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国内战争,即两次内战(164年8月—1646年6月;1648年2月—9月),是英国历史上的“辉煌时期”①。在这个时期的开始,奥利佛·克伦威尔(159—1658年)还只是国会军中一名低级军官。他并非行伍出身。内战爆发前他是一个文人而不是军人。他投笔从戎之后,革命战争的实践把他锻炼成为一个资产阶级军事家。他率领的“铁骑军”为革命立下了汗马功劳,消灭了封建反革命军队,处死了国王查理一世,缔造了英吉利共和国,名满天下。但是,对克伦威尔在英国内战时期军事活动的评价,长期以来存在着严重分歧,褒贬毁誉,众说…  相似文献   

2.
十七世纪四十年代英国革命的阵阵雷鸣,宣告世界历史进入了近代纪元。在这场推翻封建统治的剑与火的博斗中,奥列弗·克伦威尔集资产阶级革命的政治主角与军事统帅于一身,同时又是一位走在时代前列的军事改革家。他创立了世界上第一支资产阶级军队。  相似文献   

3.
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随着高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世界军事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质变时期”。这场世界性新军事革命是人类历史上一次最深刻、最全面、最广泛、影响最深远的军事大变革,其实质是把工业时代适合于打机械化战争的机械化军队,改造成信息时代适合于打信息化战争的信息化军队。始发于美国的这次军事革命,使西方发达国家在军事上占有了绝对优势,对发展中国家形成了部分“时代差”。凭借这种“时代差”优  相似文献   

4.
本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中期,即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的苏联军事改革,是在科技进步和军事革命的形势下进行的,苏军把这次改革称之为“军事技术革命影响下的苏联武装力量的根本改革”。通过这次改革,苏军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军队的现代化水平和战斗力显著提高。这次军事改革,既有丰富的经验值得借鉴,也有应该记取的教训。一、赫鲁晓夫时期苏联军事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50年代初,人类进入了一个新的科学技术革命的时代。当时的头号强国美国,利用其科技革命的优势,加紧扩大军火工业的生产能力,扩大核武器储备。其战略空军,无人驾驶袭击兵器以及海军的威力持续增强。在这种情况  相似文献   

5.
1949年8月16日,布莱德利正式宣誓就任美国第一任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成为美军历史第一位“总参谋长”,并于同年9月晋升为美国陆军五星上将,达到了他军事生涯的顶峰。布莱德利具有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但从他一步步发展过程看,美军著名统帅、陆军五星上将艾森豪威尔的知遇和提携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讲是艾森豪威尔为他铺就了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6.
在孙中山创立的军事思想体系中,他的军事教育思想焰烟生辉,具有强烈的时代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因此,认真地剖析这一思想,无论对于近代军事教育思想的研究,抑或对于现代军事教育思想的实践,都无疑是有帮助的。一、“立学校以育人材”创办军事学校,培养军事人材,是孙中山军事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孙中山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派从事“战争事业”的始作源者。1894年冬,当他摒弃上书、请愿方式,从改良之路转入革命轨道时,就把“物色”、培育军事人材的问题作为革命团体的宗旨加以倡导。在《兴中会章程》宗旨一项里,孙中山提…  相似文献   

7.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颇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他不遗余力地宣扬封建伦理纲常,对抗太平天国革命要求政治,经济平等的狂飙;他亲自组建新型的地主武装湘军,镇压太平军、捻军和各族人民起义武装;从而使摇摇欲坠的清王朝得以转危为安,而他自己却被戴上了“同治中兴第一功臣”的桂冠。他的军事思想,不仅被湘淮军统帅李鸿章、左宗棠等所师法,而且  相似文献   

8.
斯大林是苏联共产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武装力量最高统帅,在领导苏联国防建设和反侵略战争的长期实践中,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军事理论.其中,国家要进行积极防御的准备,必须建立和建设一支无产阶级常备军,大力发展国民经济、建立雄厚的国防经济基础,建立和巩固反侵略同盟,经常保持、正确使用战略预备队和用大规模围歼战役歼灭敌军重兵集团,是最引人注目的6个方面.斯大林军事理论总体上适合于他所处的历史条件和实践提出的要求,反映了苏联进行国内战争、军队建设、国防建设和反侵略战争的基本规律,为巩固苏维埃政权,特别是为取得卫国战争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斯大林是苏联共产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武装力量最高统帅,在领导苏联国防建设和反侵略战争的长期实践中,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军事理论。其中,国家要进行积极防御的准备,必须建立和建设一支无产阶级常备军,大力发展国民经济、建立雄厚的国防经济基础,建立和巩固反侵略同盟,经常保持、正确使用战略预备队和用大规模围歼战役歼灭敌军重兵集团,是最引人注目的6个方面。斯大林军事理论总体上适合于他所处的历史条件和实践提出的要求,反映了苏联进行国内战争、军队建设、国防建设和反侵略战争的基本规律,为巩固苏维埃政权,特别是为取得卫国战争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克伦威尔的作战指挥艺术宋华奥利弗·克伦威尔(1599~1685年),是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领袖,著名政治家、军事家。他戎马半生,身经百战,屡建奇功,有“常胜将军”之称。在他的军事生涯中,马斯顿草原大战和邓巴尔之战,是其作战指挥艺术的两部杰作,最富...  相似文献   

11.
世界新军事变革不仅是一场军事技术和军队组织体制的革命,也是一场军事管理的革命.在人类历史上,伴随着军事变革的兴起与发展,发生过多次军事管理革命,使世界各国的军事管理体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从中我们可以总结出很多有益的经验教训,对顺利推进当前我国面临的军事管理革命,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12.
新技术革命的浪潮,以汹涌澎湃之势叩击着新世纪的大门。伴随着新世纪的来临,一个崭新的时代——知识经济时代正向我们走来。知识经济不仅日新月异地改变着人类社会的经济生活,同时也在深刻地影响着军事领域的变革,激发各国积极探索,迎接“知识军事”(Knowledge Mili—tary)的挑战。知识军事是时代的必然。知识,已成为衡量一支军队战斗力强弱的首要标志,也  相似文献   

13.
J·F·C富勒(1878-1966),英国著名军事思想家。因其在军事理论领域的杰出成绩而曾被誉为:“机械化战争的先驱”、“理性之将”、“20世纪最伟大的军事思想家”、“英国历史上少有的军事天才”等等。而富勒本人则毫不谦虚地曾把自己与哥白尼、牛顿和达尔文相提并论,也许他并未言过其实——他对世界军事理论作出了里程碑式的贡献:一是首次系统完整地提出了机械化战争理论;二是归纳提出了20世纪大多数年代里人所共循的8条“作战原则”。他曾参加过索姆河、康布雷、亚眠等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著名战役。在八十八年的人生历程中,著作等身,共出版45本专著,发表论文无以计数。  相似文献   

14.
在《苏联军事百科》中,对军事人物的评价有“统帅”、“军事家”、“军事首长”三种。“统帅”是最高一级的评定  相似文献   

15.
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孙中山在谋划中华民国的建国方略中,第一次制定了中国的国防计划。孙中山作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者,他在研究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基础上,结合中国情况,提出了“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在革命实践中,又对旧三民主义加以改造,提出新三民主义。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包含丰富的国防和军事建设思想。他主张要为民族生存而战,为实现和平而战,为铲除专制皇帝和封建军阀而战,为抵抗帝国主义的侵略而战。  相似文献   

16.
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是指在人类社会技术形态和战争形态由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转型的今天,中国军事发生的方向性、根本性、整体性和系统性转变。这场变革在本质上是一场革命,是一场涉及我军所有领域的、广泛而深刻的新军事革命。首先,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是世界新军事变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类战争的历史上曾经发生过两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军事变革。第一次是由冷兵器战争时代向热兵器战争时代的军事变革,第二次是由热兵器战争时代向机械化战争时代的军事变革。而发端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经过30多年的萌芽、形成和发展阶段,如今已成为世界军…  相似文献   

17.
周林 《军事历史》2001,(5):24-27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在建立之初,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武器装备上看,都是一支弱小的武装。作为这支军队主要缔造者的毛泽东,从一开始就是在极为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与国民党反动派展开殊死斗争的。占据绝对优势的国民党军队,对红军和革命根据地进行了长期的封锁和包围,进行了反复多次的军事“围剿”。正是在这种险恶的军事斗争中,毛泽东深刻认识并树立起了军事信息意识,在战争实践中开始尝试和运用军事信息谋略,取得了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辉煌战绩。一、建立红军无线电队,以技术侦察获取军事信息,夺取作战主动权在红军成立后的…  相似文献   

18.
今年3月,美国“历史评估研究机构”总裁、退役上校杜派应邀来华,作“现代作战理论与定量判定模型”的学术交流,着重介绍了如何对军事历史进行定量化研究的问题。他的某些学术观点,似可借鉴。杜派是美国军事历史研究领域中的专家,曾在美国陆军中服役25年,自50年代以来一直从事军事历史和现代军事问题的研究,有80多本著作。他所著的《武器和战争的演变》一书被译为中文,1985年由军事科学出版社出版。杜派认为“对战争活动规律的认识,必须采用建立在大量的历史资料基础上的定量分析方法。”为此,他积极参加了建立美军历史研究机构数据库的工作,并担任“数据存贮系统”的主席。他认为公开的战报和情报官员的数据  相似文献   

19.
邓演达(1895—1931),中国国民党左派领袖之一,既是一位“超群出众、得天独厚的革命家”(宋庆龄:《纪念邓演达》),又是一位军事家。他早年求学于广州陆军速成学校和保定陆军军官学校。从1919年起,追随孙中山参加反对军阀的斗争。国共合作形成后,他历任黄埔军校教练部副主任、教育长,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主任,武昌攻城总司令,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武汉行营主任,中央军事委员会总政治部主任等职。蒋介石叛变革命后,邓演达领导国民党左派反对蒋介石的军事斗争。他一生戎马生涯,尤其是在国共合作时的北伐战争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军事思想。邓演达的军事思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科索沃战争是一场最具有时代特点的高技术局部战争。在这场战争中,“南北”双方不仅展开了一场传统意义上的军事战,也展开了一场空前激烈的新闻战。正如南斯拉夫总统米洛舍维奇在接受美国休斯敦电视台的采访时所说的:“美国政府发动了两场战争,一场是军事战,一场是媒体战。”从这次战争可以看出,在这个媒体空前发达的新闻时代,新闻战这一人类历史上早已有之的战争形式,已经在现代战争中形成了独特的、相对独立的运作方式和运作系统,并对战争全局具有了空前的影响力,成为现代战争中一种相对独立的作战形式,成为现代战争系统中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