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任何一个社会,任何一个部门,都存在着程度不同的资源稀缺性。稀缺性的存在必然会引起选择。我国可用于国家现代化建设的资源也是稀缺的,要搞好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充分发挥有限资源的使用效益,就必须研究国家资源的分配与使用问题。国家现代化建设主要包括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两大部分,它主要取决于:一,目前和将来可用于国家建设的资源数量;二,这些资源在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之间的分配比例。本文仅从资源稀缺性角度对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资源分配比例关系作一初步的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2.
国防资源逆转是概括国防消费中军转民现象的新理论范畴,它指的是把从社会再生产提出的国防资源通过经济和技术程序重新投入社会再生产的过程。国防资源逆转根源于国防消费中物质磨损缓慢而精神磨损加快的内在矛盾。考察国防资源逆转的价值过程必须确定逆转对象价值,亏损价值、增生价值的性质与范围。逆转具有企业效益与社会效益之分。企业效益取决于逆转费用与利润之比,而社会效益则主要从社会扩散角度考察。约束国防资源逆转的经济技术条件主要从三方面考察:国家的商品经济环境、国家的宏观经济调节、逆转的技术研究和发展水平。国防资源逆转使国防消费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使国防消费从供给方面作用于经济,其意义十分深远。  相似文献   

3.
占地球总面积70%以上的浩瀚海洋,是一座巨大的资源宝库,是国家、地区之间交往的重要通道,自古以来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有人预测,未来的世纪将是“海洋世纪”,海洋上的经济、政治、军  相似文献   

4.
<正>国家秘密是国家的重要战略资源,与国家安全和根本利益密切相关,是护身之本、取胜之基。保密工作历来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工作,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保密工作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社会经济日益繁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今社会,国与国的竞争日益激烈,保密与窃密的斗争日趋尖锐、复杂,保密工作作为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越来越受到重视。如何做好保密工作,已经是社会和个人都要面对的重要问题。军工单位担负国防建设任务,是我国保密的  相似文献   

5.
应战资源与应急资源共享共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源的稀缺性与需求的波动性不仅是经济学关注的焦点,也是经济动员必须重点解决的问题.任何战争的保障与重大突发事件的应对,都离不开社会的广泛支援,更离不开国家对现有资源的合理配置与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6.
文章依据摩尔根《古代社会》、马克思《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和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等重要理论文献,以大量的无可争辩的历史资料依次地证明了:战争并非是在阶级社会形成之后才开始起源的,而是早在原始社会中晚期就已经产生了;原始氏族或部落之间之所以会在还没有什么剩余产品的原始社会中晚期就频频发动战争,并不为了争夺剩余产品,而是为了争夺生存空间(即所谓土地资源);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开发、利用各种自然资源的能力不断增强,所要争夺的经济资源的范围和种类也在不断拓展,但土地资源依然是现代战争所要争夺的重要资源之一。  相似文献   

7.
军民融合共建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亚平 《国防》2016,(2):12-15
备边足戍,国之大事。内蒙古在国家政治、经济、军事、安全、社会、生态、资源安全方面具有重要地位。建设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是党中央对内蒙古的殷切期望。要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和军民融合战略,科学规划,有效投入,落实党政军警民责任,通过军民融合管边建边;通过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稳边固边,把内蒙古建成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四大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既是涉及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各个领域的一次历史性变革,又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军事经济是国民经济在军事领域的延伸,因此,军事经济体制受到国家经济体制的制约。国家经济体制的转换,必然对军事经济体制以及运行机制、管理方式等各个方面,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市场机制的日益完善,将进一步促进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加快提高社会生产力,从而为军队建设提供更加雄厚的物质基础。但是,国家经济体制的转换和军事经济工作适应这一转换,在客观上都需要有一个过程。目前,军事经济工作正面临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在新形势下,只有善于抓住新的机遇  相似文献   

9.
军海 《当代海军》2001,(6):39-40
21世纪是海洋世纪。回顾人类社会发展史,从古希腊、古罗马,到后来的荷兰、葡萄牙、英国、美国等,都是靠蓝色的海洋以及海军走向富强的。而今人类历史进入21世纪,在国际社会中起主导作用的国家不仅是经济发达国家,而且还是海洋大国,同时也是海军强国。对于在新世纪各国海军将如何发展,世人极为关注。  相似文献   

10.
增收致富是兵团团场职工群众的共同愿望,如何才能促进团场职工群众增收致富?笔者结合自身体会,谈一点看法。 一、妨碍团场职工群众增收致富的制度性因素 (一)土地资源不足土地是在目前的社会经济技术条件下可以被人类利用的资源  相似文献   

11.
高科技时代的基本特征是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教育等各方面都需要依靠高技术系统支撑。人类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已经进入陆、海、空、天和电磁的五维领域。太阳电磁风暴是电磁领域的巨大灾害源,成为高科技时代面临的重大环境和灾害问题。一旦瘫痪了高技术系统,会给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安全带来巨大灾害。  相似文献   

12.
市场经济是一种以市场调节为基础和主导的配置社会资源的经济运作形式.换句话说,市场经济可以理解为一整套规范人类借交易来实现谋利目标之行为的规则,是经济人在市场环境中“自发地”进行合作实现利益最大化的一种规范,是国家经济均衡、稳定发展的最佳体制选择.从历史的角度研究市场经济理论的起源与演变,不仅能加深对市场经济功能及其变迁机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良性运行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3.
一、“质循环”的必然趋势国防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子系统,其发展模式既遵循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规律,又有自己特殊的运行轨迹。国防经济“质循环”是国防经济自我运转的一种模式,它相对于“量循环”而言。“量循环”是指国防经济发展倾向于量的扩张,主要依靠大规模资源投入,实现国家安全目标。而国防占用资源越多、发展方式越粗放,质量和效率就越低,形成低水平循环。“质循环”  相似文献   

14.
片头总序 自从劳动创造了人类,人类就每时每刻都在受到外界的威胁。出于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人类从一开始就养成并获得了一种对外界的防卫本能。 阶级的出现,派生了人类社会阶级之间的互相攻伐; 国家的出现,导致了人类社会经久不衰的国防建设和斗争。 第一集 经久不衰的历史话题  相似文献   

15.
徐辉 《国防科技》2015,36(1):61-64
理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是落实国家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在国家层面捋顺体制机制,走一条投入少效益高的发展路子的关键。文章重点从资源配置机理入手,分析政府与市场配置资源的各自利弊,结合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规律,吸取国外经验,研究我国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中运用市场机制的理论与实践。  相似文献   

16.
军费是国家为了满足安全需要用于军事活动的资源价值,是国家安全保障能力在经济方面的价值反映。军费概念应是两个方面的统一:一方面,军费作为一个军事经济范畴,体现了一种客观军事经济过程,即国家为了满足其安全需要而配置部分资源价值于军事活动的活动过程;另一方面,军费运行过程中必然地、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地形成一定的军事经济关系。凡是具有这一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事物都是军费。  相似文献   

17.
节约并不是一个新话题,作为一种社会价值取向,它植根于地球资源的有限和人类需求无限这样一个严酷的事实。开源节流,是经济社会的普遍规律,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智慧。正是这种智慧,使我们能够趋利避害,未雨绸缪,努力让地球上的各种资源满足人们的基本需要。建设节约型社会,事关现代化建设进程和国家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福祉和根本利益,事关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把节约作为生产和生活的一部分建设节约型社会,从根本上说,就是要着力构建新的增长模式和消费模式,使节约成为国民经济和国民生活的一部分。(一)着力构建节约型的增长方式。构建节约…  相似文献   

18.
肖鹏 《国防科技》2005,(8):48-52
海洋,是世界各国最重要的交通运输通道,又是人类最重要的资源宝库。随着海洋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大陆资源的日益接近枯竭,争夺丰富的海洋资源的斗争日益加剧。海洋对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愈来愈重要,南美洲各濒海国家之间在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和海洋通道,保卫国家海上安全,维护本国的海洋权益,进而保障和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等方面的争夺也愈加激烈。为保持和提高海上威慑力量,南美洲主要国  相似文献   

19.
社会资源稀缺是经济学产生的根本原因及其存在的前提,经济研究就是试图使有限的资源得到最佳的配置和最充分的利用。尽管军队后勤的本质功能是保障功能而不是经济功能,但是,如果从整个社会劳动系统来考查,它又确实在履行一定的社会经济功能。后勤在国家经济力量与军事消费的连接与转换过程中,实现着社会劳动的转移与再分配。社会资源稀缺导致转换资源的稀缺,进而要求对转换资源优置精用,这是对后勤进行经济考查的根本依据。宏观调控下的市场机制能有效地实现资源配置的优化及充分利用,社  相似文献   

20.
装备经费资源是国家为了获取先进的武器装备并保持其战备完好性而投入装备建设领域用于装备研发、购置和维修保障的经费。装备经费资源投入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形成并保持具有作战效能的武器装备。片面地重视装备研发、购置、维修保障某一方面的投入均不利于这一目标的实现,会导致装备经费资源的低效甚至无效投入,影响战斗力的生成和保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