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按照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推进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必须深化融合观念,厘清国防后备力量建设融合式发展的基本思路;大胆探索实践,明确国防后备力量建设融合式发展的主攻方向;坚持改革创新,健全国防后备力量建设融合式发展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2.
谢伏瞻 《国防》2016,(8):4-7
军民融合发展是党中央、习主席从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相统一的必由之路。必须认清形势任务,切实强化推动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的政治责任;抓住关键发力,不断提升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的质量效益;加强组织领导,积极构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的良好格局。  相似文献   

3.
王贺文 《国防》2006,(6):10-12
胡锦涛主席指出,科学发展观不仅是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面发展的指导方针,也是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是国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统筹各项建设,促进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与其他各项建设协调发展、同步发展、共同发展。各级地方党委、政府和军事机关,要充分认识以科学发展观统筹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自觉地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各个领域,推进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又快又好发展。国防后备力量建设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当前要重点抓…  相似文献   

4.
周汉江 《国防》2013,(12):36-37
训练基地是后备力量建设的基础工程,加强训练基地建设是提高民兵预备役部队训练质量的关键环节,我们应站在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全局的高度进一步深化认识,切实增强建好训练基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一)落实习主席"能打胜仗"重要指示的具体措施。落实党的新时期强军目标和习主席"能打仗、打胜仗"的指示要求,是民兵预备役部队建设的重大历史课题。建好这支武装力量的标准,就是要时刻做到"拉得出、用得上、起作用"。  相似文献   

5.
杨培  焦龙海 《国防》2013,(1):61-61
近年来,中共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委坚持团结带领"一班人"狠抓党管武装工作落实,始终做到把党管武装工作纳入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统一规划、纳入年度工作部署、纳入领导干部目标管理,努力争当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明白人、贴心人、推动人和带头人,形成了党委管武装、政府抓武装、全社会关心支持武装工作的良好氛围,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与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6.
组织建设是后备力量建设的基础工程.新形势下党的强军目标和军事战略方针对后备力量组织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加强和改进组织建设,为后备力量转型发展打下坚实基础.重点是着眼形势任务,合理确定后备力量数量规模;适应职能转变,系统整合后备力量组织结构;立足国情军情,统筹规划后备力量建设布局;融合社会资源,创新发展后备力量编组模式;转变工作方式,建立健全后备力量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7.
苗雨丰 《国防》2014,(10):56-57
在今年召开的第五次全国边海防工作会议上,提出国家边海防战略目标是要"建成与国家地位相称的强大、稳固的边海防""为国家崛起和民族复兴提供坚实保障"。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会上强调指出,要强化忧患意识、使命意识、大局意识,努力建设强大稳固的现代边海防。这次会议和习主席的重要指示,为新时期加强边海防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会议指出的要"完善专业精干的力量结构""加强边海防民兵建设,开展专业化训练,提高边海防后备力量建设质量",为加强边海防地区后备力量建设明确了目标,找到了抓手。边(海)疆省、市在加强边海防建设过程中,要注重建强边海防民兵队伍,积极探索后备力量质量建设有效途径,努力搭建平台练兵用兵,为实现国家边海防战略目标贡献力量。实践过程中,应注意把握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徐茂江 《中国民兵》2008,(11):50-50
军民融合发展是党的十七大对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没提出的新要求。深入贯彻军民融合式发展战略,要不断强化融合发展理念,完善融合发展机制,创新融合发展举措,积极推进民兵预备役建设。  相似文献   

9.
徐辉升 《国防》2006,(6):18-20
科学发展观是党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是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要推动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又快又好发展,必须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坚决贯彻科学发展观。一、深化思想认识,牢固确立科学发展观在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中的指导地位国防后备力量建设领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首先要准确把握其深刻内涵和时代要求,充分认识科学发展观指导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抓好国防后备力量各项改革和建设的自觉性。(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确保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正确方向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0.
钟志坚 《国防》2010,(7):47-48
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是国家军事力量建设和基层政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形势下,要着眼维护周家安全、稳定、发展,大力加强和改进国防后备力量建设。  相似文献   

11.
积极整合军地资源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是创新后备力量建设发展模式,提高后备力量建设使用效益的重要途径。当前,应以长效融合社会人力建设资源、积极聚合军地装备物资资源、有序衔接国家危机管理资源和科学统筹区位特色优势资源为突破,培育专业常态的国防后备力量组织结构基础,完善多边联供的国防后备力量行动保障体系,搭建双应一体的国防后备力量动员使用平台,形成系统完备的国防后备力量全局任务能力。  相似文献   

12.
于占唐 《国防》2008,(7):43-44
"必须站在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这是党的十七大对国防和军队建设提出的总目标.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建设精干的常备军与强大的后备力量相结合的武装力量、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是实现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为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指明了方向.我们要把握机遇,坚持改革,积极探索,努力推进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创新发展.当前,应重点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3.
蒋健林  陈绵云 《国防》2014,(12):36-36
为积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统筹推进南海方向军事斗争国防动员准备和后备力量建设创新发展,海南省委省政府省军区最近召开省国防动员委员会第十次全体(扩大)会议暨全省民兵工作总结表彰会议,深入分析过去两年全省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基本形势,表彰民兵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强调"十二五"后期的重点工作任务,要求军地各级切实肩负起维护国家安全和南海主权的责任,扎实推进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一是要着力提升国防动员综合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14.
方庆灵 《中国民兵》2010,(12):44-44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胡锦涛主席站在国防和军队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提出并系统阐述了"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的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为强化官兵精神支柱,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指明了方向。国防后备力量担负着"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的重任,必须着眼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全面发展和履行新的历史使命提供强大精神动力,积极培育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5.
赵福艳 《国防》2010,(3):49-50
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是党的十七大对国防和军队建设提出的新要求,是科学发展观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上的重要体现,也是推进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科学发展的必然途径。军分区系统作为地方一级军事指挥机关,在推进国防后备力量和经济社会建设融合发展中,可在两个方面有效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6.
《国防》2013,(12):68-71
坚持军民融合式发展是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加强军民融合式发展战略规划、体制机制建设和法制建设。山西省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在思想上重视国防建设,在政策上支持军队和民兵预备役发展,在工作中合理使用国防后备力量,充分发挥山西革命根据地的政治优势、国家综合能源基地的产业优势和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区位优势,统筹推进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取得了一些成效。  相似文献   

17.
金建忠 《国防》2013,(1):47-48
党的十八大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十八大报告着眼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对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地位作用、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基本要求作了深刻阐述,提出了"提高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质量"的战略要求,为加强新形势下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和科学指南。  相似文献   

18.
一、加强双重领导,发挥军地共建优势,形成国防后备力量战时指挥通信保障能力建设合力 一方面,要积极贯彻平战结合、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方针,切实把国防后备力量战时指挥通信保障能力建设纳入地方建设发展规划之中。在地方的大型公共基础建设和信息化基础建设中,不仅要考虑经济建设需要,而且要充分考虑军事和战争需要,将战时指挥通信保障能力建设纳入地方建设发展规划之中。使一笔投资获得经济和国防双重效益,达到经济建设和国防后备力量战时指挥通信保障能力建设同步、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王刚  耿秋生 《国防》2014,(10):8-9
习近平主席在今年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上强调指出,"实现强军目标,必须同心协力做好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这篇大文章"。预备役部队作为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国家武装力量,作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重点,必须深刻领会、准确把握习主席这一重要指示精神,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整合资源,认真做好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这篇大文章,为有力推进部队战斗力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20.
孙红林  武喆 《国防》2014,(10):10-12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加强军民融合式发展战略规划、体制机制建设、法规建设"。实行军民融合式发展,既有利于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从经济建设中获得更加深厚的物质支撑和发展后劲,也有利于经济建设从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中获得更加有力的安全保障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