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士波  勇涛 《国防》2012,(4):24
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和各类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国防动员府负的反恐维稳和抢险救灾等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日益加重,迫切需要努力提高其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 要建立应急动员领导指挥体系.构建高效顺畅的应急动员军地联合指挥体系,是提高国防动员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非战争安全领域面临的恐怖活动、暴乱骚乱、公共卫生、自然灾害等威胁凸显,非战争军事行动日益成为国家军事力量运用的重要方式.省军区系统作为应急动员建设的主导力量和连接军地双方的桥梁纽带,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是职责所系、优势所在、建设所需,必须密切关注国家安全形势的发展变化,深入研究非战争军事行动的特点规律,努力提高非战争军事行动应急动员能力.  相似文献   

3.
洪晓荣 《国防》2012,(2):44-46
非战争军事行动日益成为国家军事力量运用的重要方式,国防动员系统应着眼职能任务和建设现状,贯彻融合发展思想,大胆改革创新,注重加强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建设,以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提升推进军事斗争国防动员准备。  相似文献   

4.
汪政平  曾照平 《国防》2010,(11):30-30
为适应非战争军事行动日益增多的新形势需要,国防动员系统应在加强核心军事行动能力建设的同时,注重在提高应急专业救援力量建设水平、打牢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能力基础上下工夫。  相似文献   

5.
刘道向 《国防》2013,(3):53-53
提高预备役部队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必须对其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结构进行分解细化,找准其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建设基本着力点。(一)系统可靠的应急动员能力。①完善的应急机制。建立健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指挥机构,形成军地联合、上下衔接的应急动员指挥体系,是初始动员响应的关键。在此基础上,构建精准的应急力量投送机制和以预备役部队自身保障为基础、以政府对口保障为主体、  相似文献   

6.
钱道龙 《国防》2012,(8):51-52
随着国家安全内涵的拓展和我军职能任务的转变,预备役部队担负的抢险救灾、处突维稳等应急任务日益繁重,必须全面加强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建设.(一)要加强统筹协调,提高动员速度.预备役部队应急军事行动,首要的是成建制快速动员集结预备役人员.目前,预备役部队应急动员往往是应地方党委政府要求,由军队系统单方唱主角甚至独角,地方相关部门职能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因而时效不高.提高预备役部队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必须从提高快速动员能力入手.为此,当前应重点解决"三个问题":一是理清工作程序.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几次大规模非战争军事行动中,国防动员系统发挥机构健全、组织严密、战备落实、训练有素、反应快速的特殊优势,为夺取历次重大非战争军事行动的胜利做出了突出贡献,但实践中也暴露出国防动员建设的思路还不适应多种安全威胁日益突出的需要、动员准备还不适应多样化军事任务日益繁重的需要、动员能力还不适应非战争军事行动日益频繁的需要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邓小瑾 《国防》2011,(8):36-37
胡主席关于"民兵预备役部队在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中具有独特优势,要进一步明确民兵预备役部队的职能任务,优化力量结构,加强民兵预备役专业部队建设,使之成为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的重要力量"的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民兵预备役部队建设转型的发展方向,是我们加强国防动员系统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建设的依据和遵循。总结近年来国防动员系统参加各种非战争军事行动的实践,我们感到,加强国防动员系统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建设,应着重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当前,非传统安全威胁日益凸显、非战争军事行动日益频繁,国防动员系统被历史地赋予了"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的新职能使命.我们必须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眼全局、统筹兼顾,抓住重点、夯实基础,努力推进国防动员系统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0.
姚章聚 《国防》2008,(12):45-46
胡锦涛主席强调指出:"我们在增强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能力的同时,还要重视提高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是党和国家赋予军队的一项基本职能,也是国防动员系统的主要任务。在今年南方抗击雨雪冰冻灾害和四川汶川地震救灾行动中,  相似文献   

11.
李剑  李涛 《国防》2013,(7):23-24
遂行非战争军事任务是我军新世纪新阶段的重要使命。民兵预备役部队与现役部队相比,人多面广、专业齐全,寓军于民、亦军亦民,便于就近动员、快速使用,在遂行非战争军事任务中具有独特优势。充分认清非战争军事行动特点规律,加强民兵预备役部队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非战争军事行动启动突然、要求反应迅速,必须未雨绸缪、扎实准备,努力提高快速反应能力。从近几年非战争军事行动实践看,恐怖活动、自然灾害、  相似文献   

12.
深刻认识提高我军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的时代背景,全面理解提高我军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的科学内涵,准确把握提高我军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的关键环节,对于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钟伟  解清 《国防》2016,(6):29-31
当今时代,国家利益的拓展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的上升,使非战争军事行动日益成为民兵运用的重要方式.省军区系统尤其是军分区、人武部,必须自觉适应新的形势任务,把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建设放在民兵预备役工作的重要位置统筹实施.要针对非战争军事行动事发突然、时间紧迫等特点,着力提高民兵快速反应质效;针对非战争军事行动涉及行业多、科技含量高的特点,着力夯实民兵履职尽责根基;针对非战争军事行动参与力量多元、情况复杂多变的特点,着力提高民兵指挥协调效能;针对非战争军事行动渗透结合范围广、不可控性因素较多的特点,着力提高民兵遂行任务能力.  相似文献   

14.
汶川抗震救灾对我军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建设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易巧平  颜慧 《国防》2008,(7):6-8
非战争军事行动是军队履行历史使命的重要方式,是维护国家安全环境的重要途径."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再次凸显"提高军队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战略需求,也对我军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的能力建设带来诸多启示.我们应站在更高的起点上,系统把握军队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的能力需求,科学谋划非战争军事行动的能力建设,切实研究解决相关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5.
欧阳东林 《国防》2010,(11):30-31
当前,加强国防动员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建设,必须切实建立健全“四个体系”。  相似文献   

16.
加强非战争与战争军事行动装备保障能力相互融合与转化研究是促进装备保障能力建设的重要举措.首先阐述了非战争与战争军事行动装备保障能力相互融合与转化的内涵,进而明确了非战争与战争军事行动装备保障能力相互融合与转化的目标,最后制定了非战争与战争军事行动装备保障能力相互融合与转化的战略规划,为新时期军队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装备保障能力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加强非战争军事行动政治工作实案化建设,要提高对非战争军事行动政治工作实案化建设意义的认识;制定预案,科学筹划严密组织非战争军事行动政治工作;依案训练,提高部队官兵非战争军事行动政治工作能力素质;依案建设,为做好非战争军事行动政治工作奠定扎实基础。  相似文献   

18.
邢建华 《国防》2008,(12):47-48
中央军委胡锦涛主席指出:"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有着自身的特殊要求,需要进行专门的训练和其他相关准备。"国防动员建设历经多次调整改革,取得很大成效,但与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的要求还不相适应,尤其在后备力量队伍建设、组织指挥、相关  相似文献   

19.
非战争军事行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离不开庞大资源保障体系的支撑。建立健全非战争军事行动人力资源保障机制,解决部队非战争军事行动中人才资源培养不够、储备不足、训练不力、专业不强、素质不高、使用不当等问题,需要尽快建立和完善非战争军事行动人力资源的培养机制、训练机制、动员机制、使用机制。  相似文献   

20.
非战争军事行动军需保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非战争军事行动军需保障能力,必须提高军队核心保障能力,即提高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的军需保障能力。要针对非战争军事行动保障任务,依托现有作战保障指挥体系,建立联合高效的组织指挥机构;要针对非战争军事行动保障需求,加强战场建设和物资储备,打牢强有力的物质基础;要针对非战争军事行动保障条件,采取灵活多样的保障方法手段,实现灵活快捷高效的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