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防科技工业》2012,(3):72-73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五研究所,是一家技术实力雄厚、多种专业门类的综合性计算技术研究所,组建于1958年。五十多年来,始终是国家科研攻关、国防重大工程、大型信息系统总体设计及工程建设任务的主要承担者和牵头单位,参与了各个时期我国计算机产业和军用计算机的发展战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七○六所成立于一九五七年,是我国最早成立的计算机大型骨干研究机构之一,是以计算机软硬件研制及产品开发应用为主,集研究、设计、试验、生产和服务于一体的国防领域计算机与控制技术核心研究所,是总装备部军用计算机及软件技术专业组成员单位。在自主可控计算机技术、移动计算技术、网络  相似文献   

3.
在千里滇中高原,巍巍哀牢山,楚雄卷烟厂民兵连长郭再昌,以他无私奉献和执着追求的感人事迹,传播和实践着雷锋精神。他参加工作16年,进行技术革新15项,14次被评为年度“先进生产者”,荣获省“新长征突击手”、“劳动模范”和“有突出贡献的优秀技术人才”称号,成为新一代民兵的佼佼者。八十年代初,烟厂从  相似文献   

4.
赵怀勋教授     
赵怀勋教授 ,男 ,汉族 ,陕西岐山人 ,196 0年 11月出生 ,1983年 7月西安交通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 ,获学士学位 ,同年分配到武警技术学院工作 ;1994年 7月西安交通大学计算机专业研究生毕业 ,获工学硕士学位。历任计算机及应用教研室教员、副主任 ,指挥自动化工程教研室主任 ,现任通信工程系计算机信息工程教研室主任、党支部书记。 1996年 12月被任命为光电系计算机及应用教研室副教授 ,2 0 0 0年被评为学院教学科研第一层次人才 ,2 0 0 1年 12月被任命为通信系指挥自动化工程教研室教授。多次担任武警部队工程系列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委…  相似文献   

5.
正刘学佛,二十二兵团农十九团二连排长。1951年在剿匪战斗中立过战功。1951年至1954年先后被新疆军区二十二兵团授予甲等、特等劳动模范,荣立一等功、特等功;1953年被授予"全国植棉能手"称号;1955年被兵团授予"特级劳动模范"称号;1960年被兵团树立为"十二面红旗"之一。曾任八一农学院农学系主任。在新疆1500余年的植棉历史画卷中,有历史记载的第一个创造棉花高产奇迹的人应该是刘学佛。在兵团植棉史上,刘学佛是个标志性人物。  相似文献   

6.
杨本新,现任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总经理助理,重庆船舶工业公司总经理。2001年,杨本新入选首批国防科技工业“511人才工程”名单;2002年,被国防科技工业委员会授予“国防科技工业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2005年,荣获重庆市劳动模范称号。他对荣誉并不看重,他倾注全部的心血书写着改革的篇章。  相似文献   

7.
尽管国防部(DOD)的预算削减,军用计算机市场仍在“迅速发展”。“国防部与国防合同承包商需要商用流行技术计算机与加固机,”(位于马萨诸塞洲萨德伯里的)技术研究所(TRI)最近发表的一份市场研究报告如是总结道。根据这份报告,1994年军用计算机市场的销售额为5.89亿美元,预计到1997年可超过10亿美元。  相似文献   

8.
电子工业部于87年12月26日至28日,在北京召开了军用初级加固CJG2220三十二位计算机系统和军用加固MO572十六位微机系统(含军用加固汉字字符显示终端、军用加固温盘子系统、军用加固软盘子系统,军用加固打印机四种半加固外设)部级技术鉴定会。参加这次军用加固计算机系统技术鉴定会的有国防科工委、总参装备部,总参二部、三部、四部、总参通讯兵部、海军装备论证中心电子所、炮兵装备技术研究所、总参装甲兵部技装处、三十八军司令部科研处、中船总709所、石油物探研究所、国防科技大学、清华  相似文献   

9.
总参第63研究所研制的军用便携式微机内存扩充板和调制解调器,已于1991年12月3日在总参通信部指挥自动化局主持下通过了技术鉴定。军用便携式微机内存扩充板的特点是: 1.电路设计正确,布线合理;CAD排板、表面安装工艺水平优良;容量大,存取速度快;实现了1兆内存扩充的微型化,技术先进。 2.性能稳定可靠。经试用,能满足便携式微机内存扩充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指挥控制与仿真》是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江苏自动化研究所主办的学术技术类刊物,国内外公开发行,双月刊,大16开,120页。中国标准刊号:ISSN1673-3819,CN32-1759/TJ。本刊主要报道海陆空三军C4ISR系统、作战系统、武器系统以及军事电子信息设备的研究开发、军用  相似文献   

11.
西安电子工程研究所西安电子工程研究所主要从事火控雷达系列产品研究、开发和生产,为国防科技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近年来,研究所大力开发民用产品,将军工技术转化为民用技术,已开发出了卫星通信、民用雷达、交通监理、自动控制等系列民用产品。研究所专业设置合理,...  相似文献   

12.
李方勇,现任中国一航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高级职业经理人。曾历任一航沈飞副总工艺师、航空工程部副部长、副总经理、常务副董事长、总经理等职。生于1963年1月。1985年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行器制造专业,199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为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先后被评为“沈阳市十大杰出青年”“、沈阳市有突出贡献的青年专家”“、沈阳市勤廉兼优先进个人”、“辽宁省劳动模范”、“全国质量管理先进工作者”、“中国一航优秀领导干部”、“国防科技工业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第四届中国创业企业家”等荣誉称号。2003年,李方勇当选为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2005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相似文献   

13.
根据中国电子学会计算机工程与应用学会、中国计算机学会抗环境计算机专业委员会的学术计划和工作安排,军用计算机学组和工艺与结构学组,于1993年6月9日~14日在安徽省黄山市举行了“全国军用和抗恶环境计算机学术会议”。代表来自公安部,安全部,航空航天部,机械工业部、电子工业部,兵器工业部、邮电部、总参、海军、陆军、省委所属机关、部队、院校、工厂共36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代表中既有德高望重、造诣较深,知识渊博,多年从事计算机研究的老前辈、老教授、老专家;又有出类拔萃、精益进取,知识全新的一代青年科技工作者,既是一次学术会议,又是一次军用和抗恶劣环境计  相似文献   

14.
咨询园地     
江苏金湖读者卞亮询问军用舰艇使用的核动力装置有哪些?军用舰艇分水面舰艇和潜艇,水面舰艇和潜艇的核动力装置由于具有近乎无限的续航力的卓越战术技术性能,自40年代开始研究、50年  相似文献   

15.
《指挥控制与仿真》2009,31(2):F0002-F0002
《指挥控制与仿真》,原刊名《情报指挥控制系统与仿真技术》,1979年创刊,是中船重工集团公司主管、江苏自动化研究所主办的军事装备类学术技术期刊  相似文献   

16.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重视先进模范人物的表彰工作。前不久,党中央、国务院隆重召开了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表彰为我国科技事业和现代化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4月30日,国务院将召开2005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对近年来在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工人、农民、科教人员、企业管理人员、机关工作人员及其他社会各阶层人员进行表彰。评选、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是我国各族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在  相似文献   

17.
《国防科技工业》2005,(5):12-13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重视先进模范人物的表彰工作。前不久,党中央、国务院隆重召开了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表彰为我国科技事业和现代化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4月30日,国务院将召开2006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对近年来在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工人、农民、科教人员、企业管理人员、机关工作人员及其他社会各阶层人员进行表彰。评选、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是我国各族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相似文献   

18.
吴力合教授     
吴力合 ,男 ,194 7年 11月生 ,陕西长安人 ,中共党员 ,197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计算数学专业。1974年至 1977年在中科院计算所进修学习计算机软件 ,1982年至1984年在中科院计算中心研究班进修学习。1985年调入武警技术学院任教。现为武警工程学院通信工程系指挥自动化工程教研室教授 ,硕士研究生导师。历任教员、教研室副主任、主任 ,陕西省电机工程学会会员 ,西北地区军队计算机学会理事。多次被聘为武警部队科技进步奖和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委员。曾被评为学院优秀教师 ,“三育人”标兵 ,荣立三等功一次 ,1995年评为全国优…  相似文献   

19.
正冷战时期,作为超级大国的前苏联与美国抗衡走独立发展道路,在计算机技术领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前苏联首屈一指的计算机技术科研机构——列别捷夫精密机械与计算技术研究所先后研制了M-40和"厄尔布鲁士"系列中央处理器,用于航天工程、核武器和防空武器系统等军事装备中。前苏联在军用中央处理器研制领域成绩斐然1959年,前苏联研制出第一台真空管计算机M-40。在前苏联第一次成功  相似文献   

20.
本文概述加固计算机的发展和分类,军用加固微机贯彻的标准。军用加固计算机的加固技术包括电磁兼容设计技术、热设计技术、抗冲击、抗振动的设计技术和多层板的设计技术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