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郝苗 《中国军转民》2023,(20):106-107
随着考研考博热的持续升温,学历内卷化形成了一种无处释放的社会压力与升学焦虑,对于大学生就业与社会发展产生了一些影响。文章从学历内卷化的内涵以及形成的原因出发,探究学历内卷化背景下高校如何做好学生就业工作,促进高校学生破除学历内卷化对就业的不利影响,助力新一代应用型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1月中旬,湖南省桃源县举办了2009年首场求职招聘现场会。中国石油常德分公司、中国联通桃源分公司、桃源杰新印染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现场为求职人员提供了1500多个岗位。招聘会吸引了数百名退伍军人和返乡民兵到现场求职应聘,150多位求职人员与用工单位达成就业意向。  相似文献   

3.
军营情怀     
时光过得真快,2001年即将离我们而去。每到岁暮的时候,我们就更加怀念曾经生活过的军营和曾经朝夕相处的战友。因为,岁暮是我们当年应征入伍的时节,又是后来退伍离队的时节:岁暮是我们军旅生涯的起点和终点,是我们生命历程中的光荣节日。  相似文献   

4.
加强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从新疆的重要地位、西部大开发、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出发,讨论了加强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用人单位(市场)、政府、高校和少数民族大学生等方面,提出了加强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新疆九所高校大学生就业意愿的调查数据,利用多元logit模型对大学生省域就业选择意愿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论如下:民族特征显著影响大学生省域就业选择意愿,大学生更愿意到生源地和就读高校所在地就业。省域内就业选择主要受民族、生源地以及父母是否在南疆地区工作等因素的影响。省域外就业流动会受到家庭因素的影响,家庭资本积累越低越不倾向选择到疆外地区就业。新疆高校就读的大学生,尤其是汉族和生源地为疆外地区的大学生,呈现出更愿意到疆外地区就业的流动特征。  相似文献   

6.
少数民族大学生由于受地域环境、语言、民族风俗、思想观念等方面影响,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做好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工作,长远来说关乎新疆长治久安和跨越式发展。本文基于社会学视角,从社会结构、社会制度和社会资本三方面分析了影响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并提出相关对策,以期为有效解决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新疆少数民族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课题组针对新疆在校民、汉大学生、用人单位、学生家长分别制作了不同的调查问卷,本文对回收的用人单位和学生家长调查问卷结果分别进行分析说明,从不同层面考察新疆少数民族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  相似文献   

8.
利用新疆9所高校样本数据,考察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对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的综合因素中,人力资本对就业影响显著,男生和农村户籍大学生受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因素影响更大。为保障少数民族大学生顺利就业,少数民族大学生自身应提升人力资本存量,优化社会资本结构;高校应完善就业指导体系,提供个性化指导;政府应营造良性就业生态环境,杜绝就业歧视现象。  相似文献   

9.
学术界对执政党意识形态建构问题的研究集中在以下方面:执政党建构什么样的意识形态、为什么要进行意识形态建构、依据什么进行意识形态建构、怎样建构意识形态。研究主要集中在宏观层面和经验层面,缺乏对理论层面即执政党意识形态建构的理论支撑和微观层面即执政党意识形态建构的内在逻辑研究,执政党意识形态建构的理论体系尚需完善。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随着就业环境的变化,大学生“慢就业”现象呈现出逐年增长的态势,如果任其继续发展下去势必会对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产生消极影响。“慢就业”现象是多方综合作用的结果。高校大学生是就业的主体,其就业价值观、就业能力以及就业品格是择业、就业过程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所在。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出发,分析“慢就业”现象原因,探求各方的应对之策,才能促进毕业生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的就业,促进社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以新疆地区的6所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数理统计的方法。得出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结构维度。包括专业知识能力、实践能力、自我学习发展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情绪调适能力、职业发展能力。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能力六个维度的确定,有助于我们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指导工作,促进更高质量的就业。  相似文献   

12.
1998年,受命赴渤海湾附近某部教导队参加大学生集训的我,开始了军旅生涯的第一步。岁月流逝,其间的许多事情我都已经淡忘,但对新训队的鲢鱼一直难以忘怀。记得我到部队的时候,已是"万花凋谢一时稀"的初冬,强劲的海风剥去了津南大地五彩缤纷的外衣,时令蔬菜要幺销声匿迹,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已成为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与其他大学毕业生不同的是新疆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更愿意回到家乡工作,但他们为家乡做出重要贡献的同时,也增加了家乡的就业压力。本文从新疆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回家乡就业的观念、价值、特点和选择标准等方面开展研究,并从中找出存在的问题,以期为少数民族就业难问题的解决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4.
求职参考 人才的专业有热有冷,那些热门专业人才就业基本不成问题,有的高校未毕业,就被用人单位预订一空,而冷门专业人才的就业就要困难得多,不少“冷门人才”高校毕业后长时间找不到工作,仿佛真的“英雄无用武之地”。究其原因虽有很多,但许多“冷门人才”在择业中未能从自己专业较冷的实际出发,也趋炎附势,跟着“热门人才”一起往“热门单位”钻,因而普遍受到冷落,则不能不  相似文献   

15.
个别大学生的非正常死亡,给高校心理危机干预提出了现实要求。无论从保护学生健康成长的层面,还是从为国家培养合格接班人的角度,各高校都应该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建立完善的机构,配备专职的心理危机干预人员,加强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6.
“到了人武部、别想再进步”,这是少数人武干部的片面认识。而实际上.对一些不思进取、碌碌无为的人来说,到了人武部可能是军旅生涯的“最后一站”,但河南省开封县人武部党委“一班人”却把这“最后一站”当做人生的第二个起跑线,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赴基层就业,既符合国家的战略导向,也符合高层次人力人才资源合理配置的需要。围绕兵团向南发展战略要求,通过兵团高校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调查,探讨当前兵团高校高校大学生服务基层就业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兵团高校大学生服务基层就业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厚厚的家书     
胡林 《政工学刊》2013,(9):70-71
转眼间已入伍12年。回首这12年的军旅生涯,收获了一路风景,也经历了不少挫折。前进的路上,年少轻狂的我曾经无数次迷惘、彷徨和不知所措。幸好,这些年来,有一股力量一直支持着我、鼓励着我,给我以心灵的启迪,也鞭策着我在前进的路上不敢停步——这股力量来源于我珍藏的那摞厚厚的家书。  相似文献   

19.
随着高校毕业生的持续增加和我国事业单位人事制度的改革深化,近几年师范类大学生的就业问题Et益突出。在激烈的职场竞争中,就业能力的高低成为影响师范生就业的关键因素。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分析了师范类本科生就业能力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师范生培养模式、师范生就业观念、教育实习等方面分析影响师范生就业能力的因素。基于实证数据,建议从优化课程设置,制定大学生活规划,完善就业指导体系等几方面提升师范类本科生的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20.
从一名普通士兵到连职军官,如今成为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区长、区国动委主任的李洪海,把对军旅生涯的深深眷恋,化作关心和支持国防建设的强大动力。任现职以来,全区武装工作不断实现跨越发展,民兵训练、征集新兵、国防教育等10多项工作受到济南军区、山东省军区表彰。他被济南市表彰为关心国防建设“双十佳”先进个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