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对于分布在不同信道且信道个数动态变化的大宽带中频信号,往往采用多通道数字接收机,不仅实现复杂且效率低下。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高效数字信道化接收机的信道动态重构技术。该技术能够检测到接收信号所占用的信道个数及位置,动态地配置原型综合滤波器以适应信号带宽,将分布在若干个连续信道的子信号重构还原为一个完整接收信号。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提出的数字接收机结构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描述了信道容量的一般概念 ,具体就波形信道 ,连续信道及离散输入连续输出无记忆信道进行了分析 ,分别导出了它们的信道容量公式。结合几种常见的多进制多维调制技术MPSK、MQAM、L正交信号及其星座分析 ,给出了它们信道容量的Monte Carlo模拟以及数值积分模拟 ,同时分析了由于信号集扩展而带来的编码增益  相似文献   

3.
调制与编码相结合的调制编码技术已被证明是提高信道频谱利用率,达到香农信道容量的一种有效途径,虽然它是针对AWGN信道提出的,但从近几年的研究看,有被推广应用到非线性信道和衰落信道的趋势。本文将介绍这门技术的发展过程及有的研究动态。  相似文献   

4.
无线高速传输系统中存在严重的多径干扰,因此需要采用均衡技术,而均衡技术需要接收端准确掌握信道参数。根据文中设计的帧结构,本文改进了最小二乘(LS)信道估计算法并提出一种新的信噪比估计方法,该改进算法可以在减少运算量的同时保持估计精度。利用估计出的信道参数,文中仿真比较了三种不同均衡技术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最终的结果表明,该信道参数估计方法联合判决反馈均衡,可以很好的实现SC-FDE系统的高速信号传输,满足实际系统设计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在无线通信中应用多用户检测技术可以有效去除多路径干扰 (MAI)。实验证明 ,实际信道通常包含冲激噪声 ,从而是非高斯的。讨论了目前扩频通信 (DS SS)中应用于非高斯信道的自适应鲁棒的多用户检测技术 ,以前的研究大多存在两个缺点 :一是需要对非高斯信道的模型有一个先验估计 ;二是计算较基于高斯信道的算法复杂的多。本文从传统的特征空间的自适应跟踪技术PASTd[1] ,针对其误差模型对算法进行修改 ,提出了一种简易的鲁棒算法。经蒙特卡洛仿真证明 ,该方法在含冲激噪声信道中能显著提高信号子空间跟踪的精度  相似文献   

6.
宽带数字接收机高速信号处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具有1 GHz瞬时带宽的宽带数字接收机是当前数字接收机研究的热点,也是雷达对抗侦察数字接收机的发展方向。详细讨论了宽带数字接收机的几种高速信号处理技术,包括单比特瞬时测频技术、多相滤波信道化技术、基于FFT的信道化接收机和射频带通采样微波数字接收机,最后提出了在宽带中频数字接收机高速信号处理领域需要深入研究的有关技术。  相似文献   

7.
根据当前电子对抗(ECM)系统所处战场电磁环境的特点,提出一种将数字信道化技术与调制滤波器组技术相结合的DRFM系统设计方法。该方法针对数字信道化DRFM常用设计方法存在的不足,对数字信道化接收机和发射机结构进行了改进,构造出一种无"盲区"的信道划分形式,并将调制滤波器组技术引入到系统设计中。改进的DRFM系统具有大带宽、全概率接收和处理同时到达信号的能力,便于硬件实现的优点。仿真实验结果和理论分析相一致,验证了设计的正确性,为普适性DRFM系统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由于短波信道特性和通信技术水平的制约 ,长期以来短波通信局限于话音通信、点对点通信等有限的几种通信业务。研究短波无线接入技术 ,实现利用短波电台组网 ,并接入公用或专用数据网 ,对实现野战机动条件下的指挥自动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介绍了一种利用短波信道接入公用或专用数据网的设计方案和实现方法 ,并根据短波信道特点 ,对各层协议进行了分析。该协议对上层应用透明 ,并能够保证短波信道上相对无差错传输  相似文献   

9.
将直接序列扩频技术应用在短波通信上,可以克服短波信道的多径衰落特性,增强抗干扰能力。但是由于短波信道带宽比较窄,数据传输速率受到了限制。为此,本文提出了一个直扩数据传输方案,以扩频增益8为例,信道速率可达到1.2kb/s,信息速率则为600b/s。该方案采用正交码扩频技术,同时,引入蜂窝移动通信标准SI-95中导频信道的思想,解决了正交码扩频信号识别和同步难的问题。在首先介绍了总体框图后,重点阐述了核心部分扩频调制解调模块的详细设计方案,并给出了基本参数,简要介绍了涉及的关键技术。最后从软件实现角度,介绍了产品的应用背景和技术特点。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LDPC编码在MIMO-OFDM系统中的应用,提出了基于LDPC编码的MIMO-OFDM系统的一种改进判决反馈信道估计算法,该算法一方面利用多步预测和干扰对消技术改进了判决反馈算法的精度,另一方面利用空时解码后的序列和LDPC译码后的序列进行了两级反馈信道估计。该算法在利用LDPC码优异的低误码性能改善信道估计精度的同时,有效地改进了LDPC帧过长导致时变信道条件下的信道估计不精确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空地通信信道仿真是通信系统仿真的一个重要方面。在研究接收信号包络分布和多普勒功率谱的基础上,综合分析路径损耗、信道时延、多径衰落和信道噪声对信道的影响,针对静止信道和移动信道,分别提出了信道模拟器的设计方案,并通过计算机仿真验证了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2.
信噪比估计,作为衡量信道质量的标准,为许多自适应技术提供所需的信道信息。精确的信道质量估计值,可以有效提升这些技术的性能。研究表明,信号经过采样、发送波形成行后其自相关函数具有周期性。根据噪声和发送信号两者自相关函数的不同特性,提出一种利用自相关函数进行信噪比估计方法。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估计精度。  相似文献   

13.
本文简略地综述了高频(HF)通信的自适应信道均衡技术现状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在双扩散信道环境下,已证明LOFDM系统误码性能优于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文章结合T urbo均衡技术和LOFDM系统提出了一种双扩散信道条件下拥有良好性能的T-LOFDM系统,并阐述了其工作原理。仿真实验表明:在双扩散信道条件下,T-LOFDM系统具有非常良好的性能,其误码率性能明显优于LOFDM结合MM SE均衡的系统,也明显优于OFDM结合T urbo均衡的系统。  相似文献   

15.
采用CDMA多址技术的宽带无线ATM通信网是第三代无线通信网的研究热点之一.以此作为研究对象,对该网络的信道复用情况进行讨论,提出直接信道复用模型下的用户使用信道分布概率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6.
详细研究了Link16数据链采用的扩频、差错控制编码等抗干扰技术及其对抗干扰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干扰数据链工作的基本思路,建立了字差错概率条件下和消息差错概率条件下的干扰信道数分析模型并通过仿真得出了相应的最少干扰信道数量,最后提出了采用离散窄带噪声拦阻干扰的干扰方法和相关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7.
对移动卫星通信的三种典型信道进行了完整的理论分析.通信信号在不同的信道参数条件下,经过瑞利(Rayleingh)信道、莱斯(Rician)信道和阻挡效应下的莱斯信道(Rician/Lognormal)进行了计算机仿真,得到了仿真结果.经分析比较发现,信道参数不同,得到的误码率曲线不同.信道的性能主要取决于信道参数,各种因素的影响可以归结到这些参数的影响,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8.
数字信道化技术是现代雷达侦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短时傅里叶变换(STFT)算法是实现数字信道化常用的一种算法。该算法所构建的数字滤波器组具有滤波特性一致、运算量少的优点,通过测量滤波器组的输出可以确定输入脉冲信号的参数,然而该算法对于接收机截取的脉冲信号与实际脉冲信号不匹配所测量的参数误差较大。为改善参数测量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STFT信道化的雷达脉冲参数测量的改进算法,该方法在信道化基础上引进Haar小波变换对脉冲到达时间精确提取,通过相关累加对脉冲信号幅度精确测量。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针对基于电力线载波通信(PLC,Power Line Communication)技术的LED路灯监控系统,基于蚁群算法(ACA,Ant Colony Algorithm)开发了一种适用于低压配电网的LED路灯组网寻址算法,并在目标函数、信息素更新规则、状态转移规则和搜索等方面做了优化改进。建立了路灯自动路由模型,并给出自动路由协议框架。通过该模型,可动态识别低压配电网信道质量,并根据信道质量变化,动态维护电力线载波通信网络路由,保证通信网络有效性。最后,通过信道仿真模型和现场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分析预估信道长度对信道估计算法的影响规律,提出了利用水声通信均衡恢复信号统计量对信道估计质量实时评估的方法,通过信道长度自适应修正机制,实现了对未知水声信道高精度、快速估计;针对水声信道造成的OFDM子载波特性差异,基于信道估计结果,提出了在码元总速率、能量约束条件下,各个OFDM子载波局部速率、功率优化分配的自适应调制算法,相比于传统的等功率、速率分配算法,新算法能够显著提升水声通信系统的误码率性能,通过仿真和实地试验,验证了本文研究内容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