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抗战时期,在延安的中共中央领导同志没有小汽车,到哪里去都是骑马或步行。一位爱国华侨,送来了两辆小汽车,管车的同志首先分给毛泽东一辆。毛泽东则提出:“分车一要考虑军事工作的需要,二要照顾年纪大的同志。”按照这个原则,他坚持一辆车让管军事的朱德总司令用,一辆车给延安的“五老”(徐特立、董必武、谢觉哉、林伯渠、吴玉章)。可大家仍认为应分给毛泽东一辆,但由于他的再三坚持,只得作罢。有一次,毛泽东骑马去枣园开会,返回时,因马受惊,他从马上摔下,左手被摔伤。朱老总和“五老”都要把车让给他坐,车开来了,他仍坚持不坐,骑马回去。他…  相似文献   

2.
王真 《政工学刊》2005,(10):15-17
中流砥柱本是一句成语,借屹立于黄河急流之中的砥柱山比喻在艰难险恶的环境中起巨大支持作用的力量和英雄人物。用“中流砥柱”来形容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所起的作用,最初是毛泽东同志。1941年5月25日,毛泽东在为中共中央起草的“揭破远东慕尼黑的阴谋”的党内指示中,首次运用了这一词汇,指出:“共产党领导的武力和民众已成了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1945年4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的工作报告中再次用“中流砥柱”一词来表述中国共产党坚不可摧的伟大作用,指出:“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努力,没有中…  相似文献   

3.
山西石楼县地处吕梁山西麓,毗邻黄河。1936年2月22日,毛泽东同志从石楼县境内的黄河辛关古渡口东渡黄河来到石楼,在这里指挥了红军东征中的关上、蓬门等重要战投.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加紧对我国的侵略,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中共中央及时在瓦窑堡召开舍议.会后毛泽东、彭德怀亲率红一方面军组成中国人民抗日先锋军东渡黄河.以图北上实现直接对日作战.在山西省境内却与阻拦抗日的蒋介石、阎锡山反动军队展开了殊死的激战。  相似文献   

4.
2007年6月19日是毛泽东同志关于民兵工作“三落实”指示发表45周年的光辉日子。1962年6月17日,毛泽东同志在长沙听取湖南省军区领导同志汇报时指出:“民兵首先要抓好组织上落实,政治上落实,最后要抓军事落实。”6月19日毛泽东同志在武汉军区和广州军区领导同志谈话中再次指出:“民兵工作要做到组织落实、政治落实、军事落实。”当时,毛泽东同志接见武汉军区司令员陈再道、政治委员钟汉华等领导时,一再提出,民兵工作要做到“三落实”。这个指示是毛泽东同志总结了我国民兵建设的历史经验,科学地揭示了民兵工作的基本规律、基本内容,审时度势而提出的,为民兵建设指明了方向,对促进我国民兵建设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在新的历史时期,虽然民兵工作遇到了很多新情况新问题,民兵工作“三落实”的内容和要求也与过去有所不同,但“三落实”指示的基本精神和重要原则,对新时期民兵建设及整个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仍然是适用的。今天,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秉承“三落实”指示精神实质,通过改革创新,破解民兵工作“三落实”中遇到的新问题新矛盾,确保民兵队伍“打得赢”、“不变质”,促进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5.
去年12月6 日,胡锦涛总书记 考察西柏坡并发表 重要讲话,强调全 党同志特别是领导 干部要牢记毛泽东 同志倡导的“两个 务必”,大力发扬艰 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为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宏伟目标任务开拓进取、团结奋斗。  相似文献   

6.
李守成  李东跃 《国防》2007,(5):68-68
3月27日。由陕西省榆林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和榆林军分区联合主办的毛泽东转战陕北60周年大会暨大型历史画册《难忘的岁月》首发式。在榆林市米脂县杨家沟毛泽东旧居新院举行。毛泽东同志转战陕北自1947年3月19日主动撤离延安开始至1948年3月25日从吴堡县东渡黄河前往河北省西柏坡。为期一年零五天。在这段时间里,毛泽东写下了《关于西北战场的作战方针》、《目前的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等10多篇重要文件;为中共中央起草了关于《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的党内指示,制定了全国各解放区的战略方针;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起草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提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战斗口号;指挥了著名的羊马河、青化砭等重要战役,彻底粉碎了国民党对陕甘宁边区的重点进攻,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相似文献   

7.
今年6月19日是毛泽东同志关于民兵工作要做到“组织落实、政治落实、军事落实”指示发表42周年。值此之际,重温毛泽东同志这一重要指示,深入研讨新时期民兵建设的特点和规律,对于搞好新形势下的民兵建设具有重大意义。为此,本刊特辟《纪念毛泽东民兵工作“三落实”指示发表42周年》专栏,欢迎大家参加讨论。  相似文献   

8.
问:今年是毛泽东同志关于民兵工作“三落实”指示发表30周年,请您谈谈抓好“三落实”对我军后备力量建设有什么重要意义?答:1962年6月17日,毛泽东同志在长沙听取湖南省军区领导同志汇报时指出:“民兵首先要抓好组织上落实,政治上落实,最后要抓军事上落实”。6月19  相似文献   

9.
图片新闻     
1953年2月19日至24日,毛泽东主席首次视察海军舰艇部队,先后乘坐“长江”、“洛阳”舰从武汉到南京,航行了四天三夜,并题词:“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我们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海军。”  相似文献   

10.
《中国近代史》是军队院校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也是一门重要的政治理论课.我党领导人非常重视对中国近代史的学习.毛泽东同志说:“学历史,主要学近代史”(《毛泽东论教育》第79页),“不但要懂得中国的今天,还要懂得中国的昨天和前天”(《改造我们的学习》毛泽东第759页).胡耀邦同志在党的十二大报告中指出,要在广大人民群众中,首先是干部和青年中,“加强祖国历史特别是近代史的教育”,并把它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项重要措施.江泽民总书记1991年3月9日给国家教委领导人写信说:“要对小学生(甚至幼儿园的孩子)、中  相似文献   

11.
加强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工作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是发挥政治工作直接作战功能、打赢信息化战争的重要保证。增强政治工作信息系统的防护能力,要建立政治工作信息安全技术保障体系、行政管理体系、法规制度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12.
解放战争史,是一部国民党军迅速崩溃,人民解放军彻底胜利的纪录.在历时4年多的时间里,国民党军与人民解放军先后进行过不下150余次比较大的战役,而几乎每次都是以失败而告终,最后兵败大陆,退守台湾.其原因,就政治上而言有2个:一是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在对沦陷区城市接收过程中,各级官员腐败透顶,大失民心;二是国民党不顾全国人民要求和平、民主、团结、统一的呼声,逆历史潮流而动,悍然发动内战,导致众叛亲离.就军事上而言,战略指导失误,情报不灵,指挥不统一,兵力、火力分散使用,都是国民党军屡战屡败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加强武警现代化建设,必须提高人才队伍素质.建设现代化武警的目标,对人才队伍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采取多种教育培训方式,切实提升人才队伍建设质量;建立完善人才培养机制,确保人才素质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14.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对我们党加强经济工作指导提出了新要求,要引导广大官兵认识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我们党适应生产力发展大势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着眼未来发展确定的重大战略任务,是推进现代化事业科学发展的重大战略之举,增强履行历史使命的自觉性坚定性.  相似文献   

15.
中共对南昌起义的一系列指导,不仅体现在起义的酝酿、决策阶段,还体现在起义爆发后南征途中。其中包括指示广东、湖南等省发动暴动配合起义以及做好起义失败后的善后工作等。纵观中共对南昌起义的系列指导和举措,可以看出其中贯穿一条鲜明的主线,就是紧紧围绕着"民众武装暴动"这一政策。早在南昌起义发动之前,中共就决定在湘鄂粤赣四省发动农民秋收暴动,所以中共对南昌起义的指导离不开这一既定方针。同时,中共中央关于暴动主要依靠群众,军事力量只是副力的思想严重影响着其对南昌起义的领导和评价,而共产国际的"指导"直接左右中共对南昌起义的决策。  相似文献   

16.
习近平主席在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强调: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是我军的立军之本和强军之魂。这是对十八大报告关于“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论述的进一步深化。认真学习十八大精神,必须切实弄清党对军队领导绝对性的本质特征、科学本源和集中体现,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相似文献   

17.
85年前召开的古田会议,诞生了堪称建党建军纲领的决议,结合特殊的国情、党情、军情,解决了如何加强党的建设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为人民军队的政治建设定了型。决议的丰富内涵和精神,不仅为历史形势和任务所需,更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永葆本色之根、不断增强战斗力之魂。  相似文献   

18.
智能化战争形态加速演变,为新时代陆军装备建设带来严峻挑战。必须充分认清陆军武器装备建设智能化转型形势任务,正确把握智能化陆战的基本内涵、典型特性和能力要求等需求牵引,科学确立陆军武器装备体系智能化转型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加快推进陆军武器装备体系智能化建设发展,为新型陆军“迈向智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20.
提高领导干部的“三个素质”,增强“四个本领”,是加强军队党的能力建设的紧迫课题。实现这一目标,一要激发领导干部自身的内在动力,自觉改造主观世界;二要振奋学习精神,贯彻“两个武装”要求;三要加强党性修养,保持党员先进性;四要做好本职工作,在实践中提高素质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