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湘军志》钩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启超在《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列举清代史学名著时,曾说:“其局部的纪事本末之部,最著者有魏默深源之《圣武记》、王壬秋闿运之《湘军志》等”。清末,学人撰史,以得比美《湘军志》为鹄的。陈衍:《石遗室诗话》谓李希圣著《庚子国变记》,“不及万言,能尽情变,自负可追王闿运《湘军志》。”可见《湘军志》在学术界具有很大影响。王闿运(1832—1916),湖南湘潭人。博雅能文。年二十余,即挟策叩曾国藩。见知于当朝权贵  相似文献   

2.
清代的乡兵及其对湘军的影响萧放清代中期,八旗绿营势渐陵夷,乡兵崛起。乡兵成为清代军制由世袭到招募,由“兵不私将”到“兵归将有”转变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为清末湘军乃至近世军阀武装的出现准备了组织模式。因此在考察清代军制时,不应忽视乡兵的历史作用。乡兵非国...  相似文献   

3.
论湘军的后勤体制和保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湘军的后勤体制(一) 集饷权、兵权于将帅之手湘军后勤体制不同于绿营兵的主要之点,就在于它的后勤管理权与作战指挥权、用人权都掌握在将帅之手。它既不受北京户、兵部的“层层检制”,也不受地方督抚的掣肘,自成系统。其后勤机构的司官,由统帅奏派或委劄。其所以如此,是与湘军的勇营性质及所谓“兵归将有”的私属性分不开的。湘军  相似文献   

4.
晚清陆军向近代化嬗变述评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论述了晚清陆军向近代化嬗变的整个过程 :由于经制兵八旗和绿营的衰败 ,于 1 9世纪 5 0年代初产生了另立新章的湘军 ,并于 6 0年代初衍生了率先全部装备洋枪洋炮的淮军。 6 0年代至 90年代初 ,部分八旗兵、练军和防军 ,在武器装备和训练方面实现了近代化。中日甲午战争以后 ,决定变革军制 ,编练新式陆军 ,实现全面近代化。本文还论述了晚清陆军实现近代化的若干特点。  相似文献   

5.
明代是中国古代兵书发展的一个重要历史阶段,尤其是在军事理论,特别是应用理论研究方面,不仅著述多,而且多有创新。就保存下来的著述来看,影响较大。有重要学术及应用价值的有十余部,如《阵纪》、《纪效新书》、《练兵实纪》、《投笔肤谈》、《白豪子兵》、《兵经百篇》、《车营扣答合编》、《草庐经略》、《等海图编》、《守城要览》、《登坛必究》、(武备志)等。推动明代兵书繁荣的根本原因是军事斗争实践。明代时期,武器装备有了新的发展,火器逐渐更多地用于了战争,形成了冷兵器与火器并用的局面。这一新情况的出现,不仅改变…  相似文献   

6.
近代日本对中国所发动的侵略战争中有一个服务于其野心达成的一贯动作便是获取中国的兵要地图。明治维新后,日本推行对外侵略扩张政策,在参谋本部主导下建立了陆地测量部,对中国及邻邦地区展开军事情报搜集与兵要地图盗绘活动,并根据所搜集的军事情报编纂兵要地志。甲午战争爆发后,日军参谋本部组建临时测图部,开始对作战区域兵要地志进行秘密勘察与测量。此后盗绘活动演为惯例,盗绘范围不断扩大。日军参谋本部中国派遣军司令部编纂的《陆地测量部沿革志》《外邦测量沿革史草稿》等文献资料详细记述了陆地测量部盗绘中国兵要地图的发展轨迹,深刻地揭示了所盗绘兵要地图在侵华战争中的先遣兵作用。  相似文献   

7.
同治三年 ( 1 86 4年 )七月 ,湘军主力一举攻克了天京 ,镇压了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就在湘军为清王朝剪除内患的盖世大功告成之际 ,湘军首领曾国藩却出人意料之外地奏请裁撤湘军 ,在以后一年多的时间里 ,除湘军水师被改编为国家经制兵长江水师 ,鲍超、刘松山等陆营军万余人留存外 ,其他直辖军和所属湘军都相继被裁汰。由此 ,我们不禁会产生疑问 :曾国藩为何要在功成名就的时候 ,选择裁军之路呢 ?以往的学者在分析湘军裁撤的原因时 ,主要是从政治、军事的角度去考虑 :诸如湘军首领曾国藩此时已权高位重 ,为避权势 ,谙知封建理义之学…  相似文献   

8.
山西省阳泉市郊区人武部建立“帮战友”小组390个,辖区军属全部脱贫。 (黎方胜) 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区人武部把订刊用刊工作提高到讲政治、保证民兵政治合格的高度抓落实。确保了《中国民兵》订阅数大幅度提高。估计全区《中国民兵》订量将达1300份以上。 (张敏其) 四川省自贡市东新电碳厂召开1998年度民兵工作会议决定:把《中国民兵》杂志订到各个民兵连。 (邹铸修 邢超英) 江西省奉新县涌现出200多个民兵“订报联合体”,订阅了《中国民兵》等报刊。 (葛友良 甘云)  相似文献   

9.
军事纵横     
我国古代的兵书卷帙浩繁无比。远古的不说,从先秦到清乾隆年间,有记载的兵书就有1300多部,目前尚存的有288部。许多兵书被中外政治家、军事家誉为“圣卷”,其思想理论至今仍熠熠生辉。这些兵书大体分为九类: 一是研究战争史的。如明代茅之仪《廿一史战略考》、清代胡林翼《读史兵略》等。 二是研究战争理论和作战方略的。如《武经七书》,其中包括《孙子》、《吴子》、《六韬》、《司马法》、《黄石公三略》、《尉缭子》、《李卫公问对》等七部兵书。 三是研究军制的。如宋代傅良著《历代兵制》、宋代钱文子著《刘汉兵志》  相似文献   

10.
湘军是近代中国社会产生的一个具有地方特色的军事集团。虽然它存在的时间不长,但它对晚清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一方面,它残酷地镇压了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起义,挽救了濒临灭顶之灾的清王朝,并使其一度出现了“同治中兴”的政治局面;另一方面,它又对晚清的中央专制主义集权制度起了分解作用,使得满汉统治者之间势力对比发生显著变化。一批湘军出身的地方督抚掌握了军政大权,往往拥兵自重,尾大不掉。最让清廷始料不及的是,随着湘军的遣散,两种势力阵营在湖南最终形成。一种是少数荣归故里的湘军统帅,他们利用所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