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正>危险废物等离子体处理技术及设备利用等离子体炬产生的高温热等离子体将危险废物快速分解破坏,具有反应速度快、二次污染小、适用范围宽等特点。该技术克服了传统处理技术如焚烧、化学处理等二次污染大、工艺复杂、对废物有选择,性等缺点。特别适合医疗垃圾、石棉、焚烧飞灰、电池、轮胎、放射污染等固体危险废物  相似文献   

2.
<正>材料表面处理技术及设备自主研发离子源技术、多弧离子镀膜技术、磁控溅射镀膜技术、等离子体源技术、直流弧等离子体炬、射频等离子体炬及高电压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真空技术,先后开发了多种类型的材料表面处理设备及相关工艺,已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核工业、兵器工业、机械加工、半导体、石油钻井、生物医学等众多领域。生产的设备已获CE认证,出口到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了整机出口发达国家零的突破。  相似文献   

3.
热等离子体技术由于其高区域温度、高能量密度等特征,已被广泛应用于冶金、材料、航天、电子、化工、机械加工等领域,而且在处理各种危险废物方面也显示出独特的优点,被誉为环保友好新技术。简要介绍了热等离子体技术的特点及其在处理放射性废物、焚烧炉底灰与飞灰、生物与医疗废物、工业危险废物的处理和资源回收等环境保护方面的应用。同时论述了热等离子体技术在我国危险废物处理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等离子体技术及其在废物处理方面的一些应用,重点阐述处理焚烧灰的工艺流程及其结果。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三峡万州库区的人口规模预测、垃圾年产量预测及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现状等进行详细的调查,提出了万州区生活垃圾处理的适宜方案为“焚烧+填埋”。并在考虑环保要求的同时,垃圾焚烧采用先进的立式旋转热解焚烧炉工艺,有效地控制了二次污染的产生;垃圾填埋采用分区填埋的方式,渗滤液处理采用了“回喷+生化”的处理措施,减少了渗滤液的排放量。该课题的研究对于三峡库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保护长江三峡库区水体质量和生态环境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李蔓 《宁夏科技》2002,(3):47-47
“随着国民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逐渐引起人们关注,焚烧发电作为一项成熟的技术已在全国得到全面推广。目前,国内己建成深训清水河、龙岗和珠海、温州、南海等垃圾焚烧发电厂,上海、杭州、宁波、厦门、广州等地正在建设和筹建中。焚烧发电具有许多优点。(1)垃圾减容性好;(2)处理无害化;(3)余热利用;(4)处理时间短。  相似文献   

7.
热交联法制备低含氧量碳化硅纤维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低预氧化程度的聚碳硅烷 (PCS)纤维进行热交联处理 ,降低SiC纤维中的氧含量 ,经过二步烧成法制备出机械性能及高温耐氧化性能优良的连续SiC纤维。通过IR、XRD、SEM、元素分析仪等分析手段系统研究了研究了热交联碳化硅纤维的热交联处理的工艺条件、烧成工艺 ,研究了热交联碳化硅纤维的组成、微观结构及其与纤维的力学性能、高温抗氧化性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针对报废弹药处理过程中产生的TNT废水毒性大、处理难的特点,分析TNT废水的特性和当前处理方法现状,提出基于高压脉冲等离子体技术的TNT废水处理方法;分析脉冲等离子体对废水的处理降解机理,给出双向窄脉冲电源和气液固三相反应器的设计方案.研究表明,利用脉冲放电等离子体技术可提高TNT废水的处理效率,有效解决报废弹药TNT废水处理难题.  相似文献   

9.
刘有英 《现代防御技术》2011,39(6):47-51,77
高速/超高速碰撞会产生大量破片,并伴随闪光、等离子体等现象.高速碰撞材料受冲击产生射流及破片高温会引起碰撞闪光现象,获得了碰撞等离子体电磁场强度的变化规律.采用数值仿真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获得了高速碰撞破片云团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0.
连续碳化硅纤维的研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本文研究了用先驱体法制备连续碳化硅(SiC)纤维的全过程。通过常压高温裂解法制得纺丝性能好的聚碳硅烷,经100孔熔融纺丝、不熔化处理和高温烧成等一系列工艺处理,制得了高性能的SiC纤维。该纤维单丝直径8~15微米,连续长度达100米,抗拉强度为2~2.3GPa,抗拉模量178GPa。主要性能达到日本同类产品八十年代的水平。本文还对制备工艺的一些基本规律及连续纤维的主要性能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1.
α粒子在高温高密氘氚等离子体系统中输运时其角密度分布函数满足非定态Fokker-Planck方程。本文将一维球对称情况下的Fokker-Planck方程在时域离散时分离成速度与坐标方向的两个方程,再对此两个方程中的速度变量作多群化处理,坐标变量(包括运动方向变量)采用有限元方法处理,分别得到了两个有限元方程。通过对两个有限元方程的耦合求解,数值求解了α粒子角密度分布函数随时间的变化,据此分别计算了α粒子对背景等离子体中的离子、电子的能量沉积率以及α粒子对背景等离子体的总能量沉积率随时空的演化。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一种将高压脉冲放电产生的多种效应与臭氧紧密结合的废水处理技术,并将此技术应用于垃圾渗滤液的处理。实验表明,用高压脉冲放电等离子体及臭氧技术处理垃圾渗滤液30min,其生化性可达48.9%,氨氮去除率为71.1%,这为渗滤液的后续生物处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总结了在垃圾渗滤液处理过程中各种成分及其生化性随放电时间的变化规律,分析了高压脉冲放电等离子体及臭氧技术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机理和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3.
等离子体隐身与等离子体武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什么是等离子体等离子体一般指电离的气体,由离子、电子及未经电离的中性粒子所组成,从整体上看呈现电中性。等离子体是继物质存在的固体、液体、气体三种形态之后出现的第四态物质,其产生和运动主要受电磁场力的作用与支配。像火焰和电孤中的高温部分,太阳和其他恒星的表面气层都是等离子体。在军事上,核爆炸、放射性同位素的射线、高超音速飞行器的激波、燃料中掺有铯、钾与钠等易电离成分的火箭以及喷气式飞机的射流等,  相似文献   

14.
载人飞船等离子体鞘电子密度分布的数值计算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高温空气的不同物理模型对载人飞船返回舱等离子体鞘电子密度的影响 ,包括热力平衡的化学非平衡模型与热力、化学都是非平衡的模型的比较 ,以及七组元模型与十一组元模型的比较。采用NND格式和时间预处理技术 ,得到了非平衡流全NS方程的时间渐近解 ,计算了载人飞船等离子体鞘电子密度的典型结果。与飞行试验及有关文献数值计算结果之比较表明 ,本文的计算结果是可信的  相似文献   

15.
参考美军照明炬内采用隔热涂层的应用研究,本文对热障涂层在某迫击炮照明炬中的应用进行研究,以期在结构微小调整的前提下,提高照明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文中通过六种方案的对比试验得出热障涂层优于传统隔层的结论,利用其热导率低、抗氧化、耐热冲击等特性,能够有效提高照明剂的照明效应,且具有长贮性好,耐潮湿,废品率低,环保等优点,该研究对加快热障涂层在照明炬中的工程应用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为了将等离子体RCS减缩技术应用于飞行器上,首先从微观角度分析等离子体与电磁波的作用;然后通过计算机仿真技术,分析了等离子体对电磁波的吸收、反射性能;最后探讨了几种解决等离子体电磁兼容问题的方法。结果表明等离子体对电磁波有一定的吸收效果,并可通过控制覆盖在飞行器表面等离子体的形状改变飞行器的电磁外形。等离子体RCS减缩技术具有潜在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高气压非平衡等离子体是当今世界经济、军事强国竞相研究的焦点,涉及工业、军事的高能物质(活性粒子)加工及其辐射的等离子体源及反应器(室)。目前,高气压非平衡等离子体及其源的研究局限于弱(电场)电离放电范畴,存在等离子体浓度低、能耗甚高和体积庞大等问题。为此,研究外加非均匀强电场、空间电荷形成的本征电场对离子的作用力及其运动规律,以便解决形成高浓度等离子体的方法及离子从强电场束缚中引出去的问题,为研制强电离放电非平衡等离子体源提供了理论基础及加工方法,此源外输的等离子体束的浓度有望达到1014/cm3。等离子体源及反应器可以做到微型化,每立方厘米有效放电体积处理气量高达15m3/h。它的体积、能耗、一次造价、运行成本等也将成万倍地降低,解决了等离子体工程化的现存问题;也能解决困扰世界各军事强国的飞行器等离子体隐身、减阻及天线的应用理论与方法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直通式电磁处理技术在降低铁磁构件的残余应力中的应用,设计了焊接残余应力电磁处理实验并对处理前后的残余应力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直通式电磁处理技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残余应力。同时,分析了相应的处理机理,为提高船舶、武器等的焊接工艺和降低残余应力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9.
本文发展了一个功能较强的1 2/2D 等离子体粒子模拟程序。文中就一维情况,论述了等离子体粒子模拟的原理、方法和计算机编程中的处理技巧。最后讨论了电磁模拟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激光淬火渗硫复合层的抗高温摩擦磨损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网格化激光淬火和低温离子渗硫技术对42MnCr52钢进行复合表面处理,使用洛氏硬度计、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和能谱仪对表面改性层进行了表征分析,使用T11高温摩擦磨损试验机对复合处理前后的样品进行了高温摩擦磨损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经激光淬火-离子渗硫复合处理后,在基材表面形成了激光淬火渗硫复合层,具有显著的抗高温摩擦磨损性能。与未处理样品相比较,硬度提高20%左右,摩擦因数降低约10%,磨损失重量减少50%以上。最后对激光淬火渗硫复合层的抗高温摩擦磨损机理进行了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