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基于Matlab优化工具箱和VB语言的消磁电流决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舰船消磁电流决策问题,利用Matlab优化工具箱对舰船模型进行了消磁实验,取得了良好的消磁效果.还应用VisualBasic语言与Matlab混合编程,开发了实用的消磁电流决策软件,能够提高消磁电流的决策效率.  相似文献   

2.
利用舰船感应干扰系数矩阵和消磁系统传感器检查绕组电磁常数定义了舰船消磁系统模拟特征矩阵———S矩阵.进一步阐述了用S矩阵模拟产生舰船消磁系统在任意地点和任意姿态下的真实消磁电流的原理方法.在定义消磁系统电流状态矩阵基础上,推导了S矩阵各元素新的数学表达式,从而得到S矩阵一种新的求解和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3.
辅助舰船应急消磁系统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讨论了辅助舰船应急消磁系统设计中面临的两个主要的技术难题 ,指出了解决思路 .针对未消磁舰船 ,设计了一套应急消磁系统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4.
舰船消磁系统S矩阵及其测量方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建立了舰船消磁系统舰磁干扰量模拟法的S矩阵数学模型 ,该模型可以用来模拟产生任意地磁场作用下和舰船任意姿态时消磁系统电流变化关系 .提出了利用不同主航向上舰船消磁系统电流与横摇角、地磁场和感应干扰量的变化关系来测量和分析S矩阵元素的方法 ,为解决舰船消磁系统快速抗干扰和跨纬度区调整问题奠定了理论基础 .  相似文献   

5.
分布式消磁系统绕组补偿电流快速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现代舰船的大型化和舰船消磁技术要求的日益提高,消磁系统向分布式发展,消磁线圈的数目越来越多,绕组补偿电流调整的实时性要求也愈来愈高.针时这一特点,建立了消磁绕组磁场的数学模型,引入二分搜索法来快速调整绕组补偿电流.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快速调整消磁绕组补偿电流,且消磁效果好.此外,该算法原理浅显易懂,编程简单明了...  相似文献   

6.
传统消磁方法存在舰船系留时间长、机动性和隐蔽性差等弊端,舰船动态消磁法是解决这些弊端的有效手段。其基本思想是:使舰船慢速通过由平铺在海底的组合式消磁线圈所产生的磁场空间,从而达到在运动中消磁的目的。模型实验证明,动态消磁法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使舰船磁场得到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7.
舰船任意姿态下消磁系统电流变化关系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推导出舰船消磁系统电流在任意航向上有纵倾和横摇时的变化关系;利用主磁航向上消磁系统电流与各干扰量以及地磁场的联系,提出了在磁东航向上利用舰船横摇时消磁系统电流变化关系对垂向感应干扰进行分离的方法,为在同一地点实现对舰船消磁系统跨纬度区抗干扰调整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8.
由我院消磁教研室研制的舰船消磁模拟系统,于1989年12月18日至19日,通过了由海军司令部主持的技术鉴定。参加这次鉴定会的有海军机关、业务部门的领导以及军内外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的知名专家、教授。与会代表给予该成果以高度评价,一致认为:该模拟系统的研制成功,不仅解决了舰船消磁领域的基本模拟训练和研究工作;而且在研究舰船跨区航行的磁场规律和消磁工艺方  相似文献   

9.
用舰船消磁系统数学模型 ,实现了消磁系统的计算机仿真 .可以利用这种仿真方法研究一些难以用实验方法研究的消磁系统问题 ,如S矩阵测量分析等 .对消磁系统S矩阵测量过程和分析方法进行了仿真研究 ,调试了S矩阵专用测量程序 .仿真结果证明了S矩阵的不变特征和所提出的测量分析方法是正确的 ,同时说明了消磁系统仿真研究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模糊-专家控制在智能消磁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综合消磁是处理舰船固定磁性的重要手段.长期以来,由于综合消磁工艺的复杂性,使得这项工作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人工.实现消磁自动化,就是要将工作人员从繁重的脑体劳动中解放出来,提高工作效率.目前的新型消磁站已经实现了数据采集、统计自动化,不仅基本免除了工作人员的体力劳动,也从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消磁技师的脑力劳动.然而由于需要人工参与决策,综合消磁的效果和效率仍然十分依赖于人的因素.所以,实现综合消磁工作的完全自动化,补偿电流值组合的智能化决策是关键问题.本文在分析以前所做工作的基础上,运用模糊控制理论构造模糊-专家控制器,替代人工决策过程以实现自动化消磁.  相似文献   

11.
依据实测的直升机动态回波数据,分析了直升机机身的重点散射源及散射特征,应用Kolmogorov拟合优度检验方法及三种标准分布模型,研究了直升机动态RCS的统计特征,得到了动态RCS对各模型的拟合效果以及X2模型随视向角的半自由度分布,最后通过建立一简单的旋翼叶片散射模型并对散射中心的周期性运动调制效应进行了讨论,分析计算了直升机动态回波的谐波特征.  相似文献   

12.
提出一种基于分段解析模糊算法的控制器。该控制器采用分段解析函数控制规则 ,函数运算结果直接作为输出控制量 ,简化了模糊处理过程 ,且使得输出控制量参数具有自调整能力。实际应用表明 ,该模糊控制器成功地实现了火箭炮的自动操瞄控制。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折算载荷法,推导出了阶梯形变截面弹性支座连续梁弯曲计算的基本方程,编写了通用计算机解题程序。  相似文献   

14.
单层及多层民用建筑防火间距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分析单层与单层、单层与多层、多层与多层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 ,发现《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在规定上有不妥之处 ,认为两建筑之间在其总建筑面积不超过一个防火分区要求时防火间距可以不限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tes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ilitary expenditure and economic growth by including the impact of the share of military and civilian components of government expenditure in an economic growth model with endogenous technology. In this framework, we empirically consider the hypothesis of a non‐linear effect of military expenditure on economic growth.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costs and benefits of the defence sector has traditionally explained the non‐linear relationship suggesting that shocks to insecurity may also be a source of non‐linearity as they determine a re‐allocative effect within government expenditure. While parametric partial correlations are in line with empirical findings, the robustness of estimations is tested by using a non‐parametric approach. The nega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military expenditure and growth in countries with high levels of military burden predicted by theory becomes significant only after including a proxy for re‐allocative effects in the growth equation.  相似文献   

16.
基于现有条件和针对扁平潜器的特点,由拖曳水池模型试验确定了攻角、漂角水动力,用经验方法近似估算了旋转水动力.用所得到的线性水动力系数,按照线性稳定性理论方法评估了扁平潜器正航和倒航下水平面、垂直面内的运动稳定性.将正航下水平面、垂直面内的运动稳定性计算结果与资料中类似的扁平潜器进行了比对分析,结果表明两者具有相同的稳定性特征,即垂直面内具有运动稳定性,而水平面内不具有航向稳定性.最后采用主推进器PD控制方法,用非线性运动模型数值仿真计算了主推进器控制作用下扁平潜器的运动.仿真计算结果表明,除了水平面倒航运动外,垂直面正航与倒航、水平面正航运动都可以通过主推进器的控制实现扁平潜器的运动控制.仿真计算结果还表明,在相同的PD控制参数下,航速愈低倒航对深度响应时间愈长.  相似文献   

17.
针对弹道中段目标RCS(Radar Cross Section)序列识别问题,在分析中段目标电磁散射特性及运动特性的基础上,结合传统的基于球体、椭球体的目标几何特性反演模型,提出了一种新的利用RCS幅度相对于目标姿态角变化率反演弹道中段目标二维几何尺寸的算法,克服了传统方法需要观测到目标RCS极大、极小值的缺陷。利用仿真和暗室测量的典型弹头类目标的RCS数据,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依据远场高频环境下雷达散射面积(RCS)的计算原理,对海上多个角反射体所组成的无源对抗系统的RCS特性进行预估计算。针对传统算法计算量过大的问题,借助Hepermesh有限元网格处理软件,提出了一种快速算法,该算法首先应用混合面元、快速投影理论实现海上单个角反射体RCS计算,然后结合散射中心合成算法对海面随机布放多角反射体群的整体RCS特性进行预估,随后利用FEKO软件对算法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新算法能够在保持计算精度的前提下,有效缩短海上多角反射体群RCS的计算时间。  相似文献   

19.
为了将等离子体RCS减缩技术应用于飞行器上,首先从微观角度分析等离子体与电磁波的作用;然后通过计算机仿真技术,分析了等离子体对电磁波的吸收、反射性能;最后探讨了几种解决等离子体电磁兼容问题的方法。结果表明等离子体对电磁波有一定的吸收效果,并可通过控制覆盖在飞行器表面等离子体的形状改变飞行器的电磁外形。等离子体RCS减缩技术具有潜在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通过分析大型试件砂尘试验需求和现行军用标准,提出采用直吹式砂尘试验方式,实现整车状态的砂尘试验,并说明这种试验实施方法的科学性.依据射流理论并通过计算,得出距离吹风口不同位置处各个截面上的理论有效吹风截面,通过有效吹风截面与大型试件尺寸比较,说明这种形式的砂尘试验设备对常规武器系统具有很强的适应性.这项研究工作对砂尘试验设备的设计、调试和操作使用等具有技术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