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正>江苏地处长三角经济发达地区,是全国最早跨入"GDP万亿元俱乐部"的发达省份之一,一直在探索富国与强军相统一之道,打造出了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江苏模式"。早在2001年,江苏就作为"军队保障社会化改革"试点省份之一,在军队医疗、饮食、住房、油料供应、装备维修等多方面引入社会力量,成为改革"排头兵"。为深入贯彻  相似文献   

2.
煤炭不仅是重要的工业燃料,还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并有“化工之母”的美称。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全球经济的一体化,我国煤炭行业、特别是大型煤电企业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发展煤化工产业是其中最为重要的途径,加快煤化工产业的发展已成为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我国军工产业发展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改变传统军工产业的发展模式已成为当前一项紧迫任务.本文在分析我国军工产业发展阶段和市场化改革历史沿革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军工产业市场化改革的路径选择以及依托资本市场实施"五步走"战略做大做强我国军工产业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支柱产业是我国近几年在产业结构调整研究中才引入的概念,目前还没有明确和一致的定义。我们认为,支柱产业是指在一定经济区域、一定时期内那些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统治、基础地位,并对国民经济发展起决定、支撑作用的产业。支柱产业具有以下特征:1、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和雄厚的经济规模;2、有很好地经济效益;3、有较快的技术进步速度;4、有广阔的市场;5、有很强的产业关联度。对于一个地区国民经济各产业来说,由于资源和技术有限,为使有限的资源和技术得到最充分最有效的利用和发挥,国民经济各产业不可能采取平衡的发展战略,而只能…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特别是"十二五"以来,我国核技术应用产业实现了快速发展。可以预见,未来一段时间内,在国家推进军民深度融合发展、创新驱动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一带一路"等一系列发展战略的引领下,我国核技术应用产业将迎来新的重大发展契机。核技术应用是和平利用核能的重要内容,是当代公认的高新技术,具有的交叉性、融合性和渗透性使其蕴藏着巨大的实用价值和经济效  相似文献   

6.
产业的成长往往经历增长极、集聚区、产业带、大经济区的发展演进过程。集聚区包括各类园区、基地等。目前,我国军民融合技术产业基地出现增长极、集聚区、产业带、大经济区的三者同在并兴态势。中西部等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特别是对于军工单位比较集中的地区,大力发展军民结合产业,推动军工经济与地方经济的融合、军民资源在空间上的互动和共享,  相似文献   

7.
全球经济一体化中的国家经济安全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概念。国家经济安全面临着新的挑战,我国必须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完善金融体制、重视教育,才能提高国家经济体系的安全系数和抗风险能力。  相似文献   

8.
郑言 《中国军转民》2005,(10):24-25
“十一五”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实现又快又好发展的关键时期。胡锦涛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努力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创新之路。温家宝总理指出,必须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彻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贯彻到各个产业、行业和地区,努力将我国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型国家。国防科技工业是国家战略性产业,必须坚持自力更生、自主创新,努力建设创新型产业,推动国防科技实现跨越式发展,在贯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9.
军工产业的发展必须与国民经济的发展相协调,必须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接轨。本文立足于我国核工业发展的现状,对“入世”后核工业发展的战略、结构及制约因素作了初步探讨,同时也分析了我们面临的机遇、挑战和对策。  相似文献   

10.
调整产业结构,是我国当前经济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而国防工业军民兼容的产业取向直接关系到整个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文章就我国国防工业军民兼容的产业结构取向、产业技术取向以及产业组织取向等问题,提出了有价值的见解。怎样保证国防工业正确的产业结构取向?作者认为关键要靠产业政策杠杆的撬动,主要应实行下列政策:对军工企业转产不同的民品实行差别税率;民品生产列入国家财政贷款计划;提高优质新产品价格;鼓励产品出口;拆除民品行业壁垒和地区壁垒等。  相似文献   

11.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也是整个"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工作的一条主线。从供给侧着手推动军工产业军民融合发展,是一种治本式地推动军工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2.
发展辽宁船舶工业的设想与实施意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船舶工业是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的战略性产业,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工业发展总体水平的重要标志,是我国目前为数不多的、具备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外向型产业之一。朱镕基总理曾指出,“发展船舶制造对拉动经济增长和劳动力就业作用很大”,“中国有希望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张国宝发表了《将我国建设成世界第一造船大国》的论述,就我  相似文献   

13.
乌昌经济一体化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基于现实情况做出的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该战略以其前所未有的发展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该文在极化理论的指导下分析了乌昌地区的扩散作用和回流作用,并对这些作用进行总结性分析。  相似文献   

14.
西方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城乡一体化始终是以大流通作为桥梁和依托的。大流通是促成资源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的最主要方式之一,大流通已渗透到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环节。对于任何一个企业,大流通是其组织生产和销售的着眼点,大流通带给企业的是效益的成倍提高;对于任何一个经济区域,大流通是促进其产业结构健康成长和城市化稳步进展的催化剂。然而,我国城乡大流通的现状及趋势令人担忧。因此,及时发展和不断完善大流通这座桥梁是我国工业化和城乡一体化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本文阐述了我国城乡大流通桥梁梗阻与扭曲的六点表现及其四大危害,高度重视和解决这些问题无疑对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5.
磊石 《兵团建设》2001,(12):27-28
棉花产业是兵团经济最重要的支柱产业,对兵团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兵团棉花生产在单产、品级、人均占有量、调出量等方面均居全国前列,已成为我国重要的产棉区和商品棉基地。"入世"以后,兵团棉花将不可避免地面临"洋"棉前所未有的挑战。认清形势,趋利避害,调整和完善棉花发展战略,对保持兵团棉花产业持续稳定发展,对推动兵团经济社会事业超常规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一、机遇与挑战,相伴而来"入世"以后,我国将在农产品贸易方面履行以下承诺:一是在市场准入方面,一要减让关税,取消所有非关税措施,到2004年,农产品平均关税由目前的21.2%降到17%,对美国86种产品降至14.5%;二要放开部分农产品市场,除对棉花实行关税配额外,到2004年,进入中国市场的棉花准入量将明显增加。二是取消出口补贴,不对任何农产品,特别是棉花进行出  相似文献   

16.
《兵团建设》2012,(19):44
《经济与管理评论》刊文指出,旅游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门类,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速度日益加快,随着人类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日益提升,随着国民生活幸福指数日益提高,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新兴国家、发展中国家都日益迫切地要求提高旅游经济的发展水平。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把"积极发展旅游业"列为"推动服务业大发展"的主要内  相似文献   

17.
冷战结束,美欧失去了共同的对手,因而美欧之间控制与反控制的斗争突出起来。1996年欧洲在两个方向上与美国展开争夺,一是在东面,向中东欧积极发展,加速欧洲一体化进程,重建强大而统一的欧洲;二是在南面,向地中海沿岸及中东发展,推进该地区经济一体化。另外,欧洲在亚洲也与美国展开争夺,并开始打入美国的后院——拉美。欧洲力图在政治、经济、贸易等方面与美国建立平衡关系,以打破美国一统天下的局面。  相似文献   

18.
<正>公司简介Enterprise introduction中电科特种飞机系统工程有限公司是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地方政府共同投资组建的国有控股高科技企业。电科特飞依托中国电科在多功能任务载荷以及电子信息系统等领域的产品和系统集成优势,同时联合国内外航空企业及科研院所的优质资源,针对通用航空产业,以军民融合为契机,专注"有人/无人特种飞机系统、低空监视和服务系统、军民两用航电系统"三大业务板块,打造"任务电子系统一体化、平台和任务系统一体化以及空地系统一体化"三大一体化解决方案,实现军、民、贸协同发展。电科特飞正致力于成为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质量管理的内容、任务和方法也在不断深化和发展。质量做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永恒主题,是产品进入市场的保证。随着全球经济地区化、集团化、一体化发展,其观念也在不断发展、完善。 ISO 9000系列标准自1987年颁布以来,在世界上许国家和地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  相似文献   

20.
资讯     
<正>我国将在"十三五"期间做大做强卫星及应用产业国务院日前印发《"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做大做强卫星及应用产业,建设自主开放、安全可靠、长期稳定运行的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加速卫星应用与基础设施融合发展。从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风红一号"发射以来,我国至今已将上百颗卫星成功送入太空。卫星与国计民生关系密切,是我国"十三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