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0月5日,我随驻藏某雷达站送给养的队伍一同攀向海拔5134米的雷达阵地,亲眼目睹了高原雷达兵以怎样的顽强生命力托举着这片美丽的空疆"天网"。巍巍南迦巴瓦峰耸入云端,一如她藏语名字的意义,刺向蓝天的战矛,南迦巴瓦的侧峰就是色季拉山。  相似文献   

2.
这是冰封雪裹、寒风怒号的隆冬。这是我又一次在雪域高原最缺氧的季节,登上海拔5374米的"甘巴拉英雄雷达站"。这是我第一次决定在阵地上住一天,亲身感受官兵们在这世界最高的人控雷达站是如何生活的,体验他们在这含氧量还  相似文献   

3.
数字话     
《解放军生活》2013,(1):4-5
20002000虽然冬意正浓、雾锁大山,但广空雷达某旅仍然坚持派出健康服务分队,奔波2000多公里,到驻扎在海拔1500多米的雷达站为官兵体检,并为每名官兵提出详细易行的保健建议。  相似文献   

4.
杨初清今年33岁。1990年春天,他从四川入伍到兰空雷达某团八站当了一名雷达操纵员,常年驻守在陇原的一座高达3800米的山头上。山上四季生火炉,天天穿棉袄,是全团海拔最高的雷达站。1991年5月13日和1999年1月6日,他在保障引导过程中,所提供的情报快速、准确、可  相似文献   

5.
"最合不得的就是‘大西瓜’!"马上就要退伍了,这是驻守在海拔5134米色季拉山的空军某雷达站报务班长徐强和操纵班长梁光辉最后一次上阵地值班。他俩来到雷达防风罩前,抱着这个"大西瓜"又亲又吻,两颗滚烫的心像要把这块冰冷的铁皮捂热。  相似文献   

6.
胡晓宇  郭超英图 《政工学刊》2013,(3):I0003-I0004
年,到了。 无数恋人急切的脚步,不约而同地奔向可以团圆亲昵的家。 而在这雪域高原最缺氧的季节,空军“甘巴拉英雄雷达站”军嫂们的目标,却是氧气不足内地一半的5374米的极地之巅,是丈夫驻守的世界最高人控雷达站!  相似文献   

7.
盛夏的一天清晨,我们从昆明出发, 经过10个小时的长途颠簸,穿越苍郁盘错的原始森林,走进了阿得博神秘的“山巅族”“部落”。“阿得博”是当地哈尼族老乡对雷达站驻守的雨雾山的别称, 意为离太阳最近的地方。阵地海拔2415米,  相似文献   

8.
基于二维雷达组网目标高度定位算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讨论了通过二维雷达组网的方式可对目标高度进行估计,并对所求出的高度进行了误差分析,通过仿真得到了目标高度和方位角对高度误差的影响。在实际中由雷达站和指挥所的经度、纬度和海拔,可将雷达站测得目标的信息转化到以指挥所为原点的直角坐标系中,为指挥员提供空情,以便进行决策和指挥。  相似文献   

9.
图片报道     
①春节前夕,云南省军区政委陶昌廉少将(右三)在文山军分区司令员何德文、政委刘志和的陪同下,专程看望了驻守在海拔近3000米的某部雷达站官兵,并为官兵送去了彩色电视机。  相似文献   

10.
2002年10月23日,雪花漫天飞舞。上午8时,我们的越野车经过两个多小时缓慢爬行,终于登上了空军驻大凉山腹地的解放沟雷达站。寒气袭人的雷达阵地海拔高度3750米,算不上高,但我惊奇地发现,鲜艳的五星红旗在高高的旗杆上被冰霜凝固,自认为“见多识广”的我,不禁  相似文献   

11.
几种防空武器系统的自主操作常常导致同一目标同时遭受多重攻击,从而使该目标往往被击毁。目标分配的协调提高了防空系统的效率。为使火力协调,就要首先了解空中情况。空中情况通过多达20个活动雷达站的监视网络来获得。网络中各雷达站之间的通讯需要解决控制问题,例如数据相关、处理及反馈滤波。在上述系统中,如果通讯用高频数据链实现,则又额外地产生了无线电发射的问题。无线电作用距离、传输可靠性和对于错误数据校正的信道编码是系统工作的重要因素。为了使整个雷达的作用范围覆盖监视空域而且形成多重网络,雷达站位置的确定必须考虑使无线电和雷达作用距离接近所处地形环境的地球表面。为了避免相互干扰,每个雷达站的无线电及雷达频率必须分别地与无线电或雷达距离范围内所有雷达站的频率相协调。每个雷达站的跟踪计算机所完成的跟踪算法提供自动跟踪的起始和干扰的跟踪平滑。跟踪算法的设计必须考虑到雷达输出数据的可靠性,使杂波及敌人雷达干扰不能影响雷达跟踪。为了不限制雷达站的高度灵活性,跟踪算法必须解决网络故障及重新组合问题。监视网络和武器系统的工作(包括网络位置的协调)产生了大量C~3问题。  相似文献   

12.
菜根班长     
一打开,战友们却傻了眼:原来是满满的一袋韭菜根!从此,班里的新兵偷偷地叫他"菜根班长"。12年前,他从老家云南曲靖参军入伍。9年前,他在海拔2600米的连队栽下了第一批韭菜根。5年前,漫山遍野的韭菜竞相开花,香飘四野。他叫胥宏伟,成空雷达某团某高山雷达站上士、操纵班长。提起胥宏伟,战士们更喜欢叫他"菜根班长"。2001年的那个冬季,胥宏伟带着父母的希望,走进了军营。临行前,种了一辈子菜的妈妈塞给他一包韭菜子,让他水土不服的时候冲水喝。三个月的新兵生活,胥宏伟总是喜欢在茶水里泡上几颗韭菜子,慢慢品尝家的味道。新训结束后,他被分到了某雷达站。从连部  相似文献   

13.
雪域隆冬,风沙肆虐,滴水成冰、驻守在海拔4300多米的空军驻藏某场站气象台测雨雷达站站长李洋,品咂着妻子发过来的的暖融融的短信,甜甜的幸福伴着淡淡的孤独徜徉在冰山雪域,思念驰向温馨的港湾,  相似文献   

14.
今年春天,我去天台华顶山雷达站,在那里看到了慕名已久的云锦杜鹃,她那种在云端傲然挺立的姿态使人油然而生敬意,久久不忘。云锦杜鹃在天台的华顶之巅。当年李白的一句"天台四万八千丈"让天台名声大震,而另一句"龙楼凤阕不肯住,飞腾直欲天台去"更让人浮想联翩。到了天台是一定要去华顶的,那里海拔1095.4米,是天台山的主峰,四周群山向而拱之,层层相裹,形似花瓢。状如千叶莲花的华顶,绽放在东海溟渤之岸,我们的雷达站就  相似文献   

15.
"甘巴拉,甘巴拉,伸手把云抓","地上不长草,风吹石头跑,一步三喘气,四季穿棉袄","每天一场风,从春刮到冬"……这是驻守在西藏海拔5374米的空军雷达某团甘巴拉雷达站自然环境的生动写照。甘巴拉,藏语的意思是"不可逾越的山",其空气中的含氧量不足平原的50%。面对高寒缺氧等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一代代甘巴拉人奉献雪域高原、建功生  相似文献   

16.
郭超英图 《政工学刊》2013,(8):I0004-I0004
在海拔4900米的藏北某雷达站,有这样一个炊事兵,他没有国家认定的等级厨师证书,但他做出的各种川菜深受官兵喜爱;他没有很高的营养学知识。但他一日三餐为官兵调配的特色营养食谱人人叫好;  相似文献   

17.
春天,笔者走进驻守在海拔3500米雪域高原的四川省阿坝军分区独立营,全身心地感受了全营干部用诚心真心和爱心在雪域高原演绎的一个个爱兵传说。  相似文献   

18.
<正>近日,华柴公司新开发的高原型发电机组在海拔3000米和4500米高原顺利通过性能测试试验。此次性能试验委托国家内燃机发电机组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兰州中瑞电源产品质量检验有限公司在青海格尔木进行,通过发电机组启动、带载和持续运行等试验,发电机组满足了新国Ⅲ排放要求,在海拔3000米无功率损失,在海拔4500米累计功率损失不高于4%,优于GJB的性能要求,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19.
走下甘巴拉,走上对抗场。90后的高原雷达兵,以崭新的坚守姿态,冲锋在谋打赢的路上。西北戈壁,硝烟弥漫。清晨,东方的天际刚刚泛起鱼肚白,侦察机、预警机、歼击机便迫不及待地呼啸升空,"红蓝"对抗一触即发。戈壁深处,一部迷彩伪装的雷达天线傲然挺立,全速飞转。世界最高人控雷达站甘巴拉的操纵班长,中士张柳峻蹬大双眼,犀利的目光紧紧锁定雷达屏幕,搜寻着"敌机"的蛛丝马迹……  相似文献   

20.
新春前夕,记者走进广空雷达某团南澳雷达站采访。按说,这个雷达站去年刚被空军授予"前哨模范雷达站"荣誉称号,被评为基层建设单位标兵,荣立过集体一等功,连续5年被评为军事训练一级单位……可圈可点的经验成果自然很多,但一下抓住我们的,却是连队自己编的一本小册子《南澳好兵的100个细节》,全是官兵身边言行举止、日常养成的点滴细节。小册子上面的一句话可以成为这个模范雷达站的缩影——把大事做精彩,把小事做精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