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2 毫秒
1.
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战场既是亚洲、太平洋地区的主战场,也是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个重要战场。中国抗日战争由独立抗战开始,进而参加同盟国对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作战,始终把日军的陆军主力牢牢地牵制在中国战场,使之无法集中力量向北进攻苏联或向南同英美作战。这是中国人民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的重大贡献。首先,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发展,打破了日本帝国主义的“北进”计划,使苏联避免了两线作战。  相似文献   

2.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正义战争,是“二战”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主要战场,是太平洋战场的重要后方基地;中国抗日战争打乱了法西斯的全球战略,促进了世界反法西斯战线的形成和发展,为战胜法西斯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3.
日军发动豫湘桂战役,河南大片国土沦陷,中共中央作出“绾毂中原”的战略决策 1943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发生根本性转折的一年。盟军在太平洋战场、中国战场及东南亚战场先后转入战略反攻, 日军已陷入战略上的全面被动。到1944年初,日本与南洋的海上交通线已被切断,其在中国的长江补给线也受到中美空军的严重威胁。日军为扭转被动局面,在中国发动了旨在打  相似文献   

4.
2005年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同时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是20世纪规模最大、交战最为激烈、持续时间最长、伤亡人数最多的一场现代化联盟战争。而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不仅是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胜利,同时也是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胜利。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伟大贡献。一、中国人民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在世界东方开辟了第一个大规模的反法西斯战场日本侵华野心由来已久,它早就把中国东北地区视为其“生命线”。经过一系列…  相似文献   

5.
《华北民兵》2005,(9):21-21
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反抗外国侵略者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的伟大民族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开始后,山西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迅速开创了全民抗战的生动局面,在广阔的敌后战场上,对入侵的日本侵略者进行了持久的、顽强的、艰苦卓绝的斗争,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6.
张丽霞 《军事历史》2005,(11):26-29
全面抗战的序幕拉开之后,日军为迅速吞并中国,实现其速战速决的战略方针,在各侵华战场上广泛使用航空兵作战。民族危难关头,中国空军作为正面战场抗击日本入侵的一支重要力量,自始至终参加了抗日战争,英勇奋战,迭挫敌锋,给进犯日军以迎头痛击,悲歌壮举,可歌可泣。  相似文献   

7.
<正>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中国掀起了全民族抗战的高潮,并正式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与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相互配合,构成对日军丽面夹击的战略态势,粉碎了日本速战速决、灭亡中国的图谋。1938年10月攻占广州、武汉后,日本调整侵华政策,对中国国民政府采取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方针,将战略重心转向敌后战场。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进行了几次较大规模的战役,抗击了日军的局部攻势,并组建中国远  相似文献   

8.
在抗日战争时期,湖北军民同全国人民一道,同仇敌忾,英勇战斗,为彻底打败日本侵略军,捍卫祖国的尊严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湖北抗日作战可分为两个战场,即由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和由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在抗日战争战略防御阶段,正面战场于1938年6月12日至10月25日进行了著名的武汉保卫战。此次会战,是抗战以来投入兵力最多,牺牲最大,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一次战役。日军在作战中损失惨重,军力顿挫。中国的抗战由此转入战略相持阶段。日军侵占武汉后,为稳定局势,巩固占领区,威  相似文献   

9.
<正>编者的话: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中国人民举国一致进行抗日战争,开辟了世界上第一个大规模反法西斯战场。至欧洲战事爆发前,中国战场牵制侵华日军百余万人,鼓舞和支援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本期的三位专家,从不同视角对中国抗战在整个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新颖而深入的阐释,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中国抗战对世界和平与人类发展的伟大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10.
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也是苏联人民战胜德国法西斯和日本法西斯胜利70周年. 自1931年开始,长达14年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抗击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这场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正义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为捍卫人类和平并确立战后世界秩序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1.
论抗战时期中、美、英军事合作的酝酿和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松 《军事历史》2003,(1):30-32
抗日战争时期,中、美、英三国军事合作是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事件,是抗日战争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重要因素。中国军队第一次走向世界军事舞台,同西方军事大国开展军事合作,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华民族以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的巨大贡献,在全世界树立了以弱胜强的英勇形象,进而确立了战后中国在联合国的地位。军事合作成功的历史表明:中华民族团结抗敌、共赴国难的强大民族凝聚力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是中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保证。一、中国政府联合美、英抑制日本的最初努力“八一三…  相似文献   

12.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四十周年。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民兵,开辟了敌后战场,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英勇抗击了大部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 成为全民族抗日的中流砥柱。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四十周年,本刊将连载全国民兵英雄、爆炸大王于化虎的传统故事。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抗日根据地民兵艰苦卓绝的斗争生活和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从中受到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回顾历史,目的是更要面对现实,致力于和平与经济的发展,加强民兵、预备役建设,与世界人民一起维护世界和平。  相似文献   

13.
陈永峰 《环球军事》2005,(16):60-61
抗日战争是中国各族人民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对于在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对于那些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斗争而英勇牺牲的先烈,人们一刻也没有忘记,而是通过各种不同的形式,来表达敬仰和怀念之情。邮票作为“国家名片”,也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在方寸之间再现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  相似文献   

14.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制造柳条湖事件,悍然武装侵略中国东北,九一八事变爆发,由此开启了中国十四年艰苦抗战的苦难史,也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将九一八事变作为中国抗日战争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起点,对于正确认识九一八事变的历史影响具有指导意义,对于进一步认识抗日战争也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5.
1937年12月13日,南京沦陷于日本侵略军之手,疯狂的日军在此犯下了惨绝人寰的暴行,南京人民蒙受了空前的浩劫。当时,目睹过这场人间惨剧的国际人士就曾以“恐怖的程度不是以笔墨所能形容”、“我看到了活地狱”、“这是现代史上最黑暗的一页”以及“破天荒的残暴记录”等说法强烈遗责日本侵略军血洗石头城的暴行。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南京大屠杀的历史已经远去,但血泪与悲愤尚存。在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之际,本文以概略纪实的形式,再现了日军在南京所犯下的滔天罪行,旨在使中国人民永世不忘国耻,更加热爱祖国,努力建设祖国。同时,也让日本人民进一步了解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犯下的野蛮暴行,以反对日本军国主义复活,使中日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  相似文献   

16.
近日,解放军出版社出版了军事科学院抗战史研究专家刘庭华撰写的《中国抗日战争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统计》一书,作者在"后记"中诗云:"六十甲子是非论,史坛劳力一牛翁.卅载战史探龙宫穴,两鬓白发珠难寻".可以说,这是作者集几十年心血收集整理大量珍珠即各种统计数据、表格和潜心研究抗战史独具创新观点的一部学术性著作,是一部史论与史料俱佳的抗日战争史研究力作. 该书分为"论纲"、"统计"和"附录"三部分."论纲"部分汇集了作者代表性的论文12篇,如"日本侵华战略的历史演变"、"九一八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敌后战场的历史功绩"、"关于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历史地位"、"中华民族的伟大壮举——中国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大贡献"、"日本对台湾关系百年史论"、"东京审判的历史功绩与缺憾",等等.它大体反映了作者研究抗日战争史的广度和深度.如"九一八是中国抗日战争起点"一文,是作者在1986年发表的"关于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分期和阶段划分"一文中的一部分.作者提出,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应该从九一八事变算起,14年的抗日战争分为"局部抗战"和"全国抗战"两个时期、七个阶段,七七事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点,当时在全国史学界引起了重大反响.又如,作者在"关于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历史地位"一文中提出,1941年以前的中国战场,国民党正面战场仍是中国抗战的主战场.再如"抗日战争胜利的基本经验及教训"一文,作者提出军事准备仓促、对投降日军"以德报怨"、 放弃战争赔款,是造成战后日本至今不承认侵略责任与罪行,否认侵华历史的重要渊源,等等,突破了传统观点,给人耳目一新的启迪,不一而足.  相似文献   

17.
中国抗日战争是一场决定中华民族存亡、国脉续断的正义战争,同时,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个重要战场。抗战开始不久,就分为正面和敌后两个战场。两个战场对夺取全国抗战的胜利都是不可缺少的,但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起了决定性作用。抗战的胜利,再次证明: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适时调整军事战略是我军立于不败之地的奧秘;国共合作则两蒙其利,更有利于民族兴旺;反对霸权主义就是铲除战争根源。  相似文献   

18.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缅战场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彭训厚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49周年和中国抗日战争滇西抗战胜利50周年之际,由中国云南省保山行署、云南大学、民革云南省委联合主办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缅战场首次国际学术研讨会于6月10日至22日在滇西重镇保山市举行...  相似文献   

19.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全面爆发前后,国际社会和各界人士十分关注东方战场中国的抗日战争,尤其关注中国共产党的表现。他们从不同角度观察和分析,认为中共是抗战的坚定派,中共领导的军队是抗战的中坚力量,中共创建的根据地是抗战胜利和中国未来的希望之所在。  相似文献   

20.
<正>2015年8月18日,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和俄罗斯联邦总参军事学院共同举办的中俄两军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来自中俄两军及国内高校、科研单位的100多位专家学者,紧紧围绕"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与中国战场"主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交流。这次研讨会是落实中俄两国元首关于2015年共同举办纪念世界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