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评《第二次世界大战百科词典》徐晓村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即将来临之际,中国首部《第二次世界大战百科词典》(李巨廉、金重远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以下简称《二战词典》)出版发行,这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现代世界历史进程中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2.
上海辞书出版社最近推出一部内容丰富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百种词典》,它是我国首部二次大战史的综合性辞书。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本世纪中期的一场重要战争,虽然它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仅是短暂的一瞬间,但在这血与火、正义与非正义大拼杀的年代里,世界各国人民为和平携起手来,用鲜血和身躯谱写了一曲消灭法西斯的可歌可泣的时代篇章。重温这段历史,一幅幅血腥、悲壮、雄伟的历史画卷跃然纸上;日本法西斯的南京大屠杀、纳粹德国的鲸吞波兰、奥斯威辛灭绝营的焚尸炉、英法敦刻尔克撤退。日军偷袭珍珠港、苏德会战斯大林格勒、盟军登陆诺曼底…  相似文献   

3.
克劳塞维茨说:“伟大的战例是最好的教员”,研究和分析古今中外的战史战例,对增长才识,开阔视野,汲取经验教训,都具有重要意义。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战斗最烈、影响最广和最深的战争。由于现代武器的使用和现代战争手段的采用,导致新的军种、兵种、作战样式和作战理论的出现,从某种意义上讲,第二次世界大战开了现代战争的先河,研究“二战”中的典型战例自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在纪念这场伟大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之际,我国出版的有关书籍,有数百种之多。这其中,国际展望出版社1995年4月出版的、由…  相似文献   

4.
中国军事学者在实践活动中非常重视对军事历史的研究。近年来,在中国出版了一系列有关研究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战争等方面的学术专著。上述著作证明,中国军事史学界弥补了“文化  相似文献   

5.
孙永继 《军事史林》2008,(10):46-47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世界战争。参战的国家和地区多达61个,人口超过20多亿,交战双方的兵力为1.1亿人,战争历时之久,波及范围之大,战火遍及欧洲、亚洲、非洲三大洲,以及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四大洋。战争给世界人民带来了空前惨重的灾难。  相似文献   

6.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一次战争,参战国之多是历次战争所无法比拟的。那么,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国家究竟有多少呢?国内外的一些资料说法不大一致,有的说五十多个国家,有的说六十多个国家,比较多的说六十一个国家,但是哪六十一个国家,说法也不完全一致。我认为,参战国为六十一个国家比较符合实际。本文试图从“参加”(指交战双方正式宣战,或事实上表明了交战态度)这个概念的范围上,对六十一个国家(地区)参战的历史过程和一些有关的问题作些说明。  相似文献   

7.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一次战争。这次战争有很多经验教训值得我们借鉴。徐向前同志曾指示我们:“研究未来的反侵略战争,可以从过去的战争史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争史中找出一些规律来。”他还要求我们的各级指挥员“特别要读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苏德战场问题的书。”为此,我们开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研究》的专栏,希望同志们交流这方面的学习体会和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8.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一场规模空前、惨烈异常的世界性战争。这场全球大博弈催生了许多新军事技术,导致大量新式武器装备投入战场, 从而使机械化战争形态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得到全面发展。在世界新军事变革深入发展之际,我们迎来二战胜  相似文献   

9.
古往今来,人类历史上战争连绵,数以万千,令人眼花乱,难以捉摸。新近由湖南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中外战争战役大辞典》解决了这一难题,为人们纵览人类战争风云、打开人类战争迷宫提供了一把钥匙。《中外战争战役大辞典》由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教授陈显汹总主编。该书从着手组建编写班子到正式出版,历时近五载,它凝结着我国史学界、军事学界从事中外战争史研究的200余位专家、学者的智慧和心血,填补了我国学术界在战争史研究领域中的一项空白,堪称迄今为止国内外第一部比较完备和准确的人类战争史大型工具书。该书从…  相似文献   

10.
马骏 《国防》2005,(5):79-81
第二次世界大战,不仅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一次战争,而且是现代世界历史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这场给人类带来空前灾难的战争,在制造了一幕幕人间悲剧的同时,也造就了一大批杰出的军事将领。他们上演了一幕幕精彩的战争活剧。“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在纪念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60周年之际,本刊特推出“二战外国名将风采”系列文章,通过展现一个又一个曾经在历史天空中划过的闪亮将星的事迹,来重温第二次世界大战那段惊心动魄、可歌可泣的历史,以期能够为读者带来知识、力量和启示。  相似文献   

11.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不仅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祸害最大的一次战争,而且是世界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漫长历史进程中的一个具有阶段性的历史事件。正确阐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总结其经验教训,包含着多方面的丰富内容,对当前严防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卷土重来、...  相似文献   

12.
中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研究会 2 0 0 2年年会暨学术研究会于 2 0 0 2年末在重庆隆重召开。本届年会由中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研究会委托重庆史迪威研究中心承办。与会代表 80余人。从地域上看 ,从东北的黑龙江到南国广东 ,从京沪宁杭到云贵川渝 ,覆盖了大半个中国。从人员构成上看 ,既有成果丰硕的知名学者教授 ,也有风华正茂的青年学者 ;既有亲历二战的老将军和老战士 ,也有研究当今国际军事政治战略的军队研究人员。从所在单位与机构上看 ,既有军事院校、又有大专院校 ,还有科研机构 ,出版机构 ,既有文博档案单位学者 ,又有热心自筹战争实物…  相似文献   

13.
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距今已50年了。这场战争是20世纪50年代,中国人民和军队为保卫和平、反抗侵略而进行的正义战争,是同美国为首的17个国家和地区的“联合国军”进行的一场特殊条件下的现代化战争。其规模之大.牵涉国家之多,情况之复杂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所仅有的。经过两年零九个月的反复较量,美国不得不在停战协议上签字。现在.当我们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进行抗美援朝战争50年的时候,  相似文献   

14.
朝鲜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一场规模巨大影响深远有着复杂国际背景的局部战争。它“反映了现代朝鲜人民悲苦的历史”,“它可以被看成现代史上划时代的事件”①。如何看待这场战争,中国与西方分歧极大。《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是一部在世界上有着广泛影响的西方学者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著作。该书有着新颖的体例、独特的视角、许多精辟的见解,但由于作者看问题的立场、方法不同,特别是由于资料所限,他们对于许多问题的看法是中国学者所不能苟同的。特别是涉及到中国与西方国家矛盾及斗争时更是如此。本文分五个方面就书中的朝鲜…  相似文献   

15.
举世瞩目的抗美援朝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人类所进行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较长、现代化程度较高的侵略与反侵略战争。在这一伟大的战争实践中,毛泽东军事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获得了重大发展。  相似文献   

16.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迄今为止规模最大、战斗最、影响最深远的一次战争。研究它的划时代的影响,是社会科学的重大课题。多年以来,世界各国,一直带着强烈的现实感和直接的利害关,去探索和研究它的历史。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迄,已过去半个多世纪了。今天的人们可以以更加冷静、从更高的层次、以更加宏观的视野,重新考察和一由法西斯国家发动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人们永远不会也不应该忘,军民伤亡1亿多人,消耗军费13000亿美元,物42700亿美元,精神创伤难以用数字计算。,人类社会在政治方面的进步,国际关系的…  相似文献   

17.
即将过去的20世纪可谓风雷激荡,沧海桑田,群雄灿烂,英杰辈出。处于世纪之交、千年更替的关节点上,回顾过去100年的历史及其天幕上的各种人物,是完全必要的。然而这种回顾可以有各种视角。20世纪发生了迄今为止仅有的两次世界规模的战争,以及其它许多局部战争,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作为全面战争和“绝对战争”的最大典型,它留给人们的历史遗产是非常巨大的,而其中的兵法思想是何等的宝贵!总结弘扬这份历史遗产,又是何等的重要!这方面中原农民出版社捷足先登。该社策划组织我军的一批专家学者撰写出版了一套《二十世纪世界著名…  相似文献   

18.
科学技术对第二次世界大战进程及形态的影响李元奎李建韬王庆玉第二次世界大战是迄今为止人类所进行的规模最大和作战方式最为复杂的战争,它标志着人类从事战争的能力和水平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科学技术是二战战争进程及战争形态形成的关键因素,本文试从宏观上对这一...  相似文献   

19.
由武汉大学历史系胡德坤教授、罗志刚副教授主编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纲》(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系国家教委委托编写的高等学校文科教材。该书以马列主义为指导,在作者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多年研究的基础上,努力吸收了国内外史学界研究的新成果,是国内近年来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的一部力作。  相似文献   

20.
闫雪 《军事历史》2007,(3):36-39
拿破说过:"战争不仅是物质力量的冲突,更重要的是精神力量的较量."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战争,在这场旷日持久、波及全球的大战中,同盟国与法西斯轴心国不但在正面战场兵戎相见,在"第二战场"的精神防线上也是攻守交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