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武汉会战     
1938年6月,距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已近一年,日军侵占了我东北、华北和华东的大片土地.在占领徐州打通津浦线后,日军进攻的矛头指向"九省通衢"武汉,妄图实现"切断国共统治区的联系,并可能产生两党分裂"之目的,进而迫使国民政府投降.日本"华中派遣军"集中了9个师团、3个独立旅团和海军部队,总兵力30余万,气势汹汹沿长江西进,企图在短时间内夺取武汉.  相似文献   

2.
60年前的5月3日,是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开庭的日子。今年5月3日之前,东京各大报登载了许多介绍这一历史性审判的文章,这让人们又一次重温了历史,加深了对“东京审判”意义的认识。日本国内一些出版社曾出版过多本有关日本侵略与扩张历史的书籍,大都较为真实地记载了当年日军一手策划和制造的日方所称的“满洲事变”(9·18事变);接触过的许多日本人,不管他们如何去评价整个对外侵略与扩张的历史,都还比较客观地承认当年日军对中国的侵略和对朝鲜半岛的殖民统治。无疑,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日本战犯的审判(简称“东京审判”),对战后日本国民了解历…  相似文献   

3.
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战场是亚太地区反对日本法西斯的主战场。中国抗日战争由独力抗击日本侵略发展到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融为一体,始终把日军主力牢牢牵制在中国战场上,并给予日军以沉重打击。中国人民是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决定性力量,为夺取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4.
《宁夏科技》2001,(6):92-92
日本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的父亲因为直接参与、指挥日军侵略中国的战争,战后被军事法庭判为甲级战犯,受到惩处。他对此一直耿耿于怀——仇视中国  相似文献   

5.
进入1938年后,日本高层对侵华战争的前景“一片看好”.国际上,德国已经承认“伪满洲国”,德中关系迅速降温;除苏联外,英美等西方国家对日本的侵略行径依然置若罔闻,没有任何有力的制裁措施或对华援助.军事上,日军认为,经过半年多在华北和华东的作战,中国军队损失在80万人以上,战前的精锐部队已经消耗殆尽,剩下的守军必然一触即溃.故日军侵略的步伐随之加快.  相似文献   

6.
1934年,正当日本加快侵略步伐全面进逼华北之际,当时的南京国民政府在全国抗日浪潮和各界有识之士的推动下,于11月21-22日在南京举行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防空大演习。参加演习的军兵种和政府各部门及民防组织人员之多、组织协调之复杂,此前绝无仅有。 20世纪30年代初,日本侵华气焰甚嚣尘上。日军在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鲸吞东北后,1932年又挑起了上海"一·二八"  相似文献   

7.
日本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惟一大规模使用生化武器的国家。在疯狂的侵华战争中,日军在中国的东北、华北、华中、华南、西南、西北各战场都曾广泛使用过细菌和化学  相似文献   

8.
肖鹏 《国防科技》2003,(3):57-58
熟悉日本侵华战争历史的人们大概对土肥原贤二这个名字都很熟悉。他曾是二战期间日本侵华情报机关的主要组织者,曾为日本军国主义侵略分子窃取了大量极有价值的有关中国内部的情报。整个二战期间,日本情报机构触角曾遍布整个亚洲,特别是在中国组织了极为庞大的情报网,如关东军情报部,伪满国保安局,华北、华中、华南派遣军参谋部情报处,宪兵队与警  相似文献   

9.
数字抗战     
抗战第一枪:卢沟桥事变1937年7月7日夜,在宛平城附近进行演习的日本驻屯军部队,借口一个士兵失踪,欲强行进入宛平城搜查。日寇的无理行径遭到了第29军官兵的拒绝,但是蓄谋侵略中国已久的日军悍然向龙王庙和卢沟桥发起了进攻,并炮击宛平城。第29军官兵奋起反击,歼灭日军一部。这就是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事变发生后,觊觎中国已久的日本军方立即制订了派兵方案,获得日本政府通过。日军3个师团立即开赴华北,平津沦陷,全面抗战序幕正式拉开。  相似文献   

10.
半个多世纪以前,在中国人民抵抗日本侵略的炮火硝烟里,由退役将军陈纳德率领的美国志愿航空队“飞虎队”可谓家喻户晓,战功显赫。但是,早在美国的“飞虎队”之前,还有另外一去援华的外国航空队为抗击日本的侵略,在中国的领空上与日军展开殊死搏斗,先后击落击伤敌机近200架,为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作出了重要贡献。它就是被后人誉为苏联“飞虎队”的苏联援华志愿航空队。  相似文献   

11.
王作化  林生  菅强 《环球军事》2008,(3):104-106
日本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惟一大规模使用生化武器的国家。在疯狂的侵华战争中,日军在中国的东北、华北、华中、华南、西南、西北各战场都曾广泛使用过细菌和化学武器,制造了一幕幕惨绝人寰的战争恐剧,给中国人民造成了至今后果难除的灾难。然而,近年来发掘的史料证明,日军不仅在中国战场上大规模进行过细菌和化学战剂,而且在其它战场上也都公开或秘密使用过生化武器。在1939年日本与苏联爆发的诺门罕之战中,日军为挽救战场败局,曾秘密将新研制的细菌武器投放战场,结果造成口军自身1300多名士兵神秘死亡就是其中鲜为人知的一幕。  相似文献   

12.
楚青 《军事历史》2001,(4):65-66
1977年,八一电影制片厂的两位同志走访粟裕,请他谈谈黄桥战役。粟裕即席作了以下谈话:   黄桥战役是奠定苏北抗日根据地的关键性战役,也是华中新四军取得大发展的关键性战役。它包含了党内外、敌友我、军事与政治等诸多矛盾交叉,其中心是夺取华中抗日战争的领导权。从作战指挥上说,由于敌我力量对比十分悬殊,我军很难达到如毛泽东同志提出的战略上以少胜多、战役上以多胜少,甚至在战斗上也是以少胜多。因此,夺取黄桥战役的胜利,需要有很高的领导艺术和指挥艺术。   当时我们对形势的分析:苏北,位于日军侵略中国的水路北岸,…  相似文献   

13.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突然向位于北平城西南芦沟桥附近的我国驻军发动进攻。中国守军奋起抵抗。中国人民全国性抗日战争开始。7月8日中共中央发布《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芦沟桥通电》,号召全国同胞、军队团结起来,抵抗日本的侵略。7月15日中共中央向国民党发出《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谈话,声称“准备应战”,同时“希望由和平的方法,求得芦事的解决”。7月23日毛泽东同志发表《反对日本进攻的方针、办法和前途》。7月28日日军侵占北平。7月30日日军侵占天津。8月13日-11月9日日军进攻上海,国民党军队进行上海防御战役。11月9日上海失守。  相似文献   

14.
“抗日烽火起卢沟,一纸降书出芷江”。中华民族八年抗战,以2100多万军民的血肉,在近代史上第一次换取了抵抗外来侵略的伟大胜利。1945年8月21日,日本降使今井武夫一行飞抵芷江,来到距县城7华里的城郊七里桥中美空军俱乐部洽降。他低着头交出了日军在华兵力部署图,接受了国民政府载有关于各战区日军投降详细规定的备忘录。  相似文献   

15.
解放军档案馆馆藏档案中,珍藏着多件抗战期间被改造日军战俘和投诚日军官兵控诉侵华日军暴行的档案,从暴行直接参与者、见证人的视角,反思、忏悔和揭露侵华日军对中国军民所犯下的累累罪行,是研究侵华日军暴行极其重要的历史文献。70多年后的今天,公布和研究这些档案史料,对于世人了解日本侵华战争的血腥历史和日本军国主义的滔天罪行,驳斥日本右翼势力刻意篡改历史、美化侵略行径的恶毒言论,警示爱好和平的人们,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国抗日战争是在第二次国共合作条件下进行的。在反对日本法西斯侵略的统一战略目标下形成的正面与敌后两个战场各自独立而又相互配合、相互依存。这一特殊的战争形态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绝无仅有。国民党正面战场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但由于国民党最高当局的错误指导,使其作用的发挥与其执政党的地位和拥有200多万人的军队并不相称。1937年7月~1938年10月是日军展开战略进攻、中国军队进行战略防御阶段。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的顽强抵抗,为粉碎日本法西斯企图“3个月灭亡中国”的侵略计划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7.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是惟一大规模使用生化武器的国家。在疯狂的侵华战争中,日军在中国的东北、华北、华中、华南、西南、西北各战场都曾广泛使用过细菌和化学武器,制造了一幕幕惨绝人寰的战争惨剧,给中国人民造成了深重的灾难。然而,近年来发掘的史料证明,日军不仅在中国战场上大规模进行过细菌和化学武器战,而且在其它战场上也都秘密使用过生化武器。  相似文献   

18.
1937年7月7日,日本悍然发动芦沟桥事变,举世震惊。美国驻华武官处的上尉泰勒奉命迅速查明日军编制及其番号。虽说在公开场合日军对美国使馆人员活动并不限制,但因日军保密严格,要获此情报十分不易。泰勒日思夜想,突然想起日本人  相似文献   

19.
军事科学院军事图书资料馆新近发现4本抗日战争时期由日本出版的侵略中国的"写真集".这些"写真集"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又一铁证,也是对当前日本极右势力否认历史上曾疯狂侵略中国的有力回击.  相似文献   

20.
李强  李力 《军事历史》2012,(4):46-50
全国抗战时期,中国空军在武汉会战中与进犯的日本航空兵团进行了殊死战斗,取得了重大战果,沉重打击、震撼了日军,有力地支援了中国陆、海军保卫武汉的作战,鼓舞了中国军民的抗日斗志,彰显出中华民族反抗侵略,不畏强暴的民族精神.中国共产党、国民党及抗日军民对中国空军的辉煌战绩和不朽精神给予了高度评价,向献身的空军英烈致以了崇高敬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