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蜂窝网络中部署D2D(Device-to-Device)通信能够有效提升频谱利用率,降低基站负载,但D2D用户与蜂窝用户共享无线信道时会产生信号干扰。提出了一种联合资源分配算法,通过综合考虑信道分配对网络中已有的蜂窝用户和D2D用户的信号干扰,并在小区范围内寻找具有最小干扰值的信道资源分配给用户,以实现有效的干扰控制。仿真结果显示:联合资源分配能够提升D2D链路、蜂窝链路的信噪比及系统总吞吐量,使得蜂窝网络的整体性能优于独立资源分配。  相似文献   

2.
蜂窝制移动业务在全世界发展极为迅速.目前,模拟蜂窝系统已进入了发展的高峰阶段.据统计,1985年全世界使用模拟蜂窝系统的用户约55.3万;到1990年,用户数已超过822,目前已达到1000万.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的模拟蜂窝网系统容量在近一两年内将趋于饱和,用户量的增加与频率资源有限的矛盾,日趋尖锐,同时模拟蜂窝系统的弱点亦开始暴露出来了.一是频谱利用率不高,容量有限;二是制式太多,互不兼容,妨碍漫游,限制了用户覆盖面;三是  相似文献   

3.
从移动台和基站接收机输入端载干比以及T S Rappaport和L B Milstein提出的信道传输模型出发 ,对码分多址 (CDMA)蜂房移动通信系统的上、下行链路带宽划分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非对称划分办法 ,同时给出了仿真结果。分析表明 :上、下行链路带宽划分有效地提高了码分多址 (CDMA)蜂房移动通信系统容量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码分多址(CDMA)系统和单路单载波(SCPC)系统对信道机的要求,讨论如何通过合理设计小型卫星地面站的信道机使之能兼容扩展频谱信号和SCPC信号。由于扩频信号所具有的宽带频谱、低功率谱密度和大小信号并存等特性,因此对信道机提出了一些特殊要求。 SCPC系统则对频率漂移和交叉调制很敏感。分别对两种系统进行了线路预算;考虑了它们的接口电平和其它关系;讨论了AGC范围和交调要求;最后分析了两种系统对频率稳定度的要求。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具有兼容能力的信道机的简化框图。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码分多址(CDMA)系统和单路单载波(SCPC)系统对信道机的要求,讨论如何通过合理设计小型卫星地面站的信道机使之能兼容扩展频谱信号和SCPC信号。由于扩频信号所具有的宽带频谱、低功率谱密度和大小信号并存等特性,因此对信道机提出了一些特殊要求。SCPC系统则对频率漂移和交叉调制很敏感。分别对两种系统进行了线路预算;考虑了它们的接口电平和其它关系;讨论了AGC范围和交调要求;最后分析了两种系统对频率稳定度的要求。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具有兼容能力的信道机的简化框图。  相似文献   

6.
在考虑跳频系统中系统用户数、可用频点数、信道参数和环境噪声因素的条件下,重点研究邻频干扰(ACI)对跳频系统典型GMSK接收机误码率(BER)性能的影响。研究了GMSK非相干平方律接收结构和包络检波接收结构,通过分析接收信号经过各接收单元的变化,得出判决信号的解析表达式;通过分析判决信号的概率密度函数和特征函数,推导得出跳频系统在ACI影响下的系统BER公式。仿真结果表明,该理论能够评估ACI对跳频系统典型GMSK接收机的BER性能影响。  相似文献   

7.
在已知台站布置的跳频系统中,针对邻频干扰对系统通信容量的影响,从信号信息熵角度,分析了接收点干扰信号和噪声的熵功率,利用信号熵和熵功率不等式,推导得出了以信道参数、干扰台站数和可用频点数为变量的系统通信容量公式。仿真结果表明,在干扰台站数较小时,接收点干扰信号的分布取决于信道参数,而不能简单地假设为高斯分布;并验证了所提理论在nakagami信道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系统总功率约束和各节点独立功率约束条件下的中继信道,提出了以最大化系统容量为准则的两跳中继系统联合子载波配对和功率优化分配算法。算法先进行子载波配对,然后选出一组信道增益最大的子载波进行平均功率分配,最后通过迭代得到功率分配结果。为了进一步降低系统复杂度,我们利用相邻子载波之间的相关性,用若干相邻子载波组成一个等效子信道。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可以在大大降低反馈量的情况下达到和注水功率分配几乎相同的系统容量。  相似文献   

9.
大规模MIMO系统时分双工模式中分配的物理时隙长度是固定的,不能根据不同时长的信道相干时间灵活地调整长度,二者长度的不匹配导致部分时频资源的浪费,因此,系统的总体容量不能达到最优。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用户分层变长时隙分配方法,即根据不同终端的移动性对终端进行分层,并为不同层中的移动终端灵活地分配不同时长的物理时隙,使物理时隙长度与移动终端所对应信道的相干时长相匹配,从而减少时频资源的浪费,提高资源利用率。同时,避免了低速移动终端过频繁的信道估计,降低了信道训练序列开销,使系统的总体数据容量得到很大的提升。实验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分析利用透明转发卫星信道进行隐蔽通信的特点人手,讨论了透明转发卫星隐蔽通信的多种方法和途径,提出了透明转发卫星隐蔽通信设计思路,结合军事需求设计了一个中央网管控制下的多星、多转发器DVB/CDMA星形网络的卫星隐蔽通信系统。  相似文献   

11.
大规模MIMO系统时分双工模式中分配的物理时隙长度是固定的,不能根据不同时长的信道相干时间灵活地调整长度,二者长度的不匹配导致部分时频资源的浪费,因此系统的总体容量不能达到最优。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一种用户分层变长时隙分配方法,即根据不同终端的移动性对终端进行分层,并为不同层中的移动终端灵活地分配不同时长的物理时隙,使物理时隙长度与移动终端所对应信道的相干时长相匹配,从而减少时频资源的浪费,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同时,避免了低速移动终端过频繁的信道估计,降低了信道训练序列开销,使系统的总体数据容量得到很大的提升。实验仿真结果验证了本文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虚拟小区多层蜂窝技术在战术通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个人通信系统PCS(Personal Communications System)的基本概念、结构和技术,重点比较了基于蜂窝和Ad Hoc2种联网结构形式的PCS性能差异,并针对未来战争对军事通信系统的要求,提出了一种以虚拟小区VC(Virtual Cell) 为基本结构单元的多层蜂窝战术移动通信系统。  相似文献   

13.
本文叙述C波段码分多址(CDMA)卫星地面站信道机的研制。系统采用了微波集成技术、介质谐振器滤波技术、双栅场效应管混频技术以及半导体热电转换恒温技术。从简单可靠、经济实用的要求出发,着重考虑了信道标准化、简化模式、兼容性及部件、分机、结构的多重组合形式。  相似文献   

14.
采用CDMA多址技术的宽带无线ATM通信网是第三代无线通信网的研究热点之一.以此作为研究对象,对该网络的信道复用情况进行讨论,提出直接信道复用模型下的用户使用信道分布概率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5.
航空短波数据链是民用航空通信系统不可或缺的通信手段之一。针对短波资源有限、传输速率低的特点,提出了航空短波数据链动态TDMA协议,引入短波微时隙的使用,进一步提高信道利用效率,增加了系统容量,满足短波业务实时变化的需求。设计了航空短波数据链系统的仿真场景,分析了动态TDMA协议给航空短波通信系统带来的性能提升。仿真结果表明,设计的动态TDMA协议可以满足数据链的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16.
移动通信服务的需求正在迅速增长。因为移动通信服务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同任何人实现通信的理想通信方式。经济和社会活动的发展是移动通信需求增长的主要因素,该需求刺激了包括个人通信服务的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因此移动通信是近几年来通信领域中最活跃的一个研究方向。在移动通信服务中有许多问题可以应用图论和网络理论。例如,蜂窝系统中的信道分配算法,移动通信网络协议和移动通信中的业务量控制。蜂窝系统的模型是图,  相似文献   

17.
<正>一、路漫漫,群雄逐鹿,山头林立,一部跨越三十年的现代移动通信史惊心动魄上世纪70年代,贝尔实验室突破性的提出了蜂窝网络概念。所谓蜂窝网络,就是将网络划分为若干个相邻的小区,整体形状酷似蜂窝,以实现频率  相似文献   

18.
卫星固态存储器数据容错设计与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卫星数据传输系统的可靠性面临着空间粒子效应、信道干扰等多重威胁。在介绍数据传输系统关键设备星载大容量固态存储器设计与实现的基础上,从管理信息、数据位流、星地链路、文件传输四个方面构建容错机制,综合应用汉明编译码、RS编译码、低密度奇偶校验码编码等数据检纠错技术,增强存储器管理信息、存储数据、信道传输的容错性能。在实际型号任务固态存储器的基础上,结合CCSDS文件传输协议提出基于自动重传机制的文件可靠传输设计,提高数据传输全流程的容错性能。固态存储器使用多级流水写入、总线并行扩展等技术,吞吐率理论上接近900Mbps,容量达到256Gb。  相似文献   

19.
本文针对LED显控系统中数据通信的特点,提出了LED显控系统功能扩充及系统增容的一种有效的方法—T/CDMA技术,即时隙码分多址技术。由于该技术采用线路编码技术,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同样也适用于其他单信道多址数据通信系统。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一个基于Nakagami多径衰落的信道模型和在多径衰落信道下对DS-CDMA的信号用相于接收的方法,得出在多径衰落的条件下RAKE接收机接收到的信号的BER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