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田武 《国防科技》2005,(2):86-87
潜艇失事后如何救援一直是困扰各国海军潜艇部队的大难题,包括美国、俄罗斯等强国海军在内都对潜艇失事救援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进行研究。俄罗斯波罗的海舰队2004年10月上旬举行的失事潜艇救援演习发生意外,演习中的救援行动以失败告终。10月7日,加拿大1艘潜艇在北大西洋着火,造成多人伤亡,英国、爱尔兰、美国紧急前往救援失火潜艇,由于天气不佳,救援工作受阻。直到11日,一艘拖船才将失事潜艇拖到英国的法斯兰港。10月10日,北约正式成立潜艇救援司令部,统管各种潜艇失事后的救援行动。今年1月8日,美国“旧金山”号洛杉矶级核潜艇在位于关岛…  相似文献   

2.
失事潜艇的援救要求在潜艇失事后48h内展开,综合考虑援救任务耗时的随机性和模糊性,将计划评审技术PERT(project evalution and review technique)和模糊概率分析结合起来,用以评估援潜救生任务的进度风险。首先,给出了单独使用PERT技术计算援潜救生准备工作在48h内完成的概率的基本算法;然后,将模糊概率分析引入PERT技术,求出援潜救生任务的关键路线,给出基于模糊PERT分析的完工概率算法;最后,以深潜救生艇从我国北方某基地转运至目的地实施救援任务为例,计算援潜救生准备工作在48h内完成的概率。计算结果的对比表明:使用模糊PERT分析方法比单独使用PERT技术得出的数据更为可靠。  相似文献   

3.
孙晔飞 《国防科技》2003,(12):26-28
20世纪的前90年间,国外发生了495非战斗海损事故,导致84艘潜艇沉没,其中核潜艇7艘;1939年5目,美国利用救生钟营救了沉没在242英尺水深的“斯克瓦斯鱼”号潜艇中的33名艇员。这是最早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次潜艇救生设备用于救援实际失事潜艇艇员;1963年4月10日,美国海军核潜艇“长尾鲨”号遇难,沉没于新英格兰外海约2560米水深的海底,129名艇员全部遇难,酿成了世界潜艇  相似文献   

4.
当潜艇失事沉没时,艇员可通过自救和外部援救2种方式脱离险境。自救脱险是一种机动、灵活的潜艇乘员自救方式,自救的主动权由艇员掌握。考虑到水压对艇员身体的影晌,因此自救脱险的深度有限,一般不超过180米。集体援救脱险亦称援潜救生,是以抢险救生部队为主,组成水面和水下支援力量,对坐沉水底不能自浮的失事潜艇及艇内人员进行援救。一般来说,援潜救生比自救脱险  相似文献   

5.
据不完全统计,自1902年以来的100年中,各国海军潜艇在和平环境中至少发生过434起重大事故,使176艘潜艇沉没、2906名艇员死亡。潜艇失事沉没后,艇员可通过自救和外部援救脱离险境。后者亦称援潜救生,是以抢险救生船只对坐沉水底不能自浮的失事潜艇及艇内人员进行援救。然而,深海条件下的潜艇  相似文献   

6.
在庞大的潜艇家族中,有一个使命和设备配置均不同于作战潜艇的分支,主要有实验潜艇、电子战潜艇、救援潜艇、深潜救生潜艇、海洋观测潜艇、运输补给潜艇和袖珍潜艇等,我们称之为特种潜艇。特种潜艇凭借其特殊本领,为作战潜艇提供作战、试验和安全等方面的保障,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当潜艇发生海难,不能自行浮至水面,也无力自救时,艇内人员就要从潜艇专用的装置内逃出水面,这就是潜艇艇员水下脱险。失事艇艇员在实施水下脱险时,时刻面临着生与死的考验。脱险艇员的动作失误、使用的呼吸器发生故障、协助脱险人员的动作有偏差等等,都与脱险人员的生命相连。可以这样讲,一旦潜艇在水下失事,对于无脱险技能的人员而言,水下脱险通道无异于死亡通道。因此,练就过硬的脱险技能是每个潜艇艇员的必修课,本文作者全过程参加水下脱险实兵演习,以其真实的水下脱险经历,向读者展示人民海军进行脱险救生训练方面的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8.
1.什么是潜艇水下脱险,失事艇员脱险方法有哪些?答:潜艇发生海灾而沉没海底,失事艇员设法从潜艇上爬出的逃生行为,即潜艇艇员水下脱险。潜艇失事时,失事艇员脱险逃生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艇员自救脱险,即艇员  相似文献   

9.
美、日、韩、新、澳举行潜艇救援演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宇 《当代海军》2004,(7):44-45
5月3-13日,美国、日本,韩国、新加坡、澳大利亚5国海军位韩国黄海举行“太平洋抵达·2004”潜艇救援演习。中国、加拿大、智利、法国、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俄罗斯、泰国、英国和越南等11国应邀观摩。该演习每两年举行一次,今年是第3次同类演习。演习目的旨在加强本地区潜艇救援合作与协调,提高救援失事潜艇艇员的能力。该演习始于2000年10月,首次演习由新加坡主办,此次演习由韩海军主办。这也是韩首次主办此类演习。  相似文献   

10.
我国海军新型潜艇支援舰864号日前通过海试,正式加入人民海军辅助舰船的大家庭。尽管潜艇支援舰已经存在了100多年,但对许多人来说,它还是一个比较陌生的舰种。无论常规潜艇还是核潜艇的正常运作、训练、作战等都离不开它。概括而言,潜艇支援舰系指为潜艇提供弹药、油料、食物和饮水等后勤补给,当潜艇遇到故障或出现事故时可对潜艇进行维修、救助的军事辅助船,有称潜艇供应舰的,也有称潜艇救援/救助/救生舰的。它还有一个更为普遍被人们接受的名称,那就是潜艇保姆。  相似文献   

11.
潜艇作为世界海军的主战力量,是21世纪各国重点发展的威慑性兵器。但潜艇活动环境在水下,无论平时还是战时,危险性都比较大。据不完全统计,自1900年以来,已有近500艘潜艇在训练中发生严重事故,其中有250艘左右沉没。因此,各国海军都很重视潜艇防险救生部队的建设。纵观国内外潜艇水下脱险救生技术,普遍采用以下五种方法。  相似文献   

12.
2001年8月,我与胡明洋海军上校分别作为潜艇军官和潜艇救生军官,代表中国海军赴美国夏威夷参加了由美国海军主办的首届太平洋潜艇安全与救生研讨会。参加这次会议各国的代表中,来自潜艇或从事潜艇救生的军官占了很大的比例。 在美丽的夏威夷,我亲身体验和接触到了世界最大的海军的点点滴滴。  相似文献   

13.
3年前“库尔斯克”号潜艇灾难的黑色阴影尚未消失,今年8月30日,隶属俄罗斯北方舰队的K-159号核潜艇又在巴伦支海基尔金岛西北3海里处不幸沉没,除1名艇员外其他9人全部丧生。在追查事故原因的同时,人们的关切又一次聚焦在失事潜艇的救援问题上。据统计,二战以来,世界上仅核潜艇沉没的恶性事故就达17起,造成600多名艇员丧生,海洋环境也受到严重威胁。根据公开资料,二战后潜艇非战斗沉没事故(不包括K-159失事)共93起,另外还有些事故由于所属国的保密需要并不为外界所知。如果考虑这一因素,真正的数字要大于上述统计数字。事故发生后,潜艇艇员自救情况如  相似文献   

14.
潜艇救生     
如果一艘潜艇失事沉没海底,如何才能有效地营救艇上的幸存人员?自潜艇问世以来,这个重要的问题就摆在各拥有潜艇国家海军的面前。据资料统计表明:在过去的90多年中,由于碰撞、失火、设备故障及操作失误等原因,在和平时期已有170多艘潜艇沉没,其中85%的潜艇沉没处的海底水压还不会导致艇体破裂。要在太洋深处营救这部分失事潜艇中的幸存者是一项十分复杂的高难度工程。  相似文献   

15.
隶属于防卫厅的日本航空救难队是一支装备有世界一流救生装备和救生技术的救援部队,除执行军事救生任务外,遇到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时,也参加到救灾行动中,并在平时协助日本民间机构执行空中救生任务。  相似文献   

16.
咨询园地     
读者金金问潜艇上标有的外圆内接3个红色三角形的符号是何意思?问题中提到的是潜艇救生浮标。该浮标为金属圆柱形外壳,表面为耐压玻璃,涂成红、白相间的扇形形状。内部装有灯具和电话。平时浮标放置在潜艇外壳基座上,  相似文献   

17.
在庞大的潜艇家族中,有一个任务使命和设备配置均不同于作战潜艇的分支,主要有实验潜艇、电子潜艇、救援潜艇、海洋观测潜艇、运  相似文献   

18.
相对于形形色色的各类舰船,潜艇救助舰可能对我们大多数爱好舰船的读者来说比较陌生。顾名思义,潜艇救助舰是专门用于救助水下失事遇难潜艇的军用辅助舰船。随着潜艇的发展,由于碰撞、导航错误、操作失误、设备故障以及火灾、爆炸等原因,潜艇事故也屡见不鲜。据国外统计资料表明,仅在和平时期就有100余艘潜艇沉没,约有3000余名艇员遇难。所以,潜艇上的严重事故要比水面舰艇多得多。当然,这也与潜艇本身的贮备浮力比水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潜艇事故不断,仅在刚刚过去的两个月中,就先后发生了英法潜艇相撞和美国海军潜艇撞击登陆舰事故。虽然这两次都没有酿成艇毁人亡的大事故,但纵观潜艇100余年的发展史,潜艇由于人为操纵失误或是技术原因沉没的不下百条。尤其是当年俄罗斯“库尔斯克”号核潜艇失事,一次就有100余人丧生,让人心悸不已。  相似文献   

20.
王尤起 《当代海军》2004,(11):44-45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潜艇救生的手段也愈来愈多。总的说,潜艇援救可分外部集体援救和艇员单人自救两大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