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战争轶闻     
公开的绝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北非战役刚刚结束后,一些战地记者便自己根据材料分析,发表一些关于盟军下一步行动的推测性报道。盟军最高统帅、美国五星上将艾森豪威尔知道这不利于盟军下一步作战计划的实施,一改对记者保密的做法,召集地中海战区的所有记者,举行一次记者特招会。会上,艾森豪威尔当众公布了下一次作战行动的地点、时间及一些连盟军各  相似文献   

2.
11月8日是中国第6个记者节。记者是时代的记录者、战火的瞭望哨。他们的努力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尊重。然而,记者的工作又是艰辛甚至充满危险的。据国际记者协会公布的一份报告说,仅2004年就有129名记者因公殉职。人们在深感痛惜之余、不知是否了解记者尤其是战地记者这个高风险而又十分难干的职业。这篇文章可以使读者从中了解一、二。——编者  相似文献   

3.
初夏六月,记者一踏进农三师地界,就被一张张憧憬着美好未来的笑脸深深感染着。而在农三师、图木舒克市党委书记、农三师政委杨福林的脸上,记者更多地看到了一种自信和抑制不住要大干特干的兴奋。在接受专访前,杨福林意味深长地对记者说:我相信,地处喀什的农三师、图木舒克市,在新的机遇面前,它的脚步会变得急切起来。  相似文献   

4.
10月17日,神州六号载人飞船成功返回不到8小时,在国防科工委机关大楼的一间会议室里,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国家航天局局长孙来燕接受了本刊和中央媒体记者的采访,就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记者:航天工业是国防科技工  相似文献   

5.
北化总公司改革思路与设想●本刊记者智春陈季晴1998年是北方化学工业总公司改革、解困关键的一年,公司号召全行业借十五大强劲东风,带着虎虎生气、团结一致实现全年的奋斗目标。本刊记者专程走访了北化总经理金长荣,请他谈了记者:金总,北化总对今年的管理、改革...  相似文献   

6.
一元复始之日,核氏家族成员聚于一堂,为身兼核氏家族族长、核俱乐部主任的铀氘氚教授行节日膜拜。核氏家族成员平日都隐居于核武库,世人无缘一识芳华。闻知这一神秘家族此番齐聚,各国记者蜂拥至核俱乐部。铀氘氚教授高兴之至,欣然召其家族成员与记者见面。席间,各成员都有一番自我介绍,记者间或有些提问。会见和问  相似文献   

7.
十一黄金周期间,本刊记者深入团场连队、田间地头,零距离接触团场的干部职工。记者们感受了团场职工花儿一样的人生经历,体验了大学生连官辛劳的一天,分享了种植大棚水果、蔬菜职工丰收的喜悦,记录了一线职工日新月异的幸福生活以及团场本土艺术家的风采。请看本刊记者的报道——  相似文献   

8.
去年两会期间.就中国核电发展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全国政协委员、国防科工局科技委主任张华祝。时隔一年.又是一个3月,又是一次万众瞩目的盛会,记者再次走进两会驻地,就读者关心的问题近距离聆听张华祝委员的解答。  相似文献   

9.
七·一前夕,“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于敏、谢光选、杨嘉墀等三位院士在国防科工委接受了本刊记者的专访.他们对记者深情地回忆了全年研制“两弹一星”射的艰苦岁月、点滴往事,盛赞了党在领导“西弹一星”工作射的英明决策,并借此机会对新时期奋斗在国防科技工业战线上的广大科研工作者们寄语了殷切的希望,请看本刊记者采写的专稿:  相似文献   

10.
燕山脚下,武警北京总队警犬中队.新年伊始,记者走进这里,为您讲述这个"特殊兵团"的真实故事. 我是一只来自北方的狼犬 一踏进训练基地,阵阵吠叫和腥臊味便扑面而来.不远处的犬舍,大大小小有30余间,记者刚想靠近,一只高大健美的警犬就猛冲过来.记者拔腿就想跑,中队长张良伟忙说:"别动,不会有事的."说话间,它的前脚已搭了上来,伸出舌头晃来晃去.记者屏住呼吸,不敢动弹.  相似文献   

11.
记者在冀中大地上穿行。当一座漂亮的教学楼、一条崭新的马路和一张张笑脸出现在眼前时,记者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历史在这里转了一个弯,南王庄发生了沉甸甸的嬗变。建学校,育一代新人1999年,决定回南王庄村任职的王晓勋,人未报到就  相似文献   

12.
在黔北有一位被山村群众称为“大伙的贴心人,敢说真心话的好记者”。他,就是贵州省习水县广播电视台编辑、记者、退伍军人陈应洋。 1986年底,陈应洋在部队被选送团新闻写作培训班,从此,小陈便与写作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不分白天黑夜地学习,不懂就向老同志请教,一边读书,一边写  相似文献   

13.
有人说潜艇兵的水下生活是浪漫的,有人说潜艇兵的水下生活是艰辛的;也有人说潜艇兵的水下生活充满着挑战……虽然,记者已经习惯了一次又一次的出海,但这一次却不同,因为记者是第一次随某新型潜艇到大洋深处去巡航,下到潜艇舱室,艇领导为记者安排了一个12人住的小房间,  相似文献   

14.
初秋时节,记者有幸来到曾被中央军委授予“英雄侦察连”荣誉称号的某部警侦连,在记者驻足停留间,100多个小伙子响当当的硬功夫让记者切身感受到侦察兵的威武和真实,于是用手中的尼康照相机记下了这一组镜头。  相似文献   

15.
《华北民兵》2004,(1):28-28
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记者到国家国防教育办公室进行采访,办公室负责人就2004年全民国防教育工作的一些重点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相似文献   

16.
正4月23日,经过30多个小时的行驶,记者终于走进了全兵团距离乌鲁木齐最远的团场之一——十四师一牧场,走进一牧场,第一感觉是这里的人很少,有些"冷清"。等到太阳落山后,团部广场上忽然聚集了很多人,不时还有音乐响起。走近一看,原来是职工们在跳舞。"别看白天团部有点‘冷清’,等到傍晚,团部广场上会聚集很多人的,职工们会到广场跳舞健身。"仿佛看穿了记者想法,一牧场政工办副主任符兵告诉记者。"娱乐活动是职工自发组织的吗?"记者问道。  相似文献   

17.
清晨,我们驱车向闻名全省的以劳养武的先进单位——河北省清苑县王盘村驶去,结伴同行的有几位省城电台和电视台的记者,正沿着位于清苑县南的唐河故道采访。一阵清脆的枪声,吸引了记者们的视线:前方不远的树丛中,横卧着一堵3米高、20米长的土靶台。循着枪声,记者们兴致勃勃地下车观看实弹射击。一排排生龙活虎的小伙子,动作准确利索,个个弹无虚发。一打听,原来是王盘村民兵连正在进行实弹射击训练。  相似文献   

18.
元旦前夕,记者来到地处鲁中平原与山区交会的邹平县西董镇北禾村采访,走进“民兵之家”,一幅美国前总统吉米·卡特与北禾村民兵连指导员鄢圣勤亲切握手的彩色照片顿时吸引了记者的目光。 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何以引来美国前总统?鄢圣勤告诉记者,早在1986年,邹平县即被确定为我国第一个农村对美开放调查点,以冯家村为基地、包括县城在内的9个村镇被允许美国专家学者进行长达10年的追踪式、连续式的蹲点调  相似文献   

19.
在新的一年到来的时候,本刊记者到总政群众工作局采访,局长王伯廷少将就1999年民兵政治工作的一些重点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相似文献   

20.
10月9日上午,记者来到合肥城东乡武装部采访,跨进“青年民兵之家”大门,就被摆放在资料柜内的一本本装订整齐的《中国国防报》及《中国民兵》所吸引,记者随手一翻,从1997年初至今年的《中国国防报》一张不缺,《中国民兵》杂志一期不少。武装部长葛宗莹告诉记者,类似的情况不仅在全乡8个村的“青年民兵之家”能见到,就是在民兵营长、排长家里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