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基于活动方法的武器装备型号论证需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适应信息化战争以及基于能力的装备建设需要,武器装备型号论证不能局限于该型号装备承担的基本作战任务,必须面向体系结构展开需求分析。探讨了武器装备型号论证需求分析内涵及本质,给出了理论依据和指导;明确了基于活动方法的原理,对方法的应用提出了要求和规范;借鉴美军体系结构有关技术,从作战任务和装备系统2个方面展开需求分析,提出了作战、装备和能力需求之间的追溯关系矩阵,构建了基于活动方法展开武器装备型号论证需求分析的具体步骤。为武器装备型号论证需求分析提供了有力的方法支撑,有助于需求分析的工程化。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装备作战需求分析,提出一种系统化、结构化的装备作战需求论证方法,为作战需求分析提供方法支持。该方法不仅可规范需求分析过程,增强需求分析过程的合理性、全面性和可操作性,而且对提高需求分析的理论水平,提高武器装备的论证质量,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武器装备体系需求工程中需求获取方式不统一,需求管理难的问题,论文在分析了基于能力的需求分析方法的思想的基础上对装备需求工程的两个基本环节:需求获取和需求管理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基于体系结构设计的装备体系需求获取方法,并对其关键要素:作战使命任务层次、节点信息关系、使命-能力映射进行了分析;然后以反导作战信息支援装备体系能力需求为实例,说明采用DOORS(Dynamic Object Oriented Requirements System)工具对体系能力需求的管理方法,表明本文所研究的方法对体系需求分析的研究是有效的,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针对当前在装备论证过程中缺乏合适的方法和工具将模糊的军事需求科学合理地映射到定量的作战使用性能上去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质量功能部署(QFD)与网络分析法(ANP)的装备作战需求分析方法.该方法能够辅助论证人员深刻理解和合理判断论证中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通过结构化的装备作战需求分析过程得到能正确反映军事需求的作战使用性能重要度排序.通过实例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5.
针对武器装备作战试验评估方法问题,吸收借鉴美军装备试验先进思想,在阐述了评估准备过程中建立映射关系、确定优先排序、构建计分模型和构建风险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武器装备作战试验评估方法。该方法通过指标计分、风险度量、计分汇总和异常识别4个步骤对作战试验结果进行评估,具体案例验证了评估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将武器装备系统抽象为网络节点,利用复杂网络理论研究评估武器装备体系中的重要节点。针对传统PageRank算法在该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修正的PageRank算法。该算法对悬挂节点及有向环状网络节点的重要度评估具备收敛性。仿真实例验证了该修正算法对双目标作战环节点重要度评估的有效性。为了进一步验证所提算法的准确性,引入特征谱理论和移除节点法评估网络的抗毁性。  相似文献   

7.
武器装备需求分析是解决武器装备建设的有效性问题,明确目标武器装备价值是武器装备需求分析的前提.借鉴VFT思想,提出分析武器装备需求的一种新思路,以此提高武器装备需求分析质量.首先,分析武器装备需求的特点,引出武器装备需求体系的概念;与武器装备需求体系相对应,提出以"作战任务-功能指标-性能指标"为框架的武器装备需求价值模型,并给出武器装备需求描述模型;最后,提出基于价值分析武器装备需求的过程,给出了实施步骤.  相似文献   

8.
针对目前武器装备作战需求分析过程中存在主观性大、需求不准确的实际情况,借助灰色系统理论,建立了GM(1,1)预测模型,以历代武器装备的性能参数为输入,得到未来武器装备可能的性能参数值,其结论可为作战需求分析提供有效参考和约束.  相似文献   

9.
为了有效、正确地进行武器装备作战需求分析,需要提出规范化的作战任务描述方法。针对武器装备作战需求分析的特点,研究提出作战任务描述产品,确定了详细的开发过程。以联合火力打击战役为背景,应用该方法进行作战任务描述并给出部分描述产品,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体系贡献率直观体现了新型武器装备对体系作战能力的提升作用.从体系贡献率机理出发,构建装备体系贡献率系统评估框架;结合复杂网络理论,引入拓扑势指标,评估装备节点的体系结构贡献率;提出作战功能链概念,量化装备节点的体系功能贡献率;引入并改进CRITIC(Criteria Importance Though Intercrieria Correlation)法客观确定初始权重,通过分析指标关联度降低指标耦合性对评估结果造成的影响,对指标权重进行进一步修正;通过作战想定实例分析验证了该评估方法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1.
为适应装备型号需求生成的复杂性,必须开发面向作战能力应用的装备型号体系结构模型。按照装备型号需求生成工程化思想,建立了结构化的装备型号体系结构开发流程,并对每个环节进行了系统分析。装备型号作战体系结构和系统体系结构开发流程都划分为8个环节,为作战活动分析、系统功能分析提供了可追溯、可验证的模块化开发模式。装备型号体系结构关联开发流程分为4个环节,实现了作战能力对系统实体的关联关系,确保了系统需求对作战需求的支持,提高了装备型号需求成果的系统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12.
以FoS(Family of Systems)武器装备体系需求生成为研究对象,构建基于作战功能模块设计的武器装备体系需求生成框架,提出适用于该方法框架的基于目标-概念-任务的作战任务需求分析方法、基于任务-功能的作战能力分析方法,从实践角度实现了模块化作战力量建设与FoS武器装备体系模块化、综合化、集成化建设的一体化设计,为武器装备体系需求生成提供了新的方法框架。  相似文献   

13.
基于作战体系结构的装备指挥信息系统作战需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战需求分析是装备指挥信息系统建设的关键环节,为系统建设提供可靠依据和理论支撑.运用指挥关系模型、装备保障活动模型、作战接点连接能力、信息交换矩阵等体系结构方法对装备指挥信息系统的信息交互进行分析,得出装备指挥信息交互对装备指挥信息系统的作战需求.体系结构化方法是获取作战需求的有效途径,运用作战体系结构研究装备指挥信息系统,为科学、合理地建设装备指挥信息系统提供了一种新的分析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4.
针对装备体系作战效能评估分析需求,构建了基于SCA( Sensor?Controller?Actuator)的装备体系作战能力评估指标体系,研究了基于SEM(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的装备体系作战效能评估方法,并以某防空反导装备体系作战效能评估为例,验证了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该研究可为装备体系发展论证及作战效能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在指挥信息系统抗毁性研究中,网络节点异质性和作战机理的表征与分析不足.针对该问题,基于指挥信息系统主导的观察、判断、决策和行动作战环路,区分网络中信息、指控、打击和通信4类节点,提出作战信息链的概念来反映指挥信息系统运行机理;采用平均时延来刻画作战信息链的时效性,通过转化为经过指定点的最短路径问题给出计算方法;采用链路贯通率来刻画全系统内信息节点和打击节点之间形成有效链路的程度.结合"预先规划+随遇接入"生成的指挥信息系统网络模型,进行了抗毁性仿真分析,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进一步表明,指挥信息系统网络在随机攻击和度优先攻击下抗毁性表现出了复杂网络的共性,但其抗毁性结果的异常变化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从而证实了节点异质性和系统作战机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基于TOPSIS评估算子的装甲装备作战能力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依据装甲装备作战能力评估问题的特点,采用TOPSIS方法评估装甲装备作战能力。装甲装备作战能力评估时,需构建基于TOPSIS方法的评估模型,支持装甲装备作战能力评估。算子是指定义了输入和输出,封装了一定操作的功能元件。从评估方法到评估算子元件的映射称为评估方法的算子化,生成的算子元件称为评估算子。将TOPSIS方法算子化为TOPSIS评估算子元件,运用TOPSIS算子元件构建装甲装备作战能力评估模型-算子树模型。算子树模型容易理解和调整,构建方便灵活,具有较好的重用性和扩展性,是解决装甲装备作战能力评估问题的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多方案分析是实现军事需求向装备建设发展与作战使用前瞻性映射的重要手段。分析了面向装备论证的多方案分析内涵,并从需求分析、可行性分析阶段和方案分析及优选三个阶段构建了面向装备论证的多方案分析基本框架,最后对多方案分析三个阶段的主要研究内容进行了详细阐述与分析。研究成果可为装备发展建设决策提供基础理论、方法和手段支撑。  相似文献   

18.
根据结构决定功能的系统论观点,基于复杂网络理论对武器装备作战体系网络的拓扑结构进行了分析,构建了基于不确定性自信息量的武器装备作战体系作战效能分析模型,提出了计算武器装备体系贡献度的方法,并通过算例验证,探讨了网络结构演化及度量参数改变对武器装备体系贡献度的影响,为武器装备体系贡献度评估分析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9.
This article addresses the problem of explicitly taking into account uncertainty about the demand for spare parts in making inventory procurement and stockage decisions. The model described provides for a unified treatment of the closely related problems of statistical estimation of demand and resource allocation within the inventory system, and leads to an easily implemented, efficient method of determining requirements for spare parts both in the early provisioning phase and in later periods of operations when demand data have accumulated Analyses of the model's theoretical foundations and of sample outcomes of the model based upon data on parts intended for use in the F-14 lead to conclusion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both support planners and operations planners Finally, of particular significance is the ability afforded the planner by this model to quantify the impact on inventory system costs of varying levels of system reliability or management uncertainty as to projected system performance. This will provide an economic basis for analysis of such alternatives as early deployment, operational testing, and equipment redesig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