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加强社会建设,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必须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如果说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对民生建设更多是强调"建设"、"建立",那么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则更多表现为提高、加强、改善,"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具体到教育、就业、收入、社会保障等民生建设中,都体现出提高层次、提高水平、提高质量的要求。加强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和谐,要以  相似文献   

2.
《兵团建设》2007,(11):71-72
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是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人民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的期待。党的十七大报告在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更高要求时,从广大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针对我国社会发展滞后  相似文献   

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愿。为此,《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强调:要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增强维护社会稳定的本领。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作为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着眼时代要求,全面加强自身建设,忠实履行职能使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切实提供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4.
1、关键时期的重要命题,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这一决定提出,“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注重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相似文献   

5.
徐梦成 《国防》2005,(6):7-9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是党中央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军队作为社会重要的组成部分,必须站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前列,通过构建和谐军营,积极为构建和谐社会做贡献。因此,我们要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落实科学发展观、确保部队“打得赢”和“不变质”的高度,充分认清构建和谐军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紧紧…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强社会建设.是社会和谐的重要保证。必须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上海市松江区充分发挥民兵人数多、社情民情熟的优势。军地联合大力加强民兵应急力量体系建设.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7.
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从基层基础抓起,结合本地实际,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不断提高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扎实推进社会的全面发展,不断提升三个文明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8.
《东北后备军》2005,(6):1-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人武系统各级党委必须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努力进取精神,积极组织广大民兵和预备役人员投身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为实现党的宏伟目标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关键在党内和谐。对于拥有7000多万党员,在一个13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长期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来说,实现党内和谐,不仅是领导人民建设和谐社会的前提,也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本质要求。没有党内和谐就没有社会和谐。只有党内和谐了,党才有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才能对和谐社会建设起重要的带动和示范作用。“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这一命题,为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更好地担负起政治领导责任,明确了方向。  相似文献   

10.
郭建宁 《兵团建设》2012,(22):52-53
加强社会建设,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必须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1.
高利 《兵团建设》2007,(6):16-17
科学发展、共建和谐,表达了人民群众的共同心愿。科学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实的基础,和谐社会是科学发展追求的社会目标。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相辅相成,构成了我们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主旋律。今年是兵团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一年。从这一期起,本刊开辟“科学发展共建和谐”专栏,集中报道兵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新进展、新成效,报道兵团、师、团着力解决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利益问题的新举措、新经验,报道兵团广大职工群众创建和谐社会、建设屯垦戍边新型团场的新典型、新故事,展现兵团广大职工群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新风貌,展现又好又快科学发展的新气象。希望广大读者关心、支持这个栏目,踊跃投稿。  相似文献   

12.
党员领导干部的言行举止及其体现出的思想境界、文化修养、道德情操,不仅关系自身的人格魅力,更折射党的作风和形象。"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志不可一日坠,心不可一日放",这是古代官德修养的基本要求,对当今党员领导干部修身立德也不无借鉴意义。党员领导干部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必须与时俱进,坚持更高标准,应当心身有所正、言行有所止,知所趋、知所避,有所为、有所不为。守职不废,处义不回"守职而不废,处义而不回",语出黄石公《素书》,意为"恪尽职守,而不稍加改变;受到嫌疑,而能义无反顾"。党员领导干部肩上有千钧重担、身后有千军万马,能不能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责,关系重  相似文献   

13.
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的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是由我们党的先进性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性质和宗旨所决定的.全党要深入学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从思想源头上打下党密切联系群众的牢固基础;人心向背关系着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党要从执政的高度提高对密切联系群众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加强制度建设,从法制、机制、体制上解决好密切联系群众的问题,是党在新形势下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为此,河北燕兴机械有限公司党委,坚持以构建“企业化、  相似文献   

15.
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是扩大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前提和基础;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必须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奋斗目标的高度,深刻理解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的重大意义、精神实质和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华北民兵》2005,(5):1-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像和熙的春风,吹遍了祖国上下,大江南北,也吹进了千家万户。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也为我区广大民兵预备役人员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宽广的舞台,全区各级组织和广大民兵、预备役部队,在构建和谐社会中作用重大.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17.
《兵团建设》2007,(11):108-109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全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是人民生活质量改善的重要标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从制度上保障人民健康,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希望解决的现实问题之一,是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18.
胡主席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大会上强调指出:“建设一支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革命军队,是革命的依托、民族的希望。”这一重要指示,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从我军性质宗旨和职能使命的有机统一上,深刻揭示了军队建设的客观规律,鲜明提出了军队服务人民的政治要求。在新世纪新阶段,认真贯彻胡主席重要指示精神,必须牢固确立群众观念,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伟大实践中,以实际行动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19.
《兵团建设》2007,(11):99-100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这一要求,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就是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的过程。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大力推进理论创新,提出了以人为本、实现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树立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20.
建设文摘     
知识窗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定位和指导思想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讨论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