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流星余迹通信的研究始于五十年代初期,由于具有明显的军用目的,因而当时技术上是严格保密的。五十年代末解密,到了六十年代才出现两个试验性的通信系统(即加拿大的JANET系统和欧洲盟军最高司令部的COMET系统)。七十年代美国研制出了新一代设备,建立了民用的SNOTEL系统,还完成了一批民用和军用的工程建设任务。本文先介绍美国及美军七十年代以来流星余迹通信的应用情况,并以美国流星余迹通信(MCC)公司生产的MCC—500系列设备为代表,对军用设备作一简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军事通信系统是未来战争中遭受敌打击的首要目标。为了保障作战指挥,维系各军兵种问的协同通信,研制和建立具有抗侦察、抗干扰和抗摧毁能力的军事通信系统势在必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高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光孤子通信、蓝绿光通信、流星余迹通信、中微子通信和混沌通信等新型通信手段将在未来战争中大显神通。  相似文献   

3.
根据流星余迹信道的特点,在分析LDPC编译码算法的基础上,提出在流星余迹通信(MBC)中使用基于条件矩阵的LDPC编码,使其适应流星信道特点,提高系统性能。仿真结果表明,这种LDPC编码较RS码和Mackay随机构造的LDPC编码有更优的性能。  相似文献   

4.
本文首先回顾了国内外有关通信系统抗毁性的讨论,探讨了抗毁性一词的定义和一般概念;接着指出:提高通信系统的抗毁性,不仅是个技术问题,也是个战术和战略问题,应首先把它放在敌、我双方整个国力、军力对比的基础上来制订政策和措施。文章列举了威胁通信系统生存的各种毁灭性攻击环境和一般防御原则,对8种抗毁的陆地通信手段——地下电缆载波系统、光缆系统、地下无线电系统、毫米波、流星余迹散射、大气激光、卫信通信、自适应短波通信的抗毁性进行了讨论,最后介绍对提高抗毁性有重要意义的互通性概念和若干网络技术的发展动态。  相似文献   

5.
本文认为现代高频通信的特征在于充分开拓高频媒质的长处,尽量减少高频媒质的弱点对通信的影响。因此本文首先从总结高频媒质的优缺点开始,根据 HF 通信多维最佳化和通信窗口的概念,指出了提高高频通信质量的途径,即最大程度地扩展通信窗口的尺寸而使通信窗口和干扰窗口完全重合的可能性达到最小。特别指出了达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实时信道估值(RTCE)技术,可在很大程度上在整个通信时间内,找到不与干扰窗口全部重合的通信窗口。文中用较大篇幅介绍了近年来各国生产的采用 RTCE 技术的现代高频自适应通信系统,着重介绍了这些系统的特点及作者建议的使用场合。最后本文仍从高频媒质多维最佳化的观点出发,提出了未来高频通信的结构。为了更有效地使用高频媒质,未来的高频通信系统将是一种采用 RTCE 技术、全自动控制、具有高可靠 EOW 的自适应突发系统。为了有效地利用偶发 E 层传播和利用流星余迹,应展宽使用的波段,未来的高频自适应突发通信系统的波段复盖,应包括 HF 和流星余迹通信所使用的波段。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流星突发通信系统的设计和分析方法,特别强调对军用至为重要的一些系统特性(反截获、抗干扰、核顽存性和加密考虑)。利用流星突发过程的随机模型,导出了平均通过率(throughput)和平均等待时间的表示式。在一些军事应用(从无人值守传感器的数据收集到传真)中,这些方程式可用来估计几种流星突发通信系统的期望性能。  相似文献   

7.
第二部分以小的代价提高性能流星突发通信信道就其特性来说,是一个能有效地传送和接收甚高频无线电信号的间歇(突发)式信道。这种信道的突发特性要求仔细地考虑许多数字突发方式通信所特有的系统参数。如果不能正确地选择这些参数,将会大大损害误码率、信道容量、效率、吞吐量、数据完整性、比  相似文献   

8.
量子保密通信是利用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来实现信息无条件安全传递的一种全新密码方法,其核心是量子密钥分发。2014年正好是量子保密通信的第一个协议—BB84协议提出30周年。经过30年的发展,量子保密通信在理论和实验上都得到了快速发展,实际工程应用也初具规模。文章对量子保密通信的历史发展及研究现状进行了简要回顾,特别介绍了基于实际量子保密通信系统的量子黑客和防御。最后,对未来的几个研究方向进行了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9.
潜艇的生存取决于它的隐蔽性。由于至今还没有一种可供潜艇在水下通信的理想手段,故在核动力潜艇出现以后,通信已成为损害潜艇隐蔽性的重大课题,目前美、苏都把潜艇通信问题提到战略的高度加以重视。可以设想,在今后几十年,潜艇通信技术可望有较快的发展。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的潜艇通信1909年美海军首次试验在水下接收无线电信号,由于通信距离太近没有受到重视。潜艇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外军对国防通信系统的抗毁问题越来越重视。提高通信系统抗毁能力的方法多种多样,除了通常所说的采用多手段、多路由的办法之外,还建立了少量“打不断、炸不烂”,抗毁能力强的通信线路来作应急手段,以提高整个国防通信系统的顽强生存能力。如70年代初,美国国防部就提出了组建最低限度紧急通信网的计划,该通信网包括四个抗毁通信系统。地下通信系统正是担负这一任务的好角色。这是由于地下通信系统的收发信设备及其天线,全部和指挥机关一起设置在坑道之内,即使几道密闭门全部关闭也不影响通信。因此,  相似文献   

11.
信息化是我军现代化建设的重点,而军事信息通信则是信息化的基础。本刊集中介绍当今世界上军事通信发展中的一些热点问题、美军在近几次高技术局部战争中的战时通信,以及一种特殊的军事通信系统——应急通信系统,以期读者对于现代军事通信的发展概貌能有一个宏观的了解。  相似文献   

12.
现代通信电子战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战争已成为信息化的战争,制信息权将是导致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电子战是构成信息战的重要内容,是信息战的主要作战形式之一。通信电子战在整个电子战中有着特殊重要的作用和地位。本文从现代电子战的几个方面介绍了现代通信电子战的主要技术,阐述了提高我军通信电子战能力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在未来高技术战争中,为大量歼敌并提高我军生存能力,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对敌方的指挥通信、协同通信、侦察通信、后方通信及警报通信等进行干扰,使敌方通信系统失灵、瘫痪。目前,对敌通信干扰的方式主要有3种:一是地面电子干扰台;二是电子干扰飞机;三是近年来大力发展的投掷式电子干扰设备,亦称通信干扰弹或电子干扰弹。通信干扰弹是先进的电子技术与弹药技术相结合而产生的特种弹药,是通信干扰设备的发展方向之一。它由火炮、火箭、导弹等运载工具发射,用以干扰敌方战场的无线电通信。一般采用子母弹形式,弹丸内装多个一次使用的宽频带  相似文献   

14.
一、自适应天线的基本功能及原理在现代军事无线电通信中,如何抗干扰,特别是抗敌方的针对性干扰,对于保障我方作战通信联络是一个极为严重而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采用自适应天线作接收天线,是抗通信干扰的有效手段之一。在国际上,作为一项新技术,它已从实验室开发研制阶段进入实际应用。本讲座讲述抗干扰自适应通信接收天线的基本原理。我们先从天线的基本特性——发射或接收无线电波的方向性讲起。就接收信号而言,对  相似文献   

15.
及时、高效的通信保障,是预备役部队快速机动,赢得抢险救灾胜利的重要保证。在抢险救灾过程中,必须正确分析和认识通信保障的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任务的完成。 预备役部队抢险救灾通信保障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16.
以院实施射击、通信课改革为出发点,针对改革实施的必要性、指导思想、改革的内容、改革的措施等几个问题进行了具体论述。为下一步改革提供几点借鉴,促进改革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7.
对潜通信一直都是海军通信的一大重点,但也是一大难点,目前还没有找到一咱完全理想的手段实现对潜通信,每一种已研究发现的手段都有其长处又有其缺点。本文旨在对目前所研究的几种对潜通信手段进行比较,以对今后的发展方向提供一些。  相似文献   

18.
简易通信,是利用各种简易工具、就便器材和简便方法,根据预先确定好的信记号,来传递一定信息内容的通信方式。它主要利用人的感觉器官,对声、光、图案和色彩的直接感受来接收和传递有关信息。传统简易通信,使用方便、操作简单、简明易懂,几种方式结合使用可同时表达多种意图。因此,这些通信手段虽历经数千年,却仍然经久不衰。  相似文献   

19.
就C ̄3I系统通信子系统的检测提出了检测模型及系统几个重要性能指标的检测与分析方法,并对某通信子系统的检测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本文根据跳频双工通信的特点,给出了一种跳频通信双工通信方式的分类,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时分双工跳频体制在系统设计时需要考虑的几个主要理论和工程实践问题,最后提出了数字微波接力跳频通信宜采用双主异频频分双工的设想,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