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华北民兵》2013,(4):55-55
武直—19是由中航工业哈飞直升机研究所研制的武装侦察直升机,2010年7月首飞成功,2012年底珠海航展首次亮相。这种新型攻击直升机以中国陆军航空兵现役的直—9W为基础研制,采用串列式座舱布局、四页复合材料旋翼、函道式尾桨、  相似文献   

2.
鉴于目前直升机关键部件之一旋翼的现有诊断系统存在的不足之处,以直升机旋翼为研究对象,提出了构建直升机旋翼状态监测与智能故障诊断系统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及系统总体设计方案.设计的系统主要有机载系统、地面系统和应用软件3部分组成,并阐述了各组成部分的功能和设计方案.该系统的设计将为我国进一步研制直升机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正>年仅33岁的熊绍海,在中航工业直升机设计研究所旋翼传动室从事旋翼研制工作岗位上度过了11个年头,尾桨叶旋翼动力学组的每一项工作,他无一没有涉猎,通过扎实的实践历练和理论钻研,他已然从青涩的设计员成长为旋翼技术领域的骨干。直升机设计系统是充满风险与挑战的,这是一项要求近乎苛刻、极其复杂而又艰难的工作。旋翼系统是直升机的核心,它每一项技术的进步,都标志着直升机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4.
新型直升机旋翼系统减摆阻尼器动态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参照某型直升机旋翼系统对减摆阻尼器的结构及性能的要求,首次研制了一种金属橡胶-钢丝绳索型减摆器。通过粘弹等效阻尼测试,结果表明这种减摆器能满足技术指标要求,且具有减振效果更优、性能更稳定和环境适应能力更强等优点,为直升机旋翼系统减摆器的设计与制造提供了一种新技术思路。  相似文献   

5.
夜战之鹰     
米-28N是俄罗斯莫斯科直升机厂(即原来的米里设计局)在米-28武装直升机基础上,研制的一种能在夜间和恶劣气象条件下作战的全天候武装直升机。该直升机与美国的 AH-64D“长弓阿帕奇”相似,旋翼轴上方的大圆  相似文献   

6.
目前,国内外对双旋翼直升机的微多普勒特性研究相对还很少。建立了直升机旋翼回波的微多普勒模型,并基于该模型,分别计算了共轴式、横列式、纵列式以及交叉式双旋翼直升机的微多普勒。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种类的双旋翼直升机旋翼的微多普勒特性不同,通过对双旋翼直升机旋翼的微多普勒进行分析,可以对双旋翼直升机进行初步分类,为下一步双旋翼直升机的微多普勒识别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美军正在研制一种新型舰载混合直升飞机。这种直升飞机既可以像原来的直升机一样垂直起降,也可以像固定翼飞机那样在空中自由翱翔。该型直升机的名字为“鸭式旋翼飞机”(CRW)。 这种鸭式旋翼飞机研制计划曾因技术和经费问题受挫,但是飞机的研制者们一直坚持认为这种新型直升飞机一旦问世,就会引起飞机设计方面的革命性变化,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因此极力推进这一计划的进行。  相似文献   

8.
军工资讯     
蓝天大地写辉煌直11型机成为国内军用飞机出勤率最高的飞机日前,从总参陆航部某飞行训练基地喜传佳音,直11型机成为昌河的“争气机”,成为国内军方所用飞机当中出勤率、完好率最高的飞机。直11型轻型直升机是我国第一个自主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直升机机种。是昌河飞机工业集团公司和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共同研制的。机体为金属复合材料结构,最大起飞重量2.2吨,可乘坐6名乘客,巡航速度每小时240公里,最大航程589公里,续航时间3.7小时。这种直升机是军民通用型多用途机种,可用于教练、侦察、通讯、指挥、救护、科考等领域。1994年12…  相似文献   

9.
直升机具有独特的飞行性能——依靠旋翼在空中悬停、在狭小空间内垂直起降,使其成为重要的空中运输和作战平台。目前,在旋翼设计中还存在一些空气动力学问题,对直升机飞行产生不利影响。这主要表现在,直升机在起飞、降落和空中悬停过程中,旋翼气动噪声很大;在巡航飞行中,旋翼振动比较剧烈。上述问题大大影响了直升机的乘坐舒适性,降低了直升机的使用寿命;对于军用直升机,还会削弱其隐蔽性,降低行动的突然性和战场生存力。  相似文献   

10.
张欣  钟波  刘海建 《国防科技》2004,(12):31-33
军用无人直升机穴VTOL雪,是指由无线遥控设备或飞行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非载人军用直升机。它不仅拥有同“捕食者”、“全球鹰”等固定翼无人机相近的功能,而且由于起降便捷、机动性好,作战用途更加广泛,具有非常可观的发展前景和作战潜力。目前熏全世界约有十几种无人直升机在军中服役,广泛运用于侦察监视、通信中继、扫雷测绘等方面,而真正具备攻击能力的无人武装直升机穴UCAR雪正由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穴DAPRA雪与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共同研制中。一、军用无人直升机飞行与控制无人武装直升机同直升机一样,有可以旋转的旋翼,旋翼…  相似文献   

11.
动态     
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与格莱恩航空工业公司签订了一份合同,研制一种新型高速、远程垂直起降飞机。项目预算为 4000万美元,计划2007~2008年进行原型机试飞。初始合同为期15个月,价值640 万美元。这种旋翼机以英国50年代末研制的费尔雷·罗托戴恩原型机为基础,主要执行战斗搜索与救援任务。这种垂直起降飞机与直升机外形相似,但工作原理不同、性能上各有优势。直升机以发动机带动旋翼旋转以产生升力、垂直起降和悬停,通过旋翼面向前、向后偏转实现前进和后退,而这种旋翼机的旋翼是无动力的,在发动机驱动螺旋浆推动  相似文献   

12.
自40年代直升机问世,尤其是60年代投入实战以来,直升机以其独特的垂直起降能力、较强的机动能力、火力和突击能力在多次局部冲突中屡建奇功,引人注目。但与固定翼飞机的飞行速度相比,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为了克服传统旋翼的先天不足和着眼于未来飞行速度更新、机动性更好的新一代武装直升机设计,以美国为首的世界军事强国近年来进行了新概念直升机研制,并取得了引人注目的长足进展。  相似文献   

13.
形形色色的非常规布局飞行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新的世纪里,一些外形奇特、性能先进的飞行器将展现在世人面前。它们通过改变传统的飞机气动布局来实现特定性能,不属于新概念飞机而被称为“非常规布局飞机”。刚性旋翼直升机美国正在研制名为 A160“蜂鸟”(Hummingbird)的无人驾驶直升机。这种隐身侦察直升机的设计指标是:能携带136—227千克有效载荷、持续飞行40  相似文献   

14.
当直八机第一次转动她那修长的翅翼,拔地而起,并向世人宣告:中国成为世界为数不多的几个能生产大型直升机的国家; 当俄罗斯特级飞行员驾驶着我国自行设计的第一个直升机机型——直十一,在海拔3千米的高原顺利完成具有“飞行死亡禁区”之说的高风险科目试飞; 当国产第一副直升机复合材料旋翼放飞蓝天; 当拥有世界上最大直升机公司的企业集团高级领导层从大西洋彼岸坐专机到瓷都,向能研制出世界级水平的航空产品的昌河科技人员致意; 当世界纷纷聚焦中国南方那块红色土地的时候,昌河的名字已深深地镌刻在共和国航空事业的丰碑上。高…  相似文献   

15.
“卡-50”(“黑鲨鱼”)、“卡-50H”(“夜鲨鱼”)和“卡-52”(“短吻鳄”)是俄罗斯最新研制的陆军航空兵系列战斗直升机。“卡50”是世界上首创的单座共轴反转旋翼式战斗直升机。1991年投入批生产,1992年获得初步作战能力,1995年装备部队。“卡-50”被选作俄罗斯下一代反坦克直升机。除能完成反坦克任务之外,还可用来执行反舰/反潜、搜索和求援、电子侦察等任务。“卡-50”具有明显的空中优势,目前西方还没有与之相当的直升机。为提高生存  相似文献   

16.
<正>中航工业昌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我国直升机科研生产基地和航空工业骨干企业,具备研制和批量生产多种型号直升机和国际合作转包生产的能力。我国第一型大型多用途直升机——直8,第一型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军民通用型直升机——直11,第一型专用武装直升机——直10型,第一型覆盖全疆域、全天候的大型民用直升机——AC313,第一型通过AEG审查的民机——AC311,都诞生在这里。  相似文献   

17.
卡—50是俄罗斯卡莫夫直升机设计局新研制的攻击直升机。该机机身主要采用半硬壳式金属结构,机长(带旋翼)16米主旋翼直径14.5米,2个主旋翼安装在同一轴上,逆方向旋转,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单座攻击直升机。由于经费问题,尚未装备部队。 卡—50机动性好。装有2台涡轮轴式发动机,能提供3000千瓦的推力,最大飞行速度(小角度俯冲时)350千米/小时,实用升限4000米,能以180度突然改变航向,在飞行中转弯。  相似文献   

18.
<正>武装直升机被誉为"超低空空中杀手""坦克终结者"和"树梢高度的威慑力量"。直10就是一款这样的武装直升机,具有优良的飞行性能和连续、快速攻击多目标能力,综合作战能力与国外现役先进武装直升机相当。直10研制过程极其复杂,所  相似文献   

19.
正直升机对旋翼系统要求极为严苛,旋翼技术也成为衡量直升机先进程度的关键指标,更被视为直升机行业花钱也买不到的核心机密。让六片每片120公斤重、9米长的直升机旋翼,在动平衡试验台以每分钟100到215转速,旋转画一个直径18米的圆圈,这个圆旋翼的翼尖高度差只允许正负5毫米,力矩差只  相似文献   

20.
说到直升机,人们会记得孩子们爱玩的“竹蜻蜒”,用一根竹竿和几片竹片做成,使劲一搓,便“嗖”的一声蹿向空中。人类就是受它的启蒙发明了直升机。 直升机的英文名为Helicopter,意为“旋转的翼”。这一名称表明了旋翼是直升机的象征。于是,设计师们在直升机旋翼上绞尽脑汁,经过多年的追求和探索,产生了形态各异的直升机旋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