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网络中心战作战效能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在军事斗争中应用越来越多,网络中心战已成为一种新的作战概念和作战样式,实现了从消耗型作战向更快更有效的战争方式转变。在网络中心战特征分析基础上,建立网络中心战模型,主要研究了网络中心战的作战效能。计算实例表明,所建数学模型科学合理,效能分析方法可靠。  相似文献   

2.
网络中心战是由美军提出的一种在信息化战争中的作战模式,通过分析网络中心战的概念框架结构,得出在网络中心战条件下军队应该具备的三种能力.同时潜艇作为信息化海战中的主要作战平台,网络中心战理论的提出改变了潜艇传统的作战模式,对我海军潜艇作战指挥和装备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信息化条件下,作为战争预实践的有效方法和手段的作战实验,以其高适用性和应用领域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重视,美军作战实验水平在各国军队中处于领先水平,成为打赢未来战争和塑造未来军队的科学工具。以“网络中心战”为代表的一系列新的作战理念提出,无不是经过作战实验千锤百炼形成的结果。文章将从研究网络中心战概念、发展网络中心战技术、建设网络中心战部队、验证网络中心战能力四个方面透视作战实验的威力。  相似文献   

4.
浅谈网络中心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中心战是未来战争的主要作战样式,首先依次介绍网络中心战的概念、体系结构、优势,然后通过伊拉克战争实例说明网络中心战的优越性,最后指出网络中心战存在的问题及我军面对军事变革挑战应如何应对。  相似文献   

5.
信息时代的来临,引发了军事理论战争形态和作战样式等方面的一系列新变化。网络中心战作为指导信息化战争的一种重要作战理论,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军事科学研究的热点和重点问题之一。网络中心战的作战效果源于指挥艺术,仅仅依赖新技术、现代化的作战平台不足以发挥网络中心战的潜在优势。为阐明这一观点,从探讨利用指挥与控制环境将网络中心战转化为作战能力的过程入手,提出了预见性战场空间感知、赛博作战行动和称为态势感知信息球的新概念,以及如何将它们应用于网络中心战。最后举例说明态势感知信息球如何用于作战,以及网络中心战面临的技术挑战。  相似文献   

6.
从网络中心战的概念入手,分析了网络中心战条件下导弹作战的概念;从导弹作战系统入手,结合网络中心作战样式,分析了网络中心战条件下导弹作战系统内部结构;从系统动力学基本原理出发,结合导弹作战的概念和结构,建立了网络中心战条件下导弹作战的系统动力学模型;从作战想定出发,突出战场制信息权的重要性,制定了作战对策,形成了导弹作战对策的结论;最后提出了加强我军导弹部队信息化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基于效果的网络中心战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效果的网络中心战是利用物理域内分布式传感器网络、指挥控制网络和武器平台网络.通过网络内部以及网络之间信息域中高质量的信息共享,实现军事人员认知域态势感知共享和部队自同步,是信息时代的一种新兴的作战样式,体现了"兵力分散,效果集中"的信息化战争的作战思想.通过分析基于效果的网络中心战,建立了基于效果的网络中心战体系结构模型和未来军事行动中实施该理论的任务进程模型,对我军未来信息化作战条件下联合作战的实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美国国防部提出一种新的作战理论和样式——网络中心战,国内也随之掀起了一场研究“网络中心战”的高潮。但是若仔细研究便不难发现,绝大部分的文章对于所谓“网络中心战”看得过高,缺乏冷静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鉴于网络中心战在阿富汗战争中初见成效,美军在伊拉克战争中又进一步检验了这一新的作战样式。网络中心战是美海军作战部长约翰逊上将在1997年4月最早提出来的。美国国防部在2001年7月向国会提交的《网络中心战》报告中,将其提升为信息时代的战争形态。2002年8月,布什政府在向国会提交的《国防报告》中,将网络中心战能力作为军队转型的重点,视为未来联合作战的核心。功能强大的美军网络化作战结构海湾战争中,美军作战理论强调的  相似文献   

10.
未来战争是以“网络中心战”和“信息中心战”为支撑的全域联合作战,战争优势取决于基于网络信息体系的多种作战资源作战效能的高效聚合。简要分析了网络信息体系作战效能评估基本概念,总结梳理了当前网络信息体系作战效能评估方法现状,初步探讨了网络信息体系作战效能智能化评估的主要着力点与作战效能自主评估机制等,为后续网络信息体系作战效能的智能化评估实施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导弹部队网络中心战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网络中心战作为一种新的作战概念,将成为未来作战的主要样式。首先阐述了传统意义上的导弹部队作战系统的总体结构。在此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导弹部队网络中心战的体系结构。着重探讨了四个子网,即通信网、战场侦查网、指挥控制网、武器系统网的组成和功能。并对其作战效能评估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美海军为了在兵力规模缩小的条件下主宰未来战场,已经把提高作战能力的支点放在了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系统集成以实现作战系统的一体化上,而网络中心战则是这一发展趋势的必然结果。目前,网络中心战的概念已经建立,相关技术装备的研发已经初具规模,其作战效果已经初步显现。可以认为,网络中心战代表了未来信息化作战的发展趋势,对此我们必须加以认真研究。  相似文献   

13.
美国军事转型的实质是在探索如何建设信息化军队、如何打赢信息化战争。对此,美军总结过去军事变革的经验教训,特别是伊拉克战争的经验,已经形成了比较清晰的总体战略思路和答案:建设网络中心化的联合部队,其基本特征是,一体化、远征性、网络化、分散化、灵活性、决策优势和致命性;通过实施网络中心战样式的联合作战,实现作战效能的最大化和作战效果最佳化,其基本含义是,通过各作战单元的网络化,把信息优势变为决策优势和行动优势,确保分散  相似文献   

14.
网络中心战与新军事革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迅猛发展的信息技术正改变着战争的样式和特点,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战争成为继冷兵器、热兵器和热核兵器之后的新的战争样式,从而引起一场军事革命。本文旨在介绍“网络中心战”的基本概念和体系结构,以及在军事上引发的革命性变化。“网络中心战”的基本概念“网络中心战”的英文名称为“Network-Centric Warfare”,原来是一个新的海军作战概念,其内涵是共享信息和共同的战术图像,将全部海军作战部队看作单一的协同实体。美国的阿瑟中将是该概念的最早倡导者,他的同僚约翰在1998年1月的《海军研究院期刊》上对  相似文献   

15.
“网络中心战”是利用通信系统和计算机系统组成的信息栅网来协调部队作战的一种信息化作战样式,其优势将很明显。现在尚处在理论探索之中。但该概念一提出,即得到美军高层的关注,其发展成为未来战争的新宠将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16.
美军要打“网络中心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7年,美国海军率先提出了网络中心战的概念,但由于美军内部的认识不统一,因而一直未被广泛接受.2001年7月,美国国防部向国会提交了《网络中心战》报告,表明美国国防部已开始网络中心战能力的全面建设,并将以网络为中心的作战体系和作战方法作为夺取信息和决策优势、实现其国防战略转型、最终实现《2020年联合设想》所提出的联合作战能力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7.
贾喜花 《国防》2008,(2):70-71
为满足未来战争需要,各军事强国依据信息战、网络中心战等新的作战理论,研制陆军综合作战系统,推动陆军转型深入进行。美国陆军"未来作战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美国国防部提出一种新的作战理论和样式——网络中心战,国内也随之掀起了一场研究“网络中心战”的高潮。但是若仔细研究便不难发现,绝大部分的文章对于所谓“网络中心战”看得过高,缺乏冷静的分析。一、“网络中心战”只是一种网络技术在军事领域的运用“网络中心战”原是一个新的海军作战概念。1998年1月的美国《海军研究院期刊》上对“网络中心战”给出如下定义:“地理上分散的部队通过坚强的、规范的网络互联而获得力量。关键因素是高效能的信息网络,通过它可访问和控制所有的信息资源、武器射击和高速精确机动,以及倍增的指挥和…  相似文献   

19.
美国国防部认为,信息时代的战争是"网络中心战争",而这种战争的基本作战形式是"凝聚式联合作战"或"一体化作战"。在现阶段,美国军事转型的中心任务是推行"网络中心战式联合作战"能力建设。这种能力建设涵盖的内容很多,但排在第一位的是联合作战人才建设,其中重中之重又是联合作战指挥军官队伍建设。美军联合职业军官培养体系,按照指挥军官生长的阶段性发展规律,由低到高,循序渐进,贯穿全程;由浅入深,相互衔接,各有侧重。  相似文献   

20.
基于控制环的作战网络对抗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战争的手段和用兵之道总是随着技术的发展而变化,借鉴网络中心战的思想,深入分析了分布式作战网络的生成机制,及其对抗行为的微观和宏观机制。在此基础上,针对信息时代由信息优势获得作战效能的本质特点,提出了控制环和行动节奏的概念,刻画不同对抗体系信息效能的差异;进而提出了作战网络的对抗模型和度量作战网络的效能指标。通过仿真实验分析,对比研究了不同网络结构(传统型、协同式和分布式)、不同攻击模式(随机打击、指控优先打击和度优先打击)对交战过程和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