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 毫秒
1.
随着1000亩高产杂交包谷地最后一块塑料薄膜的盖下,云南保山军分区今年再次进山为白族山寨实施扶贫的“四个一”工程已胜利完成。阿石寨白族村是保山市最贫困的村之一。1995年初,保山军分区遵照云南省委、省政府、省军区的指示,在开展军民共建和扶贫帮困活动中,认下了阿石寨这门“穷亲戚”。为拔穷根,军分区筹措经费10.1万元,从高山上架设水管2400米到村里,并修建大小储水池18个,解决了全寨人祖祖辈辈期盼解  相似文献   

2.
今年33岁的军嫂吴红梅,1988年参加工作成为一名工行人,在此期间,先后在景洪、勐腊担任会计储蓄工作,1999年12月调入保山市分行营业部从事储蓄工作后,无论身处何地,始终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热爱本职,干一行爱一行。她先后荣获“先进工作者”、“青年岗位能手”等荣誉称号,在保山市分行组织的业务技能比赛中获得“单指单张点钞”、“识别假钞”第一名。在短  相似文献   

3.
滇西保山市北部山区有个白族聚居的贫困村叫阿石寨,曾有3个扶贫工作组先后进驻过5年,由于种种原因,都没有使阿石寨脱贫。保山军分区捡起了这块难啃的“硬骨头”,历经3年努力,终于使阿石寨人彻底告别贫困。去年2月,云南省军区在该军分区召开了现场会,云南省委、省政府破例把只授予地方的“扶贫先进单位”奖牌授给了保山军分区,军分区党委也因此受到了两级军区和总部的表彰。 这个军分区在扶贫中催人泪下的事迹很多,在云南人民面前树起新时期子弟兵爱民、为民的形象。云南省委书记令狐安称赞说:“保山军分区啃下了全省扶贫攻坚最硬的一块骨头,为全省扶贫工作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给云南人民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4.
云南保山市坝湾傣族乡新城村傣族民兵营长谭相州虽然身材矮小,但做起事来艺高胆大,当地的傣族群众称他为“傣家‘保护神’”。  相似文献   

5.
云南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绵延横亘于保山市、腾冲县、龙陵县境内,属原始森林。汹涌澎湃的怒江江水山脚流淌,空气清新,没有污染。这里被誉为“圣洁的地域”和“神奇的处女地”。 1994年初,当地党委、政府把保护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列为头等大事来抓,保山军分区党委一班人认为,保护高黎贡山,是民兵、预备役部队  相似文献   

6.
图片报道     
云南保山市积极发挥人武部组织民兵维护社会治安“当尖兵,打头阵”的作用,图为市委书记杨经建、市长李树云在人武部审查民兵应急分队完成急、难、险、重任务集结方案。  相似文献   

7.
“贫困群众也有自尊心,今后扶贫要尊重帮扶对象,未经主人允许,不能见报,也不能随便拍照摄像搞宣传!”——这是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区委常委、区人武部政委刘忠堂与部属和记者朋友的“约法三章”。刘忠堂的“苛刻”缘于一次扶贫慰问“碰钉子”的经历。春耕开始后,刘忠堂前往定点挂钩的麻武村看望军烈属、贫困  相似文献   

8.
贫困的最深层次的根源是知识的贫乏,要实现江主席“不把贫困带进二十一世纪”的指示,只有斩断穷根。  相似文献   

9.
笔者发现,有的领导干部慰问贫困军烈属总喜欢带上摄影、摄像记者,“长枪短炮”猛拍,有的还要在现场好好“导演”一番,要求送温暖对象做好“配合”工作,诸如对着只顾及“场面”和宣传效应,而不注重在困难军烈属家里问问疾苦、话话家常,没有真正把党和政府对贫困群众关心的实质内容送到他们手中。有的甚至把“送温暖”变成扰民行为,前呼后拥,警车开道,浩浩荡荡,新闻媒体相伴左右,特困户刚刚伸出手,  相似文献   

10.
云南这块美丽的土地上还有7百万人未脱贫,其中保山就有60万人。为响应国家的扶贫计划,云南省、保山地区相继出台了“77扶贫攻坚计划”“66扶贫攻坚计划”,保山军分区先后召开了两次常委会研究扶贫点的问题,并于1995年3月26日,派分区政治部副主任方继贵带工作组深入保山市老营乡阿石寨村,调查了解阿石寨的基本情况。调查的情况摆到  相似文献   

11.
保山市隆阳区永昌镇党委书记、云南陆军预备役师某团通信连指导员杨兆亮,是一个说话办事干练,性格豪爽,工作严谨认真,颇具军人气质的硬汉子。他凭借着对军队的特殊感情,稳重务实的作风,坦荡诚实的人品,使连队的各项工作连年上台阶,成为该团全面建设的“标杆”。  相似文献   

12.
“要过年了,到阿石寨看看乡亲们去。”2月3日上午,云南保山军分区司令员王山虎、政委郑相豪、政治部主任杜国胜带上30床军用被子,驱车前往军分区的扶贫挂钩点——保山市老营乡阿石寨白族村。 军分区的领导们在村公所火塘边坐下后,询问村干部:“今年,村党支部对全村脱贫有何打算?”村支书李发才说:“我们党支部已经进行了规划,准备在去年的基础上推广种植高产杂交包谷2000亩,种烤烟  相似文献   

13.
近7年来,四川南充市嘉陵区人武部广泛组织发动民兵向贫困宣战。目前,他们所联系的3个特困乡镇,21个贫困村、187个贫困社、5458个贫困户告别了温饱,如期实现了区委区政府“越温达标”目标,并顺利通过了省扶贫领导小组的“越温达标”验收。  相似文献   

14.
云南保山西山片发生“4.4”特大森林火灾之际,保山陆军某预备役步兵团及时组织400余名预任官兵投入战斗。李永福就是其中的一员。在与火魔的奋战中。他奋不顾身,勇闯火海,被扑火官兵和当地党政领导称为“拼命三郎”。 今年30余岁的李永福系保山市河图镇金竹村办事处小村子人。退伍回乡后,又加入预备役团炮营100迫击炮连指挥排的行列,并担任一班班长。 4月4日下午,李永福正在自己的诊  相似文献   

15.
“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乡村振兴发展目标,首要的是加强党支部班子建设”“要助学兴教,切实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相似文献   

16.
“只有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我们才更有实力和信心做好军事斗争准备!”江苏省宿迁军分区党委“一班人”紧紧围绕党中央建设新农村的要求,组织发动全市民兵预备役人员带头创业致富、带动共同致富;扶助贫困村和贫困户、扶助贫困中小学和特困生,深入开展“双带双扶”活动。两年来,军分区、人武部两级先后投入51.6万元,帮助 94家困难户告别了草危房,改善12所小学办学条件,资助622名贫困军烈属和困难户子女读书成才。前不久,江苏省军区专门在宿迁召开了现场会,推广了他们的经验。  相似文献   

17.
绵延的山群,巍巍金城山脚下,有四川南充市高坪区斑竹乡12个行政村,35公里的相隔使这些村成了贫困的代名词。虽然,山高、交通不便、经济不发达制约着当地经济的发展,却隔不断高坪区人武部党委“一班人”的心。 几年来,高坪区人武部把这个与大山相连的乡,作为扶贫帮困的一个重点,党委“一班人”齐心协力帮助该乡,使3个落后的村两年内走出了贫困。为此,高坪区人武部被评为“军民共建先进单位”、“拥政爱民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18.
重庆警备区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积极组织部队和民兵向贫困宣战,使三峡库区近10万群众摆脱了贫困。 扶贫先扶志。警备区在开展扶贫工作中,始终坚持把扶志放在首位。去年以来,先后派出3000多人次深入到库区的21个贫困县的112个乡镇宣传党的致富政策,为贫困户送温暖,送技术,找贫困原因,传致富方法。  相似文献   

19.
滇西保山,古为哀牢王国。在这片火热的土地上,保山市隆阳区人武部在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中,内强素质,外树形象,认真践行人民军队的宗旨,特别是在紧要关头充分显示了人民子弟兵的本色,用实际行动谱写了新的篇章。下面采撷的是他们在“10·19”抗震救灾中的几个镜头。  相似文献   

20.
工作动态     
贵州省铜仁军分区官兵积极投身扶贫攻坚,大力开展“四三二一”工程,使全区268名少数民族失学儿童重返校园,14.8万户贫困群众摆脱贫困。 (陈罡 杨杰) 贵州省松桃县人武部以实际行动参与西部大开发,近日,组织民兵预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