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岩 《军事史林》2006,(12):57-60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军队军官的军衔标志符号,由其沿用了近20年的三角型领章改为美式肩章;上将的军衔标志,由原来的特级、一级、二级上将一律佩带三颗领章星徽,改为依次佩带五颗、四颗、三颗美式肩章星徽;士兵的军衔标志符号,由原来的领章改为美式臂章.国民党军队的这次服饰制度改革,是否履行过立法手续,是否颁布过服装条例和军衔标志符号图案,至今没有找到准确的答案.最近,人们在互联网上探讨国民党军官军衔标志符号,是何时由领章改为肩章的问题中,众说纷纭,但有一个共同点--都是对国民党军队着装变化的现象描述,而没有对服制改革的法规引证.为此,笔者就本人所知对上述两个问题发表一点浅见.  相似文献   

2.
刘岩 《军事史林》2010,(12):27-29
为纪念建军83周年,北京某党报2010年“八一”前后,以《我是一个兵》为题,连续介绍了解放军的八位现役军人,其中在空政文工团创作员阎肃的简历中写道:“军衔:文职将军”(见下图)。这是对解放军军衔制度的一种误解。  相似文献   

3.
朝鲜战争期间,彭德怀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而他的对手——“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此时是美利坚合众国的五星上将(最高军衔)。中国元帅与美国五星上将在朝鲜战场上进行了一场生死角逐。  相似文献   

4.
军衔,主要是用来调节调整军队的各种关系。军衔一般分正式军衔和荣誉军衔,正式军衔又称个人军衔、永久军衔,为军官终身荣誉,世界大多国家实行的是永久军衔制度;荣誉军衔,属于一种荣誉头衔,用来授予本国或同盟国武装部队总司令,有时也授予国务活动家,大元帅最早就是作为荣誉封号。  相似文献   

5.
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陆军部又奏定《陆军任职期内暂行加衔办法》,由此开始了中国近代军队的“加衔”制度,直到国民党军队“转进”台湾后才取消,施行时间长达半个世纪.所谓“加衔”即一种荣誉性质的临时军衔——佩戴上一级军衔的标志、享受上一级军衔的(部分)待遇,待条件具备再正式晋升为上一级军衔.“加衔”与西方临时军衔的不同在于,加衔除因犯罪、错误不会被取消(褫夺),而临时军衔一旦失去临时担任的高级(相对于本职)军职则临时军衔即行取消.  相似文献   

6.
1940年德国国防军宣布设立陆军山地兵上将军衔,直至战败该军衔才被正式废止。该军衔只存在了短短的5年,先后有16位陆军高级将领被擢升为——陆军山地兵上将。  相似文献   

7.
人们通常认为美军的最高军衔是五星上将,其实,美军的最高军衔应为六星上将。1799年,美国国会为总统期满后仍担任大陆军司令的乔治·华盛顿特设前所未有的最高军衔——六星上将。遗憾的是,这位曾连任第一、二届美国总统的大陆军司令  相似文献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中都已明确规定,预备役军官实行军衔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预备役军官法》具体规定了预备役军官的军衔等级设置、军衔类别、职务等级、军衔评授依据、军衔批准权限以及军衔的晋升、降级、取消、剥夺等制度。这些规定与对现役军官军衔的规定是基本一致的。评定和授予预备役军官军衔,对于进一步完善预备役制度具有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2012年12月20日,当我接过中央军委习主席签署的军衔晋升命令,佩戴上海军少将军衔的时候,正值又一批新战友踏入军营。此时此刻,我想到了34年前自己人伍时的样子——同样是隆冬岁末,心中同样涌动着一股暖流。回望军旅人生,难忘组织的培养,更难忘的是这一路走来我曾经历的一次又一次挑战。现在看来,这些经历早已被时  相似文献   

10.
自从1924年担任黄埔军校校长直到撤离大陆,蒋介石对于军衔制度的思想观点,可以概括为三方面,一是继承北洋政府时期的军衔制度体系,二是教育广大官兵淡泊名利,不要醉心于追求个人的军衔、薪金与职务,将军衔的重要性、严肃性提高到很高的政治高度加以对待;三是区分职务军衔与实授军衔,严格控制国家实授军衔。因此,不能够轻率地认为国民党军队在大陆时期的军衔制度非常混乱。  相似文献   

11.
刘岩 《军事史林》2010,(8):19-27
军衔等级是军衔制度的核心。军衔制度在世界上产生以来,军衔等级的设置,经历了由低到高、由简到繁的发展过程。公元20世纪初,军衔制度传人中国时,军衔制度在国际上已趋成熟,军衔等级的设置总体上已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12.
军衔是根据军人的职务、军政素养、资历贡献等条件,授予军人的等级称号。军衔制度,就是运用军衔等级确定军人之间的关系(职务上的隶属和上下级关系除外),确定与军衔相应的职务,规定军人服役的年限,以及荣誉、报酬等一系列规章制度的总称。军衔制度产生于15至16世纪的西欧各国,并逐渐为世界绝大多数国家所采用,成为军队的一项重要组织人事制度。  相似文献   

13.
(一)军衔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根据军人的职务,军事、政治、专业素质和资历贡献以及军兵种或勤务区分而授予各个军人的一种衔称。从国家来说,它是一种上自最高统帅下至基层士兵的完整的军人等级体系,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军事制度。从具有军衔的军人来说,它是国家授予他们用以表明其身份、地位、荣誉、待遇的一种称号。军衔制度经过了漫长的历史岁月形成和发展起来。早在十五、十六世纪,首先在意大利的雇佣军中出现了今天称作军衔名称的一些军事术语,如下士、中士、上尉、少校、上校等。后来法国军队也使用了这些基本的军事术语,作为军人…  相似文献   

14.
葡萄牙元帅     
在葡萄牙,元帅一词出现于14世纪末,最早是作为一种高级军职存在的,其正式名称为葡萄牙元帅,后来才成为军衔.作为军职时期,共有11位高级将领担任过这一职务.而作为军衔的情况则要复杂一些.在葡萄牙军队历史上,共出现过四种元帅军衔,分为两级.其中最高级为大元帅,第二级为陆军元帅、空军元帅和海军元帅.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些元帅军衔并不是同时存在的.大元帅军衔和陆军元帅军衔出现较早,设立于1762年.不过大元帅军衔于1910年被废除.而陆军元帅军衔则一直存在至今.空军元帅军衔设立于20世纪50年代早期,海军元帅则要更晚一些.在葡萄牙历史上,共授予或晋升大元帅13人次.授予或晋陆军元帅14人次(后有两人晋升大元帅军衔).晋升或追授空军元帅2人次,晋升海军元帅1人次.如今,葡萄牙已经没有元帅在世,所有元帅均已作古.  相似文献   

15.
苏联军兵种主帅是苏联武装力量的高级军官军衔.主帅军衔由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授予各兵种、专业兵和空军的元帅.它是苏联的元帅军衔中的第三个级别,低于苏联大元帅、苏联元帅和苏联海军元帅,高于军兵种元帅.其区分为空军主帅、炮兵主帅、装甲坦克兵主帅、工程兵主帅和通信兵主帅.在苏联,没有海军主帅衔的设置.1984年,苏联取消了装甲坦克兵主帅军衔.苏联是世界上设置主帅军衔的唯一国家,它解体后主帅军衔在世界上已不复存在.  相似文献   

16.
沈力 《军事史林》2004,(6):12-16
元帅军衔通常是各国军队的最高等级军衔,仅授予极少数功勋卓著、声名显赫的军队统帅、高级将领. 中国人民解放军自建军以来,为创建人民民主国家浴血奋斗,一代元戎,功成名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国家理应褒扬他们的革命功绩,给予他们崇高荣誉.1955年,人民解放军首次正式实行军衔制度,军衔结构中有元帅军衔,其等级为最高军衔,其名称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元帅、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  相似文献   

17.
意大利元帅     
意大利元帅设立于墨索里尼执政时期,分为两级四种.其中以最高帝国元帅军衔为最高,其次为陆军元帅军衔、海军元帅军衔和空军元帅军衔.其中陆军元帅军衔和海军元帅军衔设立于1924年;空军元帅军衔设立于1 933年;最高帝国元帅军衔设立于1938年.所有这四种元帅军衔均于1 946年取消.在意大利设立元帅军衔期间,共有2人被授予最高帝国元帅军衔,13人晋升陆军元帅军衔,1人晋升海军元帅军衔,1人晋升空军元帅军衔.13位陆军元帅中,7人是一战期间功勋卓著的军事统帅或高级将领;2人因第二次埃意战争晋升为陆军元帅;4人在二战期间晋升为陆军元帅.  相似文献   

18.
帝国元帅,是神圣罗马帝国时期的最高军衔.在神圣罗马帝国时期其元帅军衔共分为两种:一种是陆军元帅,该军衔只须皇帝批准,即可授予.另一种是帝国元帅,该军衔必须由皇帝和议会共同批准,方可授予.因此在神圣罗马帝国时期,“帝国元帅”其含金量要高于“陆军元帅”.  相似文献   

19.
对所有新兵来说,今天绝对是个渴望已久的日子——授衔仪式。上午九点,当金光灿灿的领花和军衔缀钉在绿色军装上的时候,我的心情无比激动。我正式地成为了一名军人,这是我的梦想、我的向往。我感到肩负的是如山的重担、组织的信任和亲人的期盼,这一刻我忽然觉得,自己跨入了人生的另一个起点,从此我会更加成熟。——摘自李国文日记  相似文献   

20.
全国抗战爆发后,在中国共产党的努力下,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先后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为适应形势的变化和需要,八路军、新四军中出现了军衔,这是自人民军队建军以来的一个新变化。对于八路军、新四军中的军衔,诸多论述认为是国民政府授予的,笔者认为这一认识有待商榷。从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起,到抗战胜利结束,以国民党为主体的国民政府未曾给八路军、新四军指战员授予军衔,而八路军、新四军这一时期之所以出现佩戴国民革命军军衔的情况,其实是由中共内部掌握,同时又便于对外交往开展工作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