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她随父亲冯玉祥在美国避难时,求学美国,她受到的是西方式的教育,甚至她的一生都爱吃的是西餐,牛排,爱喝的是红菜汤,爱欣赏的是西洋音乐。但她和父亲一样爱国,她毕生矢志不渝地追随中国共产党,把爱全都给了信仰。她就是海军总医院原副院长冯理达。  相似文献   

2.
她看起来像位农家大嫂,实际上却是一位上校军官。 她是“半路出家”,从军医改为兽医,与军犬一打交道就是12年。她的办公室和宿舍里都养着军犬,是名副其实的“军犬保姆”。她是军犬训养工作的行家里手,她以高尚的情  相似文献   

3.
爱她,摘下你的面具。做她的爱人、恋人、朋友、兄弟、父亲和孩子。关心她,像她关心你一样;紧张她,像她紧张你一样;爱她,像她爱你一样。相互体谅,相互关怀。把你的心和她的心紧紧相连,而不只是身体。做一个好军人,也要做一个好男人。做一个好男人,是为了更好地做一个好军人。  相似文献   

4.
这是怎样的一个国家呢?她的疆域广袤无垠,她的文化源远流长,她的历史波澜壮阔,她的景色美丽怡人……这是一个谜一样的国家。在春暖花开、绿上柳梢的季节,我踏上了这片令人神往的热土——俄罗斯联邦。通过几天的亲密接触和近距离感悟,我清晰而又真切地体味到了她的美丽、内涵和价值。是为散记。  相似文献   

5.
不忘老朋友     
不忘老朋友存桂我与《学刊》已结交10年,可谓是老朋友了。我和同事们都非常喜欢阅读《学刊》,出差下部队是必带之物。人们爱《学刊》,因为她能满足不同层次官兵的需求,战士爱她是理想和信念的导航鸟,基层干部爱她是学习和工作的良师益友,机关干部爱她是开启智慧为...  相似文献   

6.
班长     
新兵班长刘丽是一个山东姑娘。她很成熟懂事,全然不符她的芳龄——19周岁。她是我入军营后的第一任导师,所以她给我的印象很深很深。班长对我们的要求很严。她不许我们和男兵聊天,不许我们去小卖部买零食吃,不许我们中午压被子,不许我们在写家信之外  相似文献   

7.
"甲板联欢舞会"是每次最受欢迎的活动。舰艇宽大的后甲板是水兵们的海上大舞台,柯笋最喜欢在这个舞台上演出了,海上的微风会吹起她的长发,海浪声会和着她的歌声,像一个自然的节拍器,她的观众还有千朵万朵的白浪花……每当这时,无论官兵有多少次的返场要求,她都会满足他们。这是属于她的海上"星光大道",她爱这个舞台,更爱在这个舞台上歌唱。  相似文献   

8.
正/有这样一位科学家,她是邓稼先、杨振宁的老师和好友,她是中国铀同位素分离事业的理论奠基人,她是参与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制项目为数不多的女性之一,她隐姓埋名30余载,用三个"我愿意"肩负起国家的重托,用"只讲奉献不求回报"的高尚品格书写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永恒人生。她,就是王承书——一位不为公众了解的核物理学家。  相似文献   

9.
《当代海军》2007,(4):1-1
她是无数青少年的梦中"情人"。每每有她的倩照,便被大家悄悄截留、珍藏。她是亿万国人的神秘话题。火车上、饭桌上、炕头上,每当人们谈论她时,总是一脸的兴奋与好奇。她有国家元首般的排场。每次出行时前呼后拥,威风凛凛。她比国家元首更稀罕。因为她的数量,不足国家元首数量的十分之一。  相似文献   

10.
出生在“大刀记”故乡——山东省宁津县张学武的一个小村庄的孙荣英,从小受到拥军光荣传统影响,是听着唱着革命歌曲、看着军人打仗的影片长大的。在以后的20多年里,她含辛茹苦,先后支持3位亲人服役。丈夫在部队她是好军嫂,儿子当兵她是好妈妈,老人常年卧床不起她是好媳妇,用时间和行动诠释了一位普通  相似文献   

11.
认识她是在一个初夏。一袭素雅的军装,纤瘦的身材,清纯的脸颊,天真而快乐的神情……她说,她是名医生。 恋爱中,她说要参加全国的医师资格考试,有13门课程要复习,我们整整一个月没有见面。见面时,她瘦了一圈。后来,她告诉我,她考了全院第一……  相似文献   

12.
她名叫张玲,家住湖北枣阳市太平镇南街村。过去是个不错的女民兵。可是,她却走上了犯罪道路。她原有一个温馨的家。由于她做梦都想当万元户,去年动员说服丈夫去襄樊闯“世面”,叫丈夫和别人搭伙做“大买卖”。谁想却赔得精光。为了“东山再起”,她要  相似文献   

13.
这是一支神秘之师,她藏身在中国陆地的深山峡谷和大漠戈壁!这是一支威武之师,她掌握现代化高技术战争克敌制胜的钥匙!这是一柄斩妖之剑,她肩负着对侵略者以致命回击的神圣使命!这是一块和平之盾,她保卫着祖国的安全维护着全世界的和平!  相似文献   

14.
从图书馆借回这本《呼兰河传》,是因为萧红这个名字,大略地知道这个女人的一生比较悲凉,有过坎坷的感情经历,还知道鲁迅和茅盾都是非常欣赏她的。小说不长,断断续续两天就读完了。萧红给我们描绘的是她记忆中的童年,如此的鲜活,所以我想这童年肯定给她烙上了永久的印迹,她的一生也或多或少地受她童年的这些记忆影响。  相似文献   

15.
李菲菲是个漂亮的大学生连官,2009年7月,她从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毕业后进入农九师168团2连,这里也是她的家乡,当连官是她自己的主意。毕业那年,与她一同读大学的同学中,有人进了公司,有人选择了留在条件优越的广州,而她毅然放弃了在广州的工作,回到生她养她的团场,有同学说不值,李  相似文献   

16.
咨询:我和女朋友是高中同学,俩人青梅竹马,深情挚爱。半年前收到她的绝交信,随后她去了英国,只留下一个手机号。半年来,我无时无刻不在想着她,控制不住就给她拨手机,她一般不接,偶尔接一下,也只是  相似文献   

17.
下川岛是镶嵌在祖国南海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一个美丽的海岛。说她美丽,是她那青山、绿海、沙滩和清香扑鼻的田园空气,吸引着无数中外游人流连忘返。说她艰苦,是她那大风、大雾、惊雷和孤悬南海的地理环境,常常把游人阻隔在海陆两岸。下川的四季自然分明,春冬时节大雾弥漫,海天混然,视距咫尺,寸步为艰;夏秋时节,大风不断,沙打灰迷,惊雷劈头,震耳欲穿。  相似文献   

18.
这是一位普通的母亲。她至今仍生活在一个宁静的小村庄,像所有勤劳的农妇一样虔诚地守护着属于自己的田园。她的儿子和孙子们在共和国的军营里上至将军,下至士兵,携手共筑着共和国的钢铁长城。他们都是从家乡那条泥泞的小道上走出来的;他们都是带着这位母亲的叮咛和希冀走上从军之路的。他们流淌着她的血液,也凝聚着她的信念和理想。  相似文献   

19.
杨艳辉,是外伶仃岛军工站站长、珠海市拥军模范。她的拥军路程始于她的不幸遭遇。十多年前,湘籍侗族姑娘杨艳辉,不顾家庭反对,毅然和心上人结成连理。可杨艳辉生了女孩不久,丈夫就病逝了。迷信的公婆竟认为是她“克”死的,无情地将她赶出家门。侗族有个寡妇不能改嫁的习俗,杨艳辉回到娘家,娘家又认为是“嫁出去的女,泼出去的水”,也把她关在了家门之外。于是杨艳辉陷入了叫天天不应,  相似文献   

20.
正我叫易新华,是八师一二一团的一名职工。我的家是一个四世同堂的幸福之家。婆婆倪荣芝今年81岁,她是1954年从山东支边来到兵团的。来到团场后,她被分配到十八连,放过羊、种过果树,一干就是30多年。那时,她既要养育一双儿女,还要照顾父母和弟弟妹妹,虽然辛苦,但一家人过得充实而快乐。1983年,婆婆退休了,虽然每个月只有50多元的退休工资,但她很满足。让她没想到的是,20年后养老金到2700多元。如今,她最大的幸福就是在儿孙的陪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