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民革命军兵站体制的沿革总体上经历了创建、发展和变革三个阶段。北伐战争至七七事变前为创建时期。主要是借鉴了日本兵站体制,同时也区分不同的作战环境和作战对象进行相应的变通。全面抗战爆发至太平洋战争爆发期间,随着军队规模迅速扩大、战区增多,兵站规模也相应扩大,兵站领导层次增加,在战区兵站总监部之上建立了后方勤务部和兵站统监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为变革时期,主要是仿照美军后勤体制对现行兵站体制进行改造,在后方勤务部的基础上先后建立了后方勤务总司令部和联勤总部,将平时、战时及各军种后勤领导体制进一步整合、集中;在战区兵站体制上,建立补给区,由部队兵站制逐步向地区兵站制过渡。  相似文献   

2.
抗战时期国民党战场后方勤务述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抗日战争前,国民党军队的后方勤务是军政部的一部分,分别由该部军需、兵工二署和交通、军械、军医等司掌理。战时,参战各单位设立兵站、经理总监部等机构办理。抗日战争爆发后,军事委员会内设立后方勤务部,掌理陆海空军后方勤务事宜。1938年11月,国民党在南岳军事会议上宣布抗日战争进入第二期。此时,空军“飞机损失殆尽”,  相似文献   

3.
抗战时期的后方勤务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国民党政府后方勤务部(后为后方勤务总司令部)系抗战期间军事委员会(后为军政部)属下的一个重要部。研究抗战史,不能不提到这一负责全军后勤工作的场所。兹就档案所载,将该部的历史沿革、组织人事及其所属兵站设置情形,作一概要介绍。  相似文献   

4.
清代末年袁世凯等人编练新军,采用西方新式军事教育,军队兵站后勤问题,始于正式提出。辛亥革命以后,国内战争,接连不断,如赣宁之役、云南起义、广东护法、马厂誓师、援闽援桂、东征之役等,其中军队编制较为完善者,亦曾有兵站后勤组织。如1912年2月南京临时政府北伐,于总统府内设总兵站及兵站局,以负责运输筹备事宜,并置兵站总次监,兵站正副局长,直隶大本营。又如1915年12月云南反袁护国起义,于省城昆明设兵站总监部,统辖各路兵站,内置兵站总监,直隶于都督。1919年8月广州护法军政府,于大元帅、  相似文献   

5.
胡博 《军事历史》2005,(5):30-37
战前态势 1939年的中国,正值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的第三个年头.中国军队在经过了头两年与日本侵略者的艰苦战斗后,在军事上已由全面溃败逐渐转变为同日军的对峙局面.随着德国入侵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国际局势亦发生了巨大变化.当时的中国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特级上将在同年10月29日召开的南岳第二次军事会议中指出,"我国的抗战局势,已临到胜利的一个大转机".为此,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决定于1939年年底对日军发动全国规模的冬季大反攻.本文所要述说的,就是位于绥远省第8战区境内,由第8战区副司令长官傅作义上将指挥的的攻防作战.  相似文献   

6.
徐平 《军事史林》2006,(7):20-25
1955年人民解放军实行军衔制时,总部机关设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方勤务部、总干部部、训练总监部、武装力量监察部、总财务部、总军械部等八大部;全国军队统编为国防军和公安军;国防军分为陆军、海军、空军和防空军四个军种,加上公安军,被称为"五大军种";陆军设炮兵、装甲兵、工程兵、铁道兵四个兵种领导机构;全国划分十二个大军区;主要军事院校除军事、政治、后勤三大学院外,还有总高级步校和军事工程学院;在朝鲜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相当于方面军(大军区)级,直属军委领导.  相似文献   

7.
军队物资勤务学科(专业)创办于1978年6月,是军事后方专业勤务学科(专业)的组成部分,主要任务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新时期军事斗争需要的德、智、军、体全面发展的军队物资管理专门人才。学科(专业)创办以来,为军队物资系统培训、轮训了5000余名专业人  相似文献   

8.
1940年春,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的反共高潮被击退后,将摩擦中心由华北移向华中。蒋介石密令其第3、第5战区和鲁苏战区所部大举进攻华中新四军。我新四军江南主力7000余人在陈毅、粟裕率领下,遵照中共中央关于独立自主开辟苏北,发展华中敌后抗战的战略方针,于7月  相似文献   

9.
据报道,北约自7月1日起开始合并五大C^4ISR机构,以创建一个新的实体:北约通信与信息处。该机构将北约磋商、指挥与控制署(NC3A),北约通信与信息系统勤务署,北约空军指挥与控制系统管理组织、主动多层战区弹道导弹防御项目(ALTBMD)、  相似文献   

10.
“七七事变”爆发后,各方面努力促成了全民抗战的局面。国民党政府于1937年8月14日发布《自卫抗战声明》。同时召开最高国防会议,成立最高统帅部大本营。8月20日,大本营又在发布1号训令《关于全面抗战作战指导方案》中指出:为统帅指挥便利计,将全军区分为5个战区。这是国民党政府设置战区的开始。八年抗战中,多次对战区进行调整,先后在  相似文献   

11.
1937年7月7日,日本蓄意挑起七七事变,进而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宋哲元冀察当局对日妥协退让,热衷于"和谈"而疏于备战,导致战争伊始就造成重大伤亡且平津失陷。相比之下,蒋介石国民政府对七七事变后时局发展的判断更加全面准确,抗战决心比宋哲元下得更早。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谈话"中提出的"应战,不求战",是主张坚决抗战,反对妥协退让的抗战宣言。  相似文献   

12.
抗战初期国民党中央统帅机关决策幕后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一按照学术界通常的理解,“抗战初期”指的是从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到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这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里,以蒋介石为首的中国国民党及国民政府,面对着日本侵略军挑起卢沟桥事变进而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一边调兵遣将,加紧抗战的部署,一边仍未放弃通过外交谈判和调停以求得和平解决事变的幻想。随后在日本侵略军大举进攻的形势下,蒋介石调集了大量军队集结于正面战场,与日本侵略军展开了多次大会战,结果多以失败而告终,致使大片河山沦于敌手。由此,学术界对抗战初期,蒋介石对日本帝国主义究竟是“和”还是“战…  相似文献   

13.
军事后勤综合演练应把握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军事后勤综合演练是后勤院校训练的最高阶段。它是一个以军事斗争准备为背景,以战术课题为框架,融合后方专业勤务保障相关内容的综合性训练课题。综合演练通常安排在专业训练的后期,是对学员综合素质的全面检验。提高演练质量,保证演练效果,对培养高素质军事后勤人才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1996—1997近两年抗日战争史研究中,对中国抗日战场的军事活动的探讨有一些进展。现将有关的各种观点作一概述。一、抗战初期的正面战场一、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国民政府的和战态度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国民政府的和战态度引起了研究者的重视。以往许多论著认为蒋介石在事变发生后和战态度不定。现在一些学者认为:7月10日蒋介石要求各地方各部队‘确实准备”的密电,“实际上是秘密的全国动员令”,蒋7月17日在庐山谈话,“表明了中国决心抵抗侵略、捍卫国家主权的严正立场”,是“国民政府对日方针的根本性转变,标志着国民政府走上了全面抗战…  相似文献   

15.
抗战初期,以傅作义为总司令的第七集团军所属部队,在晋绥境内与敌军作战,屡建战功,闻名中外,颇值得一述。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发生,北平、天津于是月底相继陷敌。平津失守后,敌军在发动松沪战役的同时,又调兵遣将,从平律地区分三路展开攻势,一路从平汉路,一路向津浦路分别南犯,另一路则沿乎绥路,指向晋察绥,为夺取山西为其主要战略目标。8月初,敌军独立混成第一旅团在第五师团的协同下,向南口猛扑而来。是月5日,汤恩伯率部进驻南口,赶筑防御工事,南口会战开始。根据国民党军事委员会部署,我方参战部队为第二战区所属…  相似文献   

16.
物资勤务专业军队物资勤务专业创办于1978年6月,是军事后方专业勤务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军事经济学院的主干专业之一。我院物资勤务专业下设物资产品技术、物资信息系统、物资管理三个教研室,全军物资经济理论研究中心、《军队物资》杂志编辑部挂靠在物资勤务专业系。经过二十年的建设和发展,军队物资勤务专业已经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具有良好的教学、科研基础,为我国国防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一是形成了具有特色的专业发展研究方向。在军队物资管理基本理论、军队物资供应管理、  相似文献   

17.
1937年12月爆发的南京保卫战,是抗战初期的重要战役之一。国民政府蒋介石任命唐生智为南京卫戍司令长官,具体负保卫南京之责。他将10余万卫戍军部署在外围阵地及复廓阵地上,以抗击来犯的约8个师团的日本侵略军。保卫战于12月5日正式打响,经过近10天的殊死战斗,消灭敌人大批有生力量,但以种种原因,国民政府首都南京于12月13日陷于敌手。凶残成性的日本侵略者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南京大屠杀,我被杀害的军民同胞达30万人,为世界所罕见。中国军民在战斗中表现出来的高度爱国主义精神,令人钦敬;保卫战的经验教训及其历史地位,永远载入中国抗战史册。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曾经指出:“十年的红军战争史,就是一部反‘围剿’史。要全面、正确反映红军反“围剿”斗争的历史,揭示土地革命战争的发展规律,做到“知彼知已”,有必要对蒋介石“围剿”红军的军事战略(下文中简称“围剿”战略)加以研究。 一、蒋介石“围剿”战略的主要内容 1930年 10月至 1934年 10月,蒋介石为了巩固其反动独裁统治,对全国的红军和根据地连续进行了五次大规模的军事“围剿”。在五次“围剿”中,蒋介石陆续提出了一些“围剿”的方针和作战原则,逐步形成其所谓的“剿匪”理论。纵观蒋介石在五次“围剿”红军…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于1978年6月2日(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随着军事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我军装备的逐步改善,后勤工作也出现了很多新情况。过去我们是小米加步枪,对后勤依赖还不算很大。现在不同了,无论是军需给养、武器弹药、装备器材,都得靠强大的后方供应”①。综合国力的强弱,后方保障的好坏已经成为决定现代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后方保障工作,担负着把国家经济部门为战争而生产的物资转送给军队,并从医疗和技术上保持和恢复军队战斗力的繁重任务。在过去历次战争中,后方勤务就极为重要,在现代战争中,没有后方保障将寸步难…  相似文献   

20.
抗战时期第二战区的战地总动员委员会孙武安全面抗战爆发后,日本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根据这一局势和特点,毛泽东主席及时提出了反对日本进攻的方针和办法,即“人民的全面战争”的思想。据此,中共中央在1937年8月召开的洛川会议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