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在OODA(observe,orient,decide,act)环场景下认知电子战系统的作战过程,剖析其智能化特点,结合认知电子战系统的环境感知、自主学习推理、自适应干扰决策等能力,分析研究智能化水平表征方法和参数。基于网络层次分析法(analytic network process,ANP)提出一套定性和定量结合的认知电子战系统智能化水平评估指标体系,用于认知电子战系统的智能化水平的评估,为认知电子战系统的智能化水平提供了评价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认知电子战通常被定义为以具备认知性能的电子战装备为基础,注重自主交互式的电磁环境学习能力与动态智能化的对抗任务处理能力的电子战形态。自其被首次提出以来,以其感知准、推理强、决策快的优势备受国内外研究学者广泛关注。随着人工智能新理念、新技术、新应用的不断涌现,认知电子战步入崭新的发展阶段。为捕捉其未来发展方向,从人工智能角度出发,总结并丰富了认知电子战概念内涵,梳理认知电子战的发展脉络及外国典型项目,搭建认知电子战系统框架及架构,从感知、判断、决策等方面对认知听电子战关键技术进行了全面系统综述,并总结了认知电子战面临的挑战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电子战系统效能的模糊评估方法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电子战装备的系统作战效能分析一直是个较为复杂的问题。在阐述电子战系统作战效能概念的基础上,根据电子战装备的分类,建立了电子战系统效能评估的指标评价体系框架,对电子对抗装备中较为重要的侦察、干扰设备效能评估指标进行了分析。对基于模糊数学综合评判和层次分析法理论的电子战系统作战效能评估的研究作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并进行了应用仿真。  相似文献   

4.
面对日益复杂多变的战场电磁环境挑战,认知电子战作为一种电子战新思想,受到了广泛的关注。针对常规电子战作战手段在时效性、准确性、抗毁性、打击能力、自适应能力等方面不能满足当前战场需求的问题,对认知电子战的概念及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分析。从常规电子战作战手段所亟须解决的问题着手,论述了发展认知电子战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在对美军电子战研究现状跟踪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认知电子战的概念内涵、系统构建的总体思路以及所具备的优势特点;最后,分析了发展认知电子战所需解决的关键技术及其相对应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5.
综合电子战系统作战效能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综合电子战系统的基础上,根据作战效能特点,提出了集对抗系统,保障系统和作战指挥一体的综合电子战系统作战效能评估方法.建立了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方法的综合电子对抗装备系统和保障系统的效能评估模型,研究了指挥作战系统效能模型,从而给出综合电子战系统效能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6.
针对电子战系统的特点,介绍了电子战系统开发与测试的一般过程。分析基于高层体系结构的电子战仿真测试与评估包括两个方面,HLA各组成部分性能以及电子战系统自身效能的测试与评估。在分析美国电子战仿真测试的基础上,将基于HLA的电子战系统应用于指挥自动化体系对抗仿真中,设计了对应的框架结构。分别对运行支撑系统KD-RTI和DMSORTI1.3v6在不同传输方式下的传输时延和丢包率进行了比较。进一步以信息的完备性为指标,对电子战系统的作战效能进行了评估。  相似文献   

7.
随着现代军事及作战应用的发展,电子战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目前,俄军正在通过组建电子战部队和配备现代化技术装备,积极发展电子战力量。本文结合俄军在打击叙利亚境内极端主义势力中电子战装备的应用,首先分析了俄罗斯电子战系统的发展现状,指出了俄军电子战装备紧贴战场实际的优点和相关不足。具体分析了俄罗斯典型的陆基和机载电子战系统以及无线电侦察和卫星压制系统的性能参数和运用方式,最后对叙利亚军事行动中的俄罗斯电子战力量的应用进行了分析介绍。  相似文献   

8.
无人装备与智能视觉技术的有机结合,能够极大拓展军事情报来源和分析手段,有效提升无人装备的战场信息获取与分析能力。本文对无人装备发展情况进行论述,从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感知和图像认知两个方面对智能视觉技术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无人装备智能视觉技术未来发展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从电子战发展历史看,英国是较早认识电子战和拥有电子战能力的国家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在与德国的较量中,英国的电子战技术得到飞速发展。二次世界大战后,虽然美国的电子战技术和作战的能力超过了英国,但英国仍属于世界电子战强国。为了保持电子战强国的地位,英国在紧跟美国到处征战的同时,紧跟电子战作战需求,牢牢把握电子战发展方向,不断研究电子战的新概念、新技术,电子战装备技术发展水平始终处于世界先进行列。概况纵观英国陆海空电子战装备的发展,地面、机载、舰载电子战装备的发展各有特色地面电子战装备英国地面电子战装备种类齐…  相似文献   

10.
汪涛  刘丽 《国防科技》2016,(1):47-52
为有效应对信息时代电子对抗领域出现的新挑战与新变化,美军近年来高度重视对战斗机电子战能力的优化与提升,并重点加强对机载电子战系统的开发与装备力度。文章全面剖析了美军发展战斗机电子战能力的主要背景,梳理了美军主力战斗机的电子战能力发展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美军战斗机电子战能力发展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1.
利用模糊Petri网清晰、简单的知识表示能力和模糊推理能力,将其应用于装甲装备作战效能评估中。基于"能力需求分析"方法建立了装甲装备的分层效能评估指标体系,并对其优化和赋权方法做了简要介绍;介绍了模糊Petri网的定义和基于BP算法的学习能力;在此基础上以装甲装备战场感知能力二级指标为例介绍了基于模糊Petri网模型的评估方法,并对评估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认知无线电作为一种智能无线电技术,可赋予军用无线通信系统以电磁环境感知能力,有效解决战场频谱利用率和管理的问题,对军事通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介绍了军用认知无线电的现状,分析了军用认知无线电的特性,重点讨论了军用认知无线电在军事通信中的优势.  相似文献   

13.
从电子战发展历史看英国是较早认识电子战和拥有电子战能力的国家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在与德国的较量中,英国的电子战技术得到飞速发展。二次世界大战后,虽然美国的电子战技术和作战的能力超过了英国,但英国仍属于世界电子战强国。为了保持电子战强国的地位,英国在紧跟美国到处征战的同时,牢牢把握电子战发展方向,不断研究电子战的新概念、新技术,电子战装备技术发展水平始终处于世界先进行列。纵观英国陆海空电子战装备的发展,地面、机载、舰载电子战装备的发展各有特色。  相似文献   

14.
频谱感知是认知无线电的关键技术,能量检测广泛应用于频谱感知。针对认知无线电频谱感知技术较少运用于实践的不足,提出了基于0FDM传输系统的频谱感知。在0FDM系统中利用能量检测的判决结果控制子载波的开关,实现感知结果对数据传输的控制,最后利用认知无线电平台进行实时数据的传输。实验结果表明,系统能够在认知无线电平台上成功进行无线通信的数据发送与接收,频谱感知结果能够有效控制数据传输,为认知无线电由理论研究步向实际应用奠定了基础,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胡海  张林  张小东 《国防科技》2018,39(2):074-077
为提高我国电子战反导水平和导弹突防能力,根据电子战反导装备发展趋势,分析舰载充气式角反射体的反导原理,介绍舰载充气式角反射体反导装备的发展情况,论证了充气式角反射体迷惑、冲淡、转移和质心式干扰的运用。对电子战反导装备的发展以及部队战法研究具有一定理论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面对复杂多变的电磁环境,常规电子战作战效能下降,认知电子战应用而生。首先介绍了认知电子战的基本概念、国外发展现状及特点;其次,阐释了无人机作战指挥平台,结合成本低、灵活性好的无人机蜂群技术,提出了以无人机群组为作战指挥平台的无人机群组认知电子战架构,分析了其意义;最后,介绍了无人机群组认知电子战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7.
进入新世纪以来,日本自卫队新的防卫计划不断强调增强电子战能力,提高电子战装备的现代化水平,并通过频繁的军事演习,探索与其装备和人员相适应的电子战战术体系。在电子战方面,日本自卫队正“磨刀霍霍”。自卫队电子战装备全面升级日本自卫队的所有预警机、侦察机及各型战斗机机都装备有先进的电子战设备,其侦察频率宽,信号分析、处理能力强,自动化程度高,并能够与其他系统构成综合电子战体系。据航空自卫队的远景规划官方资料介绍,日本要求新战机必须具有强大的电子干扰和抗干扰能力,能够配合预警机或者  相似文献   

18.
<正>当前,分布式协同已经成为电子战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基于无人机平台的电子战能力是实现分布式协同电子战能力的一个关键途径。随着载荷技术的发展,无人机可以搭载的电子载荷种类多样,功能也更丰富,可以执行更多任务。目前,世界军事大国特别是美国都在纷纷加快研制装备电子战无人机,并且逐步应用于实战来执行电子对抗、电子干扰和电子支援等任务。  相似文献   

19.
舰艇电子战能力是现代舰艇综合作战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准确评估舰艇电子战系统的效能,探讨现代战争条件下舰艇电子战系统的定量评估方法非常重要。应用模糊数学理论和层次分析法对舰艇电子战系统的效能进行评估,建立舰艇电子战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和三级评估模型,对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的隶属度计算进行了区分,并通过实例演示了该模型的具体应用过程。实例结果显示此方法是非常有效的,为这方面的进一步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基于认知无线电(Cognitive Radio,CR)的通信抗干扰技术原理,研究了频谱感知和抗干扰策略决策等关键技术,建立了以信噪比、误码率关联变化评判通信受扰切换时机准确性准则。采用蒙特卡罗(Monte Carlo)技术进行了仿真。解决了系统工作方式误切换难以评判的技术难题。分析了在复杂电磁环境下系统遇到的问题,提出了提高基于认知无线电的抗干扰通信系统通信效率、能力的方法和进一步改进完善系统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