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 毫秒
1.
1950年10月1日,第2次国庆阅兵。阅兵式由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代理总参谋长聂荣臻任总指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乘检阅车检阅部队之后返回天安门城楼并发布命令,就朝鲜战争爆发,美军  相似文献   

2.
1952年10月1日,第四次国庆阅兵,上午10时整,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林伯渠宣布庆祝典礼开始。中国人民解放军朱德总司令乘车检阅受阅部队后登临检阅台宣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给全国武装部队的命令》,接着进行武装部队的分列式。  相似文献   

3.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周恩来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在1952年7月以前一直主持中央军委日常工作,协助毛泽东主席指导抗美援朝战争。他不仅在政治外交等方面做出重大贡献,而且在军事方面也做出了重大贡献。一、主持召开国防会议,组建东北边防军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后,美国立即武装干涉朝鲜,26日派其驻日本的海军  相似文献   

4.
在解放战争中,领导和指挥我军作战的党中央军事委员会的主席是毛泽东同志,副主席有周恩来、刘少奇、朱德、彭德怀等同志。解放战争中期,由于工作的需要,刘、朱、彭三位同志都到其他战线去了。周恩来同志留在中央军委襄助毛泽东同志指挥全国战场的作战,同时兼任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的职务,亲自领导总参谋部的工作。他与毛  相似文献   

5.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心,已由主要领导革命战争转到领导经济建设.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职能任务,已由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夺取全国政权,转到保卫社会主义建设,保卫国家领土、主权和安全,防御帝国主义侵略.面对新的历史条件和新的任务,中共中央委员会和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开始着手建设一支强大的正规化、现代化国防部队,落实中共中央主席、军委主席毛泽东早先提出的:"我们将不但有一个强大的陆军,而且有一个强大的空军和一个强大的海军."  相似文献   

6.
1933年1月,由于白色恐怖日益严重,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被迫由上海迁至中央革命根据地瑞金.临时中央政治局负责人博古和共产国际军事代表李德相继来到瑞金.9月,蒋介石调集重兵发起第五次军事"围剿".就是在这个时候,博古、李德剥夺了毛泽东的军事指挥权,使红军和根据地遭受重大损失.翌年10月,国民党军队推进到中央革命根据地腹地,红军不得不进行战略转移即长征.193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扩大会议,批评博古、李德的军事路线的错误,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毛泽东重新回到领导岗位.遵义会议作为中国革命的重大转折点,中革军委主席和红军总司令朱德,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节日早报     
国庆节国庆节在每年公历的10月1日,是整个中华民族喜庆的日子。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北京天安门城楼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并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此时全世界为之惊叹,这一天也成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一个转变。1949年12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的决议》宣告:自  相似文献   

8.
全国军事系统党的高级干部会议,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当时简称军委)根据中共中央和军委主席毛泽东指示,在北京中南海居仁堂召开的第一次最大规模党的高级干部会议(当时简称高干会).会议于1953年12月7日开幕,1954年1月26日闭幕,共51天.军委各总部,各大军区,各军种、兵种,各直属院校主要领导共123人参加了会议.时任军委委员、华东军区司令员陈毅在会议发言时说:"全国军事系统党的高级干部会议的召开意义很大,会议的规模是空前的.过去开过的军事会议,没有到这样多的人,也没有到得这样全.高干会在党的历史上历来是解决重大问题的会议,其性质等于党的代表会议."  相似文献   

9.
<正>一二七厂是中国兵器工业重型火炮和远程火箭炮的科研、生产重点骨干企业。1950年由沈阳迁厂到齐齐哈尔,2002年改制为国有独资公司。1954年8月,工厂试制成功第一批122毫米榴弹炮,开创了新中国制造大口径火炮的历史先河。10月25日毛泽东主席亲笔签署嘉勉信,对全厂干部职工表示祝贺。党和国家领导人周恩来、朱德、陈云、  相似文献   

10.
丁凡 《华北民兵》2011,(12):64-64
1949年10月1日,历尽百年沧桑的中国人民终于迎来了自己盛大的节日。这一天秋高气爽,晴空澄澈,新定为首都的北京有30万军民在天安门前隆重举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史称"开国大典"。下午2时,新选出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在中南海勤政殿举行第一次会议,一致决议接受《共同纲领》为本  相似文献   

11.
军事文摘     
红军长征时期军委领导人的变迁红军长征开始到遵义会议以前,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是朱德,副主席是周恩来、彭德怀、王稼祥、项英。遵义会议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随后又成立了三人军事指挥小组,由毛泽东、周恩  相似文献   

12.
徐大校信箱     
《军事史林》2007,(1):62-63
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徐向前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聂荣臻任副总参谋长。徐向前到任没有?聂荣臻是新中国第几任总参谋长? 答:新中国成立时,徐向前出任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参谋长,而不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1954年10月以后才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徐向前因病基本没有在职,由副总参谋长聂荣臻以代总参谋长的名义,主持总参工作。但聂荣臻并没有正式出任总参谋长。1954年10月31日,“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参谋部”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粟裕任总参谋长。  相似文献   

13.
1953年10月1日,第五次国庆阅兵,上午10点整,阅兵开始。中国人民解放军朱德总司令乘车检阅受阅部队并向他们致节日的祝贺。检阅后,朱德总司令宣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给全国武装部队的命令》。随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张宗逊率领武装部队进入广场,开始阅兵的分列式。走在最前  相似文献   

14.
《军事历史》2012,(4):78
1927年8月1日.以周恩来为书记的中共中央前敌委员会和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领导的国民革命军2万多人在南昌举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诞生。9月,毛泽东领导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随后对部队进行著名的"三湾改编",成为中国共产党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重要开端。12月,张太雷、叶剑英等领皆了广州起义。这三大起义为人民军队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军事文摘     
我军名称演变的过程中国工农革命军 1927年8月1日,由周恩来、朱德、贺龙、叶挺、刘伯承等领导的北伐军三万余人,在南昌举行武装起义。同年9月9日,毛泽东在湖南、江西边界地区,领导农民、工人和革  相似文献   

16.
徐平 《军事史林》2004,(6):35-38
1955年9月23日,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决定,授予朱德等10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并决定授予朱德等131人一级八一勋章,授予朱德等117人一级独立自由勋章,授予朱德等570人一级解放勋章.毛泽东主席陆续发布命令,授予元帅和将官以各种勋章.由于历史条件所限,尤其是红军时期干部档案制度尚不够健全,一些干部战争时期的任职在档案记载上不够明确,有时需要当年的上下级或同级来证明,这就给评定勋章增加了难度,也是造成分批公布受勋人员名单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战争轶闻     
毛泽东只挎过一次匣子枪朱德、毛泽东井冈山会师后,根据毛泽东的提议,1928年5月4日下午,在砻市东边广场召开了隆重的会师庆祝大会.根据前敌委员会的决定,会上宣布部队进行改编,成立了中国工农红  相似文献   

18.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业经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公布实施。军衔制的再度实行,是新时期我军军事制度和干部制度的一次重要改革,标志着我军的正规化建设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我军酝酿实行军衔制度由来已久。由于受国情军情等诸多因素的制约,这一制度的实施经历了几起几落的漫长过程。在1955年至1965年实行军衔制度之前,曾有过三次酝酿实行这一制度的尝试。一、抗日战争时期酝酿的军衔制 1937年8月1日,在我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之际,总政治部在《关于新阶段的部队政治工作的决定》中就指出,我军将“采用官阶制度”。1939年4月2日,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副总司令彭德怀,致电中央军委毛泽东主席、总政治部王稼祥主任并中央书记处,提出:“部队日益扩大,正规军各种制度亟待建立。拟照国民革命军编制区分,规定部队中各级干部之等级(三等九级制)。”同年5月30日,朱德、  相似文献   

19.
冯都 《军事历史》2010,(3):62-64
中央苏区第一次反“围剿”期间,红一方面军总司令朱德和总政治委员毛泽东联名发布了6个作战命令——红字第9、第10、第11、第12号命令和胜字第1、第2号命令。通过对这6个命令的分析,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红一方面军打破国民党军第一次“围剿”的过程,并领略朱德、毛泽东在指挥作战中表现出的高超的指挥艺术。  相似文献   

20.
1927年8月1日,在以周恩来为书记的中共中央前敌委员会的领导下,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率领军队2万多人在南昌举行起义,并取得胜利.此后,南昌起义军按照中共中央在起义前的原定计划撤离南昌,绕路福建,进军广东.9月5日,起义军到达福建长汀后,周恩来主持召开了中共前敌委员会议,会上详细讨论了关于攻取广东东江的计划,并最终"主张以主力取潮汕,留一部分兵力于三河坝监视梅县之敌,再经揭阳出兴宁、五华取惠州".[1]朱德率领第11军第25师及第9军军官教育团进驻大埔县三河坝,阻击尾追之敌,掩护主力南下.三河坝战役是朱德指挥部队和国民党钱大钧部进行的一场战略阻击战.本文通过分析朱德在三河坝战役前的动员、战役中的表现,以及战役后的转移策略等方面探究其在三河坝战役中的战略战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