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介绍2400bit/s双信道线性预测编码(LPC)声码器的硬件实现。该声码器硬件部分采用最新的2900系列“位片”微处理器和2k RAM和1k ROM数据存储器。系统设计成双总线结构,时钟周期208ns。该声码器的一大特点是能同时处理两个话音信道。全文着重对该声码器系统的固化程序(firmware)开发作了详细叙述。对声码器的硬件设计也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2.
基于LPC残差用频域法来实现基音周期变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音周期变换是文—语转换和语音转换的重要内容。在语音转换中有很多作者主张基于LPC分析来实现语音转换,通过直接或间接调整LPC系数来实现频谱包络的转换,而基音周期的转换则通过对LPC激励谱或LPC残差的处理来实现。提出对LPC残差用频域法来进行处理,得到改变了基音周期的LPC残差,从而实现语音的基音周期的变换。这种方法也可以用于文—语转换的基音周期改变中。  相似文献   

3.
简讯     
TLP—1型2.4/1.2kbps 声码器通过技术鉴定南京通信工程学院有线教研室研制的 TLP—1型2.4/1.2kbps 声码器于1990年12月12日通过了技术鉴定。由东南大学、南京邮电学院、总参61所、总参63所及南京军区通信总站8名专家教授组成的鉴定委员会对该声码器给予了高度评价,一致认为,该声码器的性能达到了国外80年代同期水平,在国内属先进水平。该声码器吸收了国外80年代线性预测声码器的先进技术,并在基音检测、矢量量化、参数编码、硬件设计等方面作了技术创新,整机具有很高的性能价格比。TLP—1型声码器的研制成功,为我军在公用模拟电话网、VHF-UHF  相似文献   

4.
在数字语音通信中,极低速率语音编码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是声码器研究中的重要课题。本文提出了一种高质量的极低比特率声码器,这种声码器利用了矢量量化,马尔可夫链等技术,对经过线性预测分析后得到的语音参数进行压缩。计算机模拟结果证明所提出的极低比特率编码系统是成功的,其合成语音达到了较高的自然度和可懂度。  相似文献   

5.
将线性预测编码(LPC)技术应用于运动车辆目标的多普勒特征提取中。首先,基于微多普勒原理建立了车辆目标雷达回波模型,分析了履带式车辆和轮式车辆各自回波的特点。其次,针对杂波干扰问题,采用CLEAN算法对其进行抑制。在此基础上,利用实测数据,提取了不同车辆目标多普勒的LPC系数,给出了预测误差和计算时间在不同LPC阶数条件下的变化趋势。最后利用学习向量量子化(LVQ)方法对提取的LPC系数进行分类,实验结果证明了LPC技术在车辆目标分类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多速率声码器误码性能测试仪的工作机理及其设计方案。首先,根据需要实现的功能对硬件结构进行设计;其次,阐述其软件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7.
自1982年以来,在欧洲邮政与电信管理联合会(CEPT)的移动通信专家组(GSM)协调下,一种数字式蜂窝状移动无线电系统在欧洲已经在研制之中。在最近的一次协调实验中,已完成了对此系统的六种待选的16kbit/s 语声编码方案输出的试听评价测试。实验包含一个规则脉冲激励编码器,一个多脉冲激励编码器,和四个子带编码器。由 CSELT(意大利)主持了一次实验性会议,在七个不同的实验室里完成其主观测试。为了比较的目的,实验中包含了对正在使用的一种蜂窝式压扩 FM 系统的测试。这六种编译码器 Codec 在主观质量,传输延迟,和实现的难易程度方面进行了比较。在这方面的对比中,没有哪个 Codec 在各方面都好。总之,规则脉冲激励的线性编测预码器(RPE-LPC)能提供最好的语声质量,它有允许的复杂性和延迟,因而被选出供进一步改进。最后,这种 Codec 的一种改进形式,即带有长期预测的规则脉冲激励 LPC(RPE—LPC)编码器被选用于欧洲数字移动系统。  相似文献   

8.
研究并实现了一种新的低速率语音编码方案。通过将时长调整算法作为声码器的预处理和后处理,不需要修改声码器结构就能灵活地实现低速率语音编码。文中选择基于STFT的时长调整算法、SOLA算法、WSOLA算法分别与2.4kb/s和600b/s的声码器相结合,仿真结果显示,新方案进一步降低了语音编码速率,为低速率语音编码研究提供了一条有效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本文比较了几种常见的语音编码系统客观质量评估方法,得出 LPC CD(法线性预测编码倒谱距离法)是一种最接近主观评估结果的客观质量评估方法的结论,并对 LPC CD 法作了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10.
低时延码本激励线性预测[LD-CELP]语音编码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低速率语音编码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发端根据语音信号的PCM码经过LPC分析后,只向收端发送激励码本的索引,收端在收到码本索引后,寻找码矢量和增益因子,再通过综合为PCM码。其优点在于可以与PCM码互换,很容易入市话网;而且可在16kbps的速率上获得令人满意的语音质量和较低的时延(≤2ms),是一种很有前途的语音编码技术,它对提高卫星信道利用率和实现卫星地球站的小型化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LD-CELP的基本原理,并给出了硬件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1.
介绍一种基于AMBE-1000声码器和8051F020单片机构成的数话同传模块的实现方案。该终端模块具有设计简便、语音编码速率可变、音质优、功耗小等诸多优点,可广泛应用于语音保密通信等场合。  相似文献   

12.
针对传统语音认证算法不适用于资源受限的移动通信终端语音通信的实时性要求,提出了一种高效的基于线性预测分析的语音认证算法。该算法基于语音信号的线性预测分析的原理对LPC系数参数进行优化,并对构成的LPC系数矩阵进行后处理、非负矩阵分解和量化,形成感知特征序列。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对于内容保持操作具有良好的鲁棒性,并且运算效率没有降低,可以满足语音通信实时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嵌入式μC/OS-Ⅱ是源码公开的嵌入式实时内核。介绍了μC/OS-Ⅱ相对于商业内核产品的竞争优势,并针对Philips公司P87LPC76x的硬件特性,分析了如何把μC/OS-Ⅱ移植到P87LPC76x上。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基本理论出发综述数字信号处理的六个技术——数字滤波器、FFT、同态信号处理、功率谱估值、参量模型和自适应技术的基本内容和发展动向。介绍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在通信、图象处理、语言处理方面的应用,并简介TDM/FDM复接变换器、图象信号处理技术和同态声码器。  相似文献   

15.
针对互辐射阻抗对水声基阵阵元表面振速的影响,研究了基于激励补偿的互辐射阻抗控制方法。首先分析了阵元表面振速与激励之间的关系,然后对比实际激励与理想激励的区别,得到激励补偿的计算公式,最后利用阵元间的互辐射阻抗修正了激励补偿计算公式。仿真结果表明:在低频、小间距基阵中,激励的幅度和相位需采用所提算法进行较大的补偿,以达到互辐射阻抗控制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在信息社会,特别是在军事通信中,通信保密显得愈来愈重要。电话是通信的主要方式之一。话音信号的加密方法可分为数字和模拟两种,即数字加密和模拟置乱。近年来虽然数字通信及数字话音加密技术有很大的发展,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要使用模拟窄带信道传输话音信号。数字加密虽然加密效果较好,但大多数数字编码话音信号的带宽都远大于原始模拟话音信号的带宽,难于在模拟窄带信道上传输,参数编码(声码器)的数字话音信号虽能  相似文献   

17.
文中介绍了一种适用于网络的,对丢包具有鲁棒性的语音编码算法——iLBC。iLBC在编码时先进行LPC分析,然后对LPC残差信号采用自适应码本编码,这个自适应码本与传统的CELP算法中的自适应码本不同,没有利用语音帧之间的相关性,使得iLBC算法对丢包具有鲁棒性;解码时如果有语音包丢失,则采用丢包隐藏(PLC)算法。介绍了iLBC编解码算法的基本原理;重点分析了iLBC的自适应码本编码方式以及丢包隐藏算法(PLC);比较了在丢包率相同的情况下,iLBC和ITU-T G.729A的MOS分,结果表明,iLBC更适合于有丢包的网络。  相似文献   

18.
为开发低功耗嵌入式系统和节约能源,分析了嵌入式系统的功耗来源及分类,提出了嵌入式系统的功耗设计方法,包括总体功耗设计、处理器选择、接口电路设计、电源供给电路设计以及动态电源管理等.基于以上方法,以uC/OS-Ⅱ和ARM LPC2131为研究平台,对上述功耗设计方法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采用合适的功耗设计,将大大降低嵌入式系统的功耗.  相似文献   

19.
为开发低功耗嵌入式系统和节约能源,分析了嵌入式系统的功耗来源及分类,提出了嵌入式系统的功耗设计方法,包括总体功耗设计、处理器选择、接口电路设计、电源供给电路设计以及动态电源管理等。基于以上方法,以μC/OS-Ⅱ和ARM LPC2131为研究平台,对上述功耗设计方法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采用合适的功耗设计,将大大降低嵌入式系统的功耗。  相似文献   

20.
基于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平台,以一种钢桁架结构为例进行数值仿真分析;以白噪声信号作为环境激励信号,对钢桁架结构进行振动分析;结合虚拟脉冲响应函数和小波包能量谱分析法,对钢桁架结构在环境信号激励下进行损伤预警。最后,比较了不同测点的预警效果。结果表明:这两种方法的同时使用,对钢桁架结构在环境激励下进行损伤预警的效果十分明显,具有很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