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0 毫秒
1.
赵铁坚  张成羽  张卫兵 《国防》2001,(10):64-64
为提高预备役部队战斗力,最近,黑龙江省军区组织5个预备役团进行了快速动员集结检验性演练。通过演练,一是增强了各级领导抓好预备役部队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演练中,各级领导既看到了预备役部队建设取得的成绩,也看到存在的一些问题,进一步明确了建设目标和标准。二是提高了团机关组  相似文献   

2.
洪晓荣 《国防》2010,(10):48-49
快速动员能力是预备役部队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形势下,要着眼推动预备役部队全面建设科学发展,试行构建快速动员能力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3.
现代战争爆发突然,进程快,消耗大,要求后勤保障快速高效。 合同演练是提高部队后勤快速保障能力的重要途径。预备役部队后勤机关在搞好基础专业训练的基础上,要积极与司、政部门协调,适时组织一些科目的合同演练。如组织预备役部队快速动员集结、部队行军(铁路运输、摩托化输送)、反空降、防空袭、城防作战  相似文献   

4.
魏玉祥  程晓印  何灵 《国防》2002,(1):11-11
为适应新时期军事斗争准备需要,努力提高预备役部队快速动员能力,去年初冬时节,沈阳军区指导辽宁省军区组织预备役部队进行了快速动员、机动演练,探索了预备役部队战时快速动员、机动的程序、内容及方法,形成了一批研究成果。这次演练以新时期国防动员建设的方针原则为指导,以预备役部队战时快速动员暂行办法为依据,坚持科技融入、战训一  相似文献   

5.
杨冀平 《国防》2006,(1):45-45,46-47
预备役部队快速动员能力,是衡量预备役部队快速动员的基本指标,是动员质量与速度的有机统一。预备役部队作为战时首批动员使用的后备力量,将配合现役部队快速遂行作战任务,客观上要求其必须努力提高快速动员能力。为此,我们必须打破常规动员模式,坚持“以快为主、充分准备、果断决策、密切协同”的原则,突出提升动员质量和速度,努力提高快速动员能力。一、立足编组实际,简化动员层次在预备役部队平时建设中,对预备役部队组织布局通常考虑了两个因素:一是适应战时快速遂行任务需要,二是编组在交通便利、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这为预备役部队快…  相似文献   

6.
王武强 《国防》2005,(7):27-29
预备役部队是我国武装力量的组成部分和后备力量的重点。大力加强预备役部队的战斗力建设、不断增强快速动员和遂行作战任务的能力(即“两个能力”),不仅是提高我军后备力量整体建设质量的客观需要,也是新的形势和任务对预备役部队建设的基本要求。——加强预备役部队“两个能力”建设,一体化建设是关键,必须实现预备役部队内外诸要素的系统集成所谓预备役部队一体化建设,是指按照系统集成的思路,对预备役部队内部诸要素、外部诸环境在职能任务、组织布局、军事训练、保障措施等方面实施统筹规划、同步建设、协调发展,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快速…  相似文献   

7.
向康 《国防》2005,(2):56-57
预备役部队作为将战争潜力转化为战争实力的有效组织形式,是成建制快速动员遂行作战任务的重要力量,对赢得战争胜利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我军信息化建设全面启动的今天,预备役部队也应加强信息化建设,以适应提高我军整体作战能力的需要。一是以信息技术为纽带,科学调整预备役部队组织结构。要坚持编组出战斗力的思想,  相似文献   

8.
《东北后备军》2006,(4):1-1
组织建议是民兵、预备役部队的基础性工作,抓好一年一度的组织整顿,是民兵、预备役部队生成、巩固和提高战斗力的重要前提和有效途径。今年是科学发展观落实之年,是国防动员建设“十一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战区应急动员准备关键之年。民兵、预备役部队组织整顿,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贴形势任务,突出建设重点,深化改革创新,科学整合资源,着眼长远发展,规范编组秩序,切实把民兵、预备役人员编实配强。  相似文献   

9.
中央军委和总部明确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预备役部队建设要贯彻“保持稳定、控划规模.打好基础、提高素质”的方针;要坚持以战斗力为标准,以军事训练为重点,全面加强部队的建设,使之达到组织落实、政治合格、训练有素、装备良好、设施完善、制度健全、动员快速的要求,不断提高预备役部队的整体能力,充分发挥其在国防和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任关民  王威 《国防》2002,(8):35-35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预备役部队快速动员集结演练的质量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以战时动员职能为牵引,建立统一协调的动员演练领导机制 针对预备役部队快速动员集结组织工作复杂、涉及面广、协调难度大等实际,要按照动员组织的职能分工,积极协调和运作演练导演的有关事宜。一是建立联合领导指挥机构。要成立由省军区、军分区主要领导任总导演,司、政、后、装机关人员联合组成的导演部,对预备役部队和所在地政府、人武部实施统一指挥和导调。各参演区以国防动员机构和有关成员单位为主,在人武部设立动员指挥机构,对预备役部队营以下分队和企业事业单位实施指挥,  相似文献   

11.
前不久,在天山脚下的戈壁滩上,新疆某预备役师组织部队和民兵预备役人员进行了一场快速动员综合演练,预备役连队炊事人员冒着"硝烟炮火",挺进"战场"纵深,将一份份热气腾腾的饭菜送到了指战员手中,受到官兵一致好评。去年底,该部参加上级组织的一次实战化综合演练考  相似文献   

12.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预备役部队建设将以尽快生成战斗力为核心,努力提高部队的整体作战能力。为此,应着力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进一步抓好组织建设。组织落实是搞好预备役部队战斗力建设的前提和基础。要根据新时期的新特点,按照有利于战时动员使用、有利于平时建设、有利于均衡负担的原则,合理调整布局,改进编组方法。要根据人员流动规律,搞好预备役兵员挖潜,努力把分布在各行各业优秀的转业军官、退伍军人、军地通用的专业技术人才编入预备役部队,尤其要重视预编一些与军事专业对口的  相似文献   

13.
加强预备役部队快速动员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荣武  刘昊 《国防》2003,(5):60-61
快速动员训练是预备役部队训练的重点内容,应纳入年度训练计划,统一安排,按照首长练指挥、机关强业务、分队练动作、整体抓演练的思路,抓好不同层次的动员训练,提高部队快速动员能力。  相似文献   

14.
预备役部队是保卫祖国、建设祖国的一支重要力量。近年来,预备役部队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积极迎接新军事变革的挑战,大力加强战斗力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应清醒地看到:预备役部队战斗力与新时期军事斗争的要求及其自身的使命相比,无论在快速动员还是在遂行任务的能力上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应该说,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开阔视野,创新思路,协调发展,加快提高预备役部队的战斗力水平,是当前及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内预备役部队建设的紧迫任务和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5.
李焕章  陈立新 《国防》2003,(1):25-26
新颁布的预备役部队军事训练大纲是结合新形势要求,着眼预备役部队战斗力生成和建设需要制定的,内容扩展,标准提高,难度和科技含量增大。结合新大纲和预备役部队自身特点,扬长补短,正规施训,创造性地贯彻落实好新大纲,对于提高预备役部队训练层次和质量,提高快速动员和遂行作战任务的能力,做好新时期军事斗  相似文献   

16.
苑世军 《国防》2007,(5):47-49
组织整顿是加强民兵、预备役部队建设的基础工程.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提高民兵、预备役部队快速动员和遂行任务的能力,必须扎扎实实抓好民兵、预备役部队组织整顿工作.  相似文献   

17.
蓝显忠 《国防》2006,(2):31-32
预备役部队战时快速动员,是预备役部队由平时状态转为战时状态,从而快速形成战斗力的重要环节。现代战争爆发的突然性增大,不确定性因素增多,作战进程短促,给快速动员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高技术局部战争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预备役部队面临战场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综合影响,也给快速动员带来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研究探讨现代战争条件下预备役部队快速动员的特点和规律,大力提高战时快速动员能力,是做好现实军事斗争准备的重要课题。我们认为,提高预备役部队快速动员能力,应着重打牢“五个基础”。一、坚持经常性国防教育,打牢思想…  相似文献   

18.
徐国柱 《国防》2005,(4):37-38
为深入贯彻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预备役部队建设的意见》精神,进一步加强预备役部队质量建设,培养高素质新型预备役军事指挥人才,提高预备役部队信息化战争条件下快速动员和遂行作战任务的能力,受中共中央组织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委托,南京陆军指挥学院举办了全军预备役部队预备役军事指挥军官培训班。培训期间,全体预任军官本着贴近未来战场需求、贴近预备役部队建设需求、贴近预备役军事指挥官对军事理论需求的原则,就“一体化联合作战与指挥”、“预备役部队战时快速动员组织与实施”、“预备役部队司令部工作”等问题进行了集中学习和研究,取得了一批成果。现摘编其中的部分学术观点,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9.
《国防》1999,(6)
最近,江西省在预备役部队组织建设试点和部署工作中,注意吸取南联盟反空袭作战的经验,着眼未来反空袭作战的要求提高部队快速动员能力。省政府、省军区日前在赣州召开会议,确定了,加强预备役部队建设的五项新举措。 ——着眼快速动员采取以“城市为中心、辐射相邻乡镇”的组织布局。这种布局的好处:一是组建范围相  相似文献   

20.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进行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不仅标志着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新认识和执政理念的新飞跃,而且也是推进民兵、预备役部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方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民兵、预备役部队更快更好地发展,必须适应国家安全发展战略的要求,始终把提高战斗力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要紧紧围绕提高民兵、预备役部队快速动员和遂行作战任务能力,筹划和展开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