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汉初的经济复员,是中国历史上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在全国范围内首次进行的经济复员,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次经济复员是在复杂的历史背景下进行的。其指导思想或理论基础,不仅有“黄老之学”,还有其他学派的学说,特别是沉寂已久的民本主义思潮。西汉王朝在经济复员中所实行的基本政策,在历史上具有相当普通的意义。汉初的经济复员为西汉中期的大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2.
汉初复员军队方略的评议任宏权西汉初年,复员军队是作为“与民休息”基本国策的战略措施而提出来的。它首先由汉高祖刘邦下诏实施,后经汉文帝刘恒、汉景帝刘启,一直到汉武帝刘彻几代皇帝沿袭推行,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与西汉王朝所采取的其它稳内缓外政策一起,造就了汉...  相似文献   

3.
福建、台湾地处我国东南沿海,隔台湾海峡遥遥相对,海上距离平均100海里左右,最近70海里。由于这一地区特殊的政治、经济、军事和地理环境,决定了该地是一个战事多发地区。据史料记载,闽台战争历史可上溯到秦、汉时期。当时,秦王朝为达到控制遥远属地的目的,挑动南、北越人互相攻击,时间长达数年。此后,闽中郡王无诸响应农民起义,北上参加了灭秦战争。之后,无诸又帮刘邦灭楚,并建立了地方政权,历史上称之为闽越国,与中原王朝“分庭抗礼”,由此拉开了闽台战史的序幕。在此后长达2190余年的历史中,除西晋、唐朝初期至…  相似文献   

4.
一、军事经济效益的表述与分类经济效益,一般地说,是指经济活动中投入和产出的比较,马克思和恩格斯把它概括为“生产费用对效用的关系”。(《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军事经济效益,是指在军事经济活动中的劳动成果与劳动耗费的对比关系。这里的劳动成果是指军事劳动者在军事经济活动中所创造的具有满足军事或国防需要之属性的使用价值或价值;劳动耗费是指军事经济活动中所占用和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总和。  相似文献   

5.
经济复员是指社会经济生活从战时轨道向平时轨道归复的过程。它通常是在战争即将或刚刚结束的情况下进行的。复员的任务、时机、程序如何确定,国家在复员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本文试以二战后各国经济复员的实践为背景,对上述问题作些初步的探讨。 (一)经济复员的主要内容经济复员的内容就是将经济生活在战时所作的种种特殊变动次第取消,使社会经济生活恢复到平时状态,其内容不仅非常广泛,而且各参战国情况不同,内容上也有差异,但一般来  相似文献   

6.
唐王朝建立之始,便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军事财政体制。这种财政体制,保障了军事需要,对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安史之乱,使国家财政收支失衡,军队吃“皇粮”的基础被严重削弱,唐王朝由盛转衰。唐代末年,藩镇割据,中央政权军资供给奇缺,军事财政保障由统一被迫走向多元,军队吃“皇粮”制度彻底崩溃,唐王朝最终灭亡。  相似文献   

7.
秦汉,起于公元前221年至公元220年,历时441年,是中国封建社会确立和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以及军队建设等方面都发生重要的变革,涌现了一大批彪炳史册的军事人物,军队政治教育思想也有了较大的发展。一、秦代的军队政治教育思想秦顺应历史发展,经过长期战争,终于在公元前221年统一了天下,建立了秦王朝。秦是短促的朝代,但又是极重要的朝代。在政治上创立了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政权;在经济上确立了土地个人私有制,奖励耕战;在思想文化上采取独尊法家、焚书坑儒、禁私学、书同文、行同伦、“…  相似文献   

8.
封建社会历代王朝均视马政为国防军政之要务,然北宋以“守内虚外”为国策战略,朝政官员腐败,以致武备松懈,导致了马政的衰败废弛。这不仅使宋军战马供给短缺,军队战斗力不振,在辽、夏、金的强悍铁骑进攻冲击下,每每胜少败多,而且影响了北宋国防军政的政策思想,以致宋军在军事体制上“重内轻外”、“以文制武”,在战略战术上采取“以步制骑”的消极防御,进一步加深了国家积贫积弱的局势,终使北宋王朝岌岌可危,走向覆灭。  相似文献   

9.
均线系统是多种移动平均线的组合,是一种很有用的统计技术指标,它能从时间上和空间上跟踪军事消费、军事供给、军事储备的动态,描述军事经济运行的本质属性,即波动原理。以军事消费为应用对象,全面、深入地探讨均线系统的基本功能、均线系统的警示信号和均线系统警示信号的识别法则,对节约军事资源、优化军事经济资源配置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经济意义上的消费者是指能够进行统一购买的经济决策单位,消费者行为是指作为统一购买决策单位对消费品的选择、购买、直至进入实际消费的全部活动过程。对军事消费者主体范围的界定应包括所有使用军费的单位、部门和人员。军事消费者行为主要发生在两个场合:平时发生在武装力量的训练场、军事科技的试验场和武器装备的检验场;战时则发生在战争现场。军事消费者行为的总和构成整个军事消费活动的全过程。军事消费者活动的客体应包括军人个人生活资料的消费和战争手段的消费,以上构成军事消费的物质内容。  相似文献   

11.
军队财务是军事活动和经济活动的统一,属于军事经济范畴。军队财务活动的一般程序是开始于军事预算,终止于军事消费,它以货币的不断运动反映着军队系统中的经济活动,是物质力量转化为军队保障力战斗力不可缺少的媒介。就现象看,军队财务活动表现为一系列不间断的货币运动,并通过军事预算、军事采购、经费决算形式建立和解除财务关系。  相似文献   

12.
简析秦灭六国的“远交近攻”方略郭之昀,沙丹秦国的“远交近攻”方略是秦昭襄王至秦王政几代国君所奉行的军事战略,它贯穿于秦统一六国的全过程。秦国诸王在进行政治、经济改革的同时,围绕着兼并六国这一既定目标,把军事和外交斗争紧密地结合起来,进行了长期不懈地努...  相似文献   

13.
文章阐述了军事消费经济扩张效应这一军事经济学的新范畴及其特点,分析了影响军事消费经济扩张效应的因素,论述了提高军事消费经济扩张效应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唐朝进行了大规模的军事立法活动,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军事法律制度,其中军事行政法律制度在整个军事法律体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虽然它没有现代军事行政法律制度完善,但作为当时世界上国力强大的王朝,在军事行政法制上仍然有值得借鉴的地方。  相似文献   

15.
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我国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商品市场也由单一的计划调节步入了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轨道。军队作为一个消费部门,市场机制的运行必然对其产生一定的影响。军事消费是指用物质资料来满足军队战备、训练、生活的需要,它包括集体消费和个人消费。理论上研究市场机制对军事消费的影响,以指导实践中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合理地组织经费、物资供应,是新  相似文献   

16.
发生在欧洲17世纪上半叶的30年战争,是哈布斯堡王朝同盟与反哈布斯堡王朝同盟两个庞大的强国集团为争夺欧洲霸权而进行的第一次全欧战争。其显示出的军事经济特征包括:战争资源投入形式和强度是决定战争规模和胜负的基本前提;炮兵成为会战的基础,火器的大量使用,对战争结局和作战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受作战需求牵引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推动,后勤保障发生重要变革。  相似文献   

17.
公元前202年,楚汉战争结束。在秦朝暴政和秦末战乱所造成的经济凋敝的残破局面下,西汉王朝诞生了,这是继秦之后出现的又一个大一统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与唐并称的盛世王朝。从公元前202年至公元8年王莽代汉止,西汉王朝经历了200余年的历史。在此期间,中原王朝与北面匈奴的关系,随着各个历史阶段双方实力消长的变化,既有玉帛互报,亦有干戈相见,反映在边防建设与斗争上,就是战略防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曾经指出,商品经济的发展和世界市场的形成,“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①。在当今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各国军事经济,不仅与其国内军事经济资源及军事工业生产状况密切相关,而且也同样程度不一地受到世界市场的约束。军品外贸(包括武器装备、军事个人消费品以及军事技术与劳务的国际贸易)作为军品内贸在空间上和逻辑上的延伸,其规模、结构、倾向的每一变化,都会对国内的军品生产和军事消费产生影响。本文拟对军品外贸与各国国内军事消费的关系从一般意义上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9.
经济是军事和战争的物质基础。但是,国家的经济实力不能直接等同于军事实力。欲使经济实力成为赢得战争胜利的军事战斗力,需要有转换的桥梁,这个桥梁就是军队后勤。军队后勤是国民经济与军队相沟通的桥梁,是军事经济与国民经济相连接的环节。同时,它又是军队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处于军事领域的军事经济,是军事经济体系中的分配与消费环节。因此,军事经济研究中必须关注军队后勤研究。  相似文献   

20.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军不能不研究军事房产经济理论,研究军事房产经济理论,又不能不研究军队住房消费。本文试图从军队住房消费在军事经济中的地位及作用、军队住房消费面积标准的界定、军队住房消费比较和军队住房消费效益四个方面,对军队住房消费作一探讨。一、军队住房消费在军事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总后勤部在规定各类营房建筑面积计算口径时,把各种营房按其性质不同分为九类,即:办公用房、家属宿舍、专业用房、招待用房、会场礼堂、公共用房、车马炮房、库房。本文研究的军队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