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直升机的发展走过了一条漫长而艰难的道路。数千年前,古代中国就出现了“竹蜻蜓”玩具,可以说是旋翼的雏形。大约到明代,“竹蜻蜓”传入欧洲,被称为“中国的飞行陀螺”。1483年,意大利科学家达·芬奇绘制了一幅直升机模型图。在随后的几百年中,虽然出现了各种直升机模型,却始终未能向实用型直升机过渡。直到1937年德国人福克研制出一架双旋翼横列式直升机FW61,并试飞成  相似文献   

2.
目前,国内外对双旋翼直升机的微多普勒特性研究相对还很少。建立了直升机旋翼回波的微多普勒模型,并基于该模型,分别计算了共轴式、横列式、纵列式以及交叉式双旋翼直升机的微多普勒。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种类的双旋翼直升机旋翼的微多普勒特性不同,通过对双旋翼直升机旋翼的微多普勒进行分析,可以对双旋翼直升机进行初步分类,为下一步双旋翼直升机的微多普勒识别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鸷鸟将飞,先修羽翼”。旋翼系统是直升机最具特色而又关键的标志性部件之一,旋翼技术是影响直升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国内由于起步较晚,技术基础薄弱,直升机旋翼技术一直是制约我国直升机发展的一大瓶颈,曾长期靠测绘仿制或引进专利生产为型号提供装备。  相似文献   

4.
夜战之鹰     
米-28N是俄罗斯莫斯科直升机厂(即原来的米里设计局)在米-28武装直升机基础上,研制的一种能在夜间和恶劣气象条件下作战的全天候武装直升机。该直升机与美国的 AH-64D“长弓阿帕奇”相似,旋翼轴上方的大圆  相似文献   

5.
<正>年仅33岁的熊绍海,在中航工业直升机设计研究所旋翼传动室从事旋翼研制工作岗位上度过了11个年头,尾桨叶旋翼动力学组的每一项工作,他无一没有涉猎,通过扎实的实践历练和理论钻研,他已然从青涩的设计员成长为旋翼技术领域的骨干。直升机设计系统是充满风险与挑战的,这是一项要求近乎苛刻、极其复杂而又艰难的工作。旋翼系统是直升机的核心,它每一项技术的进步,都标志着直升机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6.
张欣  钟波  刘海建 《国防科技》2004,(12):31-33
军用无人直升机穴VTOL雪,是指由无线遥控设备或飞行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非载人军用直升机。它不仅拥有同“捕食者”、“全球鹰”等固定翼无人机相近的功能,而且由于起降便捷、机动性好,作战用途更加广泛,具有非常可观的发展前景和作战潜力。目前熏全世界约有十几种无人直升机在军中服役,广泛运用于侦察监视、通信中继、扫雷测绘等方面,而真正具备攻击能力的无人武装直升机穴UCAR雪正由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穴DAPRA雪与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共同研制中。一、军用无人直升机飞行与控制无人武装直升机同直升机一样,有可以旋转的旋翼,旋翼…  相似文献   

7.
直升机具有独特的飞行性能——依靠旋翼在空中悬停、在狭小空间内垂直起降,使其成为重要的空中运输和作战平台。目前,在旋翼设计中还存在一些空气动力学问题,对直升机飞行产生不利影响。这主要表现在,直升机在起飞、降落和空中悬停过程中,旋翼气动噪声很大;在巡航飞行中,旋翼振动比较剧烈。上述问题大大影响了直升机的乘坐舒适性,降低了直升机的使用寿命;对于军用直升机,还会削弱其隐蔽性,降低行动的突然性和战场生存力。  相似文献   

8.
美军正在研制一种新型舰载混合直升飞机。这种直升飞机既可以像原来的直升机一样垂直起降,也可以像固定翼飞机那样在空中自由翱翔。该型直升机的名字为“鸭式旋翼飞机”(CRW)。 这种鸭式旋翼飞机研制计划曾因技术和经费问题受挫,但是飞机的研制者们一直坚持认为这种新型直升飞机一旦问世,就会引起飞机设计方面的革命性变化,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因此极力推进这一计划的进行。  相似文献   

9.
3435美国陆军CH-47D型“支奴干”双旋翼纵列式全天候中型运输直升机@张雷  相似文献   

10.
在2013年9月5日至8日举办的第二届中国天津直升机博览会上,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展示了两款先进的直升机:“蓝鲸”倾转旋翼机和“绝影8”高速直升机。这些飞机让西方分析人士大吃一惊,同时也体现了中国在直升机科技领域的投入规模不断增大,以及振兴国产军工业研发和生产能力的决心。“蓝鲸”倾转旋翼机采用四倾转旋翼构型,有效载荷为20吨,时速可达538千米,作战半径为815千米,飞行距离达3106千米。  相似文献   

11.
鉴于目前直升机关键部件之一旋翼的现有诊断系统存在的不足之处,以直升机旋翼为研究对象,提出了构建直升机旋翼状态监测与智能故障诊断系统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及系统总体设计方案.设计的系统主要有机载系统、地面系统和应用软件3部分组成,并阐述了各组成部分的功能和设计方案.该系统的设计将为我国进一步研制直升机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新世纪的第一个春天,我来到座落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明御河畔我国直升机旋翼动力学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准备采访实验室负责人、我国直升机科学技术领域的开拓者、国际直升机界知名专家、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高正教授。 那天,阳光明媚。直升机实验室两扇大门敞开着,一眼便能看见河堤旁已经泛着新绿的杨柳在春风中舞动。那是春天特有的语言,它分明告诉人们季节的更替,也好象在向我讲述着主人公那些看似平凡的一段段故事。 在服从中不断升华的人生 在放置一台高高的“旋臂式模型旋翼机动飞行试验机”的实验大厅的一角,是一间用木板间隔出来…  相似文献   

13.
正直升机对旋翼系统要求极为严苛,旋翼技术也成为衡量直升机先进程度的关键指标,更被视为直升机行业花钱也买不到的核心机密。让六片每片120公斤重、9米长的直升机旋翼,在动平衡试验台以每分钟100到215转速,旋转画一个直径18米的圆圈,这个圆旋翼的翼尖高度差只允许正负5毫米,力矩差只  相似文献   

14.
“卡-50”(“黑鲨鱼”)、“卡-50H”(“夜鲨鱼”)和“卡-52”(“短吻鳄”)是俄罗斯最新研制的陆军航空兵系列战斗直升机。“卡50”是世界上首创的单座共轴反转旋翼式战斗直升机。1991年投入批生产,1992年获得初步作战能力,1995年装备部队。“卡-50”被选作俄罗斯下一代反坦克直升机。除能完成反坦克任务之外,还可用来执行反舰/反潜、搜索和求援、电子侦察等任务。“卡-50”具有明显的空中优势,目前西方还没有与之相当的直升机。为提高生存  相似文献   

15.
形形色色的非常规布局飞行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新的世纪里,一些外形奇特、性能先进的飞行器将展现在世人面前。它们通过改变传统的飞机气动布局来实现特定性能,不属于新概念飞机而被称为“非常规布局飞机”。刚性旋翼直升机美国正在研制名为 A160“蜂鸟”(Hummingbird)的无人驾驶直升机。这种隐身侦察直升机的设计指标是:能携带136—227千克有效载荷、持续飞行40  相似文献   

16.
两栖登陆作战的三大难题众所周知,两栖登陆作战存在三大难题:人员输送、扫雷破障和对岸火力支援。为破解这三大难题,涌现出了一批新的装备和技术。例如,以船坞登陆舰 大型气垫船 舰载直升机(或倾转旋翼直升机)为体系的超视距登陆装备已使人员输送的难题得到基本缓解;“机载快速灭雷系统”(RAMICS)等一批机载反水雷装备的出现  相似文献   

17.
我国直升机旋翼设计技术起步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直-5、直-6和直-7研制时期,发展于八十年代测仿的直-8金属全铰接式旋翼和参考样机设计的直-11星形柔性旋翼研制,而真正形成能力则是通过直9复合材料旋翼反设计研究、25B旋翼原理样机预先研究、直-10旋翼先期攻关与国际合作研制。在此基础上,自主研制成功大型直升机先进复合材料旋翼系统。  相似文献   

18.
新型直升机旋翼系统减摆阻尼器动态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参照某型直升机旋翼系统对减摆阻尼器的结构及性能的要求,首次研制了一种金属橡胶-钢丝绳索型减摆器。通过粘弹等效阻尼测试,结果表明这种减摆器能满足技术指标要求,且具有减振效果更优、性能更稳定和环境适应能力更强等优点,为直升机旋翼系统减摆器的设计与制造提供了一种新技术思路。  相似文献   

19.
独具特色的倾转旋翼机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倾转旋翼机是一种性能独特的旋翼飞行器。它既具有传统旋翼机(即直升机)垂直起降和空中悬停的能力,在旋翼倾转后、巡航飞行时又酷似螺旋桨动力的固定翼飞机。正是由于突破了传统旋翼机的思维定势,才产生了采用崭新设计原理的倾转旋翼机,使直升机技术得到了革命性、跨越式的发展。倾转旋翼机融合了直升机与固定翼飞机的优点,是一种军民两用的高技术产品。它既具有垂直起降能力,能像直升机一样,执行兵员/装备突击运输、战斗搜  相似文献   

20.
据最新消息,美国海军运输部门高级官员因隐瞒、假报新型战斗机失事调查结果,受到五角大楼的调查,其中几名涉案人员可能受到军事法庭的审判。至此,美军MV-新型战机频频坠毁内幕被揭开。 新型战机接连坠毁 “鱼鹰”是美国MV—22偏旋翼飞机的绰号,被美军方称为“全面换代型”的新型飞机。MV—22“鱼鹰”偏旋翼飞机兼有直升机和歼击机的升降特点,能垂直迅速升降,具有航程远、用途泛、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