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9 毫秒
1.
相信大家都听过这样一句话:"我看谁老不顺眼了"。看过励志书的人都知道,"看谁不顺眼,说明你自己修行不够",那么这句话如何解释呢?其实看人不顺眼的根本原因就是你离不开他,如果你有能力离开这个看不顺眼的人了,你又何必老是虐待自己?因此停止抱怨,专注于锻炼自己的能力吧,等有了能力,就看谁都顺眼了。"心中有什么,看外界,就会有什么",相信学习过"吸引力"法则的人对这句话一定很熟悉。看什么都顺眼的人,肯定优雅。  相似文献   

2.
《兵团建设》2013,(2):47
关于"内向者是否适合职场生存"的话题,早已有人进行过讨论。不久前,苏珊·凯因出版了她的新作《安静:内向者在一个滔滔不绝的世界中的力量》。凯因认为,性格内向的人并不需要假装自己很外向,事实上,内向的性格也能成就伟大的事业。在凯因的定义中,内向者被认为更喜欢刺激较少的环境,并倾向于安静专注,听得多,说的少,在开口之前会思  相似文献   

3.
怀着对写作的热爱,我走上了连队政工员的岗位。为了提高自己、更好地开展工作,我会经常阅读《当代兵团》。杂志常常会刊登一些记者和通讯员采写的反映职工群众生活故事的文章,很有感染力,成为了我写稿"临摹"的对象。因此,我一直梦想着自  相似文献   

4.
黄志刚 《兵团建设》2013,(15):24-25
作为领导干部,必须要有一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奉献精神,心怀专心、恒心,用心、贴心,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一提起岳阳楼,人们就会很自然地想起名臣范仲淹、名文《岳阳楼记》,想到其中表明范仲淹宽阔胸襟的句子"不以物喜,不以己  相似文献   

5.
<正>一、前言21世纪的世界"不平静",2018年的中国"很热闹"。波诡云谲的国际环境、全球经济一体化大趋势、科技创新蓬勃发展新动态,都伴随着滚滚的历史洪流,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汇聚到了新的历史交叉点。毫无疑问,世界和中国的科技史、经济史、军事史都将会清晰地记载:在这样一个特定的历史片段——中国会给出什么样的答案。每一个时代都会有属于这个时代的"标签"和"热词"。"军民融合"  相似文献   

6.
正谢金凤是农六师一名从教30年的老教师,先后教过小学、初中、高中,课程包括语文、英语、政治等。用她自己的话说:"当老师是一个辛苦活儿,却是一份让人很有成就感的工作。"  相似文献   

7.
1.在说明自己的重要观点时,别人不想听你说,你会?A.仔细分析对方不听的原因,找个机会换一个方式说B.等等看还有没有说的机会C.不说了,但很生气D.马上气愤地走开2.去参加老同学的婚礼回来,你很高兴,而你的朋友对婚礼的情况很感兴趣,这时你会?A.详细述说从进门到离开时所看到和感觉到的B.说些自己认为重要的C.朋友问什么就答什么D.感觉很累了,没什么好说的3.你正在主持会议,而你的一个部属却在玩弄他的手机,这时你会?  相似文献   

8.
新型"大气泡能"概念武器在水下爆炸能产生大气泡,对船体总纵强度造成很大影响,有可能使舰体发生纵向折断或倾覆。为研究这种作用,建立了舰船静置爆炸气泡时总纵弯曲强度的理论计算方法。采用静置爆炸气泡的假设,将气泡产生的浮力损失和压力差转化为等效载荷,计算气泡作用后船体的总纵弯矩和剪力并进行强度校核。以某舰艇为例进行计算,结果表明,爆炸气泡作用下船体的剪力和弯矩比静浮状态增大很多,船体发生纵向折断破坏的危险性也随之增大。  相似文献   

9.
他是同事口中的传奇人物,一个炮兵出身的"门外汉"却把一个装甲旅带成了整个集团军的铁拳部队。"我会看美国大片,却从不被他们的装备所威慑,但我能看到差距,而且我相信这个差距会越缩越短:我不是战争的狂热分子,但是在我的内心会期待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用战友们的话说,这个在军事上有着天赋的硬汉,要的是证明自己到底行不行、能不能打的"硬仗"。  相似文献   

10.
红牌岁月在我的军旅生涯画下了一个印记,刻下了一个永恒。如今,想写点什么,做些什么,都忘不了当初的那种感觉——在有些人看来,军校生活是单调甚至乏味的。要我看,这些人似乎是不太会品味。我先后上了两次军校,都觉得很充实,很有乐趣。特别是扛红牌的岁月,那些让自己苦过累过的日子,与现在坐机关的感觉截然不同,每每回想起来总觉得相当有乐子。你要不信啊,今天我就敛个八件给你"暴料"一下。  相似文献   

11.
春节长假刚刚结束,本该有一个好的心情,但是从出门后你会发现,地铁里、公交上、单位里,很多人的表情看起来“很痛苦”,或双眉紧锁,或木讷茫然,自己的心情也随之受到影响。现代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很容易积攒一些负面情绪。尤其是在长假之中,本来想出去游玩,却可能遭遇了拥堵或者其他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心里就会感到郁闷;或者由于放假突然过度放松,  相似文献   

12.
微言快语     
正@李嘉诚:【年轻人必须思考的4大问题】1.不要等到需要,才积累人脉。2.不要等到有时间,才去读书。3.不要等到身无分文,才想起储蓄。4.不要等到同龄人都成功了,才知道玩物丧志。5.不要等到拥有很多时,才学会分享。@严歌苓:【加速你成功的5种好习惯】1.保持激情。只有激情,你才有动力,才能感染自己和其他人。2.做事专注。抓准一个点,做深,做透。3.执行力。不仅知道,更要做到!4.学习的习惯。学习是最便宜的投资!5.反省的习惯。"事不过三",经常反省自己的得失,会使自己成功得更快一些!  相似文献   

13.
气泡混合轻质土的吸水特性和抗冻融循环性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自制的高效复配起泡剂,制作了气泡混合轻质土试样,探讨了吸水性与轻质土密度的关系,评价了气泡混合轻质土的抗冻融循环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浸水时间的延长,轻质土吸水逐渐达到饱和,试样的密度趋向于一个稳定值;气泡混合轻质土由于气泡的作用,具有一定的抗冻融性能,因而在冻融循环环境中使用气泡混合轻质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利用微气泡减小平板摩擦阻力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假定气-液两相流体均匀混合且微气泡在水流中存在滑移运动,运用混合多相流模型对水中运动平板的微气泡减阻过程进行了数值计算,研究了微气泡流的减阻机理,分析了主流速度及气体流量率等对减阻率的影响规律,同时构建了一个减阻率预报数学模型,并指出在微气泡减阻中存在一个与主流速度相对应的饱和气流量.  相似文献   

15.
最近读到一篇文章,说:澳大利亚的学校让13岁(或许更小)的女孩随身携带避孕套,说万一碰到强暴,则可使用。其作用有三:一、不会怀孕;二、不会染上性病、爱滋病;三、也就是最重要的,保护自己,生命最重要。作者在文中还说:"在被强奸的时候,还要记得使用避孕套。我把这个故事告诉一位资深教育家,她唏嘘半天,忽然拍手称绝。"国情不同,人们的观念当然也就不同。但是我始终弄不懂"资深教育家"为什么要对此"拍手称绝"。"绝"在何处?面对穷凶极恶的强暴,并不是女孩"记得使用避孕套",而实际上是要一个13岁的女孩去说服如狼似虎的罪犯套上避孕套,然后,听任糟蹋,这就是"保护自己"了。暴力是盲目的野兽,哪个罪犯有这  相似文献   

16.
老温爬杆记     
瘦小的身板,黝黑的皮肤,开口一笑就会亮出一口大白牙,他就是沈阳军区某通信团九连上士温海涛,大家都叫他老温。提到老温,连队官兵都会竖起大拇指,"乐天派"、"外线大拿"、"爬杆高手"这些都是官兵给他的大号。有谁相信,就是这样一位技能过硬的老骨干,曾经连杆都不敢爬。2008年,老温从士官学校毕业后,被任命为外线班长。要说老温干工作真是没说的,打石笼、砌护坡、喷涂标石样样拿手,唯独爬杆是他的一块"心病"。原来,老温很小的时候做过一个梦,梦见自己不小心从一座很陡的山崖上坠了下来。  相似文献   

17.
气泡输运方程及其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舰船尾流中含有大量的不同直径的气泡 ,尾流的几何特性与产生它的舰船大小、航行速度、海面风速等因素有很大的关系 ,对气泡规律的研究无论在理论还是在应用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介绍了水中气泡分布函数 ,推导了分布函数所满足的输运方程 ,并给出了气泡输运方程的特征解。对影响分布函数的因素作了探讨 ,并利用输运方程对具体问题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 ,运用气泡输运方程可解决气泡的分布、输运问题 ,并可对气泡分布与气泡半径、气泡所处深度的关系作出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8.
《兵团建设》2012,(7):47
俗话说:"领导者只有给别人台阶下,他们自己也才会有台阶下。"学会让人体面地下台阶,在日常工作中可以营造一个美好的空间。成功地运用它,不仅能使他人保住面子,而且会赢得他人的理解和尊敬。作为一个领导,特别要学会给部  相似文献   

19.
(续上期) 霍小勇:国防大学的"阿基米德" "无论军人,还是学者,都要有勇气挑战经典,超越传统,甚至超越自己很熟悉、很成功的路数,去拿起那些很陌生、很困难但很有价值的东西."这是霍小勇的座右铭,也是他在国防大学20余年从教实践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20.
无论平凡的人,还是伟大的人,都有自己多彩的梦想。梦想是成功的翅膀,有梦想就会去努力追求,有追求就有成功的希望。所以,现在人们之间交往,有一句非常受欢迎的祝福语,"祝您好梦成真"。但我认为,仅有"好梦"是远远不够的。有这样一个故事,说的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有一个名叫西尔维亚的女孩极赋语言天才,她一直梦想当一个名主持人,这个梦她一直做了10年也没有实现。而另一个女孩辛迪却成功了。辛迪虽没有西尔维亚的天赋,但她却没有坐等机会上门,她先去了人们都不愿意去的北方,当上了地区电台的天气预报员,两年后,她调换了工作,后来,她又先后换了几个岗位磨炼自己。终于,她成了一家有名电视台的名主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