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先发制人”从1997年7月首次在日本的《防卫白皮书》里“抛头露面”,到2002年9月20日,《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正式确定为美国的国家安全战略,到伊拉克战争的实战运用,再到目前许多国家的“纷纷效仿”和联合国拟为其定规则,一时间,“先发制人”战略名声大噪,世人瞩目。然而,从兑现这一战略的伊拉克战争来看,战争的硝烟和恐怖的阴影至今还飘荡在巴格达的上空,对此,人们不禁要问,“先发制人”战略真的能保安全吗?“先发制人”战略从何来和许多事物一样,“先发制人”战略的出台,也有其特定的环境和根源。就目前而言,世界各国纷纷出笼的“先…  相似文献   

2.
美国防部最新版的《联合核作战条令》已将布什政府的“先发制人”战略扩展到了核武器“先发制人”使用,并明确规定了八种情况下,美军战地指挥官可以要求总统授权使用战术核武器以打击恐怖主义组织或“无赖国家”。  相似文献   

3.
2003年是美国“先发制人”新国家安全战略出台后的第一年。这一年来,美国新战略可谓是备受煎熬。2002年9月20日出台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首次把“先发制人”战略正式纳入美国21世纪国家安全战略之中,强调美国将在威胁完全形成之前就采取行动,向恐怖分子和敌对国家发动主动进攻,消除威胁,确保美国绝对安全。这一新安全战略思想的出台是基于适应美国国家安全面临的新威胁,特别是为了应对国际恐怖主义组织,庇护恐怖主义国家和所谓“无赖国家”对美国构成的威胁  相似文献   

4.
今年7月底,美国《2008年国防战略》出台,视中俄为战略对手,提出将改变过去对中国的“遏制”和“对抗”政策,选择“引导”和“防范”。同时调整以前的“先发制人”反恐战略,将硬软实力结合和寻求国际合作作为其打赢“非常规战争”的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5.
陈宇  张海 《军事史林》2008,(9):60-63
印军将特种部队视为国家最高军事当局直接掌握的战略应急部队,将其作为常规军事力量中的战略拳头。在印军“冷启动”作战理论确立先发制人的作战原则后,其特种部队的地位和作用得到进一步的增强。  相似文献   

6.
根据台湾军方“2003年度施政计划”,台军准备“在必要时对大陆实施‘先发制人’和‘先制攻击’”的“双先战略”。“双先战略”的“近期战略攻击目标是东南沿海的一些城市和军事基地”,“远期战略攻击目标是内陆深处的大城市和重要的经济设施与军事设施”。联系近些年来台军军事战略的发展变化可以看出,台湾当局此次公然提出“双先战略”决非偶然,而是有着深厚的政治、军事背景,尤其与美国近年来对台政策的变化以及台湾岛内的政治、军事形势有着必然的联系。  相似文献   

7.
伊拉克战争是美国新安全战略出台后的第一场战争。2002年9月20日,美国提出新的安全战略构想,强调以军事实力为后盾,以反恐和保卫国土安全为重点,提出了力量建设由“基于威胁”向“基于能力”转变等一系列观点,特别是在战略指导上提出了“先发制人”战略思想。伊拉克战争从一定意义上讲是美国“先制”战略实践的重要步骤,反映了美国军事战略实质和走向。  相似文献   

8.
2010年5月27日,美国奥巴马政府公布2010年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Nationa1 Security Strategy)。报告将军事作为外交努力无效情况下的最后手段,摒弃了布什政府的“先发制人”战略,由“单边主义”转向多边合作。  相似文献   

9.
2003年是美国“先发制人”新国家安全战略出台后的第一年。这一年来,美国新战略可谓是倍受煎熬。2002年9月20日出台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首次把“先发制人”战略正式纳入美国21世纪国家安全战略之中,强调美国将在威胁完全形成之前就采取行动,向恐怖分子和敌对国家发动主动进攻,消除威胁,确保美国绝对安全。这一新安全战略思想的出台是基于适应美国国家安全面临的新威胁,特别是为了应对国际恐怖主义组织、庇护恐怖主义国家对美国构成的威胁提出的。可以说,美国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对其所面临的综合安全环境如此担忧。尽管不排除美国借…  相似文献   

10.
马腾 《环球军事》2010,(4):16-17
1月20日,韩国国防部长官金泰荣出席“国防改革和南北关系展望”研讨会,称如果朝鲜出现对韩国核攻击的“明显迹象”,韩国可能“先发制人打击”朝鲜。 其实,韩国并非首次公开提出先发制人,早在2008年底,金泰荣在出席参谋长联席会议听证会时曾提出对朝鲜核基地实施先发制人打击,遭到朝鲜方面的猛烈抨击。  相似文献   

11.
6月14日,美国驻巴基斯坦南部港口城市卡拉奇的领事馆附近发生一起严重汽车炸弹爆炸事件,目前至少有8人在爆炸中丧生,40多人受伤,爆炸造成的碎片飞溅到一公里外。虽然死伤人员2中没有美国人,但这起爆炸案发生在美国总统布什宣布“先发制人”的战略之后,因此将使美国人关于“如何反恐”的争议进入白热化阶段——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日本政府不断修改“和平宪法”和“防卫战略”,一些政府要员更是叫嚣日本也要“先发制人”,试图通过在军事领域的突破来实现其政治大国的梦想。与此同时,日本一些大型企业的高层人物也毫不掩饰地表示,他们的企业完全有能力制造出各类型的“先发制人”武器。日本军工研制能力一时间备受人们的关注。其实,二战后几十年来,为配合军事大国的战略目标,日本不断加大对武器装备的研发力度,已建立起了门类齐全、体系配套、技术较高、实力雄厚、颇具特色的军事工业体系。  相似文献   

13.
十多年来,美苏两个超级核大国为了争夺世界霸权,和实现他们“突然袭击、先发制人”的战略,天天在扩军备战,推行核讹诈政策,一直在加紧研制多弹头战略导弹。 同时为了提高战略导弹的突防能力,研制多弹头也是他们发展战略导弹的一个重要方向。 最近美苏签定了“限制战略核武器协议”,双方战略导弹数量都已限定,为了展开一场新的军备竞赛,使战略导弹更加现代化,以便在“协议”规定的“限额”内提高核打击能力,他们更是不遣余力地试验和研制新的多弹头战略导弹。  相似文献   

14.
2003年初以来,台湾当局不断抛出各种“台独”分裂主张,把两岸关系推向危险边缘大肆叫嚣“先发制人”的“先制攻击”,即所谓的“双先战略”。并在2003年9月进行的“汉光19”演习中首次列入了反制大陆的演练内容。“双先战略”是“有效吓阻”、“决战境外”战略的延伸,根本目的就是要落实陈水扁政权“以武谋独”、“以武护独”、“以武拒统”的“台独”政策。在“双制战略”的指导下,台湾当局对陆军装备编制及作战思想进行了“脱胎换骨的调整”,将“立体化、机械化、强大的打击力、超强的机动力”作为台陆军的建军目标,将原来的作战师改编成由…  相似文献   

15.
布什政府上台后,为了构筑美国在21世纪的超级霸权地位,着手对美国的军事战略进行重大调整。“9·11”事件的发生,极大地影响并加速了这一进程。美国军事战略调整的主要内容对安全形势做出新的判断,提出“先发制人”的战略布什入主白宫之后,特别是“9·11”  相似文献   

16.
军事史文摘     
中央苏区第四次反“围剿”的战略方针针对史学界关于中央苏区和红军第四次反“围剿”的战略方针是先发制人还是诱敌深入之争,赵平撰文指出:中央苏区和红军第四次反“围剿”的战略方针,进攻路线、先发制人虽一度占上风,但在严峻的战争形势下,于强攻南丰不克后,中央苏区和红军毅然采取退却步骤,从而变被动为主动。特别在具有决定意义的战争阶段,诱敌深入、积极防御战略方针占据主导;集中兵力、各个歼灭敌人、运动战、速决战、歼灭战等作战原则,也在战争中得到充分运用。因此,  相似文献   

17.
美国反恐出狠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华盛顿邮报》9月11日报道,美国五角大楼已起草了一份调整有关核武器使用原则的文件。文件设想指挥官在获得总统批准后可对使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国家或恐怖组织采取“先发制人”的核打击。核武器使用原则草案还包括使用核武器摧毁敌人的核、生、化武器。修改的原则尚待批准这一文件是由五角大楼参谋长联席会议起草的,目前有待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最后批准。该文件将修改美国核武器使用的规定和程序,以反映布什政府于2002年12月首次提出的“先发制人”核打击战略。当时,美国政府在绝密的国家安全指示中详细地概括  相似文献   

18.
现代高新技术的突飞猛进发展,无疑是加快了战争的步伐。在未来的高技术战场上,军事家们认识并强调要以“先发制人”的手段来制服对方,指出,“先发制人是高技术条件下作战的内在要求。”然而,东方传统的军事观点一贯认为,作为礼仪之邦,正义之师就应该是“后发制人”。在高新技术发展的今天,到底是先发制人好,还是后发制人好,我们期望抛砖引玉,引发大家思考.敬请广大作者、读者各抒己见。  相似文献   

19.
据日本共同社目前报道,多名美国政府人士和核专家透露,为对付朝鲜和伊朗等国,美国在其军内新设了一个集核武器与常规武器攻击手段于一体的联合司令部,并制定了准备对上述国家的核设施发起先发制人打击的“CON-PLAN8022”作战计划。其中,包括使用“地堡炸弹”等战术核武器。美军试图通过展示自己的“反击能力”和“潜在的惩罚措施”来警告对手不要无视后果而铤而走险。但更重要的是,布什政府欲借伊、朝“威胁”,通过创设新司令部和制定新作战计划,从组织和制度两方面为一直推动的“先发制人”全球核战略创造条件。新部门新计划“出笼”新的“核司令部”被命名为“宇宙及全  相似文献   

20.
美国研制先发制人的摧毁系统徐兴慈(北京空军第5研究所100085)吸取海湾战争的经验教训,为了更有效地对付机动式地空导弹系统和战术弹道导弹,美国空军大力发展“寂静硬杀伤”(SHARK)武器。不久前,改称“先发制人的摧毁系统”(Pre-Emptiv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