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安石生于1021年,临川(今江西省临川市)人,是“中国十一世纪时的改革家”.(《列宁全集》第10卷152页).王安石变法是北宋熙宁年间重要的历史事件,从1069年开始至1076年止,前后断续推行了八年,社会生产得到了发展,改善了国家财政状况,增强了军队实力,使北宋政权在一定时期内相对稳定。虽然变法是为了巩固封建政权的改良运动,又因保守派的反对而告失败,但从军事经济的角度看问题,变法继承发展了古代军事经济  相似文献   

2.
“中国十一世纪时的改革家”王安石的军事思想,主要包含于他的变法理论和实践中。他对北宋国情的分析和对兵农关系的认识,对富国强兵、力争实现民族统一所提出的战略和策略,为加强军政国防而采取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以及为变革北宋兵制所作的长远考虑等等,都不但表现出他作为一位政治改革家的本色,而且表现出一位军事战略家的眼光和气  相似文献   

3.
被列宁称为“中国 11世纪改革家”的王安石 ,从小就有慨然万里的青云之志 ,泽加于民的济世之心。特别是后来他在做地方官的日子里 ,目睹了北宋王朝积弱积贫的局面 ,看到了“日射地穿千里赤 ,风吹沙度满城黄”的情景 ,不禁发出了“贱术虽工难自献 ,心忧天下独君王”的感叹 ,毅然选择了一条变法图强的道路 ,设想能够抑止兼并 ,稍宽民力 ,以固国本 ,挽回岌岌可危的江山社稷。但遗憾的是 ,他腰悬相印 ,主持变法以后 ,对于善于吹捧他、迎合他的吕惠卿之辈 ,以及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邓绾之流倍加器重 ,致使一些趋炎附势、投机钻营之徒 ,借拥护新…  相似文献   

4.
宋朝的冬天     
在宋朝诗词人的笔端,宋朝的冬天有些凄凉,或许应了梅是冬天最坚强的尤物,描写宋朝冬天的诗句总是与梅有关。“枫叶欲残看愈好,梅花未动意先香”,这是陆游笔下的《初冬》。而王安石更有独到之处:“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宋朝的冬天刚刚开始,便酝酿了一场让人争论不休的改革,史称“王安石变法”,让寒冷的冬天变得热烈。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军事经济思想形成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认为军事运动同其他一切社会运动一样,是物质运动,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因此,他主张一切军事行动均须“建筑在客观物质条件上面”,“军事家不能超过物质条件许可的范围外企求战争的胜利”,“战争的胜负主要决定于作战双方的军事、政治、经济、自然诸条件”,“战争不但是军事的和政治的竞赛,还是经济竞赛”,“如果不进行经济建设,革命战争的物质条件不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逐步完善,军事经济工作的大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本文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为指针,深刻分析了市场经济对军事经济工作的影响,认为:在军事经济与市场经济接轨过程中,必须把计划与市场两种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大后勤观念改革后勤保障体制;运用经济手段搞活军事经济工作;加强对军事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宏观调控;正确处理政治与经济、经济效益和军事效益的关系;把实现“保障有力”作为衡量接轨好坏的根本标准。  相似文献   

7.
总结历史经验,是为了更好地指导现实。本文在对“八五”期间我国军事经济研究进行回顾和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九五”期间应对邓小平军事经济思想和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人的军事经济思想、市场经济条件下和高技术局部战争中的军事经济保障、军事经济改革、军事经济效益、外军军事经济、军事经济法学开展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关于政治与军事经济的关系,从军事经济对政治的决定作用方面看:(一)军事经济本身就是带有政治行为的经济现象和活动;(二)军事经济是政治的直接物质基础并导致政治格局的变化;(三)军力是制定国防政策的重要依据;(四)政治意向和政治斗争有时直接源于军事经济。从政治对军军经济的反作用来看:(一)政治决定军事经济的性质和方向;(二)政治决定国防开支和军事经济运行机制;(三)政治决定军力的流向和“机会开支”;(四)军事经济效益必须以实现政治目的为原则。为正确认识政治与军事经济的辩证关系,应把握以下三个问题:首先,政治与军事经济的关系是客观存在的;其次,不能将二者的关系割裂或混淆;再次,弄清工作重心的转移与军事经济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适应“大国防”的要求加强国防动员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国防是“大国防”,国家安全除军事外,与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文化、宗教信仰等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乃至全体公民息息相关。因此,新时期,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必须立足“市场”实际,面向“战场”要求,努力加强国防动员建设。 一、深入学习贯彻国防法规,增强依法搞好国防动员建设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10.
敬告作者     
《军事经济研究》月刊,是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军事经济理论刊物,欢迎各级领导、专家学者和广大军事经济工作者多多赐稿。 (一)来稿必须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中央军委指示为指导,加强对军事经济基础理论及现实重大问题的研究,发挥理论研究为改革服务,为部队现代化建设服务,为领导机关决策服务的作用。当前,关于“顾全大局”、“军事经济效益”、“军事经济管理”等方面的文章,更为本刊所欢迎。  相似文献   

11.
为贯彻军委“改革未动,教育先行”的指示要求,南京军区某集团军在涉及体制编制调整改革的师团党委机关,开展了“正确看待当前新军事变革的发展趋势、正确看待我军体制编制的现状、正确看待对老部队的深厚感情、正确看待利益调整分配”的“四个正确看待”教育活动,强化了师团党委机关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使命意识、责任意识、纪律意识、团结意识,使大家认识更加统一,心思更加集中,心态更加端正,干劲更加高涨,为圆满完成体制编制调整改革和年度各项工作任务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一、深入学习,拓宽视野,自觉站在忧党忧国的…  相似文献   

12.
随着科技置换军事并与经济耦合 ,科技的政治功能的日益显现 ,世界已由“军事政治”进入“科技政治”时代 ,“科技政治”已成为我们时代重要的政治特征 ,这就告诫我们 :必须发展科技以提高国际地位  相似文献   

13.
老子以“道法自然”、“天道尚慈”为法理依据,提出了军事人道主义政治观,对战争的本质、性质和起源以及军事战略战术原则作了独具匠心的回答。“处柔、主静、守中”是《老子》军事人道主义政治观的三大基本运行法则。道家对“人”的终极关怀,“以正治国、无为而治”的政治艺术,“处柔克刚”、“不争而善胜”、“恬然为上”的战略思想以及“欲擒故纵”、“以奇用兵”等战术理念是中国政治文化史上的宝贵精神财富,至今对现代军事政治文化研究仍不失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4.
秦自孝公始,以法治为主体、强力为根基、刑赏为手段、富强为宗旨,逐步推行公孙鞅的各项制度改革,富国强兵,长雄于诸侯,史称商鞅变法。本文以此为起点,对变法中体现的军事法治思想在缘法建军、壹刑治军、赏罚励军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5.
国防制度文化是大宋王朝在“内困外扰”政治环境中却能享国长久的重要因素。宋朝国防制度文化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其所践行的“宽典待吏”“重文轻武”等军事政治理念已丧失其存在的合理性;另一方面其所蕴含的军权制约观、法典治军理念、文人政治观以及忠义爱国精神却是中国传统军事文化之精华所在,至今仍不失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军事经济研究》是以研究战争经济准备及平战时期军事经济活动规律为内容的综合性理论刊物。本刊面向广大军事经济理论工作者、政策研究人员、军队各级各类后勤干部和大专院校师生,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反映军事经济理论学术动态,探讨后勤改革的热点问题,及时推出军事经济研究的新成果,  相似文献   

17.
1978年,在共和国的历史上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重大的历史性决定,确立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果断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在中华大地上,一场波澜壮阔的改革大潮正在涌动,它引领和带动着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领域的一系列改革蓬勃兴起。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们针对改革开放形势和军事斗争准备要求,本着“服务于改革大局、服从于军事斗争准备”和“着眼实战、符合实际、扎实管用、科学有效”原则,在深化民兵政治教育改革中做了一些有益探索,收到良好效果。 一、着眼形势任务,抓住要点统一思想。主要做到:在着力于军事斗争准备上高度重视;针对伪科学腐朽思想的侵袭,在“保持一致”、经受考验上毫不放松;根据经济建设、科技练兵需要入手,提高改革深化民兵政治教育的认识。 二、摸准思想实际,增强教育针对性。一些民兵对民兵、预备役人员在未来战争中的地位作用认识偏颇。“民兵派不上用场,战争打不到这里”观点盛行。我们针对人员思想实际,设置教育内容,编写了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日本政治、军事野心迅速膨胀,科索沃战争和伊拉克战争的爆发又大大刺激了提升军事地位和“为国际社会做贡献”的强烈冲动。自1992年以来,日本已多次利用各种借口向海外派兵,以显示其军事实力和在国际安全领域“做贡献”的打算。日本海军作为军事发展的重点和对外主要使用力量,其发展变化的新动向,更加充分地表明了日本企图借着军事因素实现政治大国的战略。因此,我们对其海军战略的调整必须保持高度关注。战略思想由“消极被动”转向“积极主动”日本海军已彻底抛弃“被动防守”、“消极防卫”的思想,确立了“积极防卫”、“主动进攻”的指导思想。把最初强调的  相似文献   

20.
在研究制定国防科技工业“十—五”规划纲要和2006年国防科技工业工作会议上,国防科工委党组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把“转型升级”确定为新时期国防科技工业改革与发展的总体战略,这是在关键时期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深刻认识和深化研究这一战略的历史背景、基本内涵和战略体系,选择切实的战略实施途径,是十分必要的。一、实施“转型升级战略”的历史背景和必要性世界科技发展、军事革命和国防工业转型的大趋势。冷战结束后,世界政治、经济和军事出现了新的格局,以电子信息科技为主导的新科技革命使现代战争理论、作战方式和军队体制发生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