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伟  高鹏 《环球军事》2010,(9):20-21
2009年12月5日,美国与苏联于1991年7月签署的《削减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已期满失效。2009年12月4日,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与美国总统奥巴马发表联合声明,表示两国在该条约到期后将继续本着条约精神共同努力,以确保新条约尽早生效。4月8日,两国元首在捷克首都布拉格正式签署新的核裁军条约。  相似文献   

2.
最近,国际裁军领域出现了一个重要事态:俄罗斯杜马分别在4月14日和4月22日相继批准了两个重要的军控条约:《进一步削减和限制战略武器条约》(START-Ⅱ)和《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CTBT)。START-Ⅱ条约系1993年1月3日由苏、美两国首脑签署的双边军控条约。该条约规定,至2003年苏联和美国分别将各自的战略核武器削减至3000  相似文献   

3.
1996年9月联大以158票对3票通过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CTBT),1996年9月24日该条约开放供签署。截至2001年7月20日,共有161个国家签署,其中78个国家已批准该条约。1997年美前总统克林顿将 CTBT 提交美参议院,1998年和1999年克林顿要求参议院批准这一条约,但1999年10月13日参议院以48票赞成、51票反对否决了该条约。本文拟从布什防务班子成员的言论  相似文献   

4.
俄罗斯杜马在今年4月14日批准俄美第二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后不到一周,俄罗斯联邦委员会又在4月19日,以绝对多数的表决结果,批准了该条约,使这一签署了7年(1993年1月俄美双方在莫斯科正式签署)之久的条约,终于生效。根据条约规定,俄美双方将在2003年之前,将各自的战略核弹头削减三分之二,即各保留3000到3500枚。在俄美第二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生效不  相似文献   

5.
美国总统布什于美国东部时间2001年12月12日上午10时(北京时间2001年12月13日晚11时)在白宫玫瑰园发表讲话,正式宣布退出美俄1972年达成的《反导弹条约》。从此,一个条约,一个美苏几代领导人付诸努力的条约,一个美苏两国政府当年签字画押“无限期有效”的条约,因美国政府单方面退出而化为一纸空文!  相似文献   

6.
联合国审议与延长《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大会,于4月17日至5月12日在纽约总部举行。经过缔造国的认真讨论,最后决定无限期延长这一条约。 1、条约的积极意义和不足 《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于1970年3月5日生效,有效期为25年。进入60年代,随着苏美加紧进行核试验、完善核武器,法国等国相继进行首次核爆炸,全球反对核扩散的舆论日益强烈。美苏为垄断核武器、确保  相似文献   

7.
有关香港的三个不平等条约(一)《南京条约》:一八四○年英帝国主义发动“鸦片战争”,入侵中国。一八四二年八月二十九日英国政府强迫中国清朝政府签订关于结束鸦片战争的《南京条约》,根据这一条约,中国领土香港岛被割让给英国。(二)《中英北京条约》:原称《中英...  相似文献   

8.
2002年5月24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和美国总统布什在克里姆林宫签署了俄美《关于削减进攻性战略力量条约》和俄美《关于新战略关系联合宣言》等文件。其中尤以新条约令世人所关注。《关于削减进攻性战略力量条约》的内容俄美《关于削减进攻性战略力量条约》只有短短的5款。条约规定在2012年12月31日前,各方实战部署的战略核弹头总  相似文献   

9.
2001年12月13日,美国总统布什正式宣布,美国决定退出1972年《美苏关于限制反弹道导弹系统条约》(ABM条约)。尽管人们相信美国迟早会退出ABM条约,但布什如此急不可待地做出决定毕竟还是有些出人意料。这一决定为美国政府发展导弹防御系  相似文献   

10.
当地时间4月8日,美俄两国元首在捷克首都布拉格正式签署了新的《削减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同意进一步削减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以代替1991年签署、去年12月失效的《削减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以及2002年签署的《莫斯科条约》。  相似文献   

11.
2014年2月5日,正值《新版削减战略武器条约》生效3周年。该条约规定截至2018年2月,美俄两国部署在700枚战略导弹和轰炸机上的战略核弹头数量不得超过1550枚。  相似文献   

12.
当地时间4月8日,美俄两国元首在捷克首都布拉格正式签署了新的《削减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同意进一步削减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以代替1991年签署、去年12月失效的《削减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以及2002年签署的《莫斯科条约》.  相似文献   

13.
2001年12月13日,美国总统布什不顾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宣布美国决定退出美苏1972年签署的《反弹道导弹条约》。根据这个条约规定,布什的这项决定将在6个月后正式生效。这是现代史上美国第一次退出一项重要的国际条约。那么,《反导条约》真像美国一些政要宣称的那样“不认识今天,也不面向未来,它代表过去”,是早该抛弃的冷战产物吗? 《反导条约》是美苏两国于1972年5月在莫斯科签署的。该条约是为了维护美苏战略平衡、确保“相互摧毁”的双边核军控条约,目的是防止核军备竞赛的升级。而就此点来看,它目前并未过时。  相似文献   

14.
试论《苏日中立条约》对中国抗战的影响陆文培1941年4月23日《苏日中立条约》(以下简称“条约”)的签订,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一件大事,它对中国的抗战产生过重大影响。(一)“条约”是苏日两国对抗与妥协的产物,苏日间原有日俄战争的宿怨,又有远东地区的利...  相似文献   

15.
刘楠来 《环球军事》2012,(16):30-30
对《美日安保条约》需要进行很好的研究,需要对这个条约当时签定的背景、制定条约的讨论情况以及条约文本,进行很好的分析,有所把握。特别是,安保条约的第五条是如何规定的,限定的范围有多大、设立的权力义务关系是怎样的,从法学的角度需要比较仔细地进行研究。不是有了安保条约,美日就一定会按照这个条约出手攻击,事情并不是字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  相似文献   

16.
2013年4月2日.联合国大会对《国际武器贸易条约》草案进行了投票表决,最终以154票赞成、3票反对、23票弃权通过了该草案。其间,叙利亚、伊朗和朝鲜投了反对票.包括中国、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利维亚、委内瑞拉和古巴在内的23个国家投了弃权票。根据通过的决议,《国际武器贸易条约》将于6月3日起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开放供所有国家签署。决议呼吁所有国家审议签署条约的可能性.并按照相应宪法程序尽快加入该条约。按照规定,条约生效需要至少50个国家批准。届时,所有类型的常规武器都将在条约的监管之丁包括坦克和装甲车、  相似文献   

17.
聚议堂     
本刊11/2001期刊登了二战中的意大利重巡洋舰——条约型巡洋舰的文章,读者王胜利问什么是条约型巡洋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为遏制日趋激化的海军军备竞赛,英、美、日、法、意五大海军强国于1922年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签署了《限制海军军备条约》即著名的“华盛顿海军协定”。这一为期十年的条约对各国建造战列舰的数目作出了专门的限制,并对战列舰的吨位和武器装备作了严格的界定。该条约对巡洋舰略有限制,规定巡洋舰的最大排水量  相似文献   

18.
(2010年5月1日至5月31日)国际3日至28日,第八次《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缔约国审议大会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召开,来自189个缔约国的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主要围绕《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三大支柱,即核不扩散、核裁军及和平利用核能等方面的议题,以大会和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  相似文献   

19.
大事备忘     
1858年5月28日,清政府与俄国政府签订《瑷辉条约》,被迫将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割让给俄国,乌苏里江东岸为中俄"共管"之地。1901年5月26日,清政府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彻底失败,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向西方列强赔款4.5亿两白银。  相似文献   

20.
6月13日,走过了30年零1个月的《美苏关于限制反弹道导弹系统条约》(以下简称《反导条约》-ABM Treaty)寿终正寝。由于美国的单方面退出,该条约从此结束了其历史使命。为说明不再受该条约约束,美国于当天晚上在太平洋中部海域进行了以往《反导条约》所禁止的第一次海基反导拦截试验(参阅本刊7月上半月版第64页)。此举象征着美国国家导弹防御系统建设已开始进入新阶段,其海基反导系统的发展又向前迈出了重要一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