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魏玉祥  岳胜军 《国防》2005,(6):21-22
适应新军事变革需要,大力加强预备役部队质量建设,不断提高部队快速动员和遂行作战任务的能力,对于提高我军的整体作战能力、保证打赢未来可能面临的信息化战争,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当前,由于国家投入预备役部队建设经费不可能太多,预备役部队建设必须贯彻“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思想,走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发展的路子,在寻找解决制约部队建设的重点难点问题的对策上下功夫。突出作战功能科学编。信息化战争是科技、信息密集型的战争,赢得信息化战争无疑需要一支“科技密集型”队伍。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动员的预备役人员中70%以上是科技型人才…  相似文献   

2.
腾茂盛 《国防》2006,(12):53-53
建军作战,人才为本。贯彻党中央、中央军委提出的“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战略,推进人民武装信息化建设,必须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适应战争形态信息化的要求,把信息人才动员准备置于重要位置,认真搞好信息人才登记、编组和训练工作,为国防现代化建设和打赢未来战争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撑。要结合国防动员潜力调查和民兵、预备役部队组织整顿,统计掌握地方信息人才的数量、专业和分布状况。要根据“十一五”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总体规划,扎实搞好现役部队信息人才预编组工作,全面落实民兵、预备役部队信息分队人员编组。凡未编人现役部队和民兵、预备役部队的地方信息人才,要分门别类进行登记储备。要坚持任务牵引,扎实开展军事训练。把纳入后备力量体系的地方信息人才作为军事训练的重点,通过扎扎实实的军事训练提高其能力和素质。  相似文献   

3.
对于预备役部队来说,要扎实做好军事斗争准备,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必须以人才建设为突破口和立足点,不断强化人才意识,完善人才培养机制,改革人才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4.
新世纪新阶段,我军预备役部队信息化人才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离信息化战争和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一方面,预备役部队信  相似文献   

5.
在信息化战争正向我们走来,世界各国军队都在加强信息化建设的新形势下,作为我国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军预备役部队也必须适应这一形势需要,彻底改革传统的编组模式,加强信息作战的人才储备,以提高部队信息化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6.
王顺龙  李海涛 《国防》2005,(9):66-67
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军队建设的核心。预备役部队作为我国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重点和“拳头”,必须紧紧抓住国家和军队信息化建设的战略机遇,充分利用预备役部队信息化建设的特有优势,理清思路,抓住关键,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不断提升预备役部队信息化建设水平和信息作战能力。一是要大力开展预备役部队信息化理论研究。理论是行动的先导。先进的军事理论是战争的重要制胜因素,对军队建设和作战具有重大的牵引和指导作用。随着信息化战争的发展,世界各国军队的信息化理论及其体系正在经历着彻底的变革,并逐步趋…  相似文献   

7.
组织预备役部队在数九寒冬进行适应性训练,是"提高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的有效途径,是提高预备役部队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能力的必然要求。北京卫戍区某预备役师利用冬季恶劣的气候条件,设置近似实战的环境,积极摔打磨砺预备役官兵,探索了冬季提高预备役官兵适应能力和作战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杜克明 《国防》2007,(6):15-16
未来信息化战争是体系与体系的对抗.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加强预备役部队建设,仅在国防后备力量领域搞局部调整是不够的,必须坚持以实战龙头为牵引,加强与现役部队的一体化建设,实现体系对接、功能互补,不断提高配合和保障现役部队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王纪三 《国防》2005,(4):39-40
随着战争形态向信息化战争转变和部队建设向信息化建设转型,对预备役部队质量建设提出了全新要求。我们必须主动适应信息化作战需要,大力加强预备役部队与现役部队一体化建设,促进预备役部队与现役部队战斗力的同步跃升。更新观念,建立领导体制。随着我军预备役部队编制体制的调整改革和作战任务的进一步明确,其在我军作战力量构成中所占比重愈来愈大,  相似文献   

10.
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军队建设的核心主题。我曾多次讲过,抓信息化建设,要坚持各级有各级的职责,各级应有各级的作为,不畏高自馁,不坐而论道,不消极等靠。预备役部队信息化建设,有着现役部队不可比拟的优势,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在注重综合集成、强化人才为本、善于博采众长、坚持长期建设四个方面下功夫、见成效,努力提高预备役部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对担负要地防空的预备役高炮部队的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要认清肩负的责任.着眼提高预备役高炮部队的战斗力,克服在和平环境中形成的思维定势.按照“真打仗,真准备”的要求,将选拔培养新型要地防空指挥人才定位在打赢需要上来。立足预备役高炮部队的实际。加快人才培养的步伐。  相似文献   

12.
紧密结合预备役部队可能在未来信息化战争中担负的任务,要以创新的精神深化预备役部队信息化内容训练,不断提高预备役部队快速动员信息作战能力。  相似文献   

13.
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本质特征是信息化,提高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的能力,关键是要加速预备役部队、民兵队伍的质量建设。对于信息化建设,要认知特点.把握规律.研以致用,搞好成果转化.积极推动军事斗争准备的深入,要把理论研究成果转化为推进预备役部队、民兵质量建设的有效措施和实际对策.要把研究成果转化应用到重大军事活动中去.推动部队战斗力提高,在这一方面,吉林某预备役炮兵师做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值得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14.
许杰真 《国防》2004,(11):52-53
预备役部队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必须统筹规划,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就目前而言,应着力解决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着力培养预备役部队信息化建设人才。人才是军队建设中决定性和关键性的因素。加强预备役部队信息技术人才建设是推进预备役部队信息化建设的关键。为此,  相似文献   

15.
郑德华  王克林 《国防》2006,(3):34-35
随着新军事变革的迅猛发展,世界各主要国家都把压缩现役部队规模,加强预备役部队建设作为推进新军事变革的战略选择,加大了预备役部队建设力度。我们要顺应这一趋势,抓住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军事斗争准备不断深入的发展机遇,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加强预备役部队的全面建设,为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奠定坚实的基础。一、当前预备役部队建设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经过20多年的探索实践和艰苦努力,我军预备役部队建设质量不断提高。但是,随着形势任务的变化,部队建设中也出现了各种矛盾和问题。国防观念相对滞后与军事变革加速发展之间的矛盾较…  相似文献   

16.
预备役部队寓军于民,地方的高科技人才、信息化装备、信息化技术等资源可为我所用。因此,预备役部队在加强信息化建设时,应建立"三个体系",充分发挥和  相似文献   

17.
李桂林 《国防》2005,(9):62-64
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是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的核心之点,是我军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标。预备役部队作为国家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重点,必须紧跟军事变革,推进信息化建设。当前,预备役部队的信息化建设,应从以下四个方面抓起。一、坚持认识牵动、观念引领,切实打牢推进信息化建设的思想基础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信息化建设是一项新的实践活动,必须靠新的思想观念来牵引。分析一些单位信息化建设上得不快、抓得不力的原因,很重要的一条是认识和观念上的障碍。因此,推进预备役部队信息化建设,必须把提高认识、转变…  相似文献   

18.
为深入贯彻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预备役部队建设的意见》精神,进一步加强预备役部队质量建设,培养高素质新型预备役军事指挥人才,提高预备役部队信息化战争条件下快速动员和遂行作战任务的能力,受中共中央组织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委托,南京陆军指挥学院举办了全军预备役部队预备役军事指挥军官培训班。培训期间,全体预任军官本着贴近未来战场需求、贴近预备役部队建设需求、贴近预备役军事指挥官对军事理论需求的原则,就“一体化联合作战与指挥”、“预备役部队战时快速动员组织与实施”、“预备役部队司令部工作”等问题进行了集中学习和研究,取得了一批成果。现摘编其中的部分学术观点,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9.
徐国柱 《国防》2005,(4):37-38
为深入贯彻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预备役部队建设的意见》精神,进一步加强预备役部队质量建设,培养高素质新型预备役军事指挥人才,提高预备役部队信息化战争条件下快速动员和遂行作战任务的能力,受中共中央组织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委托,南京陆军指挥学院举办了全军预备役部队预备役军事指挥军官培训班。培训期间,全体预任军官本着贴近未来战场需求、贴近预备役部队建设需求、贴近预备役军事指挥官对军事理论需求的原则,就“一体化联合作战与指挥”、“预备役部队战时快速动员组织与实施”、“预备役部队司令部工作”等问题进行了集中学习和研究,取得了一批成果。现摘编其中的部分学术观点,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20.
民兵预备役部队是我国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打赢未来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的重要力量。加强民兵预备役部队建设,既是打赢未来战争的需要,也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需要。新形势下,民兵预备役工作遇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各地结合实际拿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和措施。为有效落实党管武装这一根本制度,进一步加强民兵预备役部队建设,本刊新开辟了领导论坛栏目,让我们认真学习理解各地党政主要领导对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真知灼见,互相交流启迪,扎实推进民兵预备役部队质量建设,打造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的强大后备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