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信 息战中的心理战应由何职能部门承担 ?这是深化信息战研究中一个迫切需要明确的问题。笔者认为 ,我军传统的瓦解敌军工作 ,实际上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心理战。在现代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 ,我军政治工作应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转变观念 ,确立信息心理战在政治工作中的重要地位 ,大力开展以瓦解敌军为主要内容的现代信息心理战的研究与实践 ,尽快建立具有我军特色的信息心理战体系 ,切实强化政治工作的对敌斗争职能。瓦解敌军是我军政治工作对敌斗争的重要职能 ,而信息心理战是新的历史条件下瓦解敌军的科学手段我军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形成了以瓦…  相似文献   

2.
近几场高技术局部战争实践表明,越来越广泛地应用“软杀伤”手段,促使战争减少暴戾,心理战逐渐由战场内向战场外扩展,由辅助作战行动向“中心”作战行动转变,运用心理战从心理上控制和压倒对方,削弱和瓦解敌方斗志,已经成为敌对双方首选的作战方式。一、军事科技的进步,为心理战质的转变提供了物质前提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使用导弹袭击伦敦和安得卫普,开创了高技术武器运用于战场的先河。20世纪80年代,高技术武器已汇聚于战场,现代战争新景观赫然展现在人们面前。20世纪90年代后,现代战争已开始朝着信息化方向阔步前进。随着军事科技的…  相似文献   

3.
雇佣军就是用金钱招募兵员组成的军队,包括从本国或从本民族中招募和从外国或外民族招募组成的军队。雇佣军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代。当时,古希腊人曾雇佣马其顿人保卫自己的首都,而罗马人也曾用一个日尔曼部落打击来自东方的侵略,保卫了自己的帝国。当人类进入20世纪后,这一行业已经转入了一个新鲜的体制。它作为一种新型的“战争服务业”,不断地向世界各地的热点、“焦点”地区“批发”着无法数计的雇佣军。值得注意的是,今天的许多雇佣军的性质与以往以国家的形式出现的方式有了很大的区别。这是由一个“战争服务公司”操作的雇佣军市场。其所使用的雇佣军也被称作“私人雇佣军”。  相似文献   

4.
《宁夏科技》2001,(3):68-69
在非洲,目前约有3000名雇佣军活动于各地;在前南斯拉夫战争中,在冲突地区就出现过大量的私人雇佣军和种类繁多的武器;南斯拉夫的一位官员说:“由阿尔巴尼亚政府的一份报告揭露说:‘在科索沃解放军里,有大约1000名来自阿尔巴尼亚、沙特阿拉伯、也门、阿富汗、波黑、克罗地亚、德国和英国的雇佣兵。  相似文献   

5.
王泳 《云南国防》2001,(2):17-17
心理战。自古就有。其目的是运用威慑、诱骗等手段,使敌方士气瓦解,民心涣散,精神崩溃,从而获得战争的胜利。心理战是战争制胜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与作用。“攻心为上”已成为古今中外军事家政治家的共识。在现代高技术条件下,心理战具有许多新的特点和更加灵活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6.
加强心理战法研究,是顺应世界新军事变革潮流,应对军事斗争准备的需要,笔者认为信息化条件下的心理战法主要有四种:外交心理战、宣传心理战、欺骗心理战和威慑心理战。 早在远古时期,军事家就重视从心理上瓦解敌方,以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  相似文献   

7.
劫掠平民曾经是近代欧洲战争史上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在法国大革命之前,劫掠是一种合法的战争行为,是当时欧洲军事制度的产物,并具有极高的军事必要性。任何政府无权控制属下雇佣军的战场行为,国家也无力在战时保障军饷和供应。而劫掠可以满足作为雇佣军通过打仗来发财的美梦。在这种情况下,军队只得"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法国大革命后,公民军队取代了雇佣军。公民军队是"为国而战"的军队,与"为钱而战"的雇佣军具有截然不同的政治性质。军队政治性质的转变为国际社会制定禁止劫掠的战争法规范奠定了政治基础。另外,19世纪下半叶以来的科技发展使国家的后勤保障能力显著提高。因此,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基于大规模运输能力的精细后勤作业兴起,劫掠行为的军事必要性彻底丧失。  相似文献   

8.
古希腊人色诺芬在其依据自身经历所撰写的《长征记》中展示了西方古代心理战的丰富内容。在成功的心理防御和有效的心理进攻帮助下,色诺芬等人成功地将一支陷于绝望情绪的希腊雇佣军,从波斯腹地安全带回了希腊,全程约2850公里。研究《长征记》中的心理战思想,对于系统地认识西方心理战思想的发展,借鉴其精华为我军心理战工作服务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特种心理战.是指特种心理战部(分)队或特种编组人员运用心理学原理,通过宣传等方式从精神上瓦解敌方斗志,或消除敌方宣传所造成影响的一种特殊作战样式。随着信息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以心理较量为主要特征的特种心理战将广泛用于现代战场。因此,要对此进行广泛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国建立了一个特种作战部门,专以各种非正规的手段对付纳粹军队,从而为瓦解敌军士气作出了贡献。 令人坐立不安的致痒粉末 什么事情最让人坐立不安、直接影响士气呢?特种作战人员想到了搔痒。首先选中的是一种植物芒刺种子,制成的致痒剂呈粉末状,沾到人身上奇痒难忍。  相似文献   

11.
马岛心理战     
《兵团建设》2013,(4):48
1982年4月至6月,在英国和阿根廷争夺马尔维纳斯群岛的战争中,英军在远离本土1.3万公里之外,与武器和人数均占优势的阿根廷军队作战。英国政府和军方充分运用心理战手段,在炫耀自己的武力如何强大的同时,让阿  相似文献   

12.
信息心理战的主要特点 :作战武器上由物质层次向信息层次跃升 ;作战地位上由战术层次向战略层次跃升 ;作战领域上由军事层次向社会层次跃升 ;;作战手段高技术化 ;作战单元更加趋向专业化。为适应上述特点 ,我军应积极组建信息心理战部队 ,超前创建富有我军特色的信息心理战理论体系 ,谋求装备技术优势。  相似文献   

13.
心理战作为一种特殊的作战样式和经济、政治、文化、外交等国际斗争的手段,无疑有着自身的特点及规律。理论和实践都表明,要保证心理战科学而有效地开展,必须确立与心理战特点及规律相适应的指导原则。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军队都制定了自己的心理战指导原则,有的国家还将其在“条令”、“纲要”等中凸显出来,作为心理战建设、发展与实施等必须遵循的法则。心理战指导原则,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心理战指导原则的指导性、科学性及有效性,总是随着对心理战规律的把握而健全,又总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完善。因此,本文试就心理战…  相似文献   

14.
卜江  郑彬  文旆 《国防科技》2014,(1):85-87,95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运用为心理战的实施开辟了新的更加广阔的空间。当前,拓展深化军事斗争准备和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对军队心理战建设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研究中国近现代心理战的历史沿革发展,特别是辛亥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抗美援朝时期中心理战的演变过程,总结经验教训,对于提高信息时代军队心理作战能力有重要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5.
认知建模以神经科学、计算机科学和认知心理学为依托,深入研究人类的思维模式。心理战作为认知科学领域的研究范畴,其内在运行机制就是通过特定的手段传播特定的信息影响作战对象的认知,达到精神上影响甚至瓦解作战对象的目的。由此,认知建模的不断完善和发展能够为心理战的理论研究、实际训练和效果评估等提供理论支持和借鉴启示。  相似文献   

16.
心理战不同于通常意义上的战争。它不是强制的武力征服,而是通过心理因素的作用,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近年来,许多国家组建了专业心理战部队展开“第四种战争”。 宣传心理战 1941年12月圣诞节前夕,苏联在卫国战争中,对德军进行了前所未有的宣传心理战。苏联向德国的妇女散发了一种特别的圣诞卡,上面画着一棵翠绿的圣诞树,圣诞树下面一具德国士兵的尸体静静地躺在冷冷的白雪之中,下方用德文写着:“他是谁的丈夫?”本来就在家中担心的妇女们看到后无不掩面痛哭。圣诞卡深深地唤起了她们对丈夫的思念和担忧,对战争产生了强烈的厌恶情绪。她  相似文献   

17.
夏平 《当代海军》2001,(9):33-34
台湾军队向来非常重视心理作战,推崇“克敌制胜,心战为先”理念.认为“心理战是以心理学的原则作基础,以情报暨各种资讯为根据,有计划地运用各种手法,摧毁敌军和敌国人民之作战意志,而使之转化、屈服.削弱,进而变敌人的战力为我们的战力的一种战法”.强调“心理战是战场各级指挥官不可或缺的战场利器.心理战的成败影响战争的胜负”。  相似文献   

18.
所谓心理战运行机制,主要是指心理战运作过程中其活动的结构、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建立和健全心理战运行机制对于加强国家和军队的心理战建设,深层提高心理战战斗力等,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目前,世界各国特别是一些军事强国,都将心理战运行机制作为主要课题进行深入的研究,旨在保证信息化条件下的心理战指挥更加顺畅有力,组织更加协调,活动更加规范有序,效果更加显著。本文仅就心理战运行过程中的有关机制谈点粗浅的看法。一、情报获取情报是以侦察或其他手段获得的有关目标对象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情况,以及对这些情况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9.
海军百科     
各个国家对于心理战的界定,有着不同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背景,由于看待事物的立场、方法和视角不同而众说纷纭。综合这些纷繁的定义,心理战就是运用心理学原理,采用各种手段,对人的认知、情感和意志施加影响,瓦解敌人,保护自己,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胜利和利益。 心理战包括心理攻击战和心理防御战。  相似文献   

20.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运用为心理战的实施开辟了新的更加广阔的空间.阈下信息具有高度的隐蔽性,阈下信息技术是一种“不被觉察”的感知操纵技术,在心理战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文章在对国外阈下信息技术研究现状进行详尽分析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军队在心理战中应用阈下信息技术的构想和建议,以期提升心理战的作战效能,为战斗力的提高提供新的生长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