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伊拉克战争结束快4年了,伊拉克仍然是乱局一片,丝毫看不出和平的迹象,而美国更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处境非常尴尬。下面列出的关于美国和伊拉克的一组数字可以在一个侧面揭示伊拉克的乱象和美国的困局。20——盟友纷纷转向,“多国部队”分崩离析美国最初对伊拉克的军事行动本身就没有得到联合国的支持,许多国家对军事打击的做法都有疑义,但仗着其“一家独大”的地位,美国还是凑了“多国部队”,发动了战争。令美国想不到的是,不到4年,20个盟友开始陆续以种种理由完全撤出、部分  相似文献   

2.
伊拉克战争已过去整整两年了,可对作为胜利者的美国而言,这两年过得却不那么轻松,甚至可用焦头烂额来形容。 两年前,美国踌躇满志,精心备战,力求玩伊拉克于股掌,可还是遇到了"两个没想到":一是没想到萨达姆那么不禁打, 一个月不到就跨了台;二是没想到战后伊拉克这么乱,两年后的今天仍是"一锅粥"。对于第一个"没想到",如今美国算是 想明白了,萨达姆早就是一只"一捅就破、一推就倒"的纸老虎,根本没有什么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而对于后一个"没想到", 美国倒是有过大胆的猜测,如在萨达姆被捕前,认为是他策划组织并实施了抵抗活动,可他沦为阶下囚后,伊拉克却乱得更 凶。因此,美国人至今也未找到自己满意的答案。最近,美联社抖出猛料,认为萨达姆在倒台之前就设下了埋伏,并分析得  相似文献   

3.
4年前的3月20日,美国以萨达姆政权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等为由,不顾联合国的反对公然向伊拉克发动了战争。4年后的今天,萨达姆被绞刑处死,旧政权被推翻,好像美国已达到自己的“目的”,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时至今日,面对反美武装的不依不饶、死缠烂打,14万驻伊美军可谓战不能胜,退不能走,陷入了苦斗不止的尬尴境地。  相似文献   

4.
于洋 《环球军事》2012,(16):58-59
20世纪90年代初,德国外交部官员于尔根·穆罕默德·吉特勒被伊拉克情报机构成功策反后,开始源源不断地为伊拉克提供各种军事、政治情报。特别是在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后,吉特勒出卖了大量有关美军在中东部署、西方如何评估伊拉克导弹力量的重要情报,对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军事行动造成了重大损失。东窗事发后,吉特勒于1991年5月被法庭判处5年有期徒刑。  相似文献   

5.
2002年11月8日,一直以强硬态度抵制联合国武器核查的伊拉克突然宣布接受联合国1441号决议,准许核查人员进入伊拉克执行武器核查。伊拉克的这种态度使其暂时避免了遭受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武力打击,但是却没有实质上消除战争威胁。自从2002年10月10日和11日美国参众两院以压倒多数票相继通过授权美国总统布什在必要时使用武力,解除伊拉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的威胁,并迫使伊拉克履行1991年海湾战争以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的有关决议后,舆论普遍认为,该决议的通过,等于给布什总统一张授权对伊拉克动武的“空白支票”,使得美英朝着军事打击伊拉克迈进了实质性的一步。伊拉克的突然接受核查,明显是萨达姆最终屈服于美国为首的西方势力的武力威胁。导致萨达姆屈服的主要因素之一是其武装力量在近10年的制裁中的严重衰败,尤其是伊拉克防空系统的严最衰败。  相似文献   

6.
伊拉克战争是美国新安全战略出台后的第一场战争。2002年9月20日,美国提出新的安全战略构想,强调以军事实力为后盾,以反恐和保卫国土安全为重点,提出了力量建设由“基于威胁”向“基于能力”转变等一系列观点,特别是在战略指导上提出了“先发制人”战略思想。伊拉克战争从一定意义上讲是美国“先制”战略实践的重要步骤,反映了美国军事战略实质和走向。  相似文献   

7.
3月20日,美国不顾国际社会政治解决伊拉克问题的呼声,执意发动了对伊战争。美国原以为,经过12年制裁的伊拉克军队已经不堪一击,强大的美军三四天时间就可以直捣伊首都巴格达。然而战事却大出美军意料。美军不仅未能速战速决,自身反倒挫折连连。 “斩首”、“震慑”未能奏效,伊军仍在顽强抵抗 按照美军战前推断,伊拉克已人心思变,军队士气低落。只要尽快拿下萨达姆并给伊军一击,伊拉克的抵抗就会土崩瓦解。于是战事一开始,美军于3月20日凌晨突然  相似文献   

8.
半月回放     
数字Numbers20万据报道,根据不完全统计,在美国现有的16个情报机构当中,正式雇员总数已超过15万,若加上在国内外搜集情报的“线人”,美国拥有的情报人员估计有约20万人,超过世界上许多中等国家的军队总人数。单单是中情局,就在全球13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将近200个情报站。而在几个月前,内格罗蓬特的高级助手格雷厄姆透露,美国情报机构去年的预算高达440亿美元。3年5月3日,世界新闻自由日来临前夕,联合国秘书长伊拉克问题特别代表卡齐指出,3年来有70多名新闻工作者在伊拉克殉职。卡齐表示,即将就任的伊拉克新政府应当保护伊拉克的独立媒…  相似文献   

9.
2003年是美国决定要对伊拉克动用武力的关键一年。美国高级官员均称“推翻萨达姆”是美国当前重要目标之—。鲍威尔指出:“无论联合国武器核查小组重返伊拉克的事进行得怎样,对伊拉克人民以及这一地区的人民来说,巴格达换个政权是件好事。这就是美国的政策。”美国对伊进攻看来只是时间问题了! 实际上,从海湾战争至今,美国始终把  相似文献   

10.
金凯 《国防科技》2003,(2):48-50
2003年是美国决定要对伊拉克动用武力的关键一年。美国高级官员均称“推翻萨达姆”是美国当前重要目标之一。鲍威尔指出:“无论联合国武器核查小组重返伊拉克的事进行得怎样,对伊拉克人民以及这一地区的人民来说,巴格达换个政权是件好事。这就是美国的政策。”美国对伊进攻看来只是时间问题了!  相似文献   

11.
胡向春 《现代军事》2009,(12):72-76
曾因在伊拉克杀害无辜平民而声名狼藉的美国黑水保安公司近来又接连曝出新闻。先是《泰晤士报》2009年8月6日报道,黑水公司总裁埃里克。普林斯正面临一系列指控,包括谋杀、走私武器、蓄意屠杀伊拉克平民等罪名。再是《纽约时报》8月20日报道,黑水公司在2004年曾与美国中央情报局秘密签署协议,协助中情局在伊拉克追捕“基地”组织头目。  相似文献   

12.
《国防科技》2003,(4):F002-F003
北京时间2003年3月20日上午10时25分(美国东部时间19日晚上9时35分,巴格达时间20日凌晨5时35分),美国打响了伊拉克战争的第一枪,巴格达传来巨大的爆  相似文献   

13.
国际 2月5日,英国《独立报》报道说, 英国将于今年5月开始从伊拉克撤军,计划到年底从伊撤出总共约2000名英国士兵。 2月7日,为了全面更新2040年前使用寿命即将终止的现存核武器,美国能源部向议会要求新型核研究项目预算2770万美元。 2月14日,英国议会下院通过法案,将在英格兰所有酒吧、俱乐部及室内公共场所禁烟。 2月16日,美国国务卿赖斯在参议院预算委员会作证时说,美国在开始帮助培训伊拉克安全部队方面存在失误,美国过分注重接受培训的伊拉克  相似文献   

14.
2002年11月20日~2003年5月20日,我作为乔治·华盛顿大学埃利奥特国际关系学院亚洲研究中心的访问学者,在美国工作了半年。其间,恰逢美发动对伊拉克战争,从而使我有了一段难得的经历。  相似文献   

15.
3月20日凌晨,随着美国巡航导弹刺破波斯湾宁静的上空,由美英等国发起的伊拉克战争爆发。对伊战争不仅有着强烈的政治色彩,同时也成了美国21世纪之初最大的高技术武器装备的试验场。 12年前的海湾战争中,美国在海湾投入的多种高科技“明星武器”在这里亮相,成了人类军事斗争进入现代化阶段的一个重要标志。而在当前这场正在发生的战争中,人们又一次看  相似文献   

16.
伊拉克海军     
伊拉克海军曾经是海湾地区实力较强的海上力量之一,但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海湾战争,大大削弱了伊拉克海军的实力。战后多年的经济制裁和美、英连续多年的轰炸,严重破坏了伊拉克的国民经济,海军力量从此走上了一蹶不振的衰退之路。在目前美国大兵压境的情况下,伊拉克的海上力量已经彻底没有了保卫国家领海的  相似文献   

17.
伊拉克武器核查危机由来已久,是美国和伊拉克的严重对立所致,是美国“遏制”政策与伊拉克“边缘抗争”策略的对抗,美伊双方针锋相对,美国有可能再次对伊拉克使用武力,爆发战争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18.
12年前的海湾战争给萨达姆的教训是深刻的。12年后的今天,当美国执意再次对伊拉克动武,并把目标锁定在推翻萨达姆的政权时,伊拉克军队会以什么样的战法迎击美军?萨达姆会不会汲取上次海湾战争的教训,摒弃深沟高垒、潜藏待敌、被动应战的策略,而是扬长弃短,主动出击,以积极的作战行动与美军周旋呢?根据目前伊拉克的备战情况和有关资料分析,在应对美军可能发动的  相似文献   

19.
2003年3月20日美英等国联军发动的伊拉克战争是迄今为止信息化程度最高的战争,也是一场遭到大多数国家和民众(包括越来越多的美国民众)质疑和反对的战争.  相似文献   

20.
2003年3月20日,伊拉克战争爆发,至5月1日布什宣布“主要作战行动已经结束”,前后持续约40天; 1991年1月17日,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发动“沙漠风暴”行动,海湾战争爆发,至2月26日伊拉克撤出科威特,战争也持续约40天;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伊拉克历史上还有一场持续大约40天的战争,而且这场战争中的许多境况与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这就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