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1997年美国制定出台的“新中亚战略”,不仅是美国推行“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巩固冷战成果、“弱俄制中”的重要途径。但美国“新中亚战略”的实现并不会一帆风顺,必然遭到各国的反对和抵制。美国争夺中亚的战略意图为争霸全球寻找新的支撑点冷战后,美国极力构筑独霸世界的  相似文献   

2.
海波  时晓 《当代海军》2002,(8):25-26,37
冷战结束后,大国海军的作战水域由全球转向地区,南远洋转向近海,常规潜艇被推到了更重要的位置。世纪之交,随着亚太地区海上贸易日益增加,亚太各国和地区海军纷纷引进不易侦搜,艇上武器可以击沉巨型战舰的潜艇,在太平洋深处游荡着的从世界各地引进来的各种先进常规潜艇与日俱增。其中,尤以俄罗斯的“基洛”级(例如,中国大陆引进的)、  相似文献   

3.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展开了长达40余年的冷战,以核武器为重要标志的军备竞赛,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将全世界都笼罩在“第三次世界大战”、“核冬天”的阴影之下。1950年1月,美国总统杜鲁门作出研发氢弹的决定,成为一项在整个冷战期间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战略决策。  相似文献   

4.
美军的“美洲学校”是美国冷战时代的产物。它建立于1946年,至今已培训了5.4万余名学员(包括军官、军士长和非军籍人员)。学校主要面向南美洲的各国军队,也有部分美军人员参加。培训目标是为了组建联军和多国部队,为美国的冷战服务。课程有政治、法律、军事等多种内容。冷战结束后,出现了培训目标问题和学员的来源问题。学校处在尴尬的境地。本文提出了该校的今后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5.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20世纪90年代近半个世纪间,在以美国与苏联两大军事阵营的冷战对峙中,潜艇尤其是核潜艇是军备竞赛中十分重要的角色,许多先进的科学技术纷纷应用到潜艇上,从而推动了世界各国潜艇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进步。  相似文献   

6.
自冷战结束后,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国际战略格局的变化和军事的转型,世界各国都根据军事变革的要求,调整后备力量建设指导思想,突出质量、减少数量,提高后备力量建设的整体效益。在这种背景下,各国在后备力量建设发展上出现了以下几个趋势。  相似文献   

7.
2008年12月,时值俄罗斯反间谍组织成立90周年之际,俄联邦安全总局等机构在莫斯科俄中央武装力量博物馆举力、了名为“反军事间谍行动90周年”展览活动,其中首次披露了充当美国间谍的前苏军少将波利雅可夫在1988年被判处死刑时的受审情形,在西方情报界引起了不小的震动。波利雅可夫对中国读者来说,也许还鲜为人知,然而,他却是冷战时期西方“最成功的间谍”。美中央情报局第十六任局长沃尔西就曾自豪地说:“冷战时期所有的美国秘密特工中,波利雅可夫是皇冠上的一颗明珠。”  相似文献   

8.
冷战后,世界各国普遍奉行“质量建军”原则。到20世纪末,军队建设基本上完成了由“大战争型”向“局部战争型”、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由“人力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由机械化军事向信息化军事的转变。进入新世纪,随着国际形势的进一步变化,各国普遍思考如何实现军队建设的“跃升”。其中,美军提出的军队建设转型的思路引起各国军队的强烈关注。美国军方一直在探讨转型方案,“9·11”恐怖袭击使其军事转型加快了步伐。美国当权者认为,美军需要减少过多的海外军事  相似文献   

9.
1991年海湾战争中“100小时打扫战场”的尴尬和1999年科索沃战争中“78天坐冷板凳”的难堪,使美国陆军深刻认识到,其按冷战需要建设的重型部队太重、轻型部队太轻,难以满足21世纪地面作战的需要。为解决这一问题,美国陆军开始组建“斯瑞克”旅战斗队(SBCT,简称“斯瑞克”旅),同时也为未来部队建设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10.
“民参军”的潜力和风险规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结束后,世界的主流从军备竞赛转向包括经济实力和高技术实力在内的综合国力的竞争,发展经济成为世界各国的中心任务。除美国以外,主要西方国家军费开支锐减,国防任务驱动的研发经费逐年递减。新军事变革呼唤信息化与机械化的有机结合,模糊了军用技术与民用技术的界限,军用技术与民用技术趋向合一,而且一些领域民用技术已经赶上甚至超过了军用技术的发展。为适应形势变化,各国政府纷纷借用民用技术生产军用产品,以满足国防任务的研发需求。在美军信息化建设中,民用技术转为军用(以下简称“民转军”)就扮演了重要角色。随着民用技术,特别…  相似文献   

11.
从“冷战”的起源和特征看,“冷战”年代意识形态对立背后,实际存在着明显的利益争夺。  相似文献   

12.
冷战结束后,美国海军为适应新的世界格局,其潜艇战与反潜战策略发生了重大变化,由此促进了近海潜艇战与反潜战装备的发展。世界各国潜艇战与反潜战的重点也有所变化。  相似文献   

13.
俄罗斯空军司令泽林上将7月7日表示,俄罗斯第五代战机T-50将于2009年进行试飞,空军有望在2013年装备这种先进战机。冷战结束以后,作为仅次于美国的军事强国,俄罗斯其实是一直在吃苏联的“老本”。但是近来的一系列事件显示,随着俄经济逐步复苏,俄罗斯在国防建设方面也是频繁动作,以期重塑军威,俄罗斯的“雄起”似乎正在步入一条“快车道”。  相似文献   

14.
刘娇月 《环球军事》2009,(20):58-59
冷战时期,以北约国家为一方和华约国家为另一方进行着长期的军事和政治斗争。在谍报领域,双方的争夺往往是尖锋相对,精彩纷呈、高潮迭起。俄《独立军事评论》前不久就披露了这样一个情报战的故事。  相似文献   

15.
乔林 《当代海军》1999,(2):35-36
乘上“亚太快车”还要充当“火车头”在二战后的将近半个世纪内,美国全球战略的重点一直在欧洲。随着苏联的解体和华约的散伙,冷战宣告结束。目前,东欧、中亚地区动荡不安,经济严重滑坡;北美、西欧也矛盾重重,经济停滞;唯独亚洲,尽管出现了金融动荡,但其前景仍然为各国政治家和企业家看好。  相似文献   

16.
“太空之耳”—美国的电子侦察卫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军用卫星中,电子侦察卫星是最神秘、保密级别最高的一类。无论是在冷战中,还是在冷战后的几次局部冲突中,它都是获取情报的重要手段。美国在阿富汗实施的“持久自由行动”中,电子侦察卫星不但用于确定打击目标、检验打击效果,而且通过截获“基地”组织的电话和电子邮件来搜寻本·拉丹。  相似文献   

17.
方明 《环球军事》2008,(1):15-15
作战理论是作战行动的先导和指南,其创新发展历来为世界各国军队所重视。冷战结束以来,特别是在近期几场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的推动下,世界各国特别是美俄等军事强国加紧了对信息化条件下作战理论的研究,新思想、新观点、新理论、新战法不断涌现,像什么网络中心战,快速决定性作战构想,基于效果作战理论,非对称作战理论等可谓层出不穷。  相似文献   

18.
当代美韩同盟是冷战遗留下来的。美韩同盟是适应冷战需要,在美国的主导下,为了对付苏联和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而建立的冷战同盟。苏联解体之后,虽然东北亚冷战仍然余音绕梁,但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美韩同盟的冷战功能受到了限制或腐蚀。然而关国在东北亚格局中的主导地位和同盟的主导角色,韩美臆想中“威胁”韩国的冷战因素依然存在,这决定了美韩同盟去冷战功能的过程具有曲折性和长期性。  相似文献   

19.
彭华 《环球军事》2010,(6):50-51
随着冷战的来临,苏联与西方之间展开了一场规模空前的间谍战。为尽快打开对苏局面,时任美国中情局局长的杜勒斯把不少“苏联通”请进了中情局。其中一位名叫乔治·凯兹瓦尔特,在他的努力下,中情局获得了来自“格鲁乌”的一条“大鱼”——彼得·波波夫中校。  相似文献   

20.
“基辅”号航母是前苏联为对付北约军事集团而建造的,于1975年入役,1994年退役。在服役期间,它经历过冷战风云,也见证了苏联解体。俄罗斯著名作家撰写的长篇纪实军事小说(《“基辅”号航母鏖战罗弗敦群岛以东海面)),记录了“基辅”号航母在冷战时期所发生的故事,同时以真实而传神的笔触描述了航母上军人的海上生活、权力斗争、战斗执勤等生动内容。本刊从本期起将分篇连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