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宋玉友 《国防》2002,(7):50-51
新形势下的海防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特点,人们的海防观念和意识由强趋弱,驻守沿海的部队由多变少,出入沿海地区的人员越来越杂,海防建设与管理的难度越来越大。抓好海防工作,应坚持以科技为支撑,以力量建设为重点,以法规建设为保障,军民一体,平战结合,长期建设,整体发展,不断提高海防建设和管理水平,确保海防的安全与稳定。 一、加强宣传,提高认识,不断增强抓好海防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相似文献   

2.
采用文献计量学统计分析方法,以CNK《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为主要数据源,检索我国海防相关文献,从海防研究文献增长、文献来源、作者及机构情况、关键词词频以及学科类别与研究层次等方面进行计量分析,揭示不同历史时期海防问题的社会关注度,分析海防研究的现状、热点及趋势。  相似文献   

3.
邹积军  苏如国  唐忠超 《国防》2012,(10):57-59
一、认清形势特点,正确把握海防民兵转型建设方向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海防工作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海防安全面临着诸多新情况、新问题,必须认清形势,正确把握海防民兵转型建设方向. (一)准确定位新形势下海防民兵职能任务.新形势下,海防地区安全和稳定主要面临着敌侦察袭扰破坏、领海纠纷和资源争夺、反动分子渗透、自然灾害和公共危机等五个方面的威胁.必须着眼应对多种安全威胁,按照"战时应战、急时应急、平时服务"的要求,确立海防民兵职能任务,着眼定位抓建设.要由过去的单纯应对战争向应对战争与非战争突发事件多种安全威胁延伸.海防民兵要按照"打得赢"的要求,支援保障军兵种部队遂行对敌海防作战任务;要按照确保海防稳定的要求,配合军地有关部门遂行海防管控任务;要按照反应迅速、快捷高效的要求,遂行应急动员支前保障任务;要按照和谐稳定的要求,遂行处置突发事件、应对公共危机等任务.扎实推进海防民兵由直接参战向支援保障转变、由应战建设向应战应急"双应一体"转变,切实为维护我沿海地区安全稳定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海防史所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研究中国海防史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从上个世纪特别是近二十年以来,随着中国海防意识的逐步提高,中国海防史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越来越引人注目。对中国海防史的研究成果进行回顾和反思,必将促进其研究向更纵深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5.
海防经济是直接与海防斗争、建设和管理等相关联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统称。区域性与具体性,政治性与政策性,复杂性与敏感性。薄弱性与紧迫性,融合性与一体性是其主要特征。海防经济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海防需求、海防供给、海防财力、海防人力、海防物力、海防科技、海防制度、海防后勤、战时海防经济、海防经济效益等。  相似文献   

6.
晚清第一次海防筹议,是一场关于国防战略重点问题的大讨论.这场讨论确定了海防在国防中的重要地位,推动了中国国防近代化的发展.同时,对当前加强海防观念,增强全民海洋意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新的历史时期,世界海洋斗争日趋激烈,我国海上面临着严峻挑战。根据1994年11月生效的联合国《海洋公约》,我国政府确定200海里为专属经济区,这对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随着我国海疆面积的扩大,海防区域也要相应扩大,海洋防卫线应加长,海上防御纵深应显著增大、努力加强海上防卫力量的建设,以有效地维护国家领海主权和海洋权益。加强新时期的海防建设,必须以联合国《海洋公约》确立海防的新观念:必须以海洋威胁方向确立国防的主导方向;必须以维护海洋权益为海防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8.
海防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实现“中国梦”的基本支撑,应科学剖析当前我国海防建设存在的问题,准确把握海防建设面临的形势,合理确定海防建设策略,确保我国海防建设持续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本文重点阐述了明初浙江海防的战略地位,明代抗倭战争中浙江的海防战略地位,清前期浙江的海防战略地位,从而勾勒出明清(前期)浙江海防战略地位演变的主要轨迹。  相似文献   

10.
王德礼 《国防》2016,(1):70-72
联合行动指挥是新形势下海防管控的关键环节,必须适应形势,转变观念,构建军地联合、编组科学的指挥体制。本文在总结海防管控军地联合行动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指挥体制的基本思路,并针对存在的问题研究探索了对策及措施。  相似文献   

11.
明朝伊始,中国的海疆安全遭到前所未有的威胁,国家开始自觉地思考海防问题,海防也逐渐成为国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明清时期的海防战略运用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海陆结合,近海歼敌与海上威慑;层次设防,近岸击敌与陆上围歼;师夷制夷、以守为战与避战求和。研究明清时期海防战略运用的演变,总结其经验教训,对当今海防战略运用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沈葆桢近代海防思想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葆桢是近代中国海防建设的重要人物 ,也是洋务派要员之一。他历任江西巡抚、船政大臣、办理台湾等处海防兼理各国事务的钦差大臣、两江总督兼主持南洋海防的南洋大臣等要职。身后被谥为“文肃”。南洋是中国的海防要地 ,护卫着东南沿海的大好河山。沈葆桢为苏浙闽台乃至整个中国海防呕心沥血 ,死而后已。在创办造船工业、建造近代化军舰、筹划购买铁甲舰 ,在抗击入侵台湾的日本侵略者等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是近代海防事业的实干家。其谋划巩固海防的方略 ,及切合实际的、适应当时需要的海防思想 ,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值得研究和探…  相似文献   

13.
苗雨丰 《国防》2014,(10):56-57
在今年召开的第五次全国边海防工作会议上,提出国家边海防战略目标是要"建成与国家地位相称的强大、稳固的边海防""为国家崛起和民族复兴提供坚实保障"。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会上强调指出,要强化忧患意识、使命意识、大局意识,努力建设强大稳固的现代边海防。这次会议和习主席的重要指示,为新时期加强边海防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会议指出的要"完善专业精干的力量结构""加强边海防民兵建设,开展专业化训练,提高边海防后备力量建设质量",为加强边海防地区后备力量建设明确了目标,找到了抓手。边(海)疆省、市在加强边海防建设过程中,要注重建强边海防民兵队伍,积极探索后备力量质量建设有效途径,努力搭建平台练兵用兵,为实现国家边海防战略目标贡献力量。实践过程中,应注意把握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在西方列强的武力侵凌下,曾国藩的海防思想逐渐形成。他所提出的"师夷智"以建设海防,"权自我操"的建设原则,建立近代中国海军的思想以及为此而付诸的亲历亲为,影响了此后的晚清海防建设。时至今日,仍然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着眼新形势下国家海上安全与发展需求,强化海防建设战略统筹,从发挥各级政府在海防建设中的职能作用、健全海防建设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调控机制、优化海防战略配制等方面入手,切实提高海防建设军民"融合度",加快推进海防建设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相似文献   

16.
日本近代海防思想勃兴于民间 ,提出之始即蕴涵着制度变革的要求 ,由此产生的“国民海防”与“幕府海防”间的深刻矛盾 ,阻碍了近代化海防实践。鸦片战争前后 ,民间兴起了学习西方热潮 ,丰富和充实了海防思想的内容 ,但幕府传统海防观念阻碍了海防建设向制度层面深化。明治政权建立之后 ,海防思想逐步趋实 ,发挥了良好的指导作用 ,海军近代化终于实现。  相似文献   

17.
虎门要塞作为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广东海防的重要组成部分,凭借其巧借地势、炮台林立、火炮齐全密集、辅助设施配合得力等特点,整顿了沿海防务,有效增强了防御功能,官兵们的英勇抗敌,也打击了英军嚣张气焰。然而,由于炮台建筑缺乏合理性、武器装备落后、建设经费不足、消极被动海防观念等方面的局限,使得这座坚固的虎门海防要塞最终被轻易地攻陷了。  相似文献   

18.
边海防安全战略目标,是国家层面边海防安全战略指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引领国家边海防建设的总牵引.边海防安全战略目标的确立,必须站在战略全局的高度,服从服务于国家总体战略目标,遵循国家周边外交基本方针,与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相一致.  相似文献   

19.
边海防是国防的重要领域和有机组成部分.新的历史时期强边固防,就必须坚持以习近平主席关于边海防建设发展的战略思想为指导,统筹处理好边海防建设中御外与安内、斗争与睦邻、严管与开放、兴边与强边、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夏绍国 《国防》2004,(9):37-37
建强海防民兵是建设强大海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海防民兵建设,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海防民兵的组织建设,要把好“三个环节”综合考虑地域、形势、任务和经济、科技、社会等多种因素,海防民兵组织建设应重点把好“三个环节”。一是要在军事重镇上建队伍。海防民兵的组织布局,要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各地区的军事价值和经济科技状况确定。通常情况下,主要分队应组建在军事价值较高,且有良好的港口和码头以及较大运输能力的镇(区)。过去按照地区人口比例建构起来的海防民兵布局,要按照这个思路进行调整。二是要按照平战结合的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