路清、真转实干.  相似文献   
10.
摆在案头上的《杞人续集》,是栾世强刚刚结集出版的一本杂文集。汇集着作者几年的思考,倾注着一位当代军人沉重的忧患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