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20世纪40年代,高射炮弹开始安装无线电高频近炸引信。这种无线电引信不仅具备触发式引信的引爆模式,而且能在距离目标10米以上距离引爆炮弹,从而大大提高防空火炮对空中目标的杀伤率。随后,这种引信也开始用于榴弹炮、迫击炮等多种野战火炮系统, 提高了火炮对地面目标特别是人员的杀伤效能。二战以后,无线电近炸引信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各国共研制了上百种  相似文献   

2.
舰炮采用近炸引信炮弹对导弹射击时的毁伤概率计算公式是非常繁杂的,例如发射一发近炸引信炮弹,对导弹的毁伤概率W_1的一般式为:式中:V——积分域,在此域内G(x、y、z)>0;φ(x,y)——目标的分布律;K(x,y)——目标在(x,y)条件下引信工作的概率;ψ(z/x,y)——目标在(x,y)条件下炸点在z轴上的条件概率;G(x,y,z)——对目标的毁伤律。如果需要计算发射n发近炸引信炮弹对导弹的毁伤概率,则会比公式(1)更加复杂,而且同样不能解。这就需要进一步简化解析式,并最好使用数字计算机求算。但是,往往由于参数的确定不准,即使采用数字计算机求算,其结果也是不可靠的。所  相似文献   

3.
自差式多普勒无线电引信发射和接收装置是引信遥控装定的重要内容.在装置中引入单片机和FPGA技术,能快速、准确的装定已经出炮口300 ms以上的密集弹药,选择工作方式,可供选择的工作方式有近炸、碰炸、遥控炸、定时(距)炸.引信具备近目标发射电磁波功能,能有效抗有源干扰、海杂波干扰和信道干扰.FPGA的高度集成特性减小了编码和解码、调制与解调电路的体积,减小了引信工作电路.  相似文献   

4.
针对引信中的普通开关无法满足在碰靶时高过载下可靠接通电路,设计了一种机械式惯性加速度开关,利用炮弹发射时的后座加速度过载使其闭合并且自锁,在碰靶的反向高过载下能保持锁定状态,使电路有效、可靠地接通。仿真结果表明,该开关可以实现可靠闭合自锁。  相似文献   

5.
水雷引信线路的集成化技术,近年来由于国内集成电路元件技术的进展,已经为各型新研制的水雷引信所采用。这方面的最早探索是东海舰队在“游击队号一号”引信中采用CMOS元件作为执行电路。西北工业大学在CMOS元件作为执行电路元件设计电路方面也发表有专门材料。实际上,水雷专业有关单位都在进行这方面的应用工作。目前对逻辑型元件的应用探讨的比较多,但对线性元件在水雷中应用则见诸材料的只有  相似文献   

6.
当您吟诵王安石的名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时,可曾想到“爆竹”上的火药捻子(初期的导火索)就是今天广泛应用的引信雏形,它是依靠捻子的长短、粗细、燃速来掌控鞭炮爆炸时机的。然而,现代战争中的引信,则是指安装在导弹、炮弹、火箭弹、手榴弹、航空炸弹、深水炸弹、地雷等各种弹药上,在预定条件下引爆战斗部装药的控制装置。引信能够根据目标信息和环境信息,通过预先设置或战场感应来掌握弹药爆炸“开关”,控制弹药爆炸效果,以摧毁目标或杀伤人员。  相似文献   

7.
舰炮对空射击时,对无线电近炸引信作用范围的研究,是评估装有无线电引信炮弹射击效能的基础.为探索舰炮对空射击时,无线电近炸引信的作用规律,在深入分析无线电近炸引信动作特点的基础上,采取定量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无线电近炸引信的作用机理.为定量分析无线电近炸引信的作用范围和评估装有无线电引信炮弹的射击效能提供科学的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8.
陆军弹药未来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信息技术在陆军武器装备上的广泛运用,陆军弹药将呈现许多新的发展趋势,即研制超远程制导炮弹;开展软杀伤/新概念弹药技术的研究;发展复合作用和多用途弹药;采用系列化和模块化设计方法,实现一种弹药多平台携带和一弹携带多种弹药;发展性能更先进的灵巧炮弹;新型引信发展异常活跃,使弹药更加灵巧。一旦这些新弹药被应用于战场,将大大提高陆军部队的战力水平。  相似文献   

9.
利用已有的米波多卜勒引信技术,设计了多用途破甲弹近炸引信信号处理电路。该电路利用近目标电信号幅度大、增幅速率快及幅度与距离的关系,实现对装甲目标的零炸高启动和抗干扰;利用多卜勒频率的变化特征实现对直升机射击的炸点自适应控制;利用双支路对消电路实现对地面目标的炸高稳定;利用可控开关完成对破甲弹多用途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第8章信号处理电路与执行电路设计本章的主要技术内容包括引信信号处理电路和信号处理电路设计实例、执行电路和执行电路设计实例等。1.信号处理电路(1)功能。包括引信信号处理电路的用途与各项功能。(2)分类。包括无线电引信、光引信、声引信、磁引信和水压引信的信号处理电路、模拟式和数字式信号处理电路、分立元件和集成化信号处理电路等类型。(3)应用特点。包括引信信号处理电路的应用特点:处理单次瞬变信号,且时间短而又不能重复验证。(4)基本要求。包括引信信号处理电路设计的最佳炸点控制要求、抗干扰与电磁兼容性要求、协调性要求…  相似文献   

11.
压印在弹壳底部的数字,代表枪弹的制造工厂和制造年份。炮弹上的数字,依结构一般分为四个部分:引信上的数字,分别表示引信批次——制造年份——工厂代号;弹丸上的数字,一般依次表示适用火炮口径、炸药批次——制造年份——工厂代号;  相似文献   

12.
全国引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1998年年会于10月24~26日在大连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引信军标委委员以及两项国军标的编写组成员共28人。会议期间,军标委主任委员武让戌同志总结了军标委1998年度的工作情况;与会代表审查了由中国兵器工业标准化研究所主编的《摘火引信及假引信规范》和由沈阳工业学院主编的《小口径炮弹用弹头引信结构要素》两项国  相似文献   

13.
制导炸弹。投放后能对其弹道进行控制并导向目标,亦称“灵巧炸弹”。它是在普通航弹上加装制导系统而成,结构简单,造价低,效用大。如曾大量使用于海湾战争的美军“宝石路”激光制导炸弹,命中率高达85%以上。制导炸弹全天候作战能力差,而且要求飞机爬升一定的高度,载体易被对方防空火力杀伤。 制导炮弹。其用普通火炮发射,利用炮弹自身的制导装置,在弹道末段实施导引、控制。它是点状目标的“克星”,主要用于摧毁坦克、装甲车辆、舰艇等活动和硬质固定目标。制导炮弹由于在普通炮弹弹  相似文献   

14.
《军事史林》2013,(11):47-47
美海军7月2日对外公布,6月在白沙导弹靶场成功进行了“远程对陆攻击炮弹”(LRLAP)的制导飞行测试。测试共发射了4发炮弹,均打到83千米远的地方。测试成功演示了炮射、GPS信号捕获、导航与制导、一定炸高处激发引信以及战斗部毁伤能力。此轮实弹发射属于工程与制造开发(EMD)阶段陆基飞行认证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5.
《指挥控制与仿真》2005,27(1):37-37
据 2004 年 11 月国外期刊报道,EADS/LFK 的子公司 TDW 与 Kaman 航空公司签定了一项合同,意在推动攻击深埋目标的武器引信(BFT)的研制。 与程控智能多用途引信(PIMPF)相比,其变形产品 BFT 的结构更为紧凑。PIMPF 已装备安装在 KEPD 350Taurus 空对面导弹上的 Mephisto 弹头,它由挪威 Kongsberg 航空防卫公司为 NSM 海军武器而研制,属于美军计划中的一部分。BFT 的主要潜在市场是代替硬目标灵巧引信,后者由于费用、性能、进度等原因,已停止生产。TDW 公司寄希望于 2004 年 10 月召开的美国国会能批准关于 BFT 的国外…  相似文献   

16.
超宽带引信目标回波模拟器是对超宽带引信进行成批、快速测试的有效手段,而超宽带窄脉冲产生电路的设计是其关键技术之一。目前的窄脉冲产生电路多是针对高斯脉冲或者双极高斯脉冲所设计,不能直接用于回波模拟器窄脉冲的产生。在球形目标回波假设的前提下,提出了一种使用阶跃恢复二极管(SRD)和超宽带滤波器联合设计产生二阶高斯脉冲信号对引信回波进行模拟的方法。通过仿真确定了SRD电路参数、超宽带滤波器的性能指标及其尺寸,根据仿真结果实现了窄脉冲产生电路。测量结果表明,所产生的窄脉冲信号波形与理论波形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7.
由我院承担的“储存无线电引信(电-22)可靠性研究”于1995年5月25~26日在京通过技术审定, 该项目揭示了无线电引信在贮存过程中失效率变化的规律,并给出了用静态检测结果估算靶试效果的方法。上述研究成果不仅为领导机关及时掌握该种引信每年批质量提供了依据,而且为研究检测仪器和  相似文献   

18.
电子计算机技术、传感技术及其它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军用机器人的开发和应用开辟了广阔的前景。新一代军用机器人(智能机器人)不仅能代替人进行构筑工事、排险设障等一般性的工作,而且在未来战场上能充当士兵担任各种作战角色。 侦察尖兵。研究表明,在未来作战中,70%-80%的伤亡发生在侦察人员身上,因此,各国都把侦察机器人的开发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上。这类机器人大都装有微处理机、雷达、摄像机、夜视观测仪、激光目标指示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在军事需求牵引和科技进步推动的双重作用下,兼具传统弹药和导弹技术特征的末敏弹一类的智能弹药,已成为战场上的新生力量末敏弹是末端敏感引爆弹药的简称,是一种能够在炮弹的飞行弹道末段探测出目标的存在、并驱动战斗部朝着目标方向爆炸的现代"智能"弹药,主要用于自主攻击机动装甲车辆的"顶装甲"或固定目标的薄弱区域,被称为"坦克杀手"。在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中,面对着在沙漠中逃逸或反扑的伊拉克坦克集群,美军多  相似文献   

20.
本文基于Patentics数据库提供的数据,通过对智能引信安全控制技术领域的国内外专利进行检索及统计分析,从专利申请量、申请区域、国际专利分类技术构成和重点研发团队等方面对智能引信安全控制技术的专利态势进行深入研究,并结合专利文献着重对重点研发团队的技术发展路线进行解读,进而为实现引信安全控制的智能化发展给出了意见和建议,如发展多功能小型化引信、高安全性自适应控制引信和高可靠性安全/毁伤协同智能引信等,以期为政府、企业及科研机构的决策提供参考,提高科技创新的起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